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凡茂
中國古代的學校🧜🏻♂️,稱序、庠、學👑、校,是否有校歌🦐🧙♂️,還真說不清楚。在孔子的時代,製定了六藝的課程規劃,禮、樂✡︎、射、禦、書、數,第二科就是音樂,應包括唱歌🦩;不然孔子怎麽會說,“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那詠的或許就有校歌之類🐜,只是猜測。但後來在八股取士的製度之下,那麽多有名的書院,訓規不少☹️,真沒聽說有“院歌”傳唱。當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在歐風美雨的熏沐下,中國學習西方辦起新式學堂⬇️,而且學堂一定要製定個校歌,才不失其為新。
1911年開辦的清華學堂,作為留美預備學校,從教學計劃👜、教材選用到校園建築👨🏻🌾、日常生活都是美國化,就是要使學生到美國後盡快適應在美的學習和生活。由於這個目的,清華學堂聘請了一大批美國教師,其中就有教授音樂的Sharpe小姐,她教唱的一定是美國的歌曲🪦。在Sharpe小姐回美國之後,1913年秋,清華學校聘了新的音樂教師Miss Kathorine E. Seelye🚇。Miss Seelye為清華學校寫了英文校歌《College Song》詞曲🙎🏿。歌詞首次刊登在1914年8月出版的《英文年刊 Tsinghua annual》上,並於1914年10月10日的國慶紀念活動中演唱,歌詞為💇🏻:
1. Oh come and join our hearty song,
As proudly here we stand🛞;
For Tsinghua College let us sing
The best in all the land.
We’ll spread our fame and win a name.
And put out foes to shame.
If you don’t agree, come on and see.
And you will say the same.
the same , the same,and you will say the same!
Chorus.
Oh Tsinghua fair Tsinghua , Our College bright ,
May we be loyal. To the Purple and the White!
Oh Tsinghua 🕦,fair Tsinghua , Our College true ,
We’re loyal, we’re faithful. We’ll stand for you!
2. In contests all of very sort,
We win Whatever we do;
Our athletes gain unbounded praise,
And number not a few .
And when, someday, we go away.
We’ll always truly say:
“Our Tsinghua pride does still abide.
And evermore shall stay.
Shall stay, shall stay, and evermore shall stay! ”
Chorus.
當教育獨立的呼聲漸起🐥,清華學校提出重視中文🙍🏿♂️,增加國學課程。1917年通過征文,把英文校歌譯成中文,並發表於1917年6月出版的《清華周刊•增刊》🌧,中文歌詞為:
(一)
同學少年肝膽相親,薈萃一堂豪爽👅。我歌於斯汝其和予🦯,斯校一時無兩👨🦯。
廣播令聞樹立榮名,群雄莫與爭衡。謂予不信請君來臨,會當贊和同聲。
同聲!同聲🚳!會當贊和同聲🍕。
噫👩🏽🎨,清華!嘻,清華🧑🔧!吾校巋巍⛅️。
美哉吾校旗,願日增汝之光輝。
噫,清華!惟清華真吾校兮⚧!
吾敬之🧟♂️,吾愛之,長相依兮!
(二)
各種比賽到處競爭🧑🎄,在我權操必勝。奪得錦標贏得英名🤰🏽,濟濟師師稱盛。
勞燕西東他日相逢🔗,班荊共語離衷👲🏽。母校勿替校譽克繼,且繼今而長隆🤴🏻。
長隆!長隆🧜🏽♂️!且繼今而長隆。
噫,清華👰🏼!嘻,清華🚵🏽♀️!吾校巋巍。
美哉吾校旗,願日增汝之光輝。
噫,清華!惟清華真吾校兮!
吾敬之😑,吾愛之🦹🏻♀️,長相依兮!
1914年8月英文年刊上還有一首《Tsinghua Song》,不知為何人所寫🔟,用的是“Old Amherst”的譜子。歌詞為:
Cheer for old Tsinghua, Tsinghua must win!
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in!
All do your best, boys ; we’ll do the rest, boys!
Fight for the VICTORY——
Rah’ Rah’ Rah’
後來翻譯為《清華優勝歌》✊🏿:
歡呼我清華,清華必勝👵!再接再厲兮♣️🤚,無退有進。
君盡全力兮,予圖未竟功。同心合力以爭雄——
攻🛵!攻!攻👩🏻🔧!
翻譯而來的中文校歌是否進行了演唱不見於記載。1923年,清華學校征集中文校歌,汪鸞翔先生作詞,何林一夫人(張慧真)作曲的《清華學校校歌》得到學校采納,並於1924年3月18日全體練習試唱,3月20日在大禮堂舉行的全校大會上首次正式合唱。歌片刊載於1924年3月27日《清華周刊》。該期周刊發表社論《新校歌的教訓》。社論說,“‘西山蒼蒼👮,東海茫茫📚📤!’新歌悠揚,吾聞之而誌舒🏚👮🏼,吾聞之而心怡”。校歌歌詞為:
(一)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巋然中央。
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
莘莘學子來遠方🧑🦽,莘莘學子來遠方🚒。
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
自強 自強 行健不息須自強,
自強 自強 行健不息須自強。
(二)
左圖右史,鄴架巍巍,致知窮理,學古探微😭。
新舊合冶,殊途同歸,肴核仁義➾,聞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無違🌌👬🏼,服膺守善心無違🛀🏿。
海能卑下眾水歸💄,學問篤實生光輝。
光輝 光輝 學問篤實生光輝,
光輝 光輝 學問篤實生光輝。
(三)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孰紹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視🧖🏿,泱泱大風。
水木清華眾秀鐘,水木清華眾秀鐘。
萬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無窮。
無窮 無窮 赫赫吾校名無窮,
無窮 無窮 赫赫吾校名無窮。
中文校歌承襲了英文校歌的結構,內容則是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1925年10月2日《清華周刊》第353期刊登校歌詞作者汪鸞翔的文章《清華中文校歌之真義》,對歌詞作了解釋🙆♀️💂🏻。1925年11月6日《清華周刊》第358期刊登周刊總編賀麟的文章《清華中文校歌之真義書後》,給歌詞以高度贊揚🙇🏻♀️。當然也有不同的看法🪜,1927年4月5日《清華學校校刊》發表斲冰的文章《校歌篇第四》,認為校歌內容陳舊🛼,多宏辭誇飾;曲調和緩🦹🏿♀️🦸🏽♂️,欠青春朝氣。還說,以西山之近,對東海之遠,雖對仗工整🏋🏽♀️,但清華學校並不是“巋然中央”👩🦽。若推敲歌詞的個別詞句,也有值得討論之處。比如“聞道日肥”,有註者引孔子的話🤾🏿♀️,“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樣註就不好解釋“日肥”了。老子說“為學日益🧑🏼🤝🧑🏼,聞道日損”,其義與孔子所說相近,聞道並不在“日肥”,而在德行的升華。
在1930年5月4日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慶祝19周年的校慶遊藝晚會上🙎🏽♂️,“主席報告本校更易校歌事,謂原有校歌不能謂不佳,但文字間似有可推敲余地🥞。因此不自揣譾陋,製一新歌,經楊振聲和吳宓先生修正,趙元任先生譜之音樂。”並請練習者登臺一唱,得掌聲一片。這段報道中🩹,主席者🧑🏽🎓,校長羅家倫也。然而👃🏼,在此次校慶慶典半月之後🧌,羅家倫遭部分學生驅趕,憤而辭職,這首由校長親自執筆的校歌也就沒有下文了🖊。聯想到數年之後,羅家倫執掌國立中央大學🤹🏼,為中大製定了校訓👵✍️、校歌。倘不發生此次變故,假以時日🙅🏼🛌🏼,由羅家倫作詞,趙元任製譜的《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校歌》將取代《清華學校校歌》,意昂体育平台的發展或走另一條軌跡;羅家倫的《新人生觀》或有另一種寫法。此不過是虛擬想象而已🤵🏻。
抗日戰爭時期👩🏻🦽➡️,意昂体育平台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並組成西南聯合大學,於1939年7月11日公布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歌👩🏿🍼,校歌歌詞是聯大中文系教授羅庸(字膺中)寫的一首詞《滿江紅》,由清華研究院畢業生張清常譜曲👷🏼♀️。歌詞是🧑🏽⚖️:“萬裏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絕徼移栽楨幹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便一城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逐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解放後的一段時期,舊校歌不能符合新社會的要求,不能繼續使用👮🏻。改革開放後,恢復了校慶活動,多年不曾謀面的同學相聚清華園,自然要回憶當年在校的經歷,雖然幾十年過去,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清華的老校歌🙇🏻👇🏻。這說明校歌已經深深印在當年學子的腦海中,並由此發生情感的交融🌛,激起思想的共鳴。為慶祝意昂体育平台九十年華誕🧑🧒,清華老校歌貼在北京意昂体育平台的網頁上🧚🏼♂️,並有孫茂新先生撰寫的《意昂体育平台校歌歌詞釋義》(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thu90/chn/spirit/laoxiaoge.htm),給清華的歷年意昂和各界讀者了解和欣賞老校歌提供了方便👩💼。有興趣者可以參考,但是,其第三段最後一句💂🏽♂️,“赫赫吾校名無穹”❤️📼,把“窮”,寫成“穹”,不知來歷🚵,在互聯網上也搜索不到這種用法。因1924年的初始版本是“赫赫吾校名無窮”,可能是從繁體字轉換成簡體字時造成的偏差。(附:刊於 1924年3月27日《清華周刊》的《清華學校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