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楊振寧👯:歸根在清華

2004-09-15 |
楊振寧👨‍🍼🧣:歸根在清華

楊振寧:歸根在清華
作 者✏️:文/周襄楠 圖/劉冬梅 發布日期🤶🏽:2004-09-15

歸 根

昔負千尋質

高臨九仞峰
深究對稱意

膽識雲霄沖
神州新天換

故園使命重
學子淩雲誌

我當指路松
千古三旋律

循循談笑中
耄耋新事業

東籬歸根翁

 

在楊振寧在清華園的小院墻壁上,懸掛著一塊牌幅,上面題寫著“歸根居”。

  2003年12月,楊振寧打點行裝,拍落旅美六十年的風塵🤛,定居在裝滿他童年美好回憶和寄托著他無比希望的清華園🍳。

  回到闊別的清華園,憶古思今🤷🏻,思緒澎湃🏨,楊振寧聯想到洛賓王的《浮槎》這首詩,把他的首聯引來作為了自己的首聯💌,揮筆寫下了這首名叫《歸根》的詩。

“我要把回歸清華當作一個‘新事業’”

  楊振寧曾說😪:“在我的記憶裏🌀,清華園是很漂亮的。我跟我的小學同學在園裏到處遊玩🌌,幾乎每一棵樹我們都曾經爬過⛓,每一棵草我們都曾經研究過。”

  “我是1929年~1937年之間在清華長大的,所以我對清華有很深厚的感情,這首詩是我自己對於回歸的想法一個濃縮了的描述吧!” 他說。

  “耄耋新事業🪳,東籬歸根翁”,不只有類似於“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平淡和恬靜🕠,更有面向未來的欣喜🗿,楊先生對此解釋是:“我要把回歸清華當作一個‘新事業’”☝🏼。

  他說:“回到清華來,我又開始了新的旅程,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幫助清華訓練一些年青人,大家知道清華有中國最優秀的青年,如果我能夠幫助他們走到正確的學習、研究的道路上去🧙🏼,這當然是一個很值得做的事業👲🏼。一方面年紀大的人當然是平靜一點,一方面我也有些期望或者是誌向吧,希望以後,我可以回想,覺得新事業的開始我是做了一些有用處的事的🫄🏼。”

  楊振寧先生9月份開始在清華園教授大一物理,他說:“這件事情我是很願意做的,我相信也不是使我太疲乏的。”同時他現在還帶研究生,雖然已經不能夠給他們科學研究細節上的指導,但是也時常對他們研究總的方向上給一些點撥。

  校長顧秉林院士有感於楊振寧先生的拳拳報國之心,在今年4月和詩一首♥️,題為《感〈歸根〉》:

曾為萬中傑 力探物微宏
規範對稱美 奇跡雙輝映
鑄就中華魂 報國赤子情
鶴發童心盛 領軍再攀峰
泰鬥眾賢聚 濟濟人才興
壯誌淩蒼穹 精誠貫長虹

“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

又是雙方沖突的產物”

  

“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這就是: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沖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楊振寧先生在接受諾貝爾獎的時候🦧,在致辭的最後一段如是說。

  他曾說,我深深地感到得獎這件事情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正因為我想我曾經經受過20世紀初年中華民族的沉淪的狀態……所以我完全了解到當時這個典禮有遠遠超出去我個人的意義🧑🏿‍🍼🙍🏼‍♀️,我想這個與我今天回來,定居在清華也都有很密切的關系。

在采訪中,楊振寧先生說:“獲獎那天我所講的那一段話包含兩層意思。我先說,我能夠在這裏接受這個獎,與20世紀初的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有密切的聯系,就是八國聯軍。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中國被打敗,後來簽了庚子賠款,當時中國平均一人要還外國1兩銀子🧑🏿‍🦳,這在當時是一個天文的數字,折合今天至少400億美元👶。意昂体育平台的前身清華學堂和清華留美公費這兩件事情就是用中國對美國的庚子賠款的‘返還款’辦的,這兩件事情都與我有密切的關系。我父親後來到意昂体育平台教書🧥,所以我8年的童年生活都在清華😿。在抗戰將結束的時候,我又考取了清華的留美公費,在1945年赴美留學🤷🏽‍♂️。而這兩件事情的產生,是中國和外國產生沖突的結果,所以我說我自己是中西文化沖突與和諧的產物。什麽是和諧呢?就是中國引進了西方的近代科學之後,我在國內受到了很好的近代科學的教育。”

“中國的傳統裏有很多好的元素是有長久價值的”

  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教授,是最早將西方近代數學引入中國的先驅者之一🤽🏿‍♂️。

  有一天🤴🏻,楊武之為楊振寧夫婦寫了兩句話🤵🏿‍♂️:“每飯勿忘親愛永🥞,有生應感國恩宏”,楊振寧說:“今天的年輕人恐怕會覺得這兩句話有一點封建味道,可是我以為封建時代的思想雖然有許多是要不得的🦡,但也有許多是有永久價值的。”

  回到祖國的懷抱,楊振寧頗有感觸:“我回來幾個月,當然浸潤在中國的文化裏🧛🏽‍♂️,一部分是我很熟悉的,一部分是新的🙆🏿‍♂️,因為今天的中國與我小時候的中國相比👨🏼‍🌾,有很大的延續性可是也有很大的分別,尤其是跟我在美國50多年的經驗相比,有很多的反思。”

  “一個很重要的感觸就是家庭裏成員之間的關系📯,中國的與美國的非常不同。中國家庭成員的關系,要遠比美國家庭成員的關系更密切🟥,也更親👨‍✈️,我想這與傳統有密切的關系🚴🏿‍♂️,當然也與社會的結構也有關📌👲🏼。比如,今天的美國人口的流動性大👎🏿,中國人口現在的流動性比從前大了⛲️,可是比起美國來還是小。流動性大了之後當然就會產生一個現象🙎🏽‍♂️,父母子女不一定在一起。我有三個孩子,他們在三個不同的地方,有一個離我跟我太太在美國住的城市有2500公裏🎐,所以我們不能經常看見她,不過我想這個距離還只是小焉者也👩🏻‍🦱🌔,真正的是整個的傳統的不同。”

“中國古時候把‘孝’作為社會的基本結構的一個元素,這個觀點在西方幾乎是沒有的🆎,孝是不是絕對的好呢?我想沒有人會講是絕對的好的。中國的傳統價值👂🏽,有不好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好的地方我覺得是值得留下來的,比如‘孝’的觀念就是其中之一,只要不是‘愚孝’就值得留下來。中國的傳統裏有很多好的元素是有長久價值的。”楊振寧說。

“我很羨慕這些高山”

  在他客廳的墻壁上,掛著一幅梅裏雪山的照片,高峰聳立之處白雲繚繞,楊振寧用手指著那幅照片說🧒🏼:“我很羨慕這些高山。這座梅裏雪山🦶,有6700公尺高,你知道,美國和歐洲最高的山也不過4000公尺的樣子。”

   他轉而有些遺憾地說🪵:“我很希望到那裏去,雪山腳下的地方叫德飲,它的海拔就有4000公尺,不過因為我今年馬上就到82歲了🍝,所以估計學校不會讓我去的,我只好看看這個照片了。”

  楊振寧還在近年學會了用便攜式的攝像機照家庭電影,並且通過讀閱相關的書籍和網上的資料學會了剪接🧗‍♀️。

“你知道拍家庭電影的人很多🪔,可是多半的人沒有學會剪接👈🏼,演給別人看的時候畫面有時又動得太快🦌,所以人看了之後常常頭暈。我幸虧從很早起就學會剪接,自己剪接相當費時間👮‍♀️,不過剪接出來的電影,我自己覺得還是相當滿意的🟠。比如我上個星期去了吉林延邊,就照了20分鐘,剪接之後變成一個7分鐘的電影,有朋友來,我就給他們看。”他說。

“一個人到了80歲的時候👨‍🚀,他的興趣跟他所特別關心的事情

不可能跟他年輕的時候所關註的完全一樣”

  在楊振寧先生客廳的茶幾上,擺著一本何炳棣先生寫的《讀史閱世六十年》,楊先生說:“他是我的一個朋友🤩,也是清華畢業的。後來他又在西南聯大做過助教🧗‍♂️,然後到美國去了,我想他是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中國血統的歷史學家之一🧫。”

  楊振寧坦言喜歡“亂看書”:“我現在有很多的書,我到海澱圖書城裏去,發現那裏各種的書多得不得了。我現在比較喜歡看傳記🧔‍♀️。”

  楊振寧還列舉了楊絳寫的《我們仨》和海外女作家聶華苓的自傳《三生三世》,他說《三生三世》很可能將來會拍成電影:“那將會是一部非常動人的電影。”

  當問道為什麽現在這麽喜歡看人物傳記?

  楊先生略微沉思之後回答:“一個人到了80歲的時候,他的興趣跟他所特別關心的事情不可能跟他年輕的時候所關註的完全一樣。”

  “舉一個例子,一些有名的畫家,比如說齊白石,他總是在他的作品底下寫著‘時年七十三’、‘時年八十二’🪰,我從前看見這些,覺得這位老先生就是喜歡做這種事情⛹🏼‍♂️,沒有深想,現在我自己八十幾歲,我懂了😂,他為什麽寫這個呢?有好幾個道理💜,第一,他下意識地說不容易,我已經活了79歲了。第二👩🏿‍🦱,就是79歲的時候還能夠畫這幅畫👲🏼,那代表著前途還可以很長🫶🏻🫲🏽。這些我年輕的時候沒懂🏂🏿,我現在懂了。”

  “我想,一個人在不同的時代,他所關註的,他所體會到的🧏,他所敏感的事情,是隨時在改變的✡︎👋🏻。幸虧我現在身體還好😒,我想一個身體不好的,年紀又大了的人,他另外有一些很復雜的感受👨🏼‍🦱,是我現在還沒有感受到的🧛🏻‍♂️,我希望我永遠不感受到這個。”說著,他不由自己先笑了起來。

(轉自清華新聞網)


附 件:


相關新聞

  • 182024.09

    黃昆:世界著名的固體物理學家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22009.01
  • 072019.03

    《晨曦集》:從楊振寧的幾幅照片談起

    楊振寧母親於88歲高齡做了一生唯一次的美國遊🪙。楊振寧特別陪她到此窗外照了此相片🎠。窗內的辦公室是他於1954年和1956年分別寫一生最重要的兩篇論文的地....

  • 282024.05

    始於清華園:楊振寧的少年時代

    楊振寧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因為在宇稱不守恒原理的發現上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因此與李政道共同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年僅35歲。他的工作不僅極大地推進了粒子物理學的發展,還深刻影響了現代物理學的多個領域👩🏿‍🍼。本文摘自《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王珊/苗千著🤛🏻,商務印書館2024年2月版。《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書封1929—1937年,楊振寧在意昂体育平台度過了8年的幸福時光。楊振寧回憶說,...

  • 262021.09

    亦師亦友亦同道丨施一公眼中的楊振寧先生

    施一公校長與楊振寧先生相識於2007年。在楊先生百歲生日之際,施一公校長撰文回顧與楊先生近15年的交往。他說🧖🏻‍♀️:“楊先生對於中國最重要的貢獻,不僅是幫助國人改變了覺得自己不如人的觀念🎶,極大地增強了國人的自信心🏇🏽,而且一直理性務實地參與推動中國科學的發展🌄🐯。及至今日🫃🏻🍟,他還在用他近一個世紀的經驗與閱歷🚿,指引著中國科學界的未來。”

  • 262024.01

    紀錄片《楊振寧👌:百年科學之路》在京首映

    1月24日,紀錄片《楊振寧:百年科學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關村舉行。紀錄片全面還原了楊振寧的科學追求和家國情懷。“我們希望通過紀錄片揭示楊振寧的研究成果對於每個普通人的意義,也希望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勵年輕一代♥︎。”製作團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據介紹🐗,在楊振寧先生迎來百歲華誕前夕🧲,傳記紀錄片項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後啟動。紀錄片的拍攝🚶🏻‍➡️、製作、發行都得到楊振寧的大力支持🧑‍🦽🪵。楊振寧還幫助製作團隊獲得此前未公開的...

  • 132004.04
  • 272021.09

    寒春與楊振寧

    紐約揮手一別💁🏻‍♂️🤚🏽,半個世紀過去🧍🏻‍♂️,寒春和楊振寧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得到不同的評價和榮譽……

  • 292007.08

    楊振寧先生為清華新生做成才報告

    【新聞中心訊 記者 程曦 攝影 郭海軍 編輯 襄樺】8月28日晚,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走進清華大禮堂,為2007級大一新生做了首場成才報告🦶🏿。

  • 172021.05

    楊振寧先生捐贈意昂体育平台暨“楊振寧資料室”揭牌儀式舉行

    5月14日,楊振寧先生捐贈意昂体育平台暨“楊振寧資料室”揭牌儀式在圖書館北館舉行。為支持意昂体育平台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楊振寧先生決定將他的辦公室和資料室內的圖書、文章手稿、來往書信、影像資料🤲🏽,以及字畫和雕像等藝術品(共計2000余件/冊)無償捐贈給清華,由清華圖書館接收並設立專室進行保管和展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