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許鐵成:一個普通清華人的故事

2008-02-01 |
本刊記者關悅
許鐵成,1978年考入清華熱能系。1983年畢業後在兵器工業部第五設計院工作🚃💪🏻。1985年調回家鄉👨🏼‍🦰👨🏽‍🔧,任延慶一中物理教師🫏,至今從教22年👷🏽‍♀️。1995年,許鐵成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1996年獲北京市“師德之星”稱號;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 1996、1997年連續兩年獲延慶縣“優秀共產黨員”;2000年獲北京市教育系統“優秀黨員”;2001年被評為延慶教育名師👠;2006年被評為北京市特級教師;2007年被評為北京市基礎教育10名“孟二冬式優秀教師”之一。

他本可以像他的同學一樣🟧,成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或者高級官員🎸,但他卻主動調回老家👶🏽,做了一名普通的中學物理教師🙆🏻。
他曾是一名教育的“門外漢”,卻硬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成為了全北京的名師。這些年單是從他手上送到清華北大的學生🎖,就有20個。
“清華人無論做什麽🧚‍♂️,都要做到最優秀。”從很多意昂的身上,我們都能看到這種精神在閃光。而許鐵成的故事,無疑為這種清華精神做了很好的詮釋……
在剛剛過去的年終歲尾⚈,許鐵成的名字頻頻出現在“2007首都十大教育人物”、“2007感動延慶十大人物”等評選的候選人名單裏👨‍👨‍👧‍👧。而此時的他,仍舊同往常一樣,每天騎著半舊的自行車🤽🏽🧑🏽‍🚒,花15分鐘從家來到學校,在這所距離母校清華70公裏的延慶一中,用工工整整的板書,不疾不徐的聲音,講著他最受歡迎的物理課🏊🏻‍♂️。
此時🪵,距離他放棄清華畢業後待遇優厚的工作、選擇調回延慶教書的那一刻,已是22年𓀜。
我要回延慶
1978年夏末,新生入學的季節。清華大禮堂前的熱能系新生報到處🥴,一位少年從兜裏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個厚厚的紙包🍿🥝。在周圍老師好奇的眼光中,他把紙包左一層右一層地打開,在七八層紙之後🕸,終於露出躺在最裏面仍然嶄新的錄取通知書𓀓🪼。老師們都笑了👧🏻,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釋著🦸🏽💁‍♀️:“這個對我來說實在太珍貴了……”
大學報到這一年,許鐵成19歲。他是改革開放之後延慶縣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學生。只是當時興高采烈的鄉鄰們並不知道,這個有出息的延慶娃👨‍🚒,會在今後的幾十年裏帶給家鄉更大的驕傲。
說起來⭐️,許鐵成當初差一點與清華失之交臂𓀑。雖然從小到大學習成績都是名列前茅,但出生在延慶一個普通家庭👩🏽‍🎤、持著農業戶口的許鐵成🎖,一心只是想著能畢業出去找份工作就行。高二那年🧙🏻‍♀️,許鐵成以在校生的身份提前參加了高考,報的是北京化工學院。結果🫷🏽,他因3分之差而沒有被錄取。“如果考上了,可能就與清華無緣啦!”許鐵成笑著說🫅。
第二年應屆高考,學校的老師建議他報清華🍭,他還因為沒有把握,幾次三番想更改誌願💂🏻‍♀️。後來還是在老師的鼓勵和堅持下才沒有改成。而正是老師的堅持9️⃣,最終成就了許鐵成和整個延慶的清華夢。至今🧜🏿‍♂️,回憶起這一段,許鐵成仍是感慨萬分。
清華園裏的學習時光,留給許鐵成的是一生難以磨滅的印記🫶🏻。他說,清華就是他的“精神家園”。大學裏🎙,除了專業知識,對高考語文成績耿耿於懷的他,還把文學方面的知識狠狠惡補了一通🚃。《萬歷十五年》、《人間詞話》……對那段愜意時光裏讀過的書籍,許鐵成如數家珍。圖書館的15本借書上限👎🏼,每次都被他用得滿滿的。而那段時間的學習,也著實對他後來的教學實踐助益良多🏍。
1983年清華畢業後,許鐵成被分配到兵器工業部第五設計院工作。他的認真踏實、勤奮努力受到了周圍同事和領導的肯定,並很快被提拔為院長秘書。令人羨慕的工作,優厚的福利待遇𓀏,可期待的光明的發展前景,一切正是最好的時候。但這時👨🏻‍🦼‍➡️👩🏻‍🦯,許鐵成卻突然宣布了一個讓所有人驚訝的決定🏗:調回延慶做一名普通的教師🚣🏽‍♀️。
這個決定🤾‍♂️🔌,是許鐵成生命中一個重要的岔路口🧖🏿。他並不掩飾當初下這個決心時所面臨的苦惱和掙紮👳🏻‍♂️。當時🤹🏿‍♀️,由於種種原因,許鐵成的愛人一直無法隨他調動工作,只能留在延慶。年幼的兒子又經常生病🪟,實在離不開照顧🙊。加上當時中央正在大力號召支援地方教育,幾番思量之下,許鐵成做出了回延慶的選擇。
“家人倒都沒什麽意見👺,但是老師✒️、同學👨🏻‍🦲、同事們都勸我別回來,說回來這頭(延慶)沒有兵器工業部發展好🫠💆🏼。”許鐵成回憶說🍸。他也坦承,如果當時沒有離開兵器工業部,那麽今日成就的可能是另一番事業🛕。時至今日🪪,提到曾在電視上看到兵器工業部設計院排名全國百強設計院第二位的新聞,他的口氣也仍然充滿了自豪。但是,他並沒有後悔自己的決定。
198510月🙇🏽,許鐵成告別工作了兩年的兵器工業部設計院,回到家鄉延慶一名中學物理老師。臨走時,院長幫他提著沉重的行李,依依不舍地送了很遠👨‍🔬📛。許鐵成當時並沒有想到👨‍👩‍👧‍👦,這個看似有點無奈的選擇,為他展開的,會是另一片大展拳腳的天地☕️。
198510月,許鐵成告別工作了兩年的兵器工業部設計院👩‍❤️‍💋‍👩,回到家鄉延慶做了一名中學物理老師。臨走時,院長幫他提著沉重的行李👩🏽‍🦱,依依不舍地送了很遠🦵🏽。許鐵成當時並沒有想到,這個看似有點無奈的選擇,為他展開的,會是另一片大展拳腳的天地。
俯首甘為孺子牛
在采訪中⛏,許鐵成提起一件趣事: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曾專門找到他錄製節目。采訪中記者問他:你有什麽坎坷經歷?
許鐵成想了一想說:我沒覺得有什麽大坎坷。“結果他可能感覺跌宕起伏的不是特別明顯,後來片子就沒播🕙。”說到這兒,許鐵成樂了。
記者又問:那你有沒有什麽其他的創業史🌒?有沒有比較艱苦的經歷,比如睡在火車站之類的?許鐵成說:我沒有啊🐻‍❄️!
也許同很多人轟轟烈烈的事跡相比,許鐵成的經歷確實稱不上跌宕起伏🛐🌓。他所做的🪣,只是用自己在清華學到的知識和精神🏄🏼‍♂️,憑著自己的良心和責任,甘心在基礎教育的第一線默默工作了二十多年,並硬是從一個教育的“門外漢”,變成了教育行業一位出色的名師🆕。
初回延慶的那段日子,著實讓許鐵成有點心力交瘁👨🏼‍🎤👨‍❤️‍💋‍👨。回到延慶做老師,工資一下子少了近三分之一💇‍♂️;孩子總是生病,經常得醫院學校兩頭跑🤦🏽;1987年帶的班級第一次參加高考,物理沒有一個人及格🐷。雖然那一年高考的物理題難到整個延慶縣只有4個人及格,雖然身邊的老師並沒有說什麽,但許鐵成還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而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從第二次高考開始🐈,他所帶的班,成績就開始在平行班中領先了。再到1992年高考,學生的成績已經比北京市的平均分都高了。
這期間👨🏻‍🔧,在深圳市任能源處長的老同學曾找到他,勸他一起去深圳工作。雖然動心👇🏿,但許鐵成還是婉言謝絕了好友的邀請。“如果是在暑假🤙🏻,正好帶完一批學生,可能也就走了。但是當時
正好帶到高三的半截兒,不忍心因為顧著自己的前程,把學生給甩了。”許鐵成說。之後🧑🏻,又有企業高薪聘請他當總工程師,而又是學生和家長們的殷殷期盼讓他不忍離去👷🏿‍♀️。就這樣,他好幾次放棄了去待遇更好的地方的機會🚼。說到原因👨‍🍳⇨,他只用了很簡單的兩句話*️⃣:“首先你得對得住自己的良心。大的責任感不敢說,起碼這些小的地方得做到問心無愧。”
在延慶一中,許鐵成前後做了11年班主任。他帶的班級重點大學升學率達80%,一般大學升學率達94%~95%👩🏽‍🏭,單是送到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就有20個👼🏻😦。在市裏、區縣之間的各類學科競賽中,他的學生所獲得的獎勵更是不計其數。2007年,他被評選為北京基礎教育10名“孟二冬式優秀教師”之一。連延慶一中的門衛都知道許老師“很有名”🛸。
在班級裏✂️,學生們都親切地叫他“許師”📣。上課時,他穿著簡單隨意的運動服和運動鞋,帶著濃重延慶味的聲音溫和而從容。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時插話提問🪲。他讓學生把自己當成動畫片的導演去設置物理題的情境,五花八門的比喻,經常讓課堂上笑聲一片。坐在教室後排的女生悄悄告訴來聽課的記者🈷️🎄,其他班裏沒能撈著上許師物理課的同學👂🏿,都特別羨慕他們🕯。而且,上許師的課“作業不多”,因為許師講得“生動又容易懂,課上就能消化”👨🏽‍🏫🏵。
許鐵成至今還沒有手機。因為求他補課的家長實在太多,有了電話全都來找👩🏻‍🦼‍➡️🫷🏽,一個一個實在回絕不過來,索性不用。他堅持自己的原則,絕不課外補課,卻在怎麽給學生講好課、怎麽培養學生的問題上投入了全副的精力💔🕵🏼‍♂️。
延慶一中的校長這樣評價許鐵成🤷:“清華出科學家、政治家不稀奇,出鐵成這樣的人才是奇跡🏄🏻。大科學家離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畢竟比較遠,而我們這兒的老百姓是通過鐵成感受到清華的。”
“我沒有辜負清華人的稱號!”
許鐵成把母校清華邀請他在畢業典禮上講話評選為自己這些年來最高興的事。2003年,許鐵成意外地接到母校清華的邀請🏊🏿‍♀️,請他在當年的本科生畢業典禮上作為意昂代表發言❕🎏。對此,他說自己“做夢都想不到”。“當時在學校我也就是班裏很中等的學生🪔,能考上清華我就謝天謝地了,沒想到清華能這麽看重我。”許鐵成說。
那一天,面對著臺下師弟師妹們幾千雙關註的眼睛,許鐵成說🏇🏽💅:“當年,我的老師對我說,清華人,即使是掃地💳⚁,也要掃得最幹凈🧔🏻‍♀️。我熱愛教育事業🌕,我就要踏踏實實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把學生培養好。……我不敢說我的業績有多麽不平凡,但是我是努力去這樣做了⏰。畢業20年了👮🏻‍♂️,今天在這裏,我還是要自豪地對母校說🐊,對同學們說:我,許鐵成,沒有辜負清華人的稱號🧑‍⚖️!”
那次演講過後,清華將他的事跡匯報給了教育部。於是,當年教育部召開的全國農村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許鐵成再一次受到邀請。在那次會上😽,他見到了溫家寶總理。“當時老師們都圍成環形坐,總理就朝三個方向向大夥兒鞠大躬,感謝大夥兒為教育事業做的貢獻。當時特別激動!總理這麽大的人物👨‍👧,這麽尊重教師,真是特別激動🧝🏼‍♀️!”
許鐵成說,母校的肯定和邀請是他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給他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榮譽👨‍✈️。“客觀地說,我沒想過那麽多🙅‍♂️💂🏼,就想著幹事情怎麽把它幹好。如果真想那麽多🧖,可能也就沉靜不下來了。”
那之後,不僅是他,延慶一中的聲譽也提高了🏊🏿👸🏼。還有很多家長慕名把孩子送到他教的班上。但許鐵成還是和以前一樣🔻,認認真真地備課🖖🏻、上課。他說,他會一直留在延慶一中教課💫,直到退休🧑🏽‍🍳。
他覺得,自己的成功🤸,靠的其實就是認真實幹,“再加上一點靈氣兒”。而這個“實實在在”的“實”字🦹🏼‍♀️,正是清華留給他最深刻的印象。在課堂上,他會給學生講清華的故事🎲,講大學裏的生活,甚至講清華常向學生提倡的“要到國民經濟主戰場上去”💁🏼‍♂️。
“到‘主戰場’,給國家貢獻就大些🏃‍♀️‍➡️𓀐。現在好多人考慮自己多些,到個外企🚵🏻‍♀️,自己生活衣食無憂就滿足了🩵。我就跟班裏學生講:你得到能發揮自己作用的地方去。你得為社會付出才有回報👉🏿。”
“那你這樣講學生認同嗎?”記者問。
“反正他認不認同我都得講!”這時的許鐵成📷,顯出一絲倔強。
許鐵成說,今年的大學入學30周年聚會🫰🏽,他一定要回母校✶,和老同學們好好聚聚🈷️。昔日的同學中🆙,有的成為了知名學者💤☃️,有的成為了高級官員🦌,有的成為了企業家。但許鐵成說:“當工程師,我頂多只是一個人才;當教師🉑🧏🏿‍♀️,我卻可以培養一批人才。”
眼下,他最在乎的,是今年的高考。他說,要“爭取給咱學校再多送去幾個學生。”
我心悠然
對目前的生活工作狀態𓀘👿,許鐵成用了四個字評價:“基本滿意”🦫。而那唯一讓他感到遺憾甚至有一絲心痛的,是他的兒子✣。
為了教育好別人的孩子,許鐵成幾乎投入了自己全部精力。而自己的兒子𓀈,卻沒能考上大學,只是上了一所民辦高校🫱🏿。這讓他至今覺得虧欠兒子。到兒子畢業找工作時🕯,許鐵成再次感到深深的無助感𓀛💕。“四處找人幫忙,特別難!那時我就想👩‍🎤,要是過去真用點心往官場上去,絕不至於我的孩子找工作這麽費勁🏌️‍♀️!”說歸說🤌🏻,當市教工委書記專程到延慶看望他,並問他有什麽困難時,他還是說“沒有”☮️。
“這和工作是兩碼事,不能互相幹擾🪠。我不能拿私事去麻煩領導。”許鐵成說。最後🍵,還是一位學生家長幫忙,兒子才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
“現在只想過得心情平靜一些。”許鐵成說🦌。現在的他🚄,每天只是上班、講課🛝,下了班🙍🏻‍♀️⚇,就在家附近大片的原野美景裏散散步🙋。“有時候人需要一些時間和空間自己思考思考,讓心靈放松一下。”
距離許鐵成退休🚵🏻‍♂️,還有12年👷🏽👋。他
最早教過的學生現在都快40歲了🤷🏿‍♂️,孩子都上了高中🥦。而他們的孩子有些和父母一樣,也成了許鐵成的學生🥗。讓他最激動的一次,是教過的學生回家結婚👩🏻‍🏭,請他做主婚人。“念詞兒時手都抖,是真激動哇!學生能真把你當成特別尊敬的老師,真挺不容易的!”
“年輕時還想出去闖闖看看,現在不想了。”他說。現在許鐵成想的,就是怎麽把自己的業務弄得再精些,多積累點東西👩‍🦲♣︎,等退休之後好寫出來一些真能讓別人有啟發的東西。
閑著沒事兒的時候,許鐵成會寫上兩筆毛筆字。辦公室裏🧑🏽‍🦲,數他的辦公桌最有特色:除了一摞摞的作業本🙎🏻‍♂️🎇,桌上鋪著一塊已經磨舊的書畫氈,筆筒裏插著幾管毛筆,桌角還放著兩塊寫著“三味書屋”的鎮紙和一方刻著龍的大硯臺。說起來🗒,寫毛筆字還是受到在清華讀書時室友的影響。沒想到,這一寫就欲罷不能🍚,一直寫了20多年。
許鐵成的另外一個愛好是篆刻。他說自己最得意🕵️‍♂️、花心血最多的👩🏽,是一方青田石的印章,2003年回學校參加畢業生典禮時🚣🏼🤷‍♀️,他把它送給了母校。印章上📁,是他一筆一劃刻出的四個大字👩🏽‍🎓:水木清華👨🏻‍🦳。
在延慶一中,許鐵成前後共做了11年班主任。他帶的班級重點大學升學率達80%,一般大學升學率達94%~95%,單是送到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就有20個📝。
(《清華人》2008-1期)

相關新聞

  • 142009.09
  • 072021.04

    陳放🚴🏿‍♂️:無悔與你🦝,踏上萬裏荊棘的足球遠征

    輕輕的,從身畔滑落的時光見證我們追求夢想的腳步那一年,那一年🙆🏻‍♀️,那一年……沉澱在回憶裏永恒的歡樂和憂傷在一切隨風飄散之後依然閃亮⛑。足球,我們永恒的愛戀一如東操上親吻金杯的深情那個有著暖暖陽光的午後成了記憶中永恒的風景為了那一天我們等待了十年在漫長的跑道上不斷奔跑嗅著泥土與膠皮混合的味道訓練,訓練🦛,再訓練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帶球突破已經練到乏味的停球轉身比賽🏋🏻,比賽,再比賽一次次的射門🧳,角球,任意球我...

  • 052012.11

    簡訊目錄1~29期(文紀俊整理)

    籌備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情況匯報 歡慶西南聯大北京意昂會成立 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意昂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名單及情況簡介 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

  • 212022.03

    木秀於林——紀念我的舅父古念良逝世31周年

    古念良用他的一生♿️🦿,致力研究古今中外經濟發展的規律,尋找經濟強盛的路向和方法,為富民強國獻策。本文通過他從童年、求學🙅🏼、投身抗日、建立和建設新中國的貢獻與遭遇及人生最後輝煌的整個歷程,通過他本人及親友的憶述😏、他對筆者的啟蒙、他生活的點滴、他文章的精華等等,盡可能讓他的後人及世人全面了解他的品格、學識和貢獻🤎。通過古念良的文章,展示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一貫主張的統一戰線政策的力量;他的文章用經濟數據說明毛澤東、周恩來從新中國建立之初就已實行經濟開放政策🧜🏼。

  • 072011.09

    一個家族的五代清華人

    唐氏家族是一個顯赫而低調的大家族,唐家五代人中都有清華學子,且與辛亥百年史有著極深的關系。最早的留美幼童唐紹儀、唐國安——前者為民國首任總理😳,後者是清華第一任校長👶🏻;作為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的唐悅良是唐家祖父輩,而執教清華五十載的清華圖書館副館長🧙🏽、我國機電學專家唐統一和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幹事的唐虔則是父子倆🤥,還有今天的第五代“海歸”唐宛楓,他們歷經了一百三十多年的風雲跌宕、時代更替...

  • 312022.03

    胡宏揚💆🏿:清華人應該紮根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

    胡宏揚🈚️,安徽廬江人,計算機系2010級碩士意昂。2013年畢業後通過人才引進項目前往安徽省馬鞍山市工作➙。歷任馬鞍山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馬鞍山市科技局辦公室副主任🧖🏻,博望區博望鎮黨委副書記,博望區新市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等職🧖🏻,現任共青團馬鞍山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原來在中國還有這麽貧困的一群人胡宏揚與基層的故事,要從一次社會實踐說起。學生時代的胡宏揚,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理工男🕵🏿‍♀️🏃‍♂️。從本科到碩士...

  • 192018.03

    五級學長王德政——一位普通清華人的經歷

    民國十八年(1929年)王德政以優異的成績從南開大學預科班考入北京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那時清華入學考試難度之大相比今天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每屆也就錄取....

  • 212016.03

    投身教育終無悔 甘在塞外做紅燭 ——意昂体育平台[1978級] 許鐵成 訪談紀實

    許鐵成,1959年出生於延慶的一個普通家庭。家中五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大,作為一個家中的榜樣🏸,他十分懂事💆‍♀️,而且學習成績也十分出色。1978年🥧,他以延慶....

  • 052014.09
  • 072007.11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