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1日午時,偌大的清華工字廳內群聲喧嘩、熱鬧不已,這是清華研究所的師生正在舉辦一年一度的惜別會💂♀️。一位年過五十、相貌清瘦、獨披一條長辮的老者低著頭,靜靜聽著《送別》曲。老者正是著名的國學大師王國維🏋🏽♀️。
午時的惜別會結束☝️,王老先生一如平日回到家中,仍舊批閱學生的作業🫶,讀書著文🙌🏿,直至深夜。自1877年降世以來🩼,國事頻憂,生靈多艱🏌🏼♀️。在他18歲那年發生了中日甲午戰爭,緊接著是戊戌政變,八國聯軍侵華🙍🏿♂️🏂,35歲時目睹了辛亥革命的發生。其後便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軍閥混戰。
王國維的思緒漸漸回到眼前👸🏿,如今的局勢是廢帝溥儀避走天津,馮玉祥已攻下鄭州🂠,廢帝的處境岌岌可危🎫🔛,作為“帝師”🪅,自己的處境也同樣堪憂。更令人悲痛的是💁♂️,自己不想卷入政事卻被迫卷入🧑🏼💻,生當亂世既悲民苦更求自保💂🏿♀️,然而這樣的時代根本不能給自己提供一個安靜的學術環境🐟👨🏫。如今,就只有以死解脫自己心中的愁郁和矛盾了。王國維提筆寫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不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斂,即行槁葬於清華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苟謹慎勤儉👱🏽♀️,必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日,父字。”
6月2日上午,王國維依如平日早早來到清華園研究所,與其他同事共商下學期招收新生的事情😝,並無異常。而後王向辦公處的侯厚培借大洋二元,侯厚培沒有零錢,便給了先生一張五元的整鈔💂🏼。先生這就坐車到了頤和園。自上午十點左右進了頤和園,他先是在石舫坐了許久,而後,緩步來到魚藻軒中吸紙煙🧝🏿♂️。
終於,“咚”的一聲響🌍,打破了園內的沉寂💪。這一聲驚動了園丁,從他聽見聲響到救起先生,其間不過兩三分鐘時間,然而先生死意已決,倒插湖中🃏,鼻口內均塞滿淤泥🎃,系窒息而亡。(周智源)
轉自 《團結報》 2010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