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先生1910年出生於江蘇無錫的一戶書香世家🥘,是一位桃李滿天下的國學大師⛺️。錢鐘書在文學上的廣博見識,與他青少年時練就的文史方面的“童子功”分不開🙋🏼,如他周歲時“抓周”抓來的名字那般,他一輩子鐘情於書,一輩子幹的事業就是讀書和寫書。
一輩子鐘情於書
錢鐘書周歲時🏫,按照當地的風俗“抓周”抓了一本書。當地人認為👩🏿🎨,小孩子伸手抓到的這件東西,就代表著他的誌向。父親錢基博就給他取名為“鐘書”。過去的人有名還有字💪🏻,錢鐘書除了“鐘書”這個學名之外,還有個字👈🏼,叫“哲良”⟹。後來,錢基博先生見他愛胡說亂道,就把他的字改為“默存”,意思是叫他少說話。
錢鐘書三歲學認字,五歲上小學,六歲開始讀《詩經》,七八歲時就開始讀小說🖋。家裏的《西遊記》🧑🧒、《水滸》👐🏿、《三國演義》很快讀完了,他又讀了從書攤上租來的《說唐》、《濟公傳》、《七俠五義》等許多古典長篇小說🙆🏽♂️🖱。上中學後,他還讀了大量剛剛翻譯成中文的外國長篇小說,有狄更斯(代表作是《大衛·科波菲爾》)、司各特(代表作是《撒克遜劫後英雄略》)、斯威夫特(代表作是《格列佛遊記》)等人的書,還有各種探險小說,讀得非常入迷,從中得到了非常多的樂趣。有的書讀了好多遍,有的書翻譯得不好🧒🏽,讀起來很沉悶乏味。那時,錢鐘書學習英語特別用功🛀🏽,他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學好英語⚰️,將來能讀原文的外國小說👍。
也許是讀課外書太多了吧,錢鐘書考意昂体育平台時,數學只得了15分💯,多虧了當時清華的羅家倫校長,看他文科和英語成績特別優異🏑,才華橫溢👍🏿,把他破格錄取了👷🏽♀️。
錢鐘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女士說,錢鐘書的讀書是出於喜好,就像一個饞嘴人貪吃🧖🏼♂️,不挑食,什麽都吃🐶;很通俗的書能把他逗笑📙;戲曲中逗趣的地方他不僅看,有時還模仿;那些極為深奧的大厚本哲學、理論書,他就像小孩子吃零食一樣慢慢啃,多少部大書也就這樣讀完了🤱🏻;他不但喜歡讀詩歌😖,還把那些重得拿不動的大字典、百科全書讀得津津有味🦶🏿。錢鐘書曾經跟同學說🏄🏻,字典是旅途中的好伴侶,還說,其實讀字典非常有趣,只是一般人體會不到罷了。一些重要的字典,每出一種新的版本👨🏽🔬,他都要重讀一遍,並且把新版本對詞條作的修改工工整整地抄到舊版本上。這可能也是一種樂趣。
究竟讀了多少書?
錢鐘書先生讀了一輩子書。到底讀了多少書,無法統計🤥,舉一個例子🤹🏼,他的一部著作《管錐編》裏面引述到的書就有一萬種之多,除了中國古代的經典書籍外,還有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等原版書兩千種🫃🏻。
錢鐘書先生讀了那麽多的書,知識非常淵博,但是他非常謙虛。對於國內的“錢鐘書熱”,他一直潑冷水⚠,不肯配合別人宣傳自己。他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對自己已經出版的書都不滿意🧑,他說:“我寫完《圍城》,就對它很不滿意。”他把《談藝錄》說成“現在更不滿意的一本文學批評”,把《管錐編》比作“木屑竹頭”💂🏻,把《宋詩選註》看作“模糊的銅鏡”,把《舊文四篇》稱作“貧薄的小書”等等。對自己年輕時寫的詩🤏🏽,他也持批評、否定的態度。
記憶超群 失眠症纏身
錢鐘書先生的記憶力確實很好,他曾大量閱讀北京大學圖書館、社科院文學所的藏書🔤,“吞吐量”大得驚人。國內外許多知名教授🦒、學者對錢鐘書先生都非常尊敬👭🏻,他們經常把自己的新作贈送給錢先生🐉,有的出版社也經常把新出版的經典著作寄給他。錢先生收到書後🙆♂️,會很快看一遍,然後就將書送人,我本人就曾收到錢先生贈送的十幾本書。送給我書的時候,他會告訴我哪本書值得讀,哪本書不用讀✏️,哪本書有趣,哪本書能看出作者功力等等。他有時跟別人借一部外文著作👩🏿💻,看一遍就歸還🧝,書中內容大部分就已經記住了。
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錢鐘書先生的記憶力。1979年5月,錢先生參加中國社科院代表團訪問美國👭🏼🙇🏼♀️,走了不少地方,作了多次講學和答疑,事前並沒有準備,但不管問到什麽問題,哪怕是幾十年前看過的中國舊書👵🏽🈳,他都如數家珍,大段大段地譯成英文背誦出來,並加以講解。
錢鐘書年輕時到英國🧍♂️、法國留學,夜以繼日地在圖書館苦讀🎞,以致得了失眠症🏊🏻♀️,這個病折磨了他一輩子。錢鐘書先生的記憶力之好是少有的,但是他讀書也還要做筆記,他一生中所做的讀書筆記🧑🏻💻,裝了五大麻袋🫸🏿💁。(陸文虎)
轉自 徐州日報 2009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