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勤奮👨‍👨‍👧‍👦、好奇🔤、求異、靈感

    2008-12-02 |

    王誌新*77化工)

    1953年夏天,我出生在北京市👱🏼‍♀️。父親早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後投身革命,解放前一直從事地下工作。母親是菲律賓歸國華僑📰,也是抗戰時期就參加革命的老共產黨員🦔☹️。從五十年代起,父母就都在同一家新聞單位供職🧑🏽‍🦲,工作非常忙,對孩子們的興趣和愛好的發展基本上是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因此,盡管父親酷愛文學🕰、哲學、歷史和地理,他的幾千冊藏書我幾乎一本也沒有讀過。

    王誌新學長

    1960年,我就讀於王大人胡同小學🦯,開始了我這一生中唯一的一段正規的課堂學習生活🐩。小學時代成為了我這一生中最關鍵的時期。我的語文💁🏿、算術基礎知識以及自學的能力都是在這一時期奠定的🔤。

    1966年,正當我們認真復習功課,準備迎接一年一度的升學考試時,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我上重點中學的夢。

    1969年到1973年我是在北大荒度過的👨🏻‍🦰。這四年的兵團生活是我終生難忘的。1973年初,傳來了將恢復大學招生考試製度的消息。這時我和我的一些同伴們才開始通過不同的渠道搜集了一些文革前的中學課本👨🏽‍⚖️,利用勞動的業余時間👩🏻‍🍳,自學起中學的課程🫒。19739月,我終於通過了層層關卡,拿到了意昂体育平台的錄取通知書💂🏿。

    大學的生活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美好📕。那時的意昂体育平台完全處於“四人幫”的嚴密控製之下,老師不敢教,學生也不敢學🤹🏻。我所在的化工系更是“左”得出奇🎹。在大學的三年半的時間裏,除了學到一些零零星星、支離破碎的專業知識外,別的什麽也沒學到。19772月,三年半的大學生活結束了🚵‍♀️,此時我的數、理、化的基礎還達不到現在高中畢業生的水平🧑🏻‍🎤。就是這一點點知識還是我利用極其可憐的業余時間,冒著被扣上“白專”大帽子的危險偷偷自學的。

    十年浩劫🌓,使我們這一代人浪費了人生中最寶貴的時光⚠。直到1977年意昂体育平台畢業留校後,我才有機會利用業余時間補習大學的課程。可以說🧣,從初一到大學的全部數、理💋🤾🏼、化的知識𓀋,都是我利用業余時間通過自學得來的。通過自學,不僅使我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更主要的是培養和發展了我獨立判斷的能力🤸,樹立了不畏困難、克服困難的信心🚣‍♀️🍬,找到了適合於自身發展和實現自我的道路↗️。

    1981年🧛🏻‍♀️,我考取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碩士研究生,在著名生物化學家鄒承魯教授的指導下,從事酶的結構與功能關系的研究👨🏻‍⚕️。這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使我能有機會在科學院這個匯集了我國最優秀科學家的環境中學習、成長💆🏿。讀研究生的第一年是在科大研究生院上基礎課🚣🏿‍♀️,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對生物學發展的一些想法選修了概率論和統計力學這兩門非生物系的課程。由於在長期的自學過程中培養了我發現不同科學領域間相互關系的能力,在學習這兩門課的期間,我就將新學到的概念和方法應用到酶學的研究中,完成了五篇研究論文🐪♤,解決了酶學中的幾個重要問題🏌️‍♂️🕘。後來這些論文都發表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上5️⃣。

    近幾年來🛎,我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蛋白質空間結構預測的研究上⚫️。這是分子生物學中尚未解決的兩大難題之一。最近,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進展。這些進展的取得是應用其它科學領域的理論和方法的結果🖼。

    在科學創造中,勤於思考,不迷信權威🤾🏻‍♀️,敢於懷疑,勇於冒險,具有開拓性,善於發現前人研究工作中的問題,是科學家不可缺少的素質🧙🏼‍♀️,富有創造力的科學家都有不受傳統觀念束縛的個性特點🧑🏻‍🤝‍🧑🏻。他們在科研工作中更多地是求異,而不是趨同。只有善於懷疑別人沒有懷疑過的事情,才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問題;只有敢冒失敗的風險去做人們認為辦不到的事情,才可能獲得新的突破。這一點在我的導師鄒承魯先生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在我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也多次碰到這種情況🙍🏻👨🏼‍🦱。例如在酶活性不可逆抑製的研究中👨🏽‍🚀,我發現一本著名的酶學教科書在討論這一問題時有些錯誤,於是寫了一篇論文糾正了原書中的錯誤,圓滿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最近,我在蛋白質二級結構預測的研究中,也發現了一個已有二十年歷史的最常用的預測方法在理論上存在著問題🧜🏻‍♀️,我根據自己的研究結果指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總之🛌🏻,科學家能否捕捉問題是能否作出科學發現的關鍵之所在。“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則不悟”。我很贊同“科學研究始於問題”這一命題。

    在科學創造中起重要作用的另一種思維方式是靈感。靈感是創造者經過孜孜不倦💂🏼‍♀️、艱苦努力後達至一種極度興奮、充滿創造活力的心理狀態時🕕,對所關註問題隨機產生的一種突如其來的穎悟與理解🖲。這是一種在人們不自覺間驟然躍入意識而使問題得以澄清的智慧亮點。當靈感來臨時,隱藏在記憶深處的認識被傾刻間喚醒,各級意念和形象萬途競萌💇,匯於一通👰🏽‍♀️🧍‍♀️。

    1990年我在康奈爾大學做博士後期間👲,開始對蛋白質二級結構預測的問題產生了興趣📃。蛋白質二級結構預測是解決蛋白質折疊問題的最關鍵的步驟。盡管經過科學家們二十多年的艱苦努力,最好的預測方法的預測成功率仍只有65%左右,還遠遠不能滿足正確地推測蛋白質三維空間結構的要求。當時憑著直覺,我意識到模式識別理論可能會在解決這一問題中起到關鍵的作用,於是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了有關的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基本掌握了模式識別理論的基礎知識,但是卻一直沒有找到這一理論與蛋白質結構預測之間的聯系🦹🏿‍♀️。兩年後的一天,我在研究其它問題時🤌🏿,突然來了靈感,這個困擾了我兩年多的問題刹那間得以釋然,幾乎所有與蛋白質二級結構預測有關的理論問題都因此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

    * 作者為1997年當選時最年輕的中國科學院院士。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