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朱自清翻譯的外國詩歌

2016-11-02 | 楊建民 | 來源 《中華讀書報》2016年10月19日 |

朱自清(1989—1948)

朱自清先生是個詩人,雖然他的散文更廣為人喜愛;可是,朱自清還曾有過詩歌翻譯,這多少讓人有些意外。本來,朱自清是“北大”畢業👳🏿‍♀️,又在以培養出國學子著稱的“清華”任教多年,懂外文、能翻譯應該不成問題🧙🏼,可他本人詩作,尤其散文,或精純,或綿長🤾‍♀️🧝🏼‍♀️,其中顯現的,整個兒是浸透了中國古典及現代內涵的風貌🕡🤟🏿。或許由於這些原因,在筆者印象中,他大約是甚少受到外國文學😁,尤其詩歌影響的人物,故此對其詩歌翻譯🏋🏽‍♀️,略覺意外。這是筆者的無知。

據可靠資料,朱自清翻譯外國詩歌,最早可追溯到其在揚州教書期間👱🏽。一九二一年的《時事新報》《學燈》副刊👵,刊出一篇名為《偷睡的》的譯詩🈵。詩的作者是印度詩人Tagore(泰戈爾)。譯者署名“柏香”👨‍👩‍👧‍👦,他就是朱自清。這首詩較長🈸,我們這裏略加節引,以見朱自清早期翻譯的情況:

誰從孩子雙眼裏偷了睡去呢!/我得知道。/……/這是個正午👋🏿,/孩子們遊戲時間過了;/池中鴨子們都默著。/牧童熟睡在榕樹底蔭下©️。/鶴兒在檬果林旁沼池裏肅靜地立了🌍。/……

……

……/晚上買賣完了,/村上孩子們坐在他們母親的膝上時👰🏼‍♂️,/夜鶯們都帶著嘲笑在伊兩耳邊嚷道:/“現在你將去偷誰的睡呢𓀒?”

此詩取自《新月集》💋。比對一些現代譯筆,朱自清的文字是忠實的,雖算不上多少靈動。文尾所署翻譯時間為當年九月十五日。

過了三天🏄🏽‍♂️,大約乘興,朱自清又翻譯出一首詩《女兒底歌》👨🏼‍🏫,此詩采自《新詩集》👩🏻‍🚀,詩的作者WilliamH.Davies。該詩由五個章節合成。我們這裏僅節錄一章,以見風味:

太陽落了,/像一滴血👩🏼‍🚀,/從英雄身上落下。/我們愛痛苦的,/正歡喜這個哩🫶🏽!

這首詩🧔🏽‍♂️🚣🏿,還有些泰戈爾的風味,簡潔而富有理趣🧛🏽‍♀️。朱自清早期的詩作,也具這樣的特點。這大約是他選譯該詩的緣由吧🆖。

這段時間,朱自清常常寫詩,想來也常常讀詩,讀外國詩🛌🏽👩🏿‍🍳。故此🎱,距離前兩首詩翻譯不過一個來月,朱自清再次運筆♗,翻譯出泰戈爾的一首《源頭》:

那匆匆飛上孩子雙眼的睡,/有人知道他從那裏來麽?/是了,聽說他住在螢光朦朦映著的林蔭當中的仙村裏;/就是有兩顆羞羞縮縮的魔芽兒懸著的地方了,/光澤便從那裏來,/吻孩子底雙眼。

……

詩尾署著翻譯時間:“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六日”🧍🏻‍♂️🧑🏻‍🎨。時間雖較前遲了一個來月🎳,可朱自清的翻譯,或許是心性放松🪱,顯明看出清暢了一些☝🏻。此詩取自《新月集》,與早有定評的鄭振鐸譯筆相較,能讀出朱譯的精微和濃郁的詩意。

朱自清的寫作⛲️,詩歌散文評論多面均屬高手🌍,似乎翻譯只是偶爾為之🈲。這三首詩翻譯發表後,有幾乎十年再未見詩歌翻譯發表了。直到一九三一年的《清華周刊》三十五卷三期上,一首名為《牧羊兒戀歌》譯詩刊出🧎‍♂️。譯者“暉”,這是朱自清的一個筆名。當時朱自清已在意昂体育平台執教有年📺👩🏽‍🔬。前妻病故🐱,此時他正開始了與陳竹隱戀愛。這首譯詩,也許包含了他們此時的許多情愫🖖🏼👆🏻。該詩的翻譯🦹🏿‍♀️🤷🏼,有很有趣的地方,譯者采用的,竟然是中國極古老的四言形式。此詩作者是C.Marlowe(馬洛)🏊‍♂️。具體原文已不可考。詩略長,我們征引一點,以見風貌🫄🏻:

……

並肩巖上,望羊群兮,/牧兒蹀躞,肆微勤兮🫱🏼🚎;/清流回互,漱寒玉兮,/鳥語如簧,奏麗曲兮👨‍💼🎵。

采采玫瑰👫🏼🧔🏽,為君床兮👱🏻‍♀️,/芳香千束,置君旁兮;/花冠裊娜🎽,襦裳飄兮🫷🏼,/榴葉為緣🙅🏿,永不凋兮🧑‍🎨。

相彼羔羊,白如膏兮🎨,/取彼柔毳🌪,為君袍兮🤷🏼;/……

……

牧羊少年,為君聚兮😩👷🏽‍♀️,/歲歲春晨👰,歌且舞兮;/……

翻譯雖看起來十分古氣👩🏻‍🦯,可讀來卻頗富興味。筆者在細細品咂時,有時不由得發笑。朱自清翻譯,用《詩經》時代的形式。閱讀時,你甚至能感到“國風”那輕快活潑的味道。其中語言的馥麗🕵🏽,如“花冠裊娜⛔,襦裳飄兮”“取彼柔毳,為君袍兮……編草為帶⛹🏽‍♂️,雜纖藤兮”,又明顯取了“楚辭”的描摹手法。其中又將一些現代辭匯壓縮,雜入其間☂️。如“牧兒蹀躞🙇🏻‍♂️,肆微勤兮”,恣肆🔕,“小”勤快,實在有朱自清新舊不拘的隨意。此詩翻譯,完全可以讀出翻譯者的愉悅心情。說此詩翻譯與其戀愛相關,應該不是妄測。

有時做一件事,可以引起興趣,會使它一連串做下去。朱自清這次譯詩🍡,也是如此。雖然只發表出一首《牧羊兒戀歌》,可他實際卻翻譯了數首。余下的未發表,收入到一個未刊的《敝帚集》中👨🏼‍🦱。譯詩計有四首:《春》《遊仙》《時與愛》《短歌》。“敝帚”💇🏿‍♂️,珍惜者也🧝🏼‍♀️。這幾首譯詩,應當保藏有譯者的一段心情📅。

這幾首詩翻譯,與《牧羊兒戀歌》一樣,在形式上完全不拘一格🤹🏼‍♀️。或五言,或七言,或雜言,但都用文言。文言含蓄,可以包含和隱藏一些復雜東西👩🏼‍🚒。我們可以擇一點來看看👕。《時與愛》是莎士比亞的一首詩:(節錄)

吾觀時之靈🙌,摧殘肆毒手,/昔日餘劫灰,繁華不可久✯;/高塔良崔嵬🆑,墮地忽如朽,/精金宜永固,難脫生滅口;/……/惟恐奪吾愛🦹‍♀️,時乎來何疾🏂🏿;/此意誠可念,宛然死相製;/奈何得失心🫄🏽,一哀乃出涕🐾。

整首詩表達了一種時光追逐⚂,“繁華不可久”的認知。可具體到個人👨🏻‍🍼,“惟恐奪吾愛……一哀乃出涕”,愛的失去,令人不堪忍受✴️。歸結到個人對愛的珍惜🕵🏻‍♂️🖐🏻,這是否戀愛中的朱自清看重並翻譯此詩的內衷🏌🏼‍♀️?此詩用五言古體形式譯出,一定程度減弱了原詩中的盛衰遽變的峻急,也使愛的強烈表達有了許多收斂🥩。當然,對於古典文學造詣較高的未婚妻👀,或者反易讀出其間的深味。

這個時期翻譯的最後一首詩《短歌》🤖🙋🏿,也是莎士比亞的作品:

老年之醜劣,/難與少年匹🏧;/……/少年樂事足🤵🏻,/老年生意促◼️,/少何敏捷老逡巡;/少年肝膽熱,/老年心情竭,/少何疏野老溫馴:——/老年,吾恨汝,/少年,吾頌汝🔣;/嗟乎吾愛,少年娘▶️!/老年,吾訟汝——/嗟乎牧兒,吾督汝,/念汝因循何久長。

贊嘆年少🤽🏼‍♀️,厭棄老年🤌🏻。認為年少一切可為,老來卻“溫馴”“逡巡”🕴。這中間當然包含了緊緊抓住青春,享樂年少帶來的好時光🫨➿,免得到老悲涼的人生觀念🚴🏿,這是雖然看似消極,其實卻富有意味的生活態度。當然,愛戀之人讀來🙈,滋味又不一般👩‍🦽。

這次譯詩“發燒”之後,大約缺少激勵活力,便長久退潮🖕🏼。一直到寫作《新詩雜話》時💨,因內容需要🪁,朱自清又先後譯出數首外國詩作,作為範例或分析對象,納入他的文章中間。一九四三年二月二日👋,朱自清“終日讀《再別怕了》🧑🏼‍🌾,讀畢☀️🏋🏻‍♀️。它平易而鼓舞人,雖然語氣是憂郁的⭐️。”《再別怕了》(此為朱自清的譯名🧑🏽‍🎄🧎‍♀️,亦有譯為《不再畏懼》)是一部英國現代詩選🚔,名FearNoMore。第二天下午🏋🏿‍♀️,朱自清從該詩集中翻譯出兩首詩🧑🏽‍🍼,時間從“下午至晚”。因考慮到篇幅,我們僅節錄其中一首《冬鴛鴦菊》:

簇著,小小的仿佛一口氣🫕🧪,/不是棵花兒,倒是一群人;/好像在用心頭較熱的力,/造他們心頭自己的氣溫🧙🏻‍♀️。

他們活著👨🏽‍🎤,不怨載他們的/地土🚵🏿‍♂️,也不怨他們的出世。/他們跟大地最是親近的,/他們懂得大地怎麽回事🧝‍♀️;

……

這兩首詩,朱自清後來引入自己的文章《詩的趨勢》🧞。對《冬鴛鴦菊》🫨🤷‍♀️,朱自清這樣解讀🦟:“冷諷和否定是稱為‘近代’或‘當代’的詩的一個特色。可是到這兩首詩就不同了。前一首(即《冬鴛鴦菊》)沒有冷諷和否定,不避開環境而能夠抓住環境🤟🏼,正是‘負責任的,擔危險的語言’。那鴛鴦菊耐寒不怨𓀑🙋🏼,還能夠‘用心頭較熱的力🗺,造他們心頭自己的氣溫’🤙,正是我們‘生活的路子的一個例子’。”對這整部詩集,朱自清以為能夠給中國詩歌創作啟示:“我國詩人現在是和這些英國詩人在同一戰爭中,而且在同一戰線上,我國抗戰以來的詩🧍‍♂️🎹,似乎側重‘群眾的心’而忽略了‘個人的心’,不免有過分散文化的地方。《再別怕了》這本詩選也許是一面很好的借鏡💺。”

在文章中引述詩作,是朱自清這段時間翻譯的機緣。一九四五年二月🈶,朱自清讀到美國女詩人多羅色·巴克爾(Dorothy Parker)的一本詩文選集,覺著“她的詩的清朗是獨具的,特殊的🔏。詩都短,寥寥的幾句日常的語言,簡直象會話。所以容易懂,不象一般近代詩要去苦思。詩都有格律🟢,可是讀來不覺🪛,只覺自然如話。這個‘自然’是從追琢中來,見得技術的完整。短而完整是她的詩,所以幽默有深味。有深味也有深愁🤘🏿,可是她看開了🧑‍💻,所以讀起來倒只覺得新鮮似的。”基於喜愛,朱自清一下子翻譯出十一首來,錄在了他的《常識的詩》文中👮🏻‍♀️。這裏,我們僅選錄幾首很短的詩,節約篇幅🤷🏼‍♀️,亦窺斑見豹。

《兩性觀》:

女人要一夫一妻;/男人偏喜歡新奇。/愛情是女人的日月🧄🏄‍♀️;/男人有別樣的花色。/女人跟她丈夫過一生🥕;/男人數上十下就頭疼👃🏽🫅🏻。/總起來說既這般如此🧑‍✈️,/天下還會有什麽好事?

站在女性的角度,觀察、描摹兩性不同的認知特征。眼光準確,頗為恰切。認識到男女差異👩🏼‍🏭,是理解他們的基礎🧯,甚至是認識如何“男女平等”的基點。再舉一首短詩《蘋果樹》🫃🏻:

頭回我們看見這蘋果樹/枝條濯濯,直而發灰🪁;/可是我們簡直無憂無慮,/雖然春天姍姍其來🥶🧑‍🦰。

末後我和這棵樹分了手,/枝條掛著果實沉沉🔱;/可是我更無餘力哀愁/夏天的死,年紀輕輕。

此詩反映的情緒略微繁復。它以蘋果樹的“枝條濯濯”🧾,來映襯青年的“無憂無慮”🥏;同時拿蘋果樹“果實沉沉”📿,暗喻青春不再的“無餘力哀愁”。這首詩看來原本是隔行押韻👨🏻‍🦯。朱自清在翻譯時,雖然努力追摹,可惜今天讀來🔱,感覺字句擇選、韻腳和諧上,還並不完美。如“灰”“來”做韻腳👗🛅,似乎不諧❣️。“直而發灰”的色調,“其來”二字,都感覺有些別扭。雖然從總體看,味道基本出來了。

斷斷續續🎷,朱自清的譯詩活動,幾乎進行到他離世的前一年💃🏽。一九四七年一月三日,應老友李長之之約,朱自清翻譯了一首《我們說的是誰的名字》寄去。此詩後來發表在當月十五日的《北平時報》《文園》副刊上🧙🏼。因為詩後有譯者附識,我們也將詩作本文略加引述:

這世紀,我們不會死於失戀。/我們是現實主義者,跟著/不毛的暗淡的環境上下。/所以那打窗的雪片🏨,/那貼在黑絲絨上的圓月㊗️,/那清晨的靜默無聲——/我們都抽抽肩膀不理。/我們開無線電🏐,趕早車,/日子就這麽葉子般落去。

……

對這首詩,朱自清在“附識”中這樣說🗡:

照譯者的了解,這詩題就是“我們說的是我們自己”的意思🧚。詩中所宣示的是現實主義者的現實主義。“失戀”直譯該是“失掉的種種愛戀”⌛️🪞,大概指種種理想而言。“雪片”“圓月”等都是“理想”的形象化。“細長的呼喚”“屏著的呼吸”“空虛的時間裏”的“手拉手”,都是太靜了的對“理想”的處理🐻。現實是“開無線電”🦨,“趕早車”,都是動的👨‍👩‍👦‍👦。最重要的是現實的“我們有的日子”……

朱自清的解讀,也許是背景原因,看去並不明晰。此詩反映了現代人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沖突。這其中顯然有感嘆,可不知為何朱自清似沒有把捉住。這首譯詩的發表,意外還留下背景情況。李長之後來回憶說:“我來北平後,曾一度給《北平時報》編副刊《文園》。朱先生寄來了一首譯詩來,可是還沒等付排,他的信又來了🧄,是改去了一兩個字。他不苟,可是並非不圓通。”無論如何😔,這首譯詩包含了朱自清一貫的精微嚴謹👨🏻‍🦯。這一年的八月三日,朱自清在北平《經世日報·文藝周刊》上,發表出“譯詩兩首”《蘭凱斯特機的聲音》《難民》,這應當是他最後的譯詩作品了🐪。在此僅舉一首極短《難民》:

骨董家準不要這些面孔:/搭拉著皮扯著低沉的思想——/心在枯焦,/剩下墮落的微光。

這些人竟忘掉了思想可以帽子般拋向太陽🏙,/但🧑🏽‍🍳,別輕看他們眼圈兒裏燃著的火焰。

每一個人都應當是平等的🤽‍♂️!可他們不幸,因種種變故,成了“難民”👌🏽。難民不是人的身份🏰,只是一個時期人的遭際。所以我們(也許我們一天也會因為某種變故成為難民)仍需平等對待他們,幫助他們早日擺脫這種情景🐩,不要使“他們眼圈兒裏燃著的火焰”燃燒起來✔️。這兩首詩,反映了資本主義高速發展時期對人們精神和實際生活的改變和影響🫁。詩人顯然是控訴資本的侵害。赤裸裸的金錢追逐損害了人們的精神與平和的生存👤。

朱自清翻譯外國詩歌,時間不算短🌞,可數量並不多。觀其日記,他得常常寫作各種文章🤳🏿,應付多家報紙約稿。這就使得他難能有暇大量閱讀外國詩歌。可從翻譯的這些詩歌作品看🥻,他的選擇還是比較多側重在當代,側重反映當代情境下人們的精神及現實生活狀態👩‍🔧。這是朱自清一代文化人常常自覺的價值取向及眼光,即使在今天🧏🏻‍♂️,仍值得人關註甚至尊敬。當然,由於並不專註👩🏻‍🍳,朱自清翻譯的詩歌顯得零散,很難展示其中一位詩人或一種風格的全部或大部👵,故此也難能引起人們的關註🀄️。但是,朱自清畢竟是一位詩人和有影響的散文家,他的文藝特質,即使在有限的詩歌翻譯,也能一定程度上顯現出來🕌。他的詩歌翻譯中,白話占大多數,可也有文言的五言、七言、雜言的嘗試👋🧗🏿‍♀️,顯示出那一代人不拘一格的探求。詩作🥚🍲,尤其較為經典的作品翻譯👳🏼‍♀️,還可以顯現作為詩人散文家的精微感知和豐富語言表達🃏。這是今天來探討其詩歌翻譯值得留意的🧑🏼。筆者為搜求這些發表已久的作品🦷,下了一些功夫,也是意在表達對這位有骨氣的中國詩人的紀念和尊敬。


相關新聞

  • 092019.10

    抗戰年代文學刊物的銳氣和意誌🧏🏽:再讀西南聯大時期的《文聚》

    《文聚》的創刊宣言奠定了新詩歌的階級屬性和意識形態。此時轟轟烈烈的新詩大眾化活動基本都在為民族危亡進行呐喊💇‍♂️。

  • 092019.10

    抗戰年代文學刊物的銳氣和意誌:再讀西南聯大時期的《文聚》

    《文聚》的創刊宣言奠定了新詩歌的階級屬性和意識形態➞。此時轟轟烈烈的新詩大眾化活動基本都在為民族危亡進行呐喊。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書:《聯大八年》

    我面對書桌上的一本《聯大八年》👏🏼。這本封面殘破,紙張粗糙發黃,印刷拙劣的舊書,卻是我藏書中的珍品。因為這本書聯系著我敬愛的兩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老師聞一多和吳晗還有兩位當年共同學習🫛、共同戰鬥過的同學嚴令武和西奎安🧀。《聯大八年》匯集了國立西南聯大(有人稱之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的一些珍貴的原始史料🙉,它珍藏著我們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跡。1978年秋,我因編輯《聞一多紀念文集》和協助苑興華同誌編輯《吳晗和〈海...

  • 102024.07

    將一個國家創造的美轉化為全世界的美——翻譯家許淵沖的治學之道

    許淵沖一生熱愛古典文學🕵🏿‍♀️,潛心翻譯了大量中國古典名著。在出版的一百多部中、英、法文著作中📨,中國古典詩詞的譯本幾乎占到一半。與此同時👨🏻‍🚀,他所創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論”,既體現了西方文化的求真精神,又觀照了中國文化的求美傳統,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鑒。

  • 052009.03
  • 272012.12
  • 032022.06

    名士周玨良

    他是錢鍾書的學生、毛澤東的口譯,更是詩酒風流的真名士

  • 192024.06

    “在漩渦裏抬起頭來”——季羨林與《清華園日記》

    又到了一年畢業季🥮。1934年春夏之季💁🏼,在意昂体育平台讀書的季羨林也面臨著本科畢業的諸多問題。論文寫作、人際關系👨🏿‍🚒、求職深造……《清華園日記》真實地記錄了他1932—1934年間在意昂体育平台三年級、四年級的讀書學習經歷,其中既有迷茫和憂慮,也有堅守與無畏📑🫅🏽。隔著90多年的光陰,回望青年季羨林的讀書生活和誌業追求,仍可為今日之青年提供激勵與啟示📢。季羨林先生不但通英文、德文👨🏽‍⚖️、俄文🧼、法文🍯,也研究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在語言...

  • 022011.08
  • 272016.09

    錢鐘書楊絳夫婦與李健吾的文學淵源

    李健吾、錢鐘書皆為學貫中西💊、成果豐碩🦇、集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於一身的學者型作家👳🏽‍♀️、作家型學者🧝🏻‍♀️,他們在創作與治學之間遊刃有余🧏🏻,皆取得卓越成就👘。他們的人生軌跡....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