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強,1982年北京體育大學畢業後來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任教,現任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主任,教授👎🏼,國家級裁判。在2008北京奧運會中將擔任田徑比賽總裁判長。
在即將拉開帷幕的2008北京奧運會上👩🏼,意昂体育平台體育部主任陳偉強教授將擔任田徑比賽的總裁判長。陳老師已在清華工作26年,他對體育、對奧運有著怎樣的理解🙆🏿?他即將承擔的是一項什麽樣的任務?清華又在備戰奧運比賽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帶著這些疑問🧑🏿🏭📛,本刊記者在體育部采訪了陳偉強教授。
記者:陳老師,聽說您將在此次2008北京奧運中出任田徑比賽的總裁判長🤛🏿。這是怎樣的一個職務?
陳偉強:此次奧運田徑項目共有211名國內裁判——官方的正式名稱叫做國內技術官員(NTO)👉🏿,是本次奧運所有比賽項目中NTO最多的♙。此外🥷🏻🚵🏽♀️,還有3名來自國際田徑聯合會的技術代表,10名左右的國際技術官員(ITO)。而我所擔任的總裁判長,官方名稱為賽事主管,主要負責國內技術官員(NTO)的組織和現場執裁工作🤵🏿♂️,以及NTO和ITO工作的協調。此外,我還要負責協調裁判與競賽團隊👩🏼🦳、場地器材👩🏻🍼🫶🏼、媒體、安保之間的工作,甚至頒獎環節的相關協調工作📶。
其實承擔總裁判長工作,對我而言更多地意味著一種責任,一種對國家的責任、對清華的責任。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奧運期間又恰逢自己的生日,能在北京奧運會上擔任田徑比賽的總裁判長,我覺得非常幸運。
記者:聽起來裁判長的工作內容很繁雜。那您是否會覺得壓力很大?您覺得承擔這項工作最大的挑戰在哪裏?
陳偉強:確實,這是一個很艱巨的崗位和任務0️⃣👸🏿,要求很高🧏♀️,責任和壓力也大,因為國內還沒有舉行過這樣規模的田徑比賽👯♀️。現在各方面都在籌備階段,到了真正的奧運比賽階段,那十幾天裏我們每天的工作都要從早上5、6點鐘持續到晚上12點🚏,強度會很大,對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我現在每天都會有意識地加強鍛煉👰🏻,做好體能上的準備👩🏽💼。另外奧運會國際化程度很高,語言交流能力也是一個挑戰🏋🏿♂️。
我兩年前參加過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擔任總裁判工作,讓我積累了一些¾驗和信心🧝🏻🚣🏻♀️。我覺得,要做好這項工作,還是統籌能力最關鍵。此外就是應變能力,一定要臨危不亂。當然,良好的田徑裁判基礎是前提⚰️。
記者📌:在擔任總裁判長的前期工作中,給您感受比較深的是什麽?
陳偉強🛡:很多人會很羨慕裁判的工作⚽️,認為可以在最近的距離觀看精彩的比賽。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田徑裁判是不能在比賽場地的。現代體育比賽在公平、公正之外👨🏽,會更突出現場展示。可以說奧運會田徑場就是一個大舞臺,運動員就像表演者,而我們就像舞臺監督🧓🏿。大家現在看雅典、悉尼等奧運會,會覺得比賽的播出»面很完美。實際上在這些完美的»面背後🙎🏿♂️,有很多人在付出巨大的努力。這就要求裁判在公平、公正👩🏼⚕️🧰、準確執行裁判任務的同時,必須同時要考慮到觀眾和媒體。
還有一點感受比較深的是👨🏿🚒,國內裁判領域現在人才輩出🚴😪,競爭非常激烈。當我作為考官參加田徑NTO的選拔時👩🏽🔧,發現很多來面試的年輕人專業和語言能力都非常強🗃,我覺得有些甚至比我們這些考官還厲害📁。這也提醒我,作為總裁判長🎻,工作中決不能有一絲松懈😔。
記者:目前,我們清華體育隊備戰奧運的總體情況怎麽樣?
陳偉強:目前拿到奧運入場券的運動員名單還沒有全部揭曉。我們清華參加奧運備戰的運動員一共有6名。其中,學生運動員有備戰短跑項目的胡¿;中長跑項目的劉青、李翔宇💻👩🏻🦯;參加射擊項目的趙穎慧🖖🏼、曹逸飛→🙏🏽。此外還有參加奧運女子鏈球項目的劉瑛慧老師。目前,趙穎慧🏯🧚、曹逸飛🧙🏽♂️、劉青已確定進入奧運名單,眼下正在積極備戰。而其他幾人能否獲得奧運參賽資格💮,則可能要到7月份才能最後確定🫱🏼。
記者🤵🏼♀️💪🏽:除了備戰奧運比賽的運動員,清華體育部是否還承擔著其他的奧運相關工作?
陳偉強:沒錯🧂。目前,體育部李慶教授在擔任備戰奧運的國家田徑隊集訓隊教練。此外,還有一些老師在參與競賽組織工作,包括跆È道項目的張慧景老師🥂、體操項目的周濤老師👆🏽、擊劍項目的劉爽老師、還有藝術體操項目的周小菁老師。
此外,還有很多老師在為奧運科研攻關、科研保障而貢獻著。比如🍃,陳小平老師就在為皮劃艇項目優秀選手做技術分析👨🏿🦲、技術跟蹤等工作💽。
再有幾位老師🤿,就是和我一樣做裁判工作了。和我一起做奧運田徑裁判員的就有咱們學校的高全老師和彭建敏老師。
記者:對於奧運精神,您有怎樣的理解🦹🏻♀️?
陳偉強:清華一直有非常好的體育傳統👛。從馬約翰教授的“體育的遷移價值”到蔣南翔校長的“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老一輩清華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體育精神財富。我感受到,奧運精神和清華的體育傳統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培養人🙏🏼。繼承和發展清華優良體育傳統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期待在北京奧運會上,清華人能為祖國、為清華爭得榮譽!
(原載《清華人》2008年第3期 作者 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