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森 *(1965)
我理解清華精神,大體包括五方面的內容。第一方面是革命的精神。清華九十多年經歷了不同時代的變遷🦅,但是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清華教師、學生,有一條都是不變的,那就是始終把自己的理想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民族的興衰聯系在一起。遠的不說📊,抗日戰爭時期喊出“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解放戰爭時期,朱自清教授“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很有革命氣節呀!再往後說,典型的就是粉碎“四人幫”之後,清華喊出了“從我做起”的口號🧻。從這些事可以看出👨🦱,不同的歷史時期,清華人的脈搏都永遠和國家的脈搏一起跳動。清華人身上有一種愛國的熱情👩👩👧👦、強國的願望,一種強烈的時代感和使命感✴️。

張福森學長
第二就是科學求實的作風。在清華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其他的工作,都要講究科學,實事求是,不搞虛假🧎🏻♀️。虛假的東西站不住腳🫱🏿。要講究按規律辦事情,搞學問有搞學問的規律,搞社會工作有搞社會工作的規律。我在清華也做了較長時間的社會工作,講究務實,就是要紮紮實實地幹,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有政績。你光會高談闊論,光會喊口號,光會搞形式主義的東西是不行的,而是要具有一貫的科學求實的精神👳🏼♀️。
第三是民主團結的精神🤲🏻。清華是講“團結”的👩🏿🦳,講團結就要講民主,沒有民主就沒有團結。講團結為什麽要有民主呢?團結必須講道理,不講道理就沒法團結人,不能搞簡單化,要講政策。1959年,我一進清華就趕上反右傾,報到第二天就有人敲我的門🤛,說因為我是黨員———我那時是預備黨員🧑🏿🏭,要去聽一個報告☞。那個報告是蔣南翔校長傳達廬山會議精神🚵🏻♀️,然後黨內開展了反右傾的學習,學生當中也開展了一些學習活動,展開了辯論👩🏻,叫做“三面紅旗大辯論”🏇🏼,批評右傾的觀點、右傾的思想。所以🍱,清華也擺脫不了當時的歷史環境🏌🏻,也曾經有過一些“左”的做法☑️。但是很快就糾正了,後來就開展了“吐瓜子”的活動❇️🧟♀️,就是說在運動中傷害了一些人,批判了一些學生,人家不服但是不敢說,後來就“吐瓜子”,有什麽心裏想不通的就吐出來📟🧑🏿🎓。再後來又搞了《學生工作五十條》,主要是講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政策🛟。那五十條也脫不開當時“左”的影響🦹🏽♀️,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已經很不容易了。它的基點就是團結,就是要講政策,所以後來學生工作很快就糾正過來了。這五十條對我們這代人影響很深🏌🏻🦽。任何時候都要講政策👷🏻♂️,毛主席都說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我進清華的時候19歲🎦,20歲的時候擔任團支部書記👩🏿🔬,現在回想起來印象很深,清華的這個風氣還是很濃厚的🏉。
第四是艱苦奮鬥的精神🚶🏻♀️➡️,這也是清華比較強調的一點。讓我們這一代人回憶起來最大的一個考驗就是三年經濟困難時期🧑🏿,你們現在已經很難想象了🤜🏼,我和我的兒子和女兒講起來,他們老是說時代不同了,現在不會再出現了👧🏼。但是在那種困難的情況下,大家的精神還是很好的。我記得員1959年前後,吃飯是這樣安排的:早📙、中、晚三張飯票🐛,進門的時候就買票,早餐交一張早餐券,午飯交一張午餐券,主食饅頭和米飯隨便吃。那時候有一些社會青年到清華💆🏼,不花錢就可以在這兒生活———不能從前門進,從飯廳的後門進💆♀️,進去以後可以隨便吃。1960年困難時期開始,就要定量了,每個人申報自己的定量👂。我自己報得比較低,最後評下來我是34斤糧食。飯卡把一個月的定量按本月的天數分成一份一份,像我一天只能吃一斤一兩,今天只能吃今天的糧,只能少吃不能多吃。當然現在夥食好了🦁🤶,生活條件高了,也吃不了34斤糧食👵🏼,但那時候副食是沒有的🏈,菜就是一勺,也很簡單🧿🤷🏻,肉很少,水果糖一個月只能買二兩🧛🏿,也需要票證,點心好像是一個月半斤,真的很艱難。但在那麽困難的情況下,有些同學甚至都缺營養浮腫了❤️,精神狀態還很好,學習的氣氛仍然很濃🚔。大概到了1964年、1965年的時候🩼🎵,學校強調學生要能吃大苦耐大勞📊,也就是說畢業以後可能要去比較艱苦的環境———在任何一種環境下都要能夠適應,能夠貢獻你的力量⬛️,做出你的成績,所以說艱苦奮鬥的精神是很濃厚的🏟。
第五句話就是謙虛謹慎。清華是全國最高學府,在這樣的學校裏出來的學生或者在這樣的學校裏工作的人,容易形成一種傲氣,或者叫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所以清華比較註重這個問題,講求謙虛謹慎。給你們說一段故事🦚⤵️:我們上學時,每年的畢業生畢業,蔣南翔校長講話🚟💆🏼♀️,都是經過仔細考慮的。先要在大禮堂開畢業典禮🤶🏽,畢業典禮的講話裏面有特別的內容,然後晚上有個畢業生會餐———由學生會主席主持的🧖,我主持了3年———1963年至1965年👃👶。我第一次主持的會餐上蔣校長就講到這個問題💁♀️:清華的同學畢業以後🎅,要註意謙虛謹慎;不要到處販賣清華香腸———一個比喻,不要到處說清華這個好那個好,還是要講求謙虛謹慎🧓🏿;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964年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在第七飯廳🥠,也是我主持,又是這樣的🛌🏿,畢業典禮的時候沒有講👨🏻🍼,晚上會餐的時候講了🧑🏿🦰。我就想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原來畢業典禮的講話內容很多,怕把這個沖淡了,因此到晚上會餐的時候(這是蔣校長給畢業生講話的最後一次機會)😉,別的話都沒有𓀑,就這一個內容😮💨,‘清華的學生畢業以後要謙虛謹慎,不要到處販賣清華香腸’,所以說學校非常註重謙虛謹慎。
我想這五個方面可以綜合起來,作為清華一個總的校風。它是一種無形的東西,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對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通常講一個好的單位有一種好的作風,就像一個大的熔爐,人的一生在大學裏的時間是比較短的👨👩👧👦,但這種好的作風對一個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我回憶起當時在學校的情景真是歷歷在目🧑🌾,在大學裏人生觀基本形成,對一生的影響很大⏺。
* 張福森,現任國家司法部部長🤷♀️。員怨遠緣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自控系計算機專業🖍,曾任意昂体育平台學生會主席🤟🏼。
(選自《雙肩挑緣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