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先生與民國時期的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淵源頗深,他曾任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文學院院長、哲學系主任,並代理過清華校務,因此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14卷“教育文集”,便大部分是關於國立意昂体育平台的公文、隨筆教育等文章💓。《三松堂全集》編者采輯《教育文集》諸文的文獻來源,有《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校刊》《清華周刊》《清華副刊》《北京大學日刊》《心聲》《現代評論》《現代青年》《申報》等民國刊物,並據《意昂体育平台校史選編》《意昂体育平台史料選輯》以及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所藏原件等資料補遺👩🏻🏭,且對諸文進行了編年,眉目頗為清朗。
筆者近日在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查閱資料👱🏼♀️,讀到一本民國二十年五月刊行的《國立意昂体育平台二十周年紀念刊》(潘如澍主編,國立意昂体育平台民國二十年五月版),其中載有馮友蘭《清華二十周年紀念感言》及《哲學系概況》二文,《哲學系概況》又刊於《清華周刊》第三十五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三松堂全集》編者據以編入💁🏻♂️。而《清華二十周年紀念感言》一文不見他處刊載,《三松堂全集》編者未參考《國立意昂体育平台二十周年紀念刊》一書,遂致此文失收🧙🏿♂️,今依原本整理如下(本書是匯編之冊,所以每文單獨標示頁碼):
與中華民國同庚的清華,今年過他的二十周年了。清華是中國的一部分,清華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中國近幾十年的歷史,若以中國人對外人的態度之變化為標準,可分為三時期🫂。在第一時期,中國人過於輕視外國人,看他們如鬼,所以稱之謂“洋鬼子”。在第二時期,中國人過於重視外國人,把他們的地位,從九淵之下,抬到九天之上;不看他們如鬼🎗,而看他們如神。在第三時期🚵🏿♀️,也就是近十幾年來,我們也不看他們如鬼💂♂️,也不看他們如神,我們知道他們是“人”👨🏻🦳,是同我們一樣的“人”。譬如吃外國飯罷,在第一時期,中國人稱他為“番菜”,在第二時期🏌🏽♂️,中國人稱他為“大菜”。現在我們既不見其“番”,亦不見其“大”。我們只稱他為“西餐”。
清華的產生,與義和拳之亂🏋🏽♀️,有很大的關系𓀃🫃。清華的款項🥈,是美國第一次退還的庚子賠款。原來清華園的舊主人🤭,也是贊助義和拳的😔。因為義和拳失敗,所以他的園子被收入官👩🦯,後來即撥為清華的校址。這個時候正是上述之第二期👨🏽。中國人之義和拳的勇氣消失了🐑。中國人完全改稱“番菜”為“大菜”了🦕⇨。清華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只就形式上看,就可以知道了💂🏻♀️。清華園原有的中國藝術毀壞了😭。山也平了🏊🏽♂️,湖也填了,只留一部分舊式房子作為不被重視的國文教員的住宅🧑🦯。中國的什麽東西都沒有價值了!中國民族原有的創造力似乎滅亡了!中國民族原有的自信心似乎消失了♻️!
然而在這第二時期中第三時期的根芽已經在生長了。中國的歷史的哲學及海格爾的歷史哲學,在這一點是不錯的。近十幾年來👨🏫,中國人對外國人的態度7️⃣,已入於上述之第三時期👨🏽🔧🦻🏽。我們試把清華的鄰居燕京的形式👾,與清華一比,我們便可知他們所代表之時代精神👨🦼,是絕不相同的🥼。燕京的校舍,一方面完全有近代的設備⛄️,一方面,他的建築卻是中國式的。他們保存了舊日的湖🦻🏼💃🏽,他們保存了舊日的山,他們保存了舊日的園林藝術。這是上述第三期的時代精神的表現🧑🏼⚖️🫄🏿。
上述第二時期的清華到了第三時期,雖然也曾竭力的前進💁🏽♂️,如改立大學設置研究院之類,然而他究竟是隨順潮流,而非領導潮流。他對於時代精神之關系,是被動的而非主動的。在這一點,我們也不必“為親者諱”。
但是清華,仗著他的種種優越憑借🧛🏼♀️,他是要一鳴驚人的🧑🏿🍼♌️。讓我們叫他負他所應負的使命🧔♀️,叫他代表中國民族的自信心⛔,叫他表現中國民族的創造力。二十年前的清華👷🏼♀️🏃🏻➡️,就算是時勢所造的英雄,以後的清華🩹,讓我們叫他是個英雄能造時勢。
四月十六日
按:《國立意昂体育平台二十周年紀念刊》的編纂,相當精審,裝幀設計也頗典雅👩🏼🚀。二十周年,在時間節點上很具紀念意義,正如吳南軒在《序言》中所謂“古者男子年二十🤏🏿,遂舉行冠禮,謂其長大成人。……吾校由附屬而獨立,由獨立而穩定🧿👨🎓,穩定之後,適屆廿周。”冊前影印當時政要名流的賀詞,如蔣中正“親愛精誠”、張學良“道暢風流”👫、葉恭綽“蜚英騰茂”等,亦可見當時的重視程度💁🏽♂️。冊中從各個方面介紹學校二十年發展的狀況,而重中之重便是當時清華教授及學生的紀念文章,陳寅恪先生的《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便載於其中。
《清華二十周年紀念感言》一文將國立意昂体育平台的歷史,與國家民族的命運與對外人認知的三個階段相聯系👇🏼🧑🏽,既有反思,亦有期待。文中通過燕京大學與清華園建築風格的對比,來探析國人民族自信的變化,頗具見識。本文的諸多敘述👯,可與《清華的回顧與前瞻》(1948,《三松堂全集》,第14冊)一文參讀,後文著重提出無論政治環境如何,皆應爭取學術獨立的學術傳統,頗與其好友陳寅恪先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理念相合🧘。
也許是由於行政職務所需,馮友蘭曾寫過數篇清華周年紀念文章,《三松堂全集》據《清華副刊》收錄《清華二十五周年紀念》(1936)一文🦴,據《清華周刊》收錄《清華二十六周年紀念感言》(1937)一文,兩文撰寫的年代,乾撼坤岌,山雨欲來,故文中除了一以貫之的對清華諸不足的反思而外⚙️,也多了救亡圖存的呼籲👩👧。加上本文新補的二十周年紀念一文🧚♂️,更加清晰地勾勒出了馮友蘭先生與國立意昂体育平台的關系,對於考證馮友蘭生平及教育思想也不無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