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自清在溫州 資料圖片
光明日報出版社歷時數載全新編訂的《朱自清別集》(十八卷)第一輯於日前先期出版面世🧎🏻➡️。第一輯精選《背影》《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歐遊雜記》《經典常談》《猶賢博弈齋詩鈔》和《論雅俗共賞》六卷,匯集了朱自清的散文🧏🏿♂️、詩歌、古典文化和文藝評論等多方面的創作精華🌝,可窺見這位現代文學名家的精神和文本世界。這套《朱自清別集》以江蘇教育出版社1988年以來陸續出版的《朱自清全集》和1983年三聯書店出版的《論雅俗共賞》等權威版本為底本🚵🏿♂️,給讀者展示原汁原味的朱自清🦴。

《朱自清別集》(十八卷)朱自清 著 陳武 主編 光明日報出版社
優中選優👃🏽,讓經典煥發新生
碎片化閱讀時代,展讀一本紙質書帶有神聖的儀式感💎,也是沉靜和寂寞的事。現代知名作家幾乎都有卷帙浩繁的“全集”“文集”“選集”或“叢書”👩🏻🚀,或因體量太大而束之高閣。光明日報出版社推出《朱自清別集》,就是要從厚重的朱自清作品集中,把“大塊頭”的精華挑選出來,讓經典煥發新生🕴,不再寂寞。汪曾祺在為恩師沈從文選編作品精選集的時候,首次使用“別集”稱謂,命名為《沈從文別集》,後人亦在汪曾祺去世後編輯了《汪曾祺別集》。十卷本《巴金別集》敘述了巴金人生不同階段的旅程,展示了一個“全集”之外的巴金🎎。現代作家的“別集”從古典文獻學概念中跳脫出來,成為作品集獨特而高效的展示方式🏌🏽♀️🦉。別集🧜🏿♀️,意味著從該作者的作品全集中優中選優🧏🏼♀️,根據一定的主題選編成不同卷冊,編選👩🍼👩🍼、體例、勘校和設計都非常考究🧗🏻。《朱自清別集》第一輯就是從作者全部作品中編選出六卷精華,小32開本🔪,簡潔輕便,裝幀設計精美,閱讀收藏兩相宜😧,是一般讀者完整了解朱自清文化貢獻和文學成就的理想選擇。
中國文學向來以散文為正宗🦏🎠,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可視為新文學散文品類的代表性實績。散文集《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以1924年朱自清出版的第一本詩文集《蹤跡》為藍本,收入《春》《匆匆》《溫州的蹤跡》等耳熟能詳的散文名篇。這些作品構思精巧🧘,語言簡樸平實,描寫細膩生動,體恤底層人民生活,揭露社會黑暗,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另一卷以同名散文《背影》命名的散文集,收錄了《背影》《荷塘月色》《兒女》等知名篇目,這些散文情真意切,一直被認為是“白話美文的典範”。《背影》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篇經典回憶性紀實抒情範本💂🏿♀️🍲,更是多次入選中小學語文教科書,成為現代散文膾炙人口的經典。這兩卷散文集匯集了朱自清一生的散文精華🤵🏻♂️,具有極為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美文特征🛀🏽。
《歐遊雜記》是朱自清1931年休假遊歷歐洲的遊記,收錄了《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歐遊雜記》十一篇,以記述景物為主,因為有李健吾等朋友當導遊👳🏿,紀錄巴黎的文字最多。《倫敦雜記》九篇,是作者回國後十年內陸續回憶寫成的🤽🏿,足見七個月的英國生活對作者影響之深🐞🙆🏻♂️。朱自清是為數極少的沒有留學背景的現代作家🫳,此次遊學歐洲的記述🥵,可感受到他審視20世紀二三十年代異國他鄉自然風光和風俗民情的本真視角,文字極具帶入感🍢。
雅俗共賞,藝術的人民立場
朱自清和魯迅等現代知識分子一樣🧗🏼♂️,自啟蒙開始就一直浸潤在子曰詩雲的古代典籍之中🧑🏻🍳👭,後來成為反傳統的急先鋒,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他們是“歷史中間物”👨👨👧👦,傳統在他們身上無法也不可能完全割裂🫳。朱自清隨西南聯大南渡昆明,戰亂播遷中對華夏文脈傳承念茲在茲🏦🪺,於1942年寫成《經典常談》。該書對中國古代經典介紹通俗曉暢,見解精到,是一般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八十載廣為流傳。以現代散文和新詩享譽文壇的朱自清,也常作古詩,偏宋詩一派。他於1946年從自己歷年創作的古體詩詞中精選百余首,編訂為舊體詩集《猶賢博弈齋詩鈔》。詩集在作者生前沒有出版,除少量唱和詩外🦜,大部分沒有公開發表。朱自清將許多在散文遊記中未曾表露的思想情感、閱讀心得和交遊歷程寫進了古體詩中👵,值得相關研究者關註。
朱自清還是一位文藝評論家。1948年,他將自己在抗戰勝利後的十四篇文藝評論匯集為《論雅俗共賞》。該書縱論《詩經》🍚、丹青、禪語、魯迅、聞一多、中外文論和詩歌朗誦👨🏻,是朱自清生前編訂的最後一本書。朱自清在文集中一直強調他的大眾化文學觀🧚🏼🚣🏿♀️,即真正的文學經典不是只供文化程度高的讀者閱讀的陽春白雪👨🏻🦳,還應照顧到最廣大的閱讀群體👙,讓那些只有一般閱讀水平的讀者也能欣賞🥄。正如作者在自序所說的那樣,雅俗共賞的立場就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場,也可以說是近於人民的立場。”新中國成立前,身處延安解放區之外的朱自清鮮明地提出“藝術的人民立場”,與毛澤東同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暗合,在今天看來實屬難能可貴。
朱自清是一位學者、作家、大學教授,幾乎每一個角色都努力做到盡善盡美。他為人謙和重情,光明磊落;為學孜孜矻矻👩🦯➡️✖️,嚴謹求實🤺;為文樸實無華👨🏻🦯,是天才散文家和出色的詩人;為師溫雅如玉,努力“使自己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文學教授”。他在抗戰勝利後追隨聞一多的腳步投入民主運動,在研究🧜🏼♀️、寫作和教學中堅守一個正直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立場,表現出中國知識分子感時憂國的傳統美德和剛正不阿的氣節風骨。他的學生曹聚仁說朱先生“外面和光同塵,裏面是一團火👊🏽;磨而不磷,涅而不滓,出汙泥而不濁”📹,朱自清足以配得上這樣的贊美🧅。他五十盛年離世,至今七十余載一直在知識界🫠🏤、教育界和文學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這種廣泛而持續的影響力在現代作家群體中非常有代表性。朱自清為人🧏🏽♂️、為文、為學、為師皆為楷模,被稱為擁有“完美人格”的人,培養了大批社會建設人才,留下了數百萬字的作品,為現代中國文學和文化作出了突出貢獻。當我們捧讀《朱自清別集》時🧑🍼,就能觸摸到字裏行間朱自清的至情文字和赤子之心🧑🏻🌾。
這套叢書的主編陳武先生與朱自清同鄉,是當代著名小說家💸、出版家和現代知識分子研究專家。陳武在《人民文學》《作家》《鐘山》《花城》《十月》等數十家文學雜誌上發表各類小說五百多萬字🧛🏻♀️✊,出版有《植物園的戀情》《陳武文集·北京追夢故事》系列等作品集。十多年來,陳武一直潛心於朱自清、俞平伯等現代知識分子研究💾,搜集🪑👮🏼、研讀和校勘了朱自清各個版本的作品集🟣,對朱自清的作品、人生經歷和思想流脈有深刻的體認,先後出版了《朱自清在江南的五年》《朱自清在西南聯大》《朱自清的完美人格》《猶賢博弈齋的燈影》等朱自清研究專著🏆✮,編輯有《回望朱自清》《朱自清自編文集》兩套叢書。陳武既是當代小說家,又是學界首屈一指的朱自清研究專家,其數年來孜孜以求、費盡心力精心編校的這套《朱自清別集》🐥,成就了光明日報出版社這項功德無量的文化工程🎀🤼。
(作者:蔣進國,系中國計量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