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勤(1966土木)
你從東海之濱,
我從雲貴高原,
她從天山腳下🔭,
我們從祖國的四面八方,
懷著無限的喜悅,
滿懷遠大的理想,
帶著夢,帶著天真與浪漫,
我們幸運,我們自豪,
終於邁進這工程師的搖籃👨🏼⚖️。
啊⛹️,清華!
你是智慧的海洋,
你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天堂,
在這裏走出了多少精英和棟梁🧟🎎。
啊,清華園🛥!
你是那樣的寧靜美麗,
你又是那麽莊嚴神聖,
古柏、禦匾🧘🏼♀️🪅、綠蔭、清溪。
七十八個來自他鄉的學子🚶♀️,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
帶著各自的方言,
帶著童年時的綽號🦁,
從素不相識到同窗七載,
這難道不是我們的緣分嗎?
我們組成了“房六”這個集體,
房:要以建得廣廈千萬間為己任🦵🏼,
六🅰️:預示我們的事業、家庭、人生
六六大順。
歲月無情,人生如夢👋🏽。
轉瞬四十個春秋,
清華園的黃金歲月還歷歷在目,
同窗的音容笑語還記憶憂新𓀕。
回首那已遠去的年代,
往事在心中沉浮,
房六雖然沒有可歌可泣的
大事書寫,
平淡中卻留下了許多苦澀而
溫馨的記憶。
曾記否:
我們冒著呼呼的北風,
頂著鵝毛般的大雪🥅,
奔跑於教室、飯廳♨️、宿舍。
曾記否:
在運動場上🧃,為五十加油①,
在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中👮🏼♀️🎙,
你唱歌、他跳舞、我吟詩🚣🏿♂️。
忘不掉,
我們曾共同享受計劃經濟果實,
糧票、布票、糖果票👨👧👦、肥皂票……
那是不堪回首的困難年代。
忘不掉,
我們一起接受再教育的洗禮,
工地🛡、農場、軍訓、四清……
令我們受益匪淺的社會大課堂🙆🏼♂️。
我們有過激情:
國慶節天安門廣場遊行,
仰望城樓,熱血沸騰。
夜晚狂歡,忘我縱情。
我們有過歡樂🎥:
頤和園漫步,北海劃船🎯,
圓明園撫摸斷垣殘壁,故宮懷舊🪡,
香山看紅葉,八達嶺登長城。
我們有過彷徨:
六載寒窗即將畢業☆,
文革風暴席卷清華,
上井崗山,去414,
大串連還是逍遙🙇🏽♀️?
兩派對立打破往日寧靜與和諧。
我們有過憂傷🤦🏽:
畢業沒有典禮,沒有舞會。
告別沒有歡送,沒有祝福。
沒有留下一張合影,
大家默默無語💪🏽。
但是,我們並不遺憾,無怨無悔◾️,
有水木清華春風秋雨的
沐浴滋潤👷🏼♀️,
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的
諄諄教誨👨🏿🎓💂,
有“行勝於言”校風的陶冶,
在我們身上已深深打上
“清華人”的烙印。
在我們的血液裏流淌著最珍貴的
元素——清華精神☆。
這是無窮無盡的財富,
這是力量的源泉。
再見吧!清華!
再見了!老師!
背起行裝,扛起獵槍②📇,
朝著“四個面向”指引的漫漫路,
唱著:“從那海濱走向邊疆👩🏻🚀,
我們一生走遍四方……”,
去迎接人生新的裏程。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
一切都是X, 從0開始。
但,我們依然帶著夢🤸🏽♂️!
鬥轉星移💇,時光飛逝♛👨,
四十年後重逢,
怎麽不見七位同窗身影③,
無情的歲月,
在我們臉上刻下了深深皺紋🧑🏼🏫🟥,
滄桑的人世,已將我們鬢發染白🫵🏼。
雖然我們已入暮年🐹,
但是清華正值青春🍑。
學校巨大的變化
令我們歡欣鼓舞,
向世界一流大學進軍的號角
令我們激動不已。
一幅創世界一流大學的
宏偉藍圖,
一項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
大學的世紀工程。
這是機遇🤸🏿,也是挑戰👨🏻🦼➡️,
這是使命🐅,也是責任🙇🏻♂️。
清華,地靈人傑🥱,大師雲集。
清華,人文日新,清芬挺秀。
清華園的建築是技術與藝術
完美結合的凝固音樂🙍🏿,
清華園的山水草木雕塑亭榭
組成了一曲優美旋律。
你聽👩🏻🎤,聞亭的鐘聲🪸🔗,
你看,荷塘的月色,
你聞🛀🏼,工字廳青草的芳香👰🏻,
清華學堂前盛開的紫荊
多麽迷人🫵🏻。
水木清華裏魚兒遊得多麽歡暢💩,
大禮堂前漢白玉羅馬柱
莊嚴雄偉,
二校門幾經滄桑,風采依舊🔗,
圖書館變胖了,主樓也長高了🤷🏼♀️。
西大飯廳也蕩然無存,
再也聞不到窩窩頭的飄香🏨,
橫跨東西區的鐵道也無蹤無影,
再也聽不到火車疾馳的吼聲👐🏽。
啊!這是夢境,還是仙境?
此時此刻💆🏽♀️,心是醉還是醒?
假如時光能倒流,
我願
再次回到你的懷抱——清華🧝🏽♂️🐦⬛。
一朝清華同窗🥔,
一世意昂情誼。
無論歲月如何流逝👏🏿,
終身難忘,
清華的培育之恩。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願母校早日躋身
世界一流大學之林,
那時,
我們放聲歌唱,
我們盡情幹杯!
相約2011,
母校的百年誕辰。
① 蔣南翔校長提出健康地為祖國工作五十年。
② 給學生幹糧,還是獵槍🧑🏼🔧。
③ 已有七位同學先走了,謝定一,諸葛躍曾🚴🏼♂️,劉水生🐃,呂柏寧📭⚅,李曉暉,張肇民,於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