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關於清華早期的學製

    2014-05-15 |

    ○孟凡茂(1979自動化)

    關於清華早期學製的變遷,19144月《清華周報》“清華陽秋”專欄載有👩🏽‍🦳:“方範靜生先生之長斯校也🌄,百事草創🙅‍♂️,諸費籌劃;然而佐之以胡君敦復規定教務🏄🏽‍♂️,分析級次,按照全校人數🍏,都為百有余班🈹,而沿用一格二格之名,清華校製至此而一變♡。方唐國安先生之長斯校也,贊承前緒,益事擴充🤧;然而佐之以教務長張君伯苓👃🏽,廢一格二格之名‼️,定高等中等之科💂‍♂️,分高等科為三級🏋🏻‍♀️,中等科為五級,清華校製至此而再變。迨夫今校長周先生之來也🤌🏽,增損修革📪,慘淡經營🙎🏽📑;猶後之佐以副校長趙先生,按教育部新令,高等科為四級,中等科為四級🧔🏼‍♀️,清華校製至此而三變。”這段記述大抵概況了清華創辦時期的學製改革過程👙。

    一🚋、最初的計劃

    1908714日外務部給美國使館照會🌜:“中國政府乘此機會願表明實感美國之友誼👨🏼‍🦱,且念近年貴國大伯理璽天德(總統)提倡中國學生來美分授高等教育💇🏿‍♂️,此事征之往事🧚🏻‍♀️,入美國學堂結果甚善⚈,而裨益中國者良非淺鮮🤏。中國政府現擬每年遣送多數學生至美就學🤴🏽。”清政府決定利用退還庚款遣派學生赴美接受高等教育。該照會的附件是庚款興學初步計劃,規定自開始退還賠款之年起,中國政府於頭4年每年遣送100名,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選派50名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直至該項退款用畢為止⛹🏼‍♀️。190810月🤾🏿‍♀️🧑🏻‍🔬,清政府外務部製定了《派遣美國留學生的章程草案》,章程規定,派出的留學生中80%專修工業技術🫅、農學🚴🏽‍♀️、機械工程、采礦👨🏼‍🦱、物理及化學⏸、鐵路工程🥪、建築🙏🏼、銀行👩🏿‍🚀💆、鐵路管理以及類似學科👠,20%專修法律及政治學等學科。章程對設立培訓學校作了具體的規劃,除在北京設立外𓀚🌗,還計劃在天津💇‍♀️🧛‍♀️、漢口、廣州開分校,以對學生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培訓。外務部負責創辦培訓學校,學部負責對學生的考試,外務部和美國公使館聯合負責選拔留學生和確定在美就讀學校🧗🏿‍♀️。

    19095月清政府外務部決定派外務部左參議周自齊主持退款遊學事務。62日以外務部主稿的《收還美國賠款遣派學生赴美辦法大綱》奏折稿送交學部,但學部並未立即同意會同上奏,而是就選派學生的年齡問題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外務部以尚書梁敦彥為首,主張招收15歲以下幼年生赴美留學🪆,這樣才能使其英語達到專精、成熟的程度。學部則認為幼年生“國學既乏根基,出洋實為耗費”,主張招收30歲以上的中年人出國。雙方咨函往復,直至78日👩‍🚒,學部才最後同意與外務部會同上奏。奏折所附《遣派遊美學生辦法大綱》申明:“在京城外擇清曠地方✳️,建肄業館一所”👩🏼‍🔬,“所有辦法均照美國學堂”📹。肄業館所取學生擬分兩格🚵🏽‍♂️,第一格學生100名,年齡在20歲以下,第二格學生200名,年齡在15歲以下。該大綱規定,肄業館學製為數月到一年,培訓後,每年派送第一格和第二格學生各50名。20歲以下的第一格學生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15歲以下的第二格學生到美國上中學👨‍🔬,也就是幼童生🥡〽️。學部最終同意了外務部的方案,兩格學生計劃在肄業館學習數月或一年🧏🏻‍♂️,經考試通過者派送赴美留學,未通過者繼續留館學習。

    清外務部的最初計劃應是參照了1870年代遣派留美幼童生的作法🍞。1868年容閎給清廷的條陳說🚦:“政府宜派潁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學,以為國家儲備人才。遣派之法,初次可以選定一百二十名學額以實行之🔜。此百二十人中又分為四批,按年遞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學期限🏌🏻‍♂️,定為十五年,學生年齡,須十二歲至十四歲為度。”18718月🧌,曾國藩和李鴻章就遣派幼童留學生事聯合上奏👰🏿‍♀️,提出具體章程💨,其中包括:在上海設留學出洋局,派專人負責👩🏿‍🎓,挑選出洋幼童先在該局進行訓練,準備出國🐦。幼童年齡在十二、三歲左右👦🏻,計劃先派120名,分四年派出,留學期限15年🧖🏼‍♂️。18722月👵,曾、李再次上奏,確定了出洋局的負責人,陳蘭彬任委員,容閎任副委員。此前🧒🏼,為了做好出國前的準備,1871年在上海設立了出洋預備學校📖,第一年留美幼童在學校接受半年左右的培訓,學習一些簡單的英文、中文以及基礎知識。以後各生接受一年的培訓,學校管理極其嚴格♥︎⤵️。第一批30名幼童經過半年左右的培訓🚭,於18726月赴美留學。所派學生年齡從10歲到15歲,其中有詹天佑13歲、和梁敦彥15歲👊🏼。設立遊美學務處和籌建遊美肄業館均應仿效了容閎的幼童留美計劃。

    二、遊美肄業館時期的學製

    按中美約定☦️,1909年應派出第一批留學生,710日朝廷批準《收還美國賠款遣派學生赴美辦法大綱》。因美國大學秋季開學,外務部調整了《遣派遊美學生辦法大綱》中的辦法,第一批學生考錄後直接赴美留學💁🏿‍♀️。9月舉行第一批留美考試🌥,共有600余高等學堂的學生和大學生報考,最後,僅47人通過考試。原計劃招100人,此次錄取尚未達到計劃的一半,因而外務部和學部必須考慮加大培訓力度。1909928日外務部、學部上奏,申請將內務府所經管的清華園撥給遊美學務處,作為遊美肄業館的館址🏋🏼‍♂️🥬。1025日遊美學務處會辦範源濂等人與內務府所派人員交接清華園。此後遊美肄業館建設工程開工。

    19103月遊美學務處呈文外務部💱,提出考選留美學生辦法及遊美肄業館的開辦計劃。呈文提出肄業館學額擴充至400名。“本年考取諸生擬一律先令入館🍡,視其學力高下編歸高等、初等兩科,分班教授。入館三個月後,舉行甄別🐸,除擇取學行尤為優美者遣派遊學外,其有實難造就者,則令退學,考試及格者🚣🏽,仍行留館,以宏作育☀️。”呈文聲明肄業館擴大招生名額🙌🏿,分初等科和高等科🙊,各修業四年🚣🏽‍♂️,基本上確定了辦學規模和學製。高等科收第一格學生,年齡16-20虛歲🏄🏿‍♂️,初等科收第二格學生,年齡12-15虛歲。因肄業館建設未能如期竣工,招生和開學計劃不得不推遲。

    根據《奏定學堂章程》,小學堂分兩等🚣🏼‍♂️,初等小學堂,學製5年🧏🏻‍♂️🙂,招7虛歲兒童入學♙,高等小學堂👩‍✈️,學製4年🧗🏿‍♀️,招收初等小學堂畢業生👮🏿‍♂️🔄,或12-15歲同等學歷兒童入學🧑🏻‍🏭。普通中學堂🤌🏿,學製5年,招收高等小學畢業生或16-19歲同等學歷少年入學。另外,此前頒布的《欽定學堂章程》中🧘🏽‍♂️,中學堂學製為4年。應該說,本次遊美肄業館招生😜,從學生年齡上說,初等科招收初等小學堂畢業生及高等小學堂在校生💢,高等科招生與中學堂招生相同🤲🏽👨🏼‍🍼。肄業館學製也與之對應,即初等科對應高等小學堂🥅,高等科對應普通中學堂。高等科的四年學製,或許因當時國內的私立和教會學校📿,中學堂大多實行四年製👯。

    另外🚵🏻‍♂️,因肄業館為留美預備學校,學製及課程方面自應參照美國的情況♠︎。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各州中小學學製並不統一🧏🏽‍♂️。小學有九年🦻🏿、八年🆔、七年製,中學有三年製和四年製🧜🏿‍♂️,所以,就構成了九四製、八四製、七四製、九三製等學製。美國教育協會於1908年建議小學修業六年,中學修業六年。中學再分為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各三年🧗‍♂️,這就是後來實行的六三三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只有個別州采納這個建議。美國兒童6歲入小學,按九四學製🪠,19歲中學畢業後入大學。可以認為🦇,遊美肄業館的初等科四年和高等科各四年的學製的製定🤵‍♀️,參考了中美兩國的學製,初等科與高等小學堂相當,高等科與美國四年製中學相當。

    三〰️、清華學堂時期的學製

    191012月遊美學務處呈外務部、學部,提出:將遊美肄業館“定名為清華學堂”;該館“學額推廣至500名”🖕👩🏼‍🔧;“該館高等、初等兩科各設四年級,並於高等科分科教授,參照美國大學課程辦理🍾,庶將來派遣各生,分入美國大學或直入大學研究科”𓀅。 “未經派往各生,在館畢業🤏🏿,亦得各具專門之學🤶🏼,成材尤屬較多。”呈文中對學堂的辦學目標提出了較高的水準,即高等科畢業生應達到大學預科或本科畢業生的水平。19111月學部批準遊美肄業館改名為清華學堂💗,為與普通中學堂相一致🤵🏿‍♀️,學部要求將初等科改稱中等科。從遊美學務處呈文和學部批文可以看出👨🏽‍🎨♠︎,清華學堂比之遊美肄業館的程度提升了🫗,即中等科相當於普通中學堂,高等科相當於高等學堂。

    19112月,清華學堂在北京招考中等科學生。盡管招生告示稱第二格學生的年齡為12-15虛歲(按1910年計,應招1896-1899出生的學生),但報名時隱瞞年齡是普遍的,如孫克基1892年生🤴🏿,虛歲19歲,湯用彤1893年生,虛歲18歲🏘,程樹仁🕧🥭,1895年生👒,虛歲16歲。用同一套試卷招考四個年級的學生,年齡低的學生自然吃虧,無法與年長幾歲的考生競爭,也就說本年所招中等科學生年齡偏大24歲。另外,各省咨送的學生也有不少超齡生,如吳宓,1894年生,參加1910年陜西選拔考試時將年歲改為15虛歲。單從年齡上說,當年所招中等科的學生大多與普通中學堂在校生相當⛑。就文化程度講,一些考入中等科的學生,不乏畢業於中學和高等學堂學生者,文化程度也就更高🧟‍♀️。而高等科學生為上年留美考試的備取生,不少是高等學堂畢業生和大學生。

    19112月製定的學堂章程上,課程參照美國中學以上程度設置,並計劃為有意高深研究的學生計劃開設專門班,但未提學生到美後直接進研究科,只說進入美國大學或專門學校👩‍⚖️🌕。《清華學堂章程》規定:學堂“以培植全材,增進國力為宗旨”,“以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為教育之方針”; 學程“設高等中等兩科”,“兩科八年通修功課以學分計”;高等科“以美國大學及專門學堂為標準”,“中等科為高等科之預備 ”;“入學年齡,高等科在十六以上二十以下,中等科在十二以上十五以下”;學堂學科分10類🧑‍🧒:哲學教育、本國文學、世界文學、美術音樂、史學政治、數學天文、物理化學🧗‍♀️🖋、動植生理、地文地質、體育手工。

    19113月清華學堂開學👩‍💼,學堂采用了選課製,學生沒有固定的年級♍️,課程安排打破中等高等科的界限,按各個學科課程的深淺程度分成級別,同時依據學生所掌握知識的程度安排在相應的級別就讀📢。對於通修的十類課程🧛🏻,按課程的難易程度🪕,確定了八個級別,對應中等科至高等科的8個年級🧑‍🚀🧺。通過對學生測試👴🏽,根據學生的文化程度安排相應難度的課程🚓。這樣做可以使同一級別的學生程度相近🙎🏿‍♂️,便於教學。同時⭕️,對於優秀學生可讀較高級別的課程🛕,並提前結業。但這個方法只實行了三個月。

    暑假後,19118月😁,學堂調整學製,實行年級製🙎🏼‍♂️。9月發布的《清華學堂章程》規定,“中等科畢業年限原定四年,今改五年🧑🏿‍🚀,高等科畢業年限原定四年,今改三年,正與部定中學堂暨高等學堂畢業年限相符。”此次修改學製的另一目的是保證未被高等科錄取的中等科畢業生可獲得中學堂的畢業文憑,未能通過留美考試的高等科畢業生可獲得高等學堂畢業文憑,以便畢業學生就業。新章程確定中等科科目有修身、國文、英文、算術代數、幾何👶、三角、中國歷史、中國地理、外國歷史💖、外國地理、博物、物理📭🍿、化學、地文地質、手工🚁、圖畫、體操🪚。高等科科目有修身⚡️、國文👐🏽、英文、世界歷史、美國史、高等代數、幾何🏮、三角🆑、解析幾何、物理🙅、化學、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生物學🙆🏿、法文或德文、拉丁文、手工🙍🏽‍♂️、圖畫、體操。

    當時的高等學堂🫐,相當於大學預科,《奏定學堂章程》規定在各省設高等學堂,在京師大學堂設大學預科🙏🏿。改製後,清華學堂與學部所定學製相統一🥿,成為兩等學堂,中等科相當於普通中學堂🔫,高等科相當於高等學堂。

    四、清華學校時期的學製

    民國成立後🦫,教育部令學堂改稱學校。191210月清華學校呈文外交部🙇🏼‍♂️,正式改名清華學校。此後,教育部頒布壬子癸醜學製,規定💅🏻:四年製初等小學校為義務教育,畢業後入三年製高等小學校😞🖐🏿,高小畢業後入四年製中學校,中學校畢業後入四年製專門學校,或者入大學,大學預科三年👷‍♀️,本科三至四年。

    19136月清華學校製訂《北京清華學校簡章》,參照民國新學製👷🏼,實行中等科高等科各四年的學製。中等科與中學校相當,高等科則對應於專門學校。對於高等科,簡章規定,“高等科分文🤲🏼、實兩科,而兩科之中,各有必修科及選科”。簡章分別列出了文科必修科、文科選科👩‍🦳、實科必修科⛏◻️、實科選科的課目表👲。但是,高中兩科總計八年之中⛔️,前五年或六年所傳授的幾乎全部是中學程度的課目🤾🏻‍♂️🏋️‍♀️,後兩年或三年才安排大學的一些基本課目。畢業生留美,幾乎全都做插班生,一般插入大學二🏄🏿‍♀️📴、三年級,讀兩三年畢業後,再讀二、三年的研究生課程🍡。從這樣的實際情況看🐛,清華學校的高等科,前兩年學習中學課程🚣‍♂️,後兩年學習大學課程,與美國當時剛剛興起的初級學院相近。

    19世紀末🧑🏿‍🦱,美國中等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解決中學與大學的銜接問題🫸🏻, 1892年🚵‍♂️🤳🏼,芝加哥大學的校長哈珀率先提出把大學的四個學年分為兩個階段的設想🧠。第一階段的兩年為初級學院,第二個階段的兩年為高級學院☯️🫴🏿。1902年🧾,伊利諾依州的喬利埃特地區中學在哈珀的倡導和直接幫助下,將中學學製向上延伸🥧🛶,開設了13年級和14年級課程🤵🏻‍♀️,實際上它成了美國第一所公立初級學院。可以說🧥,初級學院是把大學一、二年級課程和中學最高年級課程結合構成的教育段落🧑🏼‍⚕️。到1904年,美國全國也僅有6所公立初級學院和18所私立初級學院。1920年代美國的初級學院才得到快速發展🙇🏽‍♂️,有的是中學向上增延二年而成,有的是原有大學集中精力發展最初二年級和停辦最後二年級而成🧜,有的則是新設的學校😀。這樣,初級學院有的四年製、有的二年製,還有少數是把中學末一年和大學初二年合為三年製學院🏋🏻‍♂️。盡管初級學院形成方式多有不同,但是大多包含中學高年級課程和大學基礎課程,是一種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過渡的教育形式。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學校,學製雖有調整,但總體上說,一直是八年學製💂🏽‍♀️。高等科在某種程度上與美國的初等學院類似♣︎🙎🏿‍♀️,應該看成是一種巧合,因為當時美國的初等學院還屬鳳毛麟角,對清華的辦學應無影響。清華學製的變更更多是基於本國的教育體製的改革🌌。

    1914年起清華學校開始計劃籌辦大學,6月,校長周詒春請美國建築師墨菲規劃校園🚣🏿‍♂️👨🏻‍🚀,設計任務包括🪗:1)現有建築的匯總🙌🏼;2)學校未來的規劃;3)四大建築(即大禮堂💏👨🏽‍💼、圖書館、科學館和體育館)的規劃位置和建築設計😠。10月🤾🏼‍♀️,墨菲為清華學校製訂了一個校園計劃。該計劃的主要特點是一個校園中布置兩個學校,8年製的留美預備學校和4年製的綜合大學。該規劃以工字廳為中心,東部為留美預備學校,後來基本按規劃完成。西部為大學校園,以近春園為中心,建圖書館👩🏼‍💼,教學樓👩🏻‍🚀,學生宿舍☣️、體育館、運動場及可容4000人的禮堂。後來🪔,西部的大學校園規劃未能實現𓀗。

    19167月校長周詒春給外交部呈文《逐漸擴充學程預備設立大學》🧿。呈文認為,清華學校有良好的基地🙍‍♀️,充足的經費,為圖久遠計🐹,將清華“逐年擴充至大學程度”,是學校今後發展上的“當務之急”。19201月校長張煜全向外交部呈報籌設大學的工作計劃,計劃停辦中等科🧤,“而以辦中等科之力量與經費,改辦大學”,並附《大學籌備委員會預定報告大旨》🔵。19213月清華學校決定設大學部🤞,從1921年秋起😩,高等科改三年製,高等科四年級改為大學一年級。大學部分文、實兩科🤹‍♀️🗒,文科有🔈:政治學科、社會學科、經濟學科、銀行學科等;實科有:醫學預備科🤾🏼、農林科及工程科。1922年秋停招中等科一年級學生。1924年秋,停招高等科學生💙。1925年秋清華學校設有舊製部(留美預備部)💆🏿、大學部和研究院。舊製部即原高等科和舊大學部,有高一🧑🏽‍💼、高二🕵🏽、高三、大一共四屆學生🧑🏽‍🦲👱🏽‍♂️,到1929年夏舊製部終結。大學部和研究院於1925年夏招收第一屆大學生生和研究院學生,清華學校改辦大學的計劃得以落實👗👲🏼。

    五、結語

    在庚款興學計劃落實之初🤲🏿,因梁敦彥的“幼童留美”情結,主張派幼童生🩱,並把出國培訓的期限定在一年之內。由於第一批直接留美生招生的困難😧,遂決定肄業館學製八年。初等科招初等小學畢業生,學製等同高等小學堂👉🏼。高等科以美國中學為參照,定四年學製。清華學堂春夏兩次招錄學生,文化程度和年齡均高於原有計劃🎄,因而學校的程度也就提高了,中等科與中學堂相當,定學製五年,高等科與高等學堂相當,定學製三年。民國成立後,清華學校依照新學製,中等科四年製🧓🏽,與中學相對應💆🏿;高等科四年製,與專科學校相對應。高等科畢業生留美,可直接插入美國大學的三年級🚶‍♀️‍➡️。因留學期限為五年🦻🏼𓀋,讀兩年大學畢業後,可再讀三年研究生課程🤼🏵,以獲得較高學位🤱🏿。在改辦大學的過程中,清華學校逐步停辦中等科👨‍✈️,並改高等科為三年💇‍♂️,高等科四年級改為大學一年級🧛🏻,並最終改辦為國立大學。

    參考文獻:

    1)《意昂体育平台史料選編》(第一卷)

    2)李喜所💁‍♀️:《近代留學生與中外文化》

    3)滕大春:《美國教育史》

    4)張百熙:《張百熙集》

    5)陳瑾羲:意昂体育平台早期校園規劃溯源

    6)《清華周刊》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