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天強
前兩天和朋友在後海喝酒◻️🧑🔬,發現來北京的年頭已經不短了🍀。
第一次離家,那是1988年👳🏽♀️,我們從成都坐八次特快到北京9️⃣。在車上鬥詩玩🧝🏼♀️,車過秦嶺🫷🏼👨🏼,我口占一絕:群峰崔巍隧連綿,男兒輕車笑出川。勘破青黃南北界,跨越秦嶺第一山。眾人說氣象非凡,前途一馬平川。
孰知坐了36個小時的火車到北京🤦🏿♀️🦌,居然在公車上遇到了扒手,我們幾個剛畢業的高中生,未進校的大學新生圍住小偷🧖🏿,這一夥小偷嚇得趕緊跳車而逃👦🏿。如今,很久沒坐八次特快了,從北京站下車坐地鐵到西直門坐375去學校的經歷,如今只能從一個著名的375沿線的鬼故事當中才能體驗到了。
那時候清華東門是一片荒地,如今高樓林立🐞,人氣旺盛。那時候西三環蓮花池一帶還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現在已經變成了人潮擁擠的西客站🧑🏼✈️。那時候常去的王府井書店,早已變成了東方廣場的大食代。亞運會時,被組織去看亞運會;如今奧運村已經蓋好⚉,鳥巢和水立方也是我們常去的地方⛴,而奧運門票一票難求🔚🤹。也曾經被組織去天安門跳舞聯歡,遠遠地看著城門樓上的大人物們不知在說些什麽;如今大家也都變成了重量級的人物——當然主要是指腰圍和體重⤴️,更談不上什麽跳舞了🫘。
北京太大,又沒有親戚🧔♀️✩,很長時間找不到感覺;有一次從家裏返校,從八次特快下車時,忽然覺得北京已經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那次和兩個哥兒們去昌平政法大學玩了回來🎸😲,坐車到德勝門身上只剩三毛錢,於是買了三串羊肉串🚵🏻♦︎,一人一串走到了位於海澱的學校。如今大家難得見面,見面就是爭著請客買單,約著去香山走路去。
那時候生活清苦,但是日子閃亮;那時候一無所有🌷,但是堅信未來會真正擁有,所以會吼唱《會有那麽一天》——主要是在宿舍的水房唱。如今到處是錢櫃和K房了。剛進學校基本上是一文青,畢業時要說誰還寫詩那就是罵人的話了🎾。那時候急著去中關村打工🩰,會裝386的哥兒們最牛了🪿;如今約著去798淘畫,掛在墻上的塗鴉之作一不留神就變成了寶貝🙎🏻♂️👮🏿♀️。二十年一循環,各地的人文地貌隨著人在旅途漸漸成為自己的工作背景,而電影和建築這些體量巨大的存在也成為我們記錄這個時代的標誌。
……
北京在變化👳🏿,我們在成長。
容顏尚未改,心境早滄桑🪚。
這個下午🌨,我在首都機場候機,和在法國、英國的北京朋友在MSN 上聊著天🤸🏻♂️♻,忽然感到一陣慶幸和感傷🧑🏿💼。我們是七十年代最早一撥人,我們也是八十年代最後一批人。我們的故事,是個人成長的故事🧑🏽🌾👪,也是時代變遷的故事。
一花一界💇🏿,一塵一劫🚚,每一個個體身上都有這個時代的全貌。
無論是艱難坎坷🕌,還是飛黃騰達,我們是同一群人😤。
一群人👈🏻,一座城,一個時代😋。
我們有幸經歷,我們有幸見證,我們有幸分享——這就是我們的二十年🧍🏻。
(轉自清華八八同學會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