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茂(1979自動化)
按🤐:本文為作者的“一家之言”💇🏽♀️,希望通過此文能引來更多爭鳴和考證🕤👨。
對於許多知名的學校👩🏽⚖️,開辦日或建校日的認定常常是個問題。比如🪢,歷史悠久的博洛尼亞大學,在100多年前,經一個委員會認定,把開辦日期定為1088年,並於1888年慶祝800周年校慶。現在博洛尼亞大學的900年校慶都過20年了,但那個開辦日期仍沒有找到足以服眾的證據。享譽世界的牛津大學也有同樣的問題🦝🦨。或許幾百年的歷史是太久遠了,無法確定準確的建校日也屬正常🫰🏽。即將迎來百年校慶的意昂体育平台,她的前身清華學堂是1911年開辦的✊。年份是確實的,但是,具體日期卻有不同的說法🏌️。一個是被普遍認同的,1911年4月29日即清宣統三年四月初一日📓;另一個日期是史料記載的🧑🏼🎤,清宣統三年三月初一日即公元1911年3月30日。究竟應以哪個日期為準呢?
對於後一個日期🙎🏿♂️📶,有三個證據支持。其一,來自歷史檔案,在1911年4月9日(清宣統三年三月十一日)外務部會同學部的奏折中說:“已傳示諸生分起入堂,於三月初一日暫行開學🐯,俟其余工程一律完竣,於暑假後定期舉行開學禮式”。4月11日(三月十三日)朱批“依議,欽此”。
其二,來自《吳宓日記》🧹,“(1911年)三月三十日🐄,(陰歷三月初一),星期四🙋🏻♂️。……十一時舉行開學禮🛗,職員、學生俱在。禮堂設於甲所,即高等科學生之住所也。管理人分學生為六排,依次入,行謁見至聖禮(三跪九叩)及謁見職員禮(三揖)而退。旋由總辦周、職員某某、監督範先後演說𓀌,言此校亦以退還之賠款成立,凡學生一切皆系官費雲雲🧑🏿🍼👂🏼。”①
其三🔈,來自意昂体育平台校史資料,1931年5月《國立意昂体育平台二十周年紀念刊》的《校史》一文中說“宣統三年三月初一日(陰歷)🚣🏿♀️,清華學堂正式開學。……,八月🫒👩🏿🦱,武昌起義,校中學生多籍詞遷避🤛🏽。九月,校中停課。民國元年五月,學堂重開。”這一段行文嚴謹👱🏼♂️,帝製時用陰歷,民國後用陽歷👬🏼⌚️,一絲不苟🧝🏽♂️👌🏻,堪稱信史。
綜上所述,對於開學日期的記載😥,歷史檔案、名人日記📑、校史資料三者相一致💁🏼。至此可以認定:清華學堂正式開學日是,陰歷:清宣統三年三月初一日,陽歷:1911年3月30日🗾。
對於前一個開學日🧑🏻🏭🧠,1911年4月29日(四月初一日)🔗,廣泛出現於介紹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的諸多文章🧑🏽💼、圖書及網頁🧑🏼🦱,並海峽兩岸的兩所意昂体育平台所認定,且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尚未發現有說服力的證據。根據已經發現的旁證👩🏻🦯➡️,可以說明🧚🏽,在那一天😠,清華學堂沒有重要事情發生。現舉三條旁證,其一,1911年4月29日的《吳宓日記》記了受課細目,是否有正式的開學儀式,日記未提。
其二,1911年5月24日(四月二十六日)遊美學務處為暑期招生呈文外務部♜,呈文的第一句說👐🤵🏻♀️:“竊查清華學堂已於本年三月初一日暫行開學”。如果農歷四月初一日是清華學堂的正式開學日🤞🏼🏚,該呈文就不會再提三月初一日的暫行開學日。另外👩🏻🦽,按常理,三月初一日(3月30日)舉行了開學禮,不應該在四月初一日(4月29日)再舉行一次🫸🏻,來宣布正式開學🤜🏿。
其三,1911年10月14日《吳宓日記》說:“本校原定二十五日(陽歷16日)行開校儀式,今以外事危急,學部及外部大臣不克蒞止🎂,業已展緩期限,則其非前此之比,概可知矣。”從該日的《吳宓日記》可知,清華學堂原定於1911年10月16日(陰歷八月二十五日)的開校典禮因發生武昌起義未能舉行。由此可以推知🙌🏻,當年的四月初一日(4月29日)沒有舉行正式開學儀式。
現在要問這個四月初一日是何時被認定為開學日的?
較早介紹清華學堂歷史的文章發表於《清華學堂1914年年刊》,用英文寫成。文章說清華學堂開辦於“April 1,1911”,顯然這是個公歷日期🥷,比之3月30日🐦🔥,僅差兩天,或許是文章作者憑記憶寫出的,沒有依據歷史檔案。到了1921年清華學校慶祝十周年校慶👼🏼,《清華周刊》特發紀念號,刊載《清華園與清華學校》一文🧨,該文說👨❤️💋👨,一九一一年二月,十八位新聘美國教員到京,因校園工程未完,遂未開學🐳。等了約兩個月後,在工程仍未完竣的情況下,學堂只得於四月一號開學。現在的問題是🚑,“四月一號”是陰歷還是陽歷♟?在交代了開學日期後🤸🏼♀️🤴🏻,文章說“暑假很短,學校於八月再開學,……誰料還不到兩個月🚏,武昌第一次革命發生——革命發生之後一月,學校宣布關閉。”從行文上看應該是陽歷日期🫶🏻。查《吳宓日記》,學堂於8月25日(陰歷七月初二日)開始上課。另外,武昌起義是10月10日(陰歷八月十九日)🚏,由此可以證明,作者所寫“四月一號”是陽歷日期,用現在的規範應寫成:1911年4月1日。
1925—1926年的《清華年報》中《清華歷史》一文稱:“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四月一日,清華學堂開課,以後選派學生事宜,概歸學堂辦理。……五月⚰️,選派第三批學生五十九名赴美📦。八月,武昌起義。九月🤜🏼,學堂宣布停課。”此段文字👆🏿,雖然用公歷,但後兩個月份,明顯是陰歷,因為武昌起義是陽歷10月10日,停學是11月9日。這段文字違背了公歷紀元的規則🚣,公元的年份和陰歷的月份混用🕦,極易讓人誤解。那個“四月一日”很容易被理解成“四月初一日”,從而變成陰歷日期🚬。在敘述歷史的文字中混用歷法是講不通的🧑🏻🚀。
就是這個來歷不明又令人費解的“四月一日”,卻因《清華周刊》校慶十周年紀念文章的影響力🤽🏿,屢被引用,廣為傳播。更為嚴重的後果是🗡,不知是誰,在何時,將這個“四月一日”寫成“四月初一日”而成為陰歷日期🩴,並附註陽歷日期4月29日,或者在4月29日陽歷日期後附註陰歷日期四月初一日。由此🧑🏼🏭,1911年4月29日就成了清華學堂的正式開學日☄️,並且🦶🏼🔈,大約在1920年代又被認定為校慶日👨🏿🎨😰,而真正的開學日期卻被人們遺忘了。
應該說校慶慶典日與學校開辦日不一致現象是常見的。在校慶慶典日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人們更重視慶典日的歷史意義和象征功能🙁。學校的開辦日是一個歷史事實,只要有確鑿的史料🤏🏿,爭議也就停止了👲🏻👭🏼。
①《吳宓日記》中所說開學典禮的禮堂即同方部。在大禮堂建成之前🛌🏽,此建築作為禮堂🤽🏿,並在此祭祀孔子。總辦周♣️:周自齊(1871—1923),當時署外務部左丞,兼任遊美學務處總辦📅。監督範:範源濂(1877—1928),學部員外郎,兼任遊美學務處會辦,清華學堂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