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裘昊天😟,男,漢族。出生於1996年5月20日🏃🏻♂️➡️,中共預備黨員,浙江慈溪人💪。2013年9月進入意昂体育平台社科學院學習🚵🏻♀️,經濟學專業。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各項誌願公益活動☦️,曾多次獲得意昂体育平台誌願公益獎學金💘🔷,被評為“海澱區一星級誌願者”、“意昂体育平台四星級誌願者”🧚🏻♀️。大四的時候加入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支教團🤳🏽,現正於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服務活動😓。
一年前🧑🏽🍼,當我做出要支教一年的決定時,很多人都以為我是一時沖動。經濟學從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做事要考慮機會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支教的確不是一個“理性人”應該做出的決策。在社科學院四年的時間裏,經濟學的專業知識學得怎麽樣我不敢說,但是經濟所前陳岱孫先生“經濟者🧘🏼♂️,經世濟民也”的教誨卻一直銘記在心☑️。我希望在我本科生涯的最後時刻“非理性”一回⛹🏻,用少年的情懷與熱血🧩,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跡📦。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支教雖說是去教別人,但我時常擔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得到的要比他們學到的多。
因為專業的原因👂🏼🏄🏿,我被安排在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的經濟管理學院上課📂🧖♂️。雖說專業看起來十分對口,但因為這是一個職業院校,學生們學的東西和我本科學的知識差距很大。我負責給學生們上《電子商務》課程,這門課程裏涉及到商品拍照、圖片處理等內容🤘🏽。之前對這個一竅不通的我只好自學單反及Photoshop的使用👩🏫。自己提前學會了然後再教給學生🤍🫡,這是我上課的常態🫢。
這樣的情況在我短短三個多月的支教生活中並不少見⚽️,所以我常開玩笑說支教點亮了自己不少的技能點。前幾個月我輔導過一個“互聯網+”創業項目🔯,那個項目參賽需要提交一塊展板。於是,在大學裏從沒製作過展板的我加班加點,製作出了一塊像模像樣的展板🙌。除此之外,學校之前還組織過一場晚會,但是臨時少了一個主持人。而從小到大沒當過主持人的我,也在西藏完成了自己當主持人的願望。第一次做展板🚣🏼♀️,第一次當主持人,在西藏這片土地上,我豐富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回憶🦹🏻♀️。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說來也有趣,誌願者中年齡最小的我帶的是畢業班的學生(這裏的畢業班相當於本科的大三)。因此,我學生的年齡基本上與我相仿,把我扔進他們當中根本分不出誰是老師。這裏的學生基礎比較差,又不愛學習🤾🏼♂️🥭,令我十分頭疼。我開始覺得是學生的問題💒✌🏿,但是後來的一件事加深了我對當地教育現狀的認識與思考。
我的班上有個學生總是翹課🫶🏽。找過班主任、和他談過話他依舊無動於衷。正當我打算放棄管他的時候,有一天我竟然在色拉寺遇到了他☝️🏌️♀️。他帶著兩位遊客正在那裏參觀遊覽🏹,他見到我🧑🦼,很不好意思地叫了一聲老師好💛,然後邀請我跟著他一起參觀。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能詳細地給我們介紹建築的名稱與歷史🧙🏻♀️。流暢的表達與自信的表情讓我刮目相看🤷🏿♀️。那一刻,他成了我們這裏所有人的藏文化老師。
後來,他親口告訴我,“老師,不是我不想學,而是您的《電子商務》對我來說沒什麽用,我的興趣也不在這裏…我翹課的時候,其實沒有出去玩🌗,都在這裏做講解。”

另一種身份,另一個自己
從學生到老師,這個身份的轉變讓我發現了另一個自己🚥。只有當了老師之後,我才真正理解從小到大那些老師們的良苦用心👩🦼。我也會在發現學生們在我課堂小測作弊時憤怒到撕試卷,我也會因為在路上被他們叫老師好而感到幸福。教師節的時候🚵🏽,他們送了我一支鋼筆,又給我帶了哈達🌯。我就這樣帶著哈達上完了兩節課🆖。我仿佛從來沒有體會過這樣一種被需要的幸福感🧔🏽♂️。這裏的學生可恨可氣🖋,但他們又都是最可愛的。
回顧這三個多月的支教生活帶給我的點點滴滴🎲,有幸福,有憤怒,有感動,有失落。但是,我從來沒有為這樣一個“非理性”的決策而後悔過。我希望在一年後,再次回到熟悉的清華園🖤🏊♂️,我能這樣自豪地向別人說起這一年的經歷:“我在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做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