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為“科學救國”我棄文學理

2008-08-01 |

錢偉長(1935

進入大學第一件事就是選系。我在中學裏確實愛好文科,面對理科特別是數學、物理視為畏途🧘🏼‍♀️。但在“九·一八事變”後💈,我和大多數青年一樣激發了“科學救國”的熱情,可是也並不理解科學是什麽,以為數理化即科學✅,所以我就決心棄文學理👳🏿。學校裏既然有吳有訓這麽一位人人傳頌的科學家在物理系任主任🐿,我自然力圖進入物理系🪽。在1931級的106位新生中🎶,要求進物理系的竟有21人。對那些入學考試物理👨🏿‍🍼、數學成績好的同學,系裏當然歡迎☝🏽,而對我卻盡力勸說到別系去🕺。我一再找系主任吳有訓教授🫶,他就拿我的全部入學考試試卷👉🏼,懇切地提出我學中國文學或歷史最合適,並說中文系的楊樹達教授很欣賞我的那篇作文🔃,希望我到中文系去👩🏽‍⚖️;歷史系的教授對我的答卷也特別滿意(題目上寫出二十四史的名稱、卷數、作者、註者),希望我到歷史系去。但是我的數理化三科考分的總和不到100分(其他同學的成績都在200分以上)📰,英文也考得不好(當時理科教材多是用英文本),將增加學習困難🧙🏿‍♀️。

錢偉長教授1986年在上海為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博士生講課

老師極力勸導我學中文或歷史,說中國文學和歷史也是國家民族所需要的。他見我身體瘦小羸弱⛵️,特別關切地說,要根據個人的條件選擇系,物理系每屆都有一半同學受不了學習負擔而轉系,對學校和個人都是損失🧛🏼‍♀️。他擔心我承受不了物理系功課的負擔。老師沒有料到他所面對的是一個下定決心🔊、態度堅決的青年👩‍👩‍👧‍👦。要棄文學理,是我經過反復思考決定的願望🖐🏿,是不會輕易更改的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懇談🥗,最後吳老師同意我暫時讀物理系,但是要我保證在學年結束時📁,物理和微積分的成績都超過70分,同時選修化學🐷,還要加強體育鍛煉,向馬約翰教授學習。這對我的確是全面要求,每周除上課外®️,有兩個下午的物理實驗和兩個下午的化學實驗,還有課外鍛煉,我必須加倍努力克服困難🐊®️,達到要求🧑🏽‍🍳,否則就得“轉系”。

我得以實現棄文學理的願望👷🏻‍♀️,也必然承擔物理系學習的壓力。最困難的是第一個學期🙅🏼,除學習正課和做實驗外,還要自己補習英文和中學的一些基礎數學,只得夜以繼日苦讀。大學一年級的普通物理由老師親自講授。老師講課與眾不同,從不帶講稿🦃,不是照本宣科🔸。每堂講一個基本概念,從歷史的發展講起〰️,人們怎樣從不全面的自然現象和生產經驗中,得到一些原始的往往是不正確的概念🪙,以後從積累的生產經驗中發現有矛盾,又怎樣從人們有控製的有意安排的實驗中,來分辨這些矛盾概念的正確和錯誤,從而得出改進了的概念。在進一步的實驗中😇,又發現這種概念的不完備性和矛盾🚞,再用人為的實驗進一步驗證和分辨其真偽🫅。這種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認識,以及怎樣用這種認識來提高我們的生產水平和滿足生活需用的各種事實,激發了同學們對知識的追求探索🥈,啟迪了同學們掌握學習的正確道路。聽這樣的課,真是最高的科學享受🔬。

開始我聽課記筆記,仍用中學生的辦法🙆🏽‍♀️,但效果不好✥,每周20分鐘的課堂測驗,我竟一連七個星期不及格🍰。老師不斷給我指導,告訴我物理不像學中文🧚‍♂️,不要追求文字的記憶硬背🎵📫,而要體會其嚴格的概念,要學通,通就是懂了,懂了才能用💁🏿,用了就自然記得了🤔。勸我不要上課只顧記筆記,至多寫一些簡單的標題和名詞🚴🏼,重要的是仔細聽講,力求當堂聽懂,課後用自己的語言擇其關鍵簡明寫出,一堂課至多寫出5條到10條就足夠了🎱。在寫的過程中發現有不明白的,可以看有關的參考書。為減輕我讀英文的困難,老師給我一本某校的中譯本講義,便於查閱🪢。以後還經常給我具體指導⛅️,使我從死記硬背改進到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培養了有效的自學能力⬜️,逐步提高了學習成績。第一學期物理及格了,學年終了時各科都追到70多分(當時考核成績是非常嚴格的,得到7080分就不易了🚣🏿‍♀️👺,很少能到90分的),實現了我的保證,四年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老師非常重視實驗的培養🪶。記得第一堂物理實驗課,是安排用一根厘米的短尺,度量一段約2的距離,必須達到一定要求的準確度。這種訓練是為教育同學們認真對待測量誤差問題的。二三年級以後🦞,要同學自己選取實驗用具和儀器🤵🏽‍♂️,並安排連結實驗的工具。到做畢業論文時◀️,連測量儀器都是同學們自行設計、自己焊接的👎🏽。我們在物理系的四年裏受到嚴格訓練,不少同學基本上以實驗室為家,有人甚至一連多少天睡在實驗室裏的行軍床上。老師總是和同學們在一起的,哪裏有成果✍️⇨,那裏就有他的笑聲;哪裏有挫折🔓👨‍👨‍👦,那裏就有他的帶著濃重江西口音的鼓勵話語🧹✯,和同學們一齊尋求克服困難的路子。

老師和葉企孫教授一樣✈️,非常重視科學知識的全面培養,不僅要求我們學好本系的課程😆,並且指導我們多選修數學、化學等外系的重要課程。我們班就有好幾位同學既學了不少數學課💁🏼,也學了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和工業化學等課,而且嚴格要求和化學系的同學一樣🧝🏻‍♂️,要做滿全部實驗課🚦。我們也還分頭選讀了直流交流電機、熱工原理、結構學和結構理論等工學院的重點課,有的同學甚至於讀滿了兩個系或三個系的學分⤵️。這樣的訓練,為一生從事教育、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易於聯系實際,適應生產需要。

我在大學畢業後,考取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實習員,同時也考取了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研究生🧜。研究實習員月薪70元,研究生只有每月津貼24元🏑。我因家境貧困😊,應擔負母親和弟妹的生活,考慮放棄研究生,但心裏實在想繼續學習。老師了解到我的處境,告訴我說爭取去考上海商務印書館的高夢旦獎學金。我幸而考取,每年得獎學金300元,就可以解決家庭經濟負擔,才決定留清華讀研究生👩🏻‍⚖️,直到考取留英公費出國。老師愛護青年學子以至於關註到生活問題,這是我親身感受的。

(選自《院士成才啟示錄》)

相關新聞

  • 052013.03
  • 272004.09
  • 192009.05
  • 182016.08

    一代宗師葉企孫:以身之微芒照亮天下

    他的一生告訴我們👳🏻‍♂️,不管白天黑夜,星辰永遠閃耀,只是有的時候↩️,我們的肉眼看不到它㊙️。

  • 302024.10

    錢偉長:“從理”不“棄文”

    錢偉長(1912—2010),祖籍浙江杭州,生於江蘇無錫。中國科學院院士🍷,力學家、應用數學家🧑🏻‍🦽‍➡️、教育家🦑。1935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1939年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2年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上海工業大學(1994年後改為上海大學)校長,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所長☑️。曾兼任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長🧘‍♂️。著有《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彈性柱體的扭轉理論》《彈性力學...

  • 282024.02

    一門六院士——走進江蘇無錫錢穆錢偉長故居

    恰逢冬暖,天朗氣清,我驅車來到錢穆錢偉長故居。故居位於無錫鴻山街道七房橋村🕸,是在錢家舊址上重建而成🐂。只見眼前是一座江南院落,白墻黛瓦,門懸紅底金匾“七葉衍祥”。門右有一大石,石上刻有“錢穆錢偉長故居”這幾個字🖼。故居格致典雅,有四進,第四進被辟為錢穆紀念館🧉,二樓為錢偉長紀念館,靜靜講述著錢穆、錢偉長心系故土、治學興國的愛國故事和錢氏“一門六院士”的家風佳話。永懷對本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錢穆(189...

  • 292008.01
  • 302010.07
  • 062007.12
  • 092015.11

    私家歷史解析錢學森成才之道

    2015年10月31日是錢學森先生逝世六周年的日子🎸。世人提及錢學森,口頭筆端多是諸如“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