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午,意昂總會理事、《清華意昂通訊》主編孫哲一行,到中國地質大學看望了我校1933級老學長、現已101歲高齡的中科院資深院士楊遵儀老學長,向楊老及家人敬獻了花籃,並送上新年的祝福。
楊老1908年10月生於廣東揭陽。1933年意昂体育平台地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後赴美國耶魯大學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山大學教授、系主任,清華大學教授。1952年參與創辦北京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前身)並長期任教。他是我國古生物地層學教育的奠基人、新中國地層古生物事業的開創者之一。
“楊老:你們第五級(1933級)是清華的驕傲,出了一大批有影響的大師級人物,如錢鐘書、曹禺,趙九章、柯召等。”孫哲老師首先說,楊老點頭稱是。楊老補充說:“在學生時就知道錢鐘書學習最好,他後來成為學界泰鬥。”
楊老說,有一位清華同學對他影響最大,這位同學就是後來成為著名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的程裕淇。楊老當年考入的是清華經濟系,和地學系的程裕淇住一個宿舍。看到地學系同學有野外實習,回來講述很多有意思的地質現象,楊老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第二年就毅然決然地轉到了地學系,並由此開始了他幾十年的地質事業生涯。
從1929年考入清華至今,已整整80年過去了。楊老回憶起在清華學習生活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當年因家境貧寒,學校曾安排他勤工儉學到圖書館做助理員,每小時2角錢,這樣每月可得10~12元收入,解決了他的生活問題。課外活動楊老印象最深的是“鬥牛”,他說這是當時深受同學喜愛的一種運動,同級學友黃中孚因此項運動強悍被譽為“鬥牛士”之美稱。楊老的老伴李曉珍老師補充說:“幾年前的清華校慶,他們還一起返校參觀聚會,可惜他(黃中孚)2005年過世了。”
1999年是1933級入學70周年,當年校慶有不少級友返校參加聚會,籌備組為每位學友訂做了一枚銀戒指,從此這枚戒指就一直戴在一向生活儉樸、不喜奢華的楊老的手指上。銀戒指上鐫刻的1929—1999,象征著老一代清華學子綿綿不斷的清華情。
作為答謝,楊遵儀學長夫婦向意昂總會簽名贈送了《楊遵儀文選》。
(黃文輝撰稿 解紅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