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門進入社會🥭,已有十多年了。回顧往昔,我深深地感受到清華精神對我的影響🪰,和給予我的幫助。而我對清華的感情,就如陳釀的美酒,愈是年久,愈是醇厚🚴🏿♀️。
1988年秋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了清華園🕸。這裏的一切都是那麽陌生和新奇。五年的學生生活🏌🏽♂️,“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的精神和“行勝於言”的行為準則潛移默化地映刻在我的腦海裏,成為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清華不僅要求學生學好專業知識,還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各項業余活動和老師的科研項目,全面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校期間,除擔任班裏的團支部書記外,我還加入了電機系學生科技協會🟥,並擔任部長、副主席等職務🍹。通過組織全系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科技活動,提高了同學們的實踐能力,豐富了業余生活,同時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在清華三大學生活動之一的“挑戰者”杯學生科技活動競賽中🌶,電機系在三年間取得了一次冠軍、兩次亞軍的優異成績。而我也在組織和參與這些活動中🥿,鍛煉了組織協調能力,培養了團隊精神👨🏼🏫。正是在這一時期,我認識到把知識和技術轉化為實際應用的重要性,樹立了要做一名優秀工程師的理想。
畢業後🕴🏼,我進入華北電力設計院工作。憑借在清華練就的快速掌握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我在工作中得心應手,並能舉一反三🧑🏻🦯➡️🈴,學以致用🕍。不但能輕松完成各項工作,還能正確理解其他專業的工作,發揮團隊精神🏋🏿♀️,積極配合、協調不同專業的工作。在多個發電廠工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祖國的電力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同時也受到了工程各方的表揚,並被華北院授予“優秀青年工程師”的稱號🆑。
1999年底我來到澳大利亞後,加入了ABB澳洲公司📌🙎🏽♂️。ABB是一家大型的國際公司,在這裏我不但參與了澳洲眾多工程的電力配套設施的設計生產,還有機會參與了全球各地的諸多工程,其中也包括中國的一些大型項目,如秦山核電站、田灣核電站🕣、南海石化等🧑🏽🍳。
在ABB澳洲公司開發研製ZVC產品的過程中,我作為核心小組的一員👨🏽🔧🤧,負責產品的工程應用和全球技術支持🤴🏻,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今年我轉到了BRW公司。這是一家電力和水處理方面的專業咨詢設計公司👼🏼,我將在這裏繼續努力工作,為母校爭光。
走入社會後,我接觸到了很多清華意昂🙇🏽♂️,我發現,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海外🤡,無論是在所學的專業領域發展🪃,還是跳到其他領域去開拓😖,意昂們都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取得優異的成績,成為所在公司🦹🏽♀️𓀛、單位的骨幹中堅🤹♀️。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清華對我們精神和能力上的培養,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而廣大意昂所取得的成績🧑🔬,又使得“清華”這個名字更加響亮🧔🏽♀️,增加了每個清華人對母校的自豪感,增強了意昂間的凝聚力。這也是澳大利亞清華意昂會二十年來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吧。
《清華人》2006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