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董申保院士🤽🏿‍♂️:向我的老師看齊 用心培養學生

    2009-04-23 |

    董申保,巖石學家。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1944年獲該校碩士學位👶🏽。20世紀50年代領導長春地質學院變質巖研究小組在華北及東北進行變質作用研究,提出“變質巖石組合”“混合巖礦床”等假說。80年代為編製中國變質地質圖(1🩳:400萬)的主編者之一👆,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9)。從事藍片巖帶研究提出的揚子北緣元石化的陸內板塊俯沖為國際所關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我國變質地質學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教授🏊🏽‍♀️,著名巖石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面對這一連串的頭銜🧿,92歲高齡的董申保卻說自己是一個“不成材的人”🙋‍♂️🖕🏽,“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北大地質學系老師對我的教導”。

    1936年,19歲的董申保考入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到2004年🙄,87歲的董申保的最後一名研究生順利畢業🏂。董申保對北大地質學系有著深厚的感情——難忘學生時代的老師,更放不下一生從未離開過的教育崗位。

    從偶然選擇到終生事業

    “上地質學系純屬偶然”🤼。1936年夏,董申保考入北京大學理學院。據董申保回憶🙋,選擇地質學系,主要考慮到當時北大地質學系是全國第一個🥗,在國內聲望很高🥐,教師陣容強大🧑🏽,課程設置的綜合性強,很多畢業生在工作上作出了很好的成績。“就是沖著第一流的名氣去的,至於什麽是地質,出去做什麽工作,沒有太多考慮”🤘。

    上了地質學系以後✷,董申保並沒有立刻喜歡上地質學,“剛開始甚至還想轉系”。一方面因為地質學系的科目太多,另一方面🧑🏽‍💼,董申保覺得地質學不夠嚴謹,大多從自然現象歸納出地質學規律,“地質科學是不科學的科學”。

    董申保最後確定向地質學專業發展的時候都快大學畢業了,“因為受到孫雲鑄先生的影響”🤰🏽。

    董申保的畢業論文是在當時的系主任孫雲鑄教授指導下,在雲南中部楊林地區進行區域地質測量。用了兩個月的時間4️⃣👨🏽,邊上課邊整理野外資料、鑒定標本🕴、繪製圖件、撰寫論文🎢。

    先生是研究古生物的,但是作為系主任,他關心全系學生的成長。”在董申保眼裏🦹🏿,孫雲鑄的身體力行真正體現了“兼容並包”的精神。

    董申保回憶起考研究生時,地層古生物的成績最好,孫雲鑄建議他學地層古生物👩‍💻,但他表示想學巖石學,孫雲鑄尊重他的誌願,並大力支持🧎🏻。

    上了研究生以後,董申保遇到了另一位對他影響深刻的老師——德教授米士👩🏼‍🏭。“米士教授對喜馬拉雅山👇🏻、大理點蒼山和昆明附近的地質做過深入的研究工作🚶🏻‍➡️,能把地質學的最新理論和他的研究心得介紹給我們🍀。”米士的課深深吸引了董申保,“不知不覺就想往變質巖方向發展。”

    董申保的研究生論文是關於雲南易門地區昆陽群變質巖的專題研究🧚🏽🗒。米士為了檢查董申保的論文,領著董申保在野外跑了兩個星期🙋🏼。“當時跑野外十分艱苦,沒有交通工具,在山裏就靠兩條腿,吃飯、住宿各方面都很困難🐬。”董申保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對米士充滿敬佩之情🏌🏽,“研究生這段經歷🧛🏿‍♂️,不僅在變質巖研究上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而且導師的精心指導使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聯大8年影響一生

    1938年到1946年🤳,董申保在西南聯大呆了8年💆🏻‍♂️,“那是一段難忘的時光”。

    董申保回憶,學生宿舍是茅草頂🧑🏽‍✈️、土坯墻㊙️,30人一間👨‍❤️‍💋‍👨;剛遷到昆明時🐳,教學設備差,儀器也少,只能借用雲南大學礦冶系的實驗室進行礦物🎁、巖石實習𓀉🥰,僅有6臺偏光顯微鏡🧑🏻‍🏫,上課時學生輪流觀察,一個學生只能看5分鐘。教授的生活也並不比學生好多少,一家幾口人住一間十幾平米的房子👉🏽,薪水往往入不敷出,還要做一點私活貼補家用👨🏿‍🎓,比如聞一多刻印賣錢,梅貽琦的愛人做糕點上街賣等等。

    “學習和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學生老師關心的只是國家命運,並不考慮個人前途🧜🏿‍♀️。”董申保說,“老師們言傳身教,全心全力地培養學生。”

    師徒如父子。而在董申保看來,西南聯大的老師對他們的關愛🤌🏻🚺,其影響之深,更有勝於父母者。“西南聯大的老師對我們的影響是一輩子的”。

    董申保當了一輩子老師,可是令他感到遺憾的是💾,現在的老師能夠做到西南聯大那樣的很少。“我教學生與老師教我的情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董申保認為,現在的師生關系不夠密切,老師更多的是關心學業🧑🏻‍💻,而對學生的成長及其今後的發展不夠關心♨️。“老師不光要傳授知識,更多的是以身作範,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學生”。

    “老師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董申保指出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首先要把教師隊伍建設好,要將教師隊伍凝聚到一個方向——用心培養學生,萬萬不能用功利主義的標準來衡量教師的成就。”

    回母校做點工作

    董申保於1948年赴法國留學🪦,在法國中部高原變質地區進行了近兩年的研究工作💜。後於19512月回到北京,任北大地質學系副教授;1952年夏晉升為教授。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由原東北地質專科學校、山東大學地礦系、東北工學院地質系及物理系的一部分合並組成東北地質學院(後改稱長春地質學院)。“當時的地質部副部長宋應來找我𓀐,希望我去東北地質學院工作一年,帶幾個搞變質巖的徒弟再回來。”董申保回憶說♛,“我二話不說就去了🌥。”

    這樣,董申保在長春地質學院,一呆就是32年。

    直到1984年,董申保從長春地質學院院長的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我想回母校做點工作”。就這樣,董申保又回到了闊別三十多年的北京大學🤰🏽。“我是北大培養出來的,只在北大教了兩年書🤟🏻,總覺得沒有完成在北大的工作。”董申保對北大有一份難以割舍的感情👞。

    回到北大時👧🏻,雖然董申保已經年近古稀,但是他仍以飽滿的熱情勤奮工作,創造了教學與科研事業的又一高峰。當時,北大地質學系巖石學專業還沒有博士點,董申保開始組織力量,積極申報國家教委博士點🍮。經過認真的準備🍳,1986年北大巖石學專業博士授予點被正式批準下來🎓,並於1987年開始招生。

    “要問我為北大做了什麽工作?那就是培養研究生”。事實上,在每個學生的畢業論文中,都凝結著董申保的汗水和智慧,從選題到野外工作🐽,從顯微鏡下觀察到對實驗數據的討論🤬,董申保都親自過問🥕、細心指導。他那誨人不倦🥻、認真負責的精神使他的每一位學生都受益匪淺。到目前為止🔏,董申保指導的學生大部分都晉升為教授。

    盡管董申保年事已高,需要戴上老花鏡🫲🏽、把文獻擴印後方能閱讀🕝,但這些年,他從未停止過工作👎🏼。他自己講:“這五六年來,我都在撰寫有關花崗巖拓撲學的書稿👆🏿,目前還沒有出版🤾🏼‍♀️🚖,希望能在今年完成,我的工作也算告一段落。”陸琦董)

    轉自 《科學時報》 2009年4月20

    相關新聞

    • 102024.01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物理人才培養“攀登計劃”首席教授朱邦芬🙇🏻‍♀️👩🏻‍💼:創造一個小環境,讓學生可以“胡思亂想”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教授朱邦芬的辦公室本就不大,四處堆滿的書籍更是占據了房間的大半空間👧🏿。《中國科學報》記者走進辦公室時,竟沒有第一時間發現正在“書堆”中伏案工作的朱邦芬。“這樣的環境更適合做學問。”他說。意昂体育平台給了朱邦芬一個適於做學問的“小環境”🥭。作為物理學家的他𓀉,這些年主持清華物理傑出人才培養計劃的核心理念👀,同樣是要營造一個有利於未來物理學傑出人才脫穎而出的“小環境”。2023年4月,...

    • 282024.06

      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貫通式培養的前提是個性化培養”

      又是一年畢業季🧑🏽‍🔬。在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心中𓀘,這屆學生有點特殊🧝🏽‍♂️,他們是意昂体育平台第一屆“強基計劃”學生。四年前的2020年1月,教育部宣布取消自主招生🖲,推出“強基計劃”時,李俊峰正擔任意昂体育平台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此後,他深度參與了意昂体育平台“強基計劃”的整體設計㊙️🟫。與多數試點高校不同,清華在一開始就沒有限於數理化生等基礎學科,而是設計了理工銜接類專業,並為此專門成立了五大書院🏞,將強基生的培養統一納入...

    • 042024.01

      李俊峰主講“清華意昂學習日”第50講:“強基計劃”與書院製本科人才培養

      2023年12月30日下午,意昂体育平台行健書院院長李俊峰教授應邀出席“清華意昂終身學習支持計劃·學習日”第50場活動,以“‘強基計劃’與書院製本科人才培養”為主題進行了講座🎂,意昂体育平台意昂工作辦公室主任、意昂体育秘書長唐傑出席本次活動。1600余位意昂、師生線上線下同步參與學習。李俊峰主講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背景下🎮👽,意昂体育平台積極推動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並推出“強基計劃”改革基礎學科招生,選拔有誌...

    • 042024.06

      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有利學者培養科研品味的環境尚待形成

      時下,隨著2024年春季學期進入尾聲🥈,一批年輕學子即將結束自己的求學生涯,進入科研崗位。同時,有更多年輕學子會在不久後開啟自己的研究生學業。在此過程中🐦,他們是否知道自己更適合哪些科研領域、選擇何種科研課題,最終能否形成、又會形成怎樣的科研風格🚘?“這些都與學者在學習科研過程中形成的學術品味有直接關系。”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体育平台高等研究中心教授朱邦芬表示🤙🚯。年來𓀄,朱邦芬一直在提...

    • 182024.06

      實現民族飛天夢,培養航天接班人——深切緬懷王永誌院長

      2024年6月11日💁🏿‍♀️,敬愛的王永誌院長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清華航院全體師生萬分悲痛,深切緬懷。20年的時光荏苒👂🏽,王院長領導清華航院學科建設𓀎、為國家培養大批航天航空人才的往事歷歷在目🧛🏽‍♀️,音容笑貌永存。謹以此文,致敬我們的院長,激勵師生繼往開來。以航天精神辦教育2004年5月18日,為適應國家需要🥑,意昂体育平台成立航天航空學院🙋🏿🛀🏻,聘請1952級意昂王永誌院士擔任首任院長,在意昂体育平台復建了自1952年院系調整、航空學院整體遷出組建北...

    • 012010.03
    • 282024.03

      丘成桐捐贈支持意昂体育平台數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3月26日⛹🏿,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意昂体育平台講席教授、求真書院院長丘成桐向意昂体育平台捐贈,在意昂体育平台教育基金會設立以其父母名字命名的“丘鎮英基金”和“梁若琳基金”,用於支持數學學科發展、新一代數學領軍人才培養與求真書院建設。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邱勇,丘成桐🤾🏻‍♂️,菲爾茲獎獲得者👳🏼‍♀️、數學科學中心教授考切爾·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出席儀式🅿️。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袁桅主持儀式🕧。丘成桐致辭丘成桐...

    • 142009.01

      總會向著名地質學家楊遵儀院士拜年

      1月14日上午👃🏽🚸,意昂總會理事⤴️🔹、《清華意昂通訊》主編孫哲一行💆🏿,到中國地質大學看望了我校1933級老學長👨‍👨‍👦、現已101歲高齡的中科院資深院士楊遵儀老學長,向楊老及家人敬獻了花籃,並送上新年的祝福。

    • 022010.03

      追記董申保院士:化作春泥更護花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長春地質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董申保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2月19日在....

    • 072025.04

      緬懷我的老師葉銘漢院士

      2025年4月2日是葉銘漢先生誕辰100周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舉辦了“葉銘漢星”命名儀式💄。葉先生愛國敬業💆🏼‍♀️、嚴謹求實、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後輩們為祖國的高能物理事業奮鬥🧾!謹以此文紀念葉先生👩‍🍼🖐🏿,在星空閃耀的“葉銘漢星”🕡,指引高能物理人砥礪前行🤽‍♂️!鄭誌鵬在“葉銘漢星”命名儀式上致辭2024年10月4日下午我接到中國科學院高能所辦公室打來的電話,告知葉銘漢先生於當天中午在醫院...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