李文彥 申維丞 譚鈺貞 (1950 地學)
1946—1948年,由於內戰形勢緊張和校系經費困難🚮🙆🏻♂️,地學課程的野外實習不易開展,只能在北平郊區少量做一些🧔🏽♂️。1949年初北平解放之後👨🏼🎨🧧,教學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作為一個小系的地學系地理組🧛🏽♀️,為我級同學組織了兩次結合實際的野外教學實習實屬不易🌗,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野外實習是在1949年暑假🙋🏼♀️。當年5月🧗🏿,北平市就成立了都市計劃委員會🤹🏽,對城市建設十分重視。而要做好建設規劃,首先須調查研究。因此🤌🏼,時任建設局長的曹言行同誌,先後和我校建築系梁思成教授、地學系王成祖教授商定,以清華師生為主🧖🏽♂️,會同該局少數技術人員組成調查研究組,進行城區土地利用、重要建築和典型居民區的社會調查✊📖,既為北平城市建設作出貢獻,也達到培養教育學生的目的。
記得整個調研組有二十多人🈂️,其中地理組師生共9人🏦,負責城區(主要是南城)土地利用實地觀測與填圖🤹♀️💂🏿♂️;建築系師生負責古建築調查,社會典型調查則合作分片進行。在調研組第一次會上,曹局長和梁思成、林徽因🧜🏼、王成祖教授等指出此項調查的意義,提出了工作要求。梁思成教授說🌿🧼,世界經驗說明,建設一個新的市區比較容易🦞,而對舊的大都市進行改造是很難的事,必須先有基本的資料👈🏻。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從普查與典型調查開始。林徽因教授說🏃,過去國內外一向輕視中國的文化與建築🥁,殊不知中國的建築自成一系🛢,有其重要價值。我們現在的調查👌🏻,就是以後作建設規劃的原始資料👳🏿♀️。聽了他們具有遠見卓識的講話後,同學深受鼓舞✔️🧑🏼🔧。
進行土地利用調查,是城市建設規劃的重要基礎🧚🏿♀️,也是地理學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王成祖教授為了使同學們搞好調查,事前還組織了一次地理學家座談會,邀請從南京出差來北平的中央大學任美鍔教授,中國地理研究所周立三教授💃,北師大的黃國璋教授,清華的李憲之教授,給大家講了土地利用調查的意義🙎🏽♂️、內容與方法🤗🪢。任美鍔教授說👩🏽🚒,土地利用結合了地理學的各分支,與氣候🏌🏽、地形、土壤、社會政治🤷🏻♂️、經濟以及工農業技術均有關,因而最具有綜合性。過去我國對於土地利用的調查很少😯,對全國的土地利用狀況缺乏了解,因此先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區集中調查💐。周立三教授說🖨,地理學研究土地利用的角度與其它學科有所不同🐛,主要目的是要研究土地利用現象的地區差異⚧,如何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和在時間上的發展變化🐂。李憲之教授則具體提出了調查的步驟。
我們的調查為時一個多月🧷🚳,全班同學先是分為4個組🧑🏼🎓。我們冒著酷暑騎自行車或者步行,跑遍南城的各個角落,在攜帶的萬分之一比例尺地圖上填上土地利用現狀類型👳🏽♀️,回到室內再匯總繪製在大圖板上。當時南城的東南部與西南部地區有大片的菜地👩🏼💻、曬糞場、垃圾場、水溝與池塘🧭,散布著破爛不堪的棚戶房屋,其中就有後來老舍話劇《龍須溝》所反映的居住區🧝🏼。
我們根據實際狀況🚇,按照統一規定完成了土地利用填圖任務。而後又承擔了部分街區的典型社會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居住密度(人口與房間)、年齡構成、職業🫳🏿、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我們調查的南城一些小胡同的住戶🖐🏼🖖,多屬於社會底層,居住擁擠。特別是龍須溝地段臭氣熏天的棚戶區🤳🏼,居住條件十分惡劣🛀🏿。調查區內居民的文化程度低🙆🏼♂️,文盲多,大多數從事體力勞動,商店夥計😣、學徒、民間藝人🫎、掏糞工人、人力車夫都不少。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內城豐盛胡同和辟才胡同地區,共20多個胡同,有1300多戶➖,6870人,居民文化程度較高🍳,居住密度相對較低☁️;建築質量也較好⚆,有自來水設施的占1/5🔡;這一地區有三所男中、一所女中😙👩🏻🍼,兩所小學🍩,中西醫院5處✨,成衣鋪多處。同學們雖說有的還是北平居民,但都對北平社會知之甚少,通過暑假這次實習,更深入地了解了社會,對於城市規劃也有了初步認識👩🦯➡️🤵🏼♂️。整個調查組為北平都市計劃委員會提供了一份關於城區土地利用現狀🏌🏼♂️、古建築分布以及居住區社會狀況的資料,同時也表明🩵,地理學與城市規劃具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暑假後🆕,我們進入四年級🫑。10月中下旬,系裏為我們組織了一次範圍更大的地理考察。在王成祖教授及兩位年輕教師帶領下💆🏽♀️,從北平經南口🧇🙋🏽♂️、康莊、新保安到張家口💂🏽♀️,直到張北高原;然後返回張家口🕵🏻,經宣化返校。一路考察地質🏏、地形👨🏼🚀🪱、水文🪚⛷、農牧業、城市商業⚒、工礦業等。
我們看到,自然與人文景觀隨著地勢上的逐步上升而有明顯變化。在校園附近莊稼尚未收獲,一過燕山山脈到懷來盆地,海拔高出清華園410米,大地已是一片深秋景色;到張家口則高出720米,明顯感到涼意,我們穿上了毛衣褲👧🏼,看見貿易市場正忙於秋收谷物與過冬年貨的經營🅿️。再北上到張北🙎🏼,海拔高程達到1500米以上,在空曠的草原上已是寒風陣陣,我們不得不穿上當地借給我們的羊皮大衣去牧場考察🧘🏼♂️,並且進入蒙古包訪問牧民,喝上了熱氣騰騰的奶茶。
一路上,無論在車上還是步行途中,同學們都認真聽教師講解🤴🏽,仔細記觀察筆記,還參觀了宣化的葡萄園和龍煙鐵礦,聆聽了察北和察南兩專區負責同誌對當地情況全面翔實的介紹🚔👨🏻🦼,收獲良多🧑🏻🦲。返校後,每位同學都寫出了實習報告👩🏿🦰🫃🏽。這使我們更感到🧹,地理學在為經濟建設服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從而增強了對專業的熱愛和畢業後參加新中國建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