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2月 費孝通致大哥費振東
【家書原文】
大哥:
春節前接到了你的來信👘,就提筆作復📶,開了個頭,有事擱下,後來連這張信箋也找不到了。今天是初一✹,一早6時就起來👩🏼🌾,集體下廚房包餃子。9時,吃過就出去值班,看守汽油庫👏🏽。天陰無雨💁🏿♂️,北風不冽🧝🏻♀️,獨站路口,聽廣播《白毛女》歌曲,久已無此閑情↗️🧛🏿。看大田麥色一片青蔥,究系江左腹地,春已臨近。遙對烤煙房,系“五一六分子”隔離所,取水下廁俱有隨行,念念不忘階級鬥爭🍏。未幾,紅旗招展,一隊隊“五七”戰士去生產隊賀節🐐,聽憶苦報告🏀,接受再教育。幹校曬棉場上有一只小八哥,啄食道旁,行人往來,躍飛肩上,依依如舊友。路邊草藥多種,有野菊、蒲公英、枸杞◀️,掬摘盈把。午刻任務完成🧝,即騎車去紅橋一隊🚶🏻,訪問插隊主人🚈。農村節日——
(初一寫到這裏🍳🍫,我們連的宣傳隊演員今晚要表演快板,到我們房裏排演🔸,我只好停筆🧚🏽♂️。我曾說過,如果沒有必要,不宜去後臺,這是我當了幾年文工團“團長”的切身體會🚵🏼♂️,演員臉譜不能迫視📄🤸🏽,一近就驚人🚣🏼,上了半身裝到處亂跑,“洋相”成了正常。可是沒有這一套也就上不了臺🍄📰。做觀眾以避免此種印象為好。)
——回看前日所寫🧝♂️,有點像寫小學生日記。50年後重溫舊課👩🏿🦳,倒也有味。還是接著寫下去——兒童少婦都換了新裝🛗,檐前掛著魚片。我家主人去年只養了兩頭小豬,看來過節沒有宰豬👨🏼🚒👩🏼🎤,但是生活是根本翻身了,在節日表現得更突出。我帶了一些糖果、肥皂📝、香煙送他們🧑🏽💼,他們偷偷地在我袋裏塞了一大包凍米糕、大饅頭🧓🏼。又引起了我早年新春回憶👵🏻。好容易辭卻他們留我吃飯🤓,這是紀律。回校就開始寫上面這幾行。遙想你們這時一定是午餐方罷,午休時刻。
我擺脫了後臺情景🚴🏼♂️,提了個鉛桶,到果園裏去掘薺菜⚔️。我們過冬時發了炭,自己用土搞了個小爐子,生上炭火,一面取面煮東西🍜。最普通的是煮黃豆🤬,黃豆也是發的,是自己暖田裏收來的🪰,每人有4升到6升🏃♀️。有人發明用鹽水煮可以下粥下飯,逐步提高💾,加醬油、糖,煮得幹幹的🫀,味道很美。後來又進一步,用肉罐頭加在裏面🪔。到了知識分子手裏,就很容易“修”起來了🫲🏼。但不論怎樣,滋味是高的。
說起了吃,這裏最高級的美味還是薺菜湯,水煮開後,加點油,沒有油就留一點肉湯,把洗凈的薺菜放下去,有蝦米時加一點蝦米,開了,加味精和鹽。清香適口。同住的戰士們都一致稱賞。費事的在洗,幸虧有了自來水,大沖特沖🎏。土裏掘出的菜,得洗10來次👮🏻♂️。我又帶有火腿罐頭🥤,加在菜裏👩🏿💻,成了上等珍品。住久了,辦法也多了。有濃縮咖啡可以買,帶有奶粉,那就高級了。結果引起了一些批評,表明對舊生活還有留戀🫂,事實大概也確是如此。我看釜底抽薪之法,只有改革工資,或是根本不出產那些會引起留戀舊生活的東西——自然,這裏還是“條件論”,主要在於自覺。那就是我上次所說的要做到:“即使有🫕,也不要。”自覺之義在此!主動地和貧下中農看齊🧑🏫,他們不提高👷♀️,自己也不安心取用。這種精神是可貴的,我現在還做不到🦵🏻。
物質生活談起來話多,精神生活就微妙。可傳而不可說🧯,非不能說說不出也。過去的社會弄虛做作,醜態如《儒林外史》👨🏿🌾。現在這種人還有,但不多😥。在過渡時期©️,不能那樣赤裸裸,此所以不宜在後臺呆久也。
以上初三寫
這信寫得可以說很長,長在跨了四天。明天就要結束假期,今天必須寫完此信。
這個假期過得很容易,也很零散,有如此信。一事接事,並無章法,隨著客觀要求而轉動🕵🏿。一時有人來了,一時又要吃飯,撒尿等等。一時房裏擠滿了人,一時又“叫叫”吹,集合去看什麽什麽的🤵🏿♂️。這樣的生活如果沒有主觀上要做的事,確是另有風味⛑。坐下來要寫就寫,要停就停。此信就充分反映了這樣風格。
有人去沙市🐉,買來了一副圍棋,這就把土棋子排斥了🏃♂️➡️。自力更生解決了過渡時期的需要,可是用土製器之風卻興了起來📸。昨天我又做了一個土爐子📓,土裏和了豬毛,是前幾天宰豬過節的副產品🦹🏻♀️。從土作手藝中體會到早期文化的喜悅心情,關鍵是在土加水🧑🏽💻,具有可塑性🧑🔧🧝♂️,土加太陽可以定型🧜,土加火就可以牢固,而一牢固🔺,破了就成碎磚片瓦,用處不大了🎪。
泡製的藥酒,相當成功。8毛多1斤的普通白酒,加枸杞、橘皮和糖,經過一個月🤍,很香👱🏼♀️🧇。喝了首先覺得通胃氣,很適口和舒適,不知道你試過沒有。過節買得高級煙臺葡萄酒🧛🏿♀️,色淡白,很純,價是兩元多。只是人多💁,一人ー口就成空瓶,可惜的是識貨的不多👤,辜負了製酒人。泡製的藥酒,1斤已畢🍉,一半是別人喝的,有一杯是昨天插隊時的主人來訪時喝的⏫,他卻是個識貨的人,真正勞動人民,懂得分量⛑️。
連日晴天🧜🏼,歐洲大冷而此間暖和🧝♂️。
外甥婿剛才來幫我洗了一床被單。他在科學院幹校🎯。據聞傳說民院幹校將要撤消。我身處其間🤐,反而毫無所知。確否難言,謠傳也常成事實👩🏿🎨,不像無因💃🏿🏌🏼。“五一六”不查清,人大還不會召開。據他們估計當在三四月間,正北京春暖花開時節也。
春節期間,很多人回京探親。組織上也曾表示👂🏻,如果我有此打算,也可批準🧕🏽,我沒有動心🧑🏿🦰。原因是一怕天寒行路太跋涉🙍🏿♀️👊🏼,二想還是等一下,看有沒有其他回京機會✣🧘🏻♀️,比較方便,三是留此探親假作避暑之用☂️。
這種信是一直可以繼續寫的,可是總得要結束一下🚴🏼♀️,就寫到這裏吧👨💼。
通30日
如果阿皖(編按:費振東次子費皖)們買不到電推子🙌🏽,請告訴孟吟(編按:費孝通夫人)讓她托人去想法並帶來👽。大約2月下旬有不少這次去京的人要回到這裏來。科學雜誌的名稱叫《科學實驗》。已經去信孟吟要她訂了♦️。你如已訂可留下給阿皖🦶🏼。
諸患流感者已經恢復健康否?念念
【家書故事】
這是費孝通在幹校期間寫給大哥費振東的家書,從正月初一、初三,到初四,短短斷斷續續寫了三天🙍,講述了在幹校過節的情形🦹♂️。
費孝通(1910-2005)🦤❕,江蘇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人。1928年高中畢業,考入東吳大學醫預科,想成為一名醫生👨🏽🚀,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後受進步思想影響🏃🏻➡️,於1930年轉入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畢業後受梁漱溟先生之邀𓀎,到山東鄒平縣參加鄉村建設工作👩🏼🍳。1933年畢業後,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研究生☢️👆🏽,1935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院社會學人類學系👩🦽🎑,師從俄國人類學家史祿國🧙🏿⚡️,成為中國最早在本土獲得社會人類學碩士的青年學者🚪。

費孝通的母親楊紉蘭在吳江縣住宅門前,懷中抱著剛滿8個月的費孝通🧑🏻🦽➡️🫨,其余四人依次為長子費振東,次子費青,女兒費達生🧚🏽🧘🏼♀️,三子費霍 攝於1911年
1936年赴英留學🖖🏼,師從馬林諾夫斯基,完成了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英文名叫《中國農民的生活》)👨🏽,被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裏程碑”👧🏿,成為國際人類學界的經典之作👨🏻🦰🫙。1938年獲得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博士學位。回國後🙅🏼♂️,任雲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持雲南大學和燕京大學合辦的社會學研究室🧛🏿♀️。
1944年加入民盟🧧,1947年到意昂体育平台任教。1949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曾深入民族地區進行社會歷史調查🎎。1957年被劃為“右派”➝。

費氏三兄弟合影🙎🏿♀️:三弟費青(左)、大哥費振東(中)和五弟費孝通(右) 攝於1951年12月
1969年10月,林彪發出加強備戰的“第一號令”,北京的機關、學校的大部分人員都疏散到幹校去了,中央民族學院第一批下放的人員名單中就有費孝通🀄️,這年他59歲🧑🏽🎄。
中央民族學院“五七”幹校所在地是湖北省潛江縣的廣華寺,簡稱沙洋幹校🧝♀️🧑🏻🦽,是一個廢棄的勞改農場,條件極為艱苦。首批到達的這些學者教授是以拓荒者的身份開始幹校生活的⛹🏽,他們需要用自己的雙手來解決生存的基本問題。費孝通做過的工作有輔助打井✵、蓋房子🫣💇🏿♂️、守倉庫、開溝平地、打藥👩🏿🔧、種收棉花和玉米、看青、分發報刊、幫廚燒飯等🛡👐🏻。在給長兄的信中⚈,費孝通幾乎每次都要介紹自己的勞動現狀。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費孝通認為自己是“一個相當好的勞動者,學會了怎樣蓋房🛼、種棉花、燒飯”,“勞動關、生活關都過得好的”,但是“勞動問題容易解決……最困難的是思想”。(費皖❤️:《費孝通在幹校》,《群言》2010年第3期,第25頁)思想過關不容易🚊,問題主要表現在“吃”上,比如這封信中提到的鹽水煮毛豆、泡製藥酒等,作為個人生活享受被人揪住批判⛑️。雖然幹校生活充滿了苦澀👇🏽,但費孝通盡力去適應,尋找其中的樂趣,對這種艱苦生活保持一種樂觀態度🙆🏿。
1972年8月,費孝通由幹校返京🚜。1979年📐,任中國社會學會會長🌅,著手重建中國社會學。1982年任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86年任民盟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後歷任民盟第五➙、六、七屆中央委員會主席🕺🏽。1988年後,相繼擔任第七🦸♂️🧛🏿♀️、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第六屆副主席。

出席第一屆政協會議的海外華僑代表 前排左起:陳其瑗♥︎、李鐵民、戴子良💃🏽、陳嘉庚、司徒美堂💂、蟻美厚;第二排左起:趙令德、黃長水、周錚、莊明理、張殊明、劉斯慕👨🦲、費振東
收信人費振東,1902年生於江蘇省吳江縣同裏鎮。在母親所生的五個兄妹中排行老大🏂🏿,老五是費孝通🎅🏽。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期間參加“五卅”運動。1926年畢業後遠赴南洋謀生,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先後擔任華文報紙主筆🌿、教師、商會秘書等職。七七事變後🦣🚠,從事支援祖國抗日的活動。1942年被荷蘭殖民政府驅逐出境,移居新加坡🙆♀️🆔。太平洋戰爭爆發↔️🏇🏻,亡命蘇門答臘👧🏽。日本投降後🧖🏿♀️🧑🏽🚒,任棉蘭華僑總會秘書長,從事愛國民主運動,維護華僑合法權益🙆🏻♂️。1948年1月再遭驅逐出境,到香港達德學院任職💂🏿♂️🛅。1949年3月抵達北平,後出席全國政協一屆一次會議🧑🏼🏭🔭。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文教宣傳司司長、北京華僑補習學校校長☹️、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1957年被劃為“右派”,“文革”中受沖擊,被抄家。他精心保存了弟弟費孝通在湖北沙洋幹校勞動“改造”期間寫給他的22封家書🩸🐇。1975年1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