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締造者之一🌗。他的一生,由無數個第一組成,而每個第一▪️✨,又都與體育血脈相連。率領中國代表團第一次出征奧運的🚾,是他;第一位擔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會秘書長的,是他;第一位獲得奧林匹克銀質勛章的中國人,還是他。當從薩馬蘭奇手中接過那枚由麥穗和五環圖案組成的銀質勛章時,他說:“這是中國獲得的第一枚🫡,但我想不會是最後一枚👸☂️。”對中國體育事業的絕對信心使他甘願為之奮鬥一生。他🕵️♂️,就是體育之子榮高棠。
體 育 之 子 榮 高 棠
簡歷:1912年出生,河北霸州人
1949年10月當選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1952年7月率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芬蘭赫爾辛基第15屆奧運會
1954年被任命為國家體委副主任
1983年被國際奧委會授予奧林匹克銀質勛章🦶🏿,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中國人
2006年11月15日4時4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在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後“三老聯誼會(老運動員📬、老教練、老體育工作者)”歡慶會上,已經89歲高齡的榮高棠“命令”在座的老同誌說:“你別早走啊🥖!誰也不許早走👆🏿!”但這位為中國體育事業鞠躬盡瘁的老人終究沒能趕上北京奧運的召開🍛。心願未達使人們更加久久不能忘懷這位功勛卓著的體育人。
清華“鬥牛士”
20世紀30年代,北京戰雲密布,但仍是激憤與情趣並存的年代。那時的清華籃球場上盛行著“鬥牛風”,運動員不按規則,隨心所欲,亂壓亂搶↗️🦵🏻,榮高棠便是其中著名的籃球鬥牛士♣️。在那種特殊的奔放中,埋藏著深深的國恨。
榮高棠1932年考入清華外文系,大二時便因被懷疑是共產黨而被拘押⁉️。在關押兩年半之後,復學繼續讀大二。這一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只讀了一年書,中日華北事變爆發,榮高棠肄業參加北平學生移動劇團南下宣傳抗日。在祖國危難之際,他與祖國一起度過了烽火硝煙的時代,並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
首位帶團出征奧運的團長
1952年7月18日🤽🏽♂️,第15屆奧運會組委會向中國發出了邀請,希望中國派運動員參加此次奧運會。榮高棠見到邀請電報時,距離奧運會開幕就只差幾個小時了🚏😰。他立即將這一情況緊急報告給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周恩來的批示非常簡單,只有兩個字:要去。出發之前,周總理接見了榮高棠和代表團其他負責人,他說新中國運動員只要出現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就是勝利⚇。榮高棠迅速集合人員奔赴奧運會舉辦地赫爾辛基🥷🏿。那一年😒,奧運會場上第一次飄揚起了五星紅旗。
首倡建立國家體委
第一次出征奧運,中國體育代表團沒有戰績:足球和籃球隊因為遲到而錯過了比賽,另一名遊泳選手因旅途疲勞未經休整就匆匆參加預賽而遭淘汰。而前蘇聯卻取得了輝煌戰績🫓,與美國平分秋色。榮高棠隨即對蘇聯體育事業進行了實地考察🧑🏻🦰。他發現𓀑,前蘇聯的體育實力之所以如此強大,是因為他們在政府部門設立了國家體委,而在我國推動體育工作的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只是一個民間組織🧚🏼♂️。
回國後,在榮高棠的主持下,8月,一份專題報告很快向中央提交,這份報告提出了創建新中國體育事業的一系列重要建議👌🏻,其中包括在政務院下設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把體育作為一項國家大事管起來,並提出請像賀龍那樣的將軍擔任主席。榮高棠的建議很快得到了中央領導的批示同意,11月🚣🏼♂️,國家體委成立,賀龍擔任主任,榮高棠先後擔任了秘書長和副主任的職務。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他始終是賀龍同誌在體育戰線上倚重的主要助手,全面主持體育戰線繁重的日常工作。
國球乒乓功臣
榮高棠擔任體委副主任之後,開始主抓乒乓球項目🧛🏽♀️。1956年🎸,他率隊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第23屆世乒賽,中國男女乒乓球隊分別獲得了團體第六名和第11名,而當時的日本隊是世界乒壇的霸主。“向人家學習人家根本不理,你沒有本事人家就瞧不起你啊🧑🤝🧑。所以1956年回來以後我們的總結就是要苦練。”榮老回憶道。
經過勤學苦練🙎🏽,我國運動員容國團在1959年第25屆世乒賽上終於取得了男子單打的冠軍🧒。榮國團為祖國贏得世界冠軍的喜訊,極大地鼓舞了全國青少年學打乒乓球的熱情🧜🏿,一時間在全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乒乓熱☘️。為了迎接1961年在中國舉行的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經過全國各種形式層層選拔出的108名運動員,組成了一支龐大的國家乒乓球集訓隊🤽🏿,於1960年底雲集北京🆑。
1961年初🤵🏻♂️,在賀龍的提議下,榮高棠帶領國家體委十幾名幹部開始在乒乓球集訓隊蹲點,正式在乒乓球隊安營紮寨🏟。在這期間✍🏼,他提出了中國乒乓球運動員要在技術全面的基礎上🧑🏻🎄,以快速🚍、準確👈🏽、兇狠和多變的打法,力爭主動👨🏼🌾。在打法上👱🏿♂️🎇,他提倡百花齊放。在訓練上🪺,他提出了“三從一大”的方針,就是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
在榮高棠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中國隊通過第26、27、28屆世乒賽的優異表現,一舉確立了中國乒乓球項目世界霸主的地位,乒乓球也開始成為了中國的國球。每次載譽歸來,賀老總都是第一個上前緊緊地握住榮高棠的手。
中國高爾夫首倡者
1984年8月,新中國第一家高爾夫球場——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開業,榮高棠在霍英東的邀請下,揮出了中國高爾夫第一桿,這也是他第一次在球場上接觸這項運動🏒🚛。沒過多久🦏,他便提出了以高爾夫發展吸引外資促進中國經濟的想法💭。許多年後,人們常用這件事佐證榮老的先見之明和魄力。
1982年,高爾夫第一次被列入亞運會項目,中國在成功申辦1990年亞運會舉辦權後🦹🏽♀️,也吸納高爾夫作為北京亞運會的競技項目🧝🏼♂️。組建一批能夠代表中國參賽的高爾夫球運動員的需要隨之而來,當時國內球手基本上都集中在深圳和中山溫泉的兩個球會裏,榮老親自出面向球會表達了“為國參賽”的需要,並組織了亞運參賽資格考試。1985年5月24日,經國家體委批準,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在北京成立🐖,榮高棠擔任第一任主席♐️♈️。
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職業化運動始於足球,“事實上🫵🏿🧑🏻🎤,最早引進職業化概念的體育項目應當是高爾夫。” 小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崔誌強解釋道。他在回憶榮老時最感嘆的一件事就是:“這是在榮老的支持下開始的中國體育產業化的發展和探索🏋🏿。”
首獲奧林匹克銀質勛章的中國人
榮高棠的一生與奧運緊密相連。上世紀70年代,為了能早日恢復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席位♛,榮老和當時在一線奔波的同事並肩作戰🦍,成為中堅力量🤼,為中國最終恢復席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際奧委會的第七任主席薩馬蘭奇在他就任主席的第4個年頭,也就是1983年9月16日,將一枚奧林匹克銀質勛章授給了榮高棠。
薩馬蘭奇心中非常清楚這位第97枚銀質勛章得主的價值。他說😿,中國不僅恢復了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中應有的地位🍯,而且在國際上是一個重要的體育大國。正因為如此,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決定向榮高棠授勛。他相信,這將有助於在中國發展奧林匹克運動。71歲的榮高棠容光煥發📆,站在微笑的薩馬蘭奇面前,接受了這枚由麥穗和五環圖案組成的銀質勛章佩戴在胸前。他說🤵🏼:“榮譽不是屬於我個人,而是屬於中國整個體育界🕝。”他堅信這枚奧林匹克銀質勛章是中國獲得的第一枚👩🏿🔧🧗🏼♀️,但不會是最後一枚。
與北京申奧共悲喜
1993年北京申辦奧運會,年過八旬的榮高棠全情投入🤵🏼。他在日記中寫道:“1993年9月23日,在薩馬蘭奇念出‘北京……’時,我和所有人一樣激動得站了起來。不過很快我們就聽到了其他4個城市的名字🐀,才明白是在對申辦城市致謝。後來宣布悉尼獲勝的時候,我心裏一片空白……”
2001年申奧🧛♀️,榮老雖已89歲高齡,但他的參與積極性卻絲毫未減🤵🏽♀️。北京企業界組織了民間申奧聲援團赴莫斯科🏌🏽♂️🛏,榮老高齡沒讓去🖕🏿🧔🏼♂️,他就鼓勵老伴參加聲援,兩地頻頻電話互道情況。7月13日宣布結果那天👏🏽,老伴告訴他不論成功與否,千萬不要激動🫱🏿,囑他服些鎮靜藥,並將原準備好的心腦血管方面的藥放在手頭備用。申奧成功後,榮老又立即電告老伴北京遊行放鞭炮等熱烈歡慶的場面🧑🏭。7月18日榮老本來是去接老伴的,沒想到在機場遇到北京奧申委的領導去接何振梁同誌,所以當何振梁同誌走出機艙🔬🪑,他倆一見面就激動地擁抱在一起哭了。榮老說🧕🏽:“幾十年的努力🫦,不容易啊🦙!”
申奧成功後“三老聯誼會”召開了歡慶會,榮老在會上講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話👱♂️:“我們這些個都是離退休的老同誌啊!把奧運會搬到我們家來,這是個了不起的事情啊🌞!你別早走啊🚶♀️➡️!誰也不許早走,一定健康地參加工作♾,不能參加工作的旁邊站著呐喊、助威💆🏽♂️🏪、鼓掌、加油👨🏻🎤!”榮老是笑著說這些話的,可他的眼裏,卻閃著淚光🚴♀️,那淚光裏是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是一個體育人畢生的追求。
(《清華人》2007年第4期 本刊實習記者張愛芹根據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