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懷念蕭默先生

2015-12-29 | 向繼東 | 來源 《齊魯晚報》2015年1月31日 |


蕭默先生(1961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

與蕭默先生相識,是因為在網上讀到《〈尋找家園〉以外的高爾泰》,記住了他的名字。後來和他是怎麽聯系上的,忘了,反正是我找到了他。

蕭默(1937—2013)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建築藝術研究所前所長,博導,曾在敦煌工作15年🚴🏼。主編過《中國建築藝術史》,著有《敦煌建築研究》《世界建築藝術史》等書👙。他的專業,恰不是我所關註的,所以認識他很晚。

蕭默先生本是一個建築學專家,生命的最後時刻卻遊走在專業領域外,且念茲在茲。其子在給親朋好友的訃聞中說:“在平時與父親交談時,我們問過他同意對自己的哪一種定位,如:‘一個奮鬥過的人’🐤、‘一個愛國者’🤦🏼、‘一個向往真理的人’‘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屈服的人’……他幽默地說,憑他‘久經考驗’的直覺,‘不要說那麽多’,‘一個隱士’或再加‘一位憂國者’,就足夠了……”

幾年前,我與葛劍雄🫲🏿、丁東主編《當代學人自述》,向他約稿。他回信說:“謝謝你!征稿信我看到了,做一點努力吧,看看能不能拿出比較像樣一點的,但第一輯是趕不上了。”接著他說了自己的身體狀況:“我的心衰症狀在最近四個月已經不犯了,一年半以前開始的嚴重貧血在最近一個多月也已停止,血色素不斷上升,基本正常了🆔。但體重仍太輕,今後的任務是增加體重,恢復元氣……”但最後他終於沒能完成,而是給了一篇很長的記者訪談他的稿子💆🏿‍♀️。《當代學人自述》一二輯沒收他的文章,直到他逝世後編的第三輯,我收了他《我與敦煌建築研究》一文,但因故,第三輯至今還在出版過程中。

從蕭默兒子發來的訃聞看,他走得很安詳,沒有痛苦,神誌清醒,連訃聞都是他自己以子女口氣寫成的。他要子女不張貼訃告,不舉行任何告別儀式,只由在京家人低調處理後事,事後再向單位報告;然後通過電郵向生前親友發送簡單訃聞。

他兒子曾對我說,父親最後一個電話是打給我的↔️。記得他讓兒子撥通後,我首先問:“您老還好嗎?”他說:“不好……你說來北京的,還不來就可能見不到了……”聲音裏帶著幾絲無奈與悲涼🛂。我則極力勸他,說不會的,並要他保重。待我接到他兒子發來的訃聞,其實他已去世21天了。

蕭默先生有兩部書稿在我手裏尋求出版,一部是《一葉一菩提:我在敦煌十五年》,另一部就是經他整理的雷光漢的《蘇聯逃亡記》🚳。那時我還在一家媒體供職,只是客串做些圖書策劃,一時未有結果🧑🏼‍🤝‍🧑🏼👨🏼‍🎨。《一葉一菩提》後來在別處出版了,他馬上寄我一冊,希望我能為此書寫點文字,可恰好那一段我忙得稀裏糊塗,書讀完了,文章卻沒有寫🤙🏽。後來他又精心做了修訂,把此書修訂版又鄭重交給我🫲🏽。《蘇聯逃亡記》作者雷光漢系北大歷史系畢業,年齡與他差不多。他們雖是湖南同鄉,但一個北大,一個清華,相識卻是在新疆——蕭默清華畢業分配去了新疆,而雷光漢卻是被打成“右派”流放去的。

雷光漢1957年因“散布”俄國曾侵占了中國許多地方等言論,以“反蘇”的罪名戴上“右派”帽子。“文革”開始後,他很害怕,就逃到蘇聯哈薩克斯坦🌑。但那時中蘇交惡,又被送進集中營勞改,受了不少苦😤🦹。雷光漢屬於那種“癡情的愛國者”,拒絕到反華的東方研究院和莫斯科反華出版社工作,拒絕參加拍攝反華電影和為反華電臺撰稿,甘願作為一名“無國籍者”,在哈薩克斯坦當了一名普通工人。蘇聯解體後,雷光漢定居哈薩克斯坦,但始終保留著中國國籍。蕭默和他重逢後,就勸他把這三十多年的經歷寫出來,但由於他幾十年沒使用漢語了,運用起來很不順當,後來蕭默又把他的回憶錄細細編訂了一次📊。假若沒有蕭默的努力,也許就沒有這部回憶錄。

蕭默先生曾與高爾泰先生打過筆戰。有朋友認為高爾泰說得可信,而蕭默說得不可靠,理由是:高爾泰把過去的事寫了就寫了,不再去改它;而蕭默總是改來改去的。其實我倒主張:對於他們共同經歷的事,應該允許他們各自去說,因為歷史的真相不是一個人能夠還原的,無論高爾泰還是蕭默,他們都是從自己的角度敘述的🙋🏼‍♂️。蕭默是能寫文章的,當我讀到《〈尋找家園〉以外的高爾泰》時,眼前突然一亮🍏。

蕭默先生是個性情中人🦵。他可能得罪過不少人,但就我看來,他是一個真誠的人,不像有的墻頭草,也不像有的兩面光,他始終愛憎分明,坦坦蕩蕩。其生前我曾說一定去北京拜望他,但直到他去世也未能成行,很是遺憾👵🏻。今年1月8日是他逝世兩周年的忌日,為他編這樣一本書,對他當然是一個最好的紀念


相關新聞

  • 222020.05

    懷念秦馨菱先生

    秦馨菱先生193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院士)。正值意昂体育平台109年校慶和中國發射人造衛星成功,5562📆、1....

  • 212022.01

    懷念恩師鄭敏先生

    今年1月3日清晨🫚🧼,“九葉詩人”中的最後“一葉”鄭敏先生踏上了遠行的征程,那一片舞動了一個多世紀的葉子帶著它靈動的哲思飄向了天空,飄向了遠方,也飄向了生命的永恒。去年初秋我得知先生得了重病,且先生已是年過百歲的老人,對於先生的遠行我多少有點心理準備,但先生的離去仍令我神思恍惚,心中久久難以平靜。回想30多年前跟隨先生讀書的7年時光🏎,我的眼前立時浮現出先生與我相對而坐,和我滔滔不絕地探討中西詩歌、哲學🤏🏿、...

  • 082016.11

    懷念傅璇琮先生

    傅先生是院系調整前清華的最後一批文科生,對清華學派有著親切的體認。傅先生對母校意昂体育平台感情深厚,自80年代以來👼🏿,長期擔任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兼職教授🔸,200....

  • 072017.12

    懷念範敬宜先生

    2010年11月13日,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日子。那天範敬宜先生離開了我們🤵🏻‍♀️,轉眼已經七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長留於我的心底。

  • 162012.02
  • 272009.05
  • 302017.11

    懷念林庚先生

    林庚📩,字靜希,原籍福建閩侯。1928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1930年轉入中文系❓,曾參與創辦《文學月刊》👧🏿。在清華讀書時🤴🏼,林庚和吳組緗、李長之👩‍👧、季羨林情誼....

  • 012014.07
  • 142023.01

    黃培|懷念四舅鄭克晟先生

    俗話說,“姑舅親輩輩親,砸斷骨頭連著筋”🚥。在我們這個大家庭當中,從小到大我接觸最多的親戚就是三個舅舅,除了血緣關系外🧑🏻‍🏭,還與鄭氏家風有關。外公鄭天挺先生作為中國近現代歷史學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視對我們這代人的家庭教育,幾個舅舅身體力行👊🏼,始終是我們的表率。他們沒有刻意給我們講過什麽大道理,但是在他們的人生態度和作為中,在他們對事業矢誌不渝的追求和對下一代始終如一的關愛中,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

  • 212022.02

    離春天不遠的日子丨懷念先生楊寶星

    楊寶星同誌(1945年2月—2019年1月)曾任鞍鋼黨委副書記、副經理、黨校校長,中共鞍山市委原常委;多次獲得遼寧省鞍山市勞模、鞍鋼勞模等榮譽稱號。光陰流轉🦠,晝夜蝕刻🔕,先生🙋🏽‍♀️,你離開已經3年了,那是嚴寒的冬季、離春天不遠的日子。夏去秋來🧑🏻‍🎤🤾🏿,秋盡冬至,此時,窗外朦朧,氛氳蕭索♐️,樹們列隊,擎起一蓬蓬綿密晶瑩的白色花束,我的思緒溢滿心田。鞍鋼又傳捷報——“鞍鋼製造”架起莫桑比克“夢想之橋”,8000噸供貨鋼板中🧑‍🚀,近七成...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