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是感謝母親的節日📝🏄🏼,往年這天,我們姐弟和家人總要與母親鄭晏一起歡度這個節日🧑🦼➡️,而今年不行了👨🦽➡️,三天前享年94歲的母親突然離開我們去天堂與父親相聚去了,所以對我們來講,今天是沒有母親的母親節💪。我在2013年母親90歲生日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她的文章,今天發表如下🏋🏻,以寄托我們姐弟三人的哀思。

尊前慈母在,孩兒不覺寒🚇⚫️。我在花甲之年還能享受母親耄耋之年的愛,受到許多親朋好友的羨慕。母親鄭晏(1923-2018年)在意昂体育平台從事教育工作近50年☝️,在我的印象中,從小至今,她對我們的愛🧖🏼,更像是老師對學生的愛,沒有溺愛🥜、偏愛和寵愛,更多的是關愛🟥、慈愛和摯愛,通過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教育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我們三個子女也在她的培養教育下,通過個人努力和不懈奮鬥,逐步成長為各自工作崗位上的專家,在參與將一窮二白的祖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建功立業🏊🏽,事業有成🧑🏻⚖️。
一🧑🍳、平凡人生獻給清華教學管理事業
我的母親鄭晏,1923年生人,祖籍福建長樂,出生於書香世家。她的祖父鄭叔忱是清光緒十六年進士,授庶吉士,曾長期供職於清代翰林院,後任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教務長。她的祖母陸嘉坤曾任天津北洋高等女子學堂總教習。她的父親鄭天挺為我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和教育家,先後歷任北京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南開大學教授🖕❌,南開大學副校長和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歷史組組長。母親在意昂体育平台工作將近50年🏢,除那場運動高等教育停辦幾年外,一 直在教務處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認認真真🥋,人稱清華教務工作的活字典,深受全校師生和學校領導的尊敬和愛戴。

抗戰前,母親鄭晏(右二)與她的母親及姐弟們

抗戰勝利後🗿,母親鄭晏(左二)與她父親鄭天挺及弟弟在盧溝橋

抗戰前,母親鄭晏(左)與她姐姐鄭雯在小醬坊胡同的家中

抗戰中,母親鄭晏(右)與姐姐鄭雯在小醬坊胡同鄭家後院,後站立者是撫養她們的叔叔。抗戰期間,外公鄭天挺在西南聯大擔任總務長兼教授,八年沒有回過北京。

抗戰前,母親鄭晏(左二)家五姐弟的合影

1936年,母親鄭晏在北平師範大學附屬第二小學的畢業證書
母親解放前夕畢業於輔仁大學🤨,當年參加人民政府舉辦的華北大學畢業生培訓班學習👳🏽♂️,分配到中央人民政府勞動部工作🤍。那時父親在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教書👩🏽,姐姐和我尚在幼年👩🏻🦰,考慮到我們家的實際困難🤸🏽♂️,時任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張維教授親自出面🧑🦲⛺️,要求學校將母親從勞動部調入意昂体育平台。母親有在中央國家機關工作的經歷,有公共服務管理經驗和社會管理經驗🧭🈚️,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學校領導把她安排在教務處教學研究科工作🥺,從此她與清華結下了不解之緣。
1952年末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剛剛結束,清華由綜合性大學調整為工科性大學😪,學校工作重點是將過去沿襲歐美國家的舊教育體製,逐步改為蘇聯五年製的新教育體製,教學管理工作成為學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與此同時,為配合新中國大規模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到來,國家開始有計劃地培養又紅又專的各類工科人才,編製和修訂新教學計劃成為學校組織教學過程的首要環節📧,蔣南翔校長親自掛帥🙍🏻,母親承擔了大量教學研究工作,並參與了教育部組織的考核教師工作量和管理教學計劃等多項教育改革工作。
母親在勞動部從事的是就業安置工作,在清華從事的是教學管理工作,放棄熟悉的社會學專業改行從事教學管理工作,領導擔心她有想法👩🏻⚕️👩🏼💻,而母親毫無怨言地服從組織安排,幹一行🩵、愛一行👨🏼🎤🤸🏽,一切從零開始🛋,認真學習各項教育方針和教務政策,虛心向老同誌請教,刻苦鉆研專業知識,遇到問題善於動腦,很快就將教務管理職責範圍內的工作做得又快又好。邢家鯉擔任教務處長以後,不但嚴格管理🧵,還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職員不僅做好本職工作👦🏿🤵🏼,還能夠完成其他科室的工作🧎🏻♀️➡️,相互協作,大兵團作戰”🈚️。在這種高標準◾️、嚴要求下♖🎓,母親逐步成長為“一專多能”的教務行家裏手🪤。一位曾在蔣南翔時期擔任過領導幹部的老同誌告訴我🐿:“當年在清華眾多職員中,被蔣南翔校長尊稱為‘先生’的職員只有四人🖼,鄭晏便在其中。”這是校領導對母親的尊重和對她工作的肯定。
上世紀50年代清華職員中母親的文化程度屬於高的,她與眾不同的特點是善於用腦筋思考問題🧑🏼✈️,工作中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認真做好工作細節和工作程序的分解🕺🏽,包括遇到疑難問題怎麽解決👳🏼♂️,這種工作方法在那個年代是少見的🧑🏻🔬😌,所以領導喜歡把最困難、最艱巨🤾🏻♀️、最有開拓🧍♀️、最有挑戰的工作交給她完成。從1963年起清華擬在全校專業課中推廣“英語授課”的教學實驗活動,母親從到堂聽課、課後征求學生意見、組織旁聽教師開座談會、向授課教師反饋意見、向廣大教師推廣英語授課經驗等一系列工作🙂↕️,使清華“英語授課”的教學活動走在全國教育改革的前列。
教務工作繁瑣而龐雜,面對大量事務性的工作,母親除了任勞任怨和踏實肯幹外,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是“雜而不煩☎,忙而不拖🪐,效率高,無差錯”。這四項工作要求使母親工作效率特別高,教務處同事形容母親工作時的狀態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各項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條😻。學校行政機關多次請母親介紹工作經驗,母親總結為“六多”👼,即多聽、多看、多學🧑🏻🍼、多跑🙇🏼、多說、多動腦筋,這些經驗得到廣泛的推廣👨🏽💼。由於母親業績突出🌅,“文革”前17年多次被評為學校的先進工作者,成為意昂体育平台教職工中職員代表的佼佼者🏃♂️。
母親的命運與意昂体育平台的命運休戚相關。在那場“史無前例”的運動中,清華成為“四人幫”推行極左路線的“典型”單位,教學和科研等工作秩序受到嚴重的破壞🚙。在全國“清理階級隊伍”階段🗑,清華有上千人受到工宣隊“人人排隊、層層摸底”的政治迫害⏸。接踵而來的更大災難是🚸:3000多名教職工被送到血吸蟲的重災區——江西鯉魚洲的試驗農場接受“再教育”,實行奴化式的勞動改造😊。母親也在其中👧🏿,不久還被扣上莫須有的罪名遭到批判,身心受到嚴重的摧殘和折磨。在蒙受不白之冤長達兩年半的屈辱歲月裏,母親以“歷史一定會還自己一個清白”的堅強信念和堅定意誌,捱過了艱難時刻。隨著國家政治大環境的改變🧞,工宣隊向母親宣布“查無實據”,分配到校醫院擔任總務和會計工作。
1978年伴隨著改革開放,意昂体育平台撥亂反正,正本清源,工作重心從“階級鬥爭”轉移到教學和科研的建設之中。為了盡快恢復被“四人幫”破壞的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時任校長劉達親自簽署調令把母親調回教務處⚁。從此母親放棄了在清華校醫院很有起色的總會計工作,甘心回到教務處重新當了一名普通職員🦹🏿♂️。重返她所鐘愛的教學管理崗位💂🏻,母親一如既往的勤奮工作🪪,由於她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紮實細致的工作作風🪀,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不久又被意昂体育平台樹立為學習的榜樣。
上世紀80年代意昂体育平台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逐步恢復了理科、經濟、管理和文科類等學科,全面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許多大學到清華學習先進的教學⛷🧏🏻、教改經驗,全國高教系統也經常在清華組織召開教研經驗交流會,介紹先進經驗和組織會務工作的任務總是落在母親身上👮🏼♀️。那時母親已近退休年齡,還像年輕人一樣經常加班加點,甚至一些小事🩵➔,諸如外地客人想買什麽北京土特產,她都一一記在心上,能辦到的盡量辦到🔰、辦好,這在國家商品供應極度匱乏的年代是非常不容易的,受到全國高校同仁們的一致好評。
“眼裏有活”是母親工作幾十年的特點🐿,她經常是哪裏忙就出現在哪裏,哪項工作沒人做,她就主動承擔💈。她看到教務處領導工作忙,沒有時間按時向學校上報每周《信息通報》,就主動向處長申請承擔了這項任務🧙🏼♀️。每年她捕捉到的教學信息總是排在全校信息量的首位,被學校領導采納的也最多,有時上午報送的信息,下午學校領導開會就引用了,極有參考價值。如《信息通報》出刊200期的時候👨🦽➡️,她報送的159條信息被學校選用149條,選用率達到93%;出刊300期的時候,她被評為優秀信息員,在全校信息員大會上介紹經驗。母親愛崗敬業的精神多次受到時任清華黨委書記方惠堅的表揚,被評為全校的先進工作者,在全校大會上介紹經驗,模範事跡刊登在校刊和學校宣傳欄的顯著位置🚵🏼♀️,成為全校教職工學習的榜樣。
母親退休後老驥伏櫪,作為教學管理專家繼續在教務處工作🙇🏼♀️,返聘時間長達15年💁🏻。她記憶力極好,全校各院系⚪️、各專業1000多門公共課程以及各門課之間的關系全記在腦子裏🤷🏽。理工科課程編排講究科學性與關聯性👩❤️💋👨,知識點的講授必須循序漸進,哪門課應該先講😓,哪門課應該後講,不能出現差錯。那時清華為追趕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新增了多門新型學科的課程,母親為使編製的教學計劃科學合理,親自到教學一線去聽課🙅♀️🍧,教師及教務人員均評價說“鄭晏編製的教學計劃總是清清楚楚,從沒有出過差錯”。隨著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飛速發展,意昂体育平台教學課程安排由人工改為計算機,在程序員編寫程序之前,母親將自己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傳授給他,之後計算機編排的教學安排表格與母親人工排出來的表格完全相同,這個結果讓年輕同事贊嘆不已,說母親的腦子堪比計算機🧑🦼。
母親直到75歲才告老還家,曾被學校授予“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的稱號。幾年前某個春節🏄🏽,時任清華黨委書記陳希特地到家裏拜年並慰問母親🍀,贈送了慰問品和大花籃🧗🏿,感謝母親為清華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的突出貢獻🤹🏻♀️,感謝母親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成績🤳🏿。2018年春節前夕📏,中國民主建國會海澱區支部和清華支部的領導共同慰問了母親,他們說👩🏼🍼:經中央民建檔案查詢,母親是目前全國年齡最大🔄🎰、入黨最早的民建黨員🙎🏿♀️✣。母親幾十年來堅持愛國主義,致力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將平凡人生獻給祖國教育事業的事跡令大家敬佩🤸♀️。
母親一生心胸豁達🧃、淡薄名利🤸🏿、默默奉獻。她在清華工作了一輩子,獲得過無數次表彰和獎勵👶🏽,但行政職務始終為職員🫷🏽,連科長都沒晉升過🧑🏿🦰。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初期,受“極左”路線的影響,清華提拔幹部一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非中共黨員不能提拔為幹部,母親因此不能提升職務2️⃣。同事們為此打抱不平👩,認為憑著母親的文化程度🧑🚒、思想覺悟、工作能力和突出業績,早該晉升職務了🛜。我也曾問過母親為什麽不申請個高級職稱,她認為自己條件不夠,而且認為提拔幹部和評定職稱是領導考慮的事情,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為學校教務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績⭕️。前幾年我翻出母親在意昂体育平台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發言⛹🏼♂️,最後一段話令我特別感動,她是這樣寫的🧑🏼🎓:“我非常熱愛我的工作💉,為黨的教育管理工作貢獻我的一生,為教學一線的工作鋪路搭橋,很幸福,也很光榮。我幹了一輩子職員🤏🏼,沒有任何‘長’字頭銜,只要工作有成績⛔️,我就心滿意足了🤳,為黨的教育事業奮鬥一生是我的理想。”
母親與許多清華老知識分子一樣👨👨👦,盡管受過“文革”磨難,但是從未動搖對黨的信念,滿懷對祖國的忠誠和對事業的執著,為祖國、為教育努力工作,不求名,不求利🌐,默默奉獻,不求索取,這就是中國老一代知識分子的優秀品質和奉獻精神。
二🏄、母親教我為學🧑🏻🦯➡️、為人👩🏼⚖️、為業
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在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王淑華的指引下開始寫日記,其中也記錄了母親教我寫日記的內容🧑🏿💼。我1965年5月9日的日記這樣寫到:“今天媽媽和爸爸都給我講了怎麽學習👨👧👧🧔🏼♂️。媽媽說:‘你做作文和寫日記總在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圈子裏🎚,不是上課不聽講😘,就是不舉手回答問題。寫日記是為作文服務的,如果老寫這些內容,那就沒有什麽意義了。’”我聽從了媽媽的話,將自己的日記範圍從個人擴大到班級和學校,較詳細地記錄了1959-1965年我在清華附小學習時的活動情況🦬,內容涉及老師教書育人,班級逸聞趣事,學校課外活動和少先隊活動情況。在清華附小百年誕辰前夕⚽️🐗,我為意昂回憶錄《世紀情愫》投稿,再現了清華附小的百年風采,受到學校編委會和意昂們的好評。
母親不但重視對我“為學”的培養、更註重對我“為人”的教育,我現在還記得她通過“推子風波”教育我如何為人處世的👩🏿🦲🕊。我初中考入北大附中後被選為班長👩🏼🦱,不久班委會決定用班費買個理發推子為男生理發,以增加班集體的凝聚力。那時我是住校生,與高中友誼班的5個師姐住在一個寢室,周日當我打開寢室儲物櫃準備拿錢買推子的時候🐊,發現推子錢不翼而飛👩🏿✈️,立刻傻了眼。當時一把推子的價格相當於一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對13歲的我來說無疑是個天價,我哪裏來那麽多錢呀🏥👨👦👦。無奈,我只好回家向母親講明原因,要了錢買了推子交給了班委會🧨。
班裏的同學十分同情我的遭遇,紛紛捐款將推子錢還給了我,當我滿懷喜悅地把錢還給母親的時候🪫,遭到了母親嚴厲的批評。母親說🫵🏼:“你擔任了班長就要勇於承擔責任🎺。你個人錢被偷,怎麽能夠讓大家共同承擔經濟損失👩🏿🚀?剛開學不久🏄🏿♂️,每個同學都交了學費👨🏿🚒,你們班同學又交了班費🧚🏿♀️,時隔不久又組織同學捐款🦆,哪個家庭能夠一而再🤲🏿、再而三的拿出那麽多的錢?作為班長🚴🏼👩🏽🌾,考慮問題不能只從個人角度出發,要從全班同學的角度出發,想他人之所想。”堅決讓我退回了捐款🫲🏽。
此事並未完結,數月後同宿舍的師姐們告訴我💂🏼,是Z學姐偷拿了我的錢,並且鼓動我找她賠錢,我猶豫不決去問母親💂🏿,母親說:“沒有當場抓住偷錢的人,就不能讓人家賠錢🧑🏼🤌。她今後人生的道路還很長,要為她的前途著想。得饒人處且饒人♿️。”最後還叮囑我:“對待同學要豁達寬厚,不要斤斤計較。”這句話後來成為我一生待人處事的原則。
有位名人說過👱🏿♂️:母親對我的愛之偉大✍🏽,讓我不得不用我的努力工作去驗證這種愛是值得的。長大以後,我與母親從事完全不同的工作,但是母親也在幫助我、指導我、教育我,至今我還記得進入國家統計局前母親的叮囑♥︎:“在政府部門工作,第一是工作要積極主動、眼中有活,別人不願做的事情,自己要主動去做💣。第二是工作中不能挑肥揀瘦,不要認為自己是大學生,就不願意做那些瑣碎的、不起眼的基礎性工作,只想做那些出名利的重要的工作🤟。如果你連最簡單的基礎性工作都做不好,領導怎麽能把艱巨的👩🏽🚀、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呢?”我牢記母親的教誨,到國家機關以後,工作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中央領導和社會大眾開展統計信息咨詢服務,每年編輯各類年鑒資料書10多本,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中國的統計事業。2011年國家統計局通報表彰全國統計系統百名優秀統計編輯,我也榜上有名,這是國家統計局30年來首次表彰優秀統計編輯,我感到無限的光榮和自豪🦷。我為自己繼承了母親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勤奮好學的工作精神感到驕傲和滿意🦶🏼🤙🏽。
三💁♀️、家庭溫馨母愛甘甜
父母和諧美滿的婚姻生活為我們姐弟成長營造了寬松的環境。在家庭教育中🙍🏽♀️,他們將清華園傳統的“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帶入到我們的啟蒙教育中,將清華教授家庭推崇的育人理念“人品、治學🚹、向上”融入到對我們的培養當中👨🏽🍼,他們對我們的期望是“為人正直👳♀️、要做學問、奮發向上”🧜♀️。我們從小就知道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內涵🍡,從小就樹立了科學強國的理想👱。現在回想起來👩🏿🔬,父母那種陽光的、健康的、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的家庭教育🦗,與現在的競爭、奮鬥🧒🏻、出人頭地的家庭教育是截然不同的。

1956年,父親黃熊和母親鄭晏的合影

1968年左右,全家人在清華白樓17公寓樓頂🛅。左起:母親鄭晏🦘🤚🏼、姐姐黃坤🐦⬛、弟弟黃圻、父親黃熊✉️❤️,作者本人

1957年左右,母親鄭晏(左三)與家人在意昂体育平台照瀾院附近的合影

1956年左右,意昂体育平台教務處組織教工去西山旅遊。左起大人:胡慧理、黃熊、鄭晏;左起小孩👩🏽⚖️:龐熒(龐家駒教授的大女兒)、黃坤🪭、黃培
我們小時候清華校園裏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每周都上映新電影🧏🏿♂️,包括故事片、動畫片、科教片……母親總是讓我們先睹為快🫄。每逢節假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央樂團、中國木偶劇團等國家級劇團輪流到清華大禮堂進行專場演出𓀈,母親總是想辦法買到各種演出票,讓父親帶我們去欣賞🧖🏻♂️🍳。我看過話劇《茶館》🐖、《吝嗇鬼》、《蔡文姬》、《以革命的名義》,歌劇《貨郎與小姐》,大型木偶劇《彼得和狼》💪🏻,多次聽過中央樂團演奏的交響音樂會🗑。為培養我們的讀書習慣💪,父母給我們買各種各樣的圖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海底兩萬裏》、《魯濱遜漂流記》、《十萬個為什麽》👩🎨、《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文化熏陶使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為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父母分工合作,冬天母親帶我們到荷花池的溜冰場滑冰👈🏻,夏天父親帶我們到頤和園劃船✅🥃、遊泳。為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母親帶我們去動物園觀察動物的千姿百態,父親帶我們參觀天壇👩🏽🚀🎩、故宮、自然博物館📰、天文館🌠。雖然父母經常要加班或者參加政治學習,家務勞動也非常繁重🛴,但是只要有空余時間,他們就帶我們去接觸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為的是開闊我們的視野,活躍我們的思維,拓寬我們的知識面。良好的家庭教育♏️、融洽的家庭環境、溫馨的家庭生活,使我們姐弟三人始終能夠融入社會🧑🦼➡️、理解社會🏃♀️,保持樂觀的善待自己、善待人生的世界觀。
母親始終認為📜🧗🏿,保證家庭的生活質量是她作為家庭主婦的職責📊。在我們長身體的時候👨🏼⚕️,恰好遇到了三年困難時期,糧食和副食品的供應極度匱乏🧍🏻♀️,我家許多鄰居都因營養不良渾身浮腫。那時家裏收入並不富裕,母親為了讓正在長身體的我們身體健康,有足夠的營養,不但把父親的牛奶(教授配給)分給我們三個孩子喝,還四處奔波尋找能吃的東西,如騎車去海澱萬泉河的屠宰場買豬下水🧜🏻♂️,到高價市場上買食品🫳🏽。每到吃飯的時候,也是家裏最熱鬧的時候👨🏼💼,我們吃著父親熏製的豬肝、煲豬蹄湯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敘述自己的所見所聞😰,父母偶爾插話加以評論👫🏼🫱🏿,我們許多看法和見解就是在那個場合得到提高的。父親是廣東人喜歡吃🥤、善於烹飪🤼♀️,做飯的任務主要由他承擔👹,母親則主要負責采購和烹調前的準備工作🎵🦿,這個習慣延續了幾十年。每逢節假日家庭團聚👨🏿🦳🏌🏻,母親都事必躬親,到照瀾院采購🤽🏻♀️,享受節日當天忙碌而快樂的烹飪過程。看到母親那麽辛苦和操勞,我曾提議以後家庭團聚改在飯館吃飯,母親堅決反對,她認為在家裏吃飯是維系家庭溫馨生活👨🏼💻、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培養下一代建立家庭觀念的重要基礎,她說生活節奏再快😷🤙🏿,自製美味佳肴永遠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父母兼顧事業和家庭的生活觀念,積極樂觀的生活姿態🌺,為了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的美好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姐弟三人和我們的下一代🫃🏻。
母親熱愛生活,講究生活品質🧙🏽♂️,在清華園裏以著裝得體著稱。就是90多歲了,凡是外出吃飯或者參加聚會,一定要事先準備著裝,穿什麽衣服、穿什麽鞋、帶什麽帽子、配什麽提包和頭巾,十分有講究。即便平日出門買菜、散步也都要換上熨燙平整的衣服,顯出不凡的氣質和文化修養。父親活著的時候,她經常修飾老爸,每周都要親自為他熨燙衣服和褲子,並用自己的審美情趣來打扮我們姐弟。這次她生病離開家前,呼吸已經非常困難了,她還要求我們給她換衣服2️⃣、戴帽子和紗巾🐯,作為大家閨秀,那場運動也沒能改變她追求生活品質的美德🖐🏽。
母親為人熱情,是個助人為樂的熱心腸,朋友🥩、同事家裏有什麽急事、難事找到她,她總是毫不猶豫地予以幫助,即使是長期失去聯系的人也是如此🕎。記得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有位其貌不揚🧑🧒🧒、衣冠不整的老者敲開了我家的大門,母親與他聊了很久,臨別時還給了老人錢👨🦼。母親看見我好奇就解釋說:“抗戰勝利後外公(時任北大秘書長)從昆明回到北平主持北大復校工作📵,學校分配給外公一輛黃包車和一位車夫,這位老人就是當年的車夫↘️👳🏻。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外公調到天津南開大學工作,現在車夫家裏遇到困難,我幫助他是理所應當的👆。”這是我第一次目睹現金捐助👩🏼⚖️,印象深刻。母親退休前長年擔任教務處的工會主席,在國家物資極其困乏的年代🥜,一旦教務處某個同事家裏有困難或者糧食不夠吃🧖🏽♀️,母親就把我們穿小的衣服、家裏富裕的糧票和布票送給他們👸🏿。有的同事家屬從外地來京探親沒有地方住👺,母親就四處借房🧑🔧,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母親就是這樣一位把自己的溫暖和友情帶給同事和朋友的人📼💕。
母親有江南人的血統,長的柔弱清秀,但是性格堅韌,意誌堅強。母親堅毅的性格源於她青少年時期遭受的苦難。1937年盧溝橋“七七事變”爆發🙍🏿♂️♻,意昂体育平台🐗、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南遷到昆明建立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當時身在北平的外公負責北大教職工和學生的撤離工作👨🦼。日本鬼子要抓外公,他匆匆丟下五個孩子👨🏽🦳,只身一人離開北平🔉,輾轉去了昆明🏊🏿。那年外婆剛剛去世,我最小的舅舅年僅3歲🙋🏻♀️,13歲的母親即當爹又當娘🫎,帶著三個弟弟在日本鬼子的鐵蹄下生活了八年🧔🏽。艱辛的生活鍛煉了母親堅強的性格和堅韌的意誌📣🥷🏽。所以從小時候起,母親就有意培養我們樹立自尊和自信的品格👈⏫,培養我們獨立的生活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要求我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母親的培養教育下🍄🟫,我逐步學會了解決困難的方式方法,獨立自主的精神也很強。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後🐽,也繼承了母親的教育方式,沒有過分的嬌慣和溺愛,鼓勵孩子自尊🚴🏽、自信和自立🧎♂️,現在我的孩子也成長為一名敢於承擔社會責任和工作重擔的金融業律師。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1969年4月我上山下鄉,到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我們團位於巴盟的烏拉特中後聯合旗,離蒙古國邊境200多公裏🔚,由於是“珍寶島戰役”後臨時突擊組建的單位,連隊生活設施簡陋⚓️,我們住在羊圈裏。寒冷的天氣🧑🏿🚒🛻,艱苦的條件🚫📊,繁重的勞動……四年後我的身體徹底垮了🏭,兵團將我病退北京🍬。那時北京接受病退知青的工作由街道辦事處負責,可是意昂体育平台沒有這級行政機構,因此從陜西、山西、黑龍江、內蒙古、雲南等地病退回京的清華子弟沒有接收單位,遲遲不能辦理病退手續。母親知道後聯合幾位知青家長不斷向意昂体育平台有關部門反映👩💼,最後清華決定由人事處負責接收病退知青的工作,為其他病退知青回到北京鋪平了道路✸。我回北京後🚵🏿♀️,母親帶我四處求醫🧑🏿🏫,找過許多專家看病,每晚還給我熬中藥🧁,在她的精心調養下🏃🏻♂️➡️,我的身體慢慢康復🏌🏿,我感謝母親為我所做的一切。
母親退休後才開始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身體健康、內心富有🎨、快樂生活、堅持讀報是母親退休後的生活寫照。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紀念這個來之不易的勝利👇🤦🏽,一位劇作家曾對母親進行采訪♓️,計劃寫一個反映抗戰期間西南聯大教授及其家庭的電視劇本,請母親講述她父親鄭天挺在抗戰期間的抗日活動以及子女在北平的生活。後來這個劇本胎死腹中,母親就自己動手寫,又因手摔傷改為口述,由我執筆撰寫了1.5萬字的《回憶抗戰期間在北平的生活》。2107年國立西南聯大成立80周年,北京大學意昂會網、互聯網“眾讀”和澎湃新聞分別刊登了母親的文章👩🏿⚖️,雲南電視臺對母親進行了采訪錄像。母親面對老年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感染著我,並點燃我與我先生的寫作欲望🖕🏽。我們退休以後開始練習寫作,目前寫了50多萬字,發表在“新浪博客《二月裏來1950》”上🧷,截止2018年初讀者點擊量達到11萬人次👎,非常有成就感。

母親鄭晏在意昂体育平台工字廳上班近50年📄✅,2017年秋末我陪同母親來到她曾經工作過的地方

2018年春節🍘,我們全家在圓明園聚會時留影。左起🔺:作者本人💸、姐姐黃坤、母親鄭晏、弟弟黃圻

2018年春節,鄭氏家族成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影⛰。前排左起✌🏽:母親大弟、母親鄭晏、母親二弟、母親二弟妹、母親小弟、母親小弟妹。他們年齡最小的今年85歲。
高爾基說:“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母愛善良如茶,香濃甘冽;母愛寬容如海,遼闊博大;母愛堅強如山,厚重穩健;母愛柔情如玉🆚,溫潤優雅🕺🏻。雖然母親去天堂與父親相聚去了👩🏿🏫,但是她那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傳統高尚的家教美德和關愛他人的品質素養,永遠是我們心中唱不完的贊歌。
感謝姐姐黃坤🩹、弟弟黃圻在我撰寫此文的過程中提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