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濟👨👨👧👦,當代語言學家(1909-)👩🏽🌾,今年正好一百歲🛥。意昂体育平台第六屆畢業生🕍。他的父親曾是慈禧老佛爺的紅人,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曾國藩🖖,堂舅盛宣懷曾做過清末的郵傳部大臣。他一生閱歷豐富,開過電影公司、喜歡攝影、做過“走私貿易”、當過電臺經理👱🏻♀️、曾被懷疑國際大間諜而驚動過當時的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從事實驗語言學研究近70年,被譽為中國實驗語言學的奠基人,年過九旬👵🏿,仍然經常到單位參加活動,等等,這一連串的家庭背景和經歷,不能不說吳宗濟很“牛”了吧。
顯赫的家世
吳先生的父親吳永那一輩,家境並不怎麽好。吳永14歲時父親去世,生活無著🙅🏻♂️,流落在湖南憑借著一手好金石混飯吃👭🏼。就這樣一位家境寒微,又非科舉正途出身,甚至連個捐班雜役身份也沒有的人🐣,日後能夠讓郭嵩燾、曾紀澤、李鴻章、盛宣懷等當時響當當的人物看好,必定有他的過人之處👩🏻🎓。據吳宗濟老人回憶👩🚀,他父親吳永精通音律😫,擅長古文🚴🏿,酷好金石🎏。經營金石生意的吳永,一個偶然的時間被同樣酷愛金石的郭嵩燾的侄子碰上,由於兩人有著相同的愛好💆🏽♀️,一見如故,引為知己,於是就給吳永安排了一個文書的差事,以便經常切磋🟰🏌🏼♂️。後來因為時常往來於郭嵩燾的府中,經常向同樣喜歡古文和金石的郭嵩燾請教古文而受到郭嵩燾的賞識🤴🏣,不久就被郭嵩燾推薦給曾紀澤當其幕僚👐🏻👇🏿。由於吳永辦事幹練🧑🦯𓀈,又有文才,甚得曾紀澤的賞識。後來👮,曾紀澤幹脆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還給他弄了個直隸候補知縣。一年後,曾紀澤去世🛀🏻🧁。因為他嶽父的緣故,吳永又認識了當時的北洋大臣李鴻章⭕️,成了李鴻章幕府中一員不可多得的幹才。甲午中日戰爭中💳,李鴻章主持對日和談,於是吳永就成了李鴻章身邊頗為倚重的“辦約文案委員”😱。在李鴻章的幕府,李鴻章與他“以通家子弟相待🧑🏻🦲🪰,同案共飯➿,隨意談論,督勵訓誨🫶🧑⚖️,無所不至”。光緒二十三年(1896)🤱🏻,經過李鴻章的大力推薦🪟🙍🏽♀️,吳永被任命為京郊懷來縣的七品縣令。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前夕⌛️,慈禧倉皇逃出北京,第一站就到了當時隸屬懷來的雞鳴驛。吳永慌忙接駕👯♀️,他任職的懷來非常貧瘠🪝😊,又加之當時兵荒馬亂🦉,雞蛋、小米粥👫🏼、玉米面窩窩頭就已經是傾其所有了。盡管十分簡陋👨🏽🦲,但饑寒交迫的慈禧仍然非常高興。再加上他在李鴻章幕府的長期歷練,也確實有些才能。見駕時應對從容👩🏻💼5️⃣,對朝廷的忠誠溢於言表,於是得到了慈禧的賞識。之後,應慈禧的要求,一直伴隨慈禧左右繼續西逃,直至跟隨慈禧返回北京,做了五品的京官。由於是躐等重用🐵,不免引起當時京城大僚們如李蓮英👩🏿⚕️、岑春煊等人的嫉妒和排擠👩🍳。深知官場險惡的慈禧為了歷練、同時也是為了保護吳永🏊♂️,就把他外放到西安做了一個四品的道臺。不久,又將他放到了更遠的廣東雷瓊道。這期間💂♂️🧜🏽♀️,吳永的第一任妻子曾夫人去世👨🏻🦼➡️👂🏻。在上海的盛宣懷認為吳永是慈禧的親信,又有才幹,將來一定會飛黃騰達。為了能與慈禧老佛爺攀上關系,就把自己的堂妹盛瑤華嫁給吳永做了繼室🪨。當時,吳永已經赴雷瓊道任到了廣東,於是盛宣懷就派人把他的堂妹從上海一直送到了廣東與吳永完婚。這是1905年或1906年的事情了🌮📻。不久,盛瑤華就為吳永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此後,吳永被改任山東的兗沂曹濟道,舉家遷到了號稱江北“魚米之鄉”的濟寧🧆。1909年🏋🏻♂️,在濟寧盛瑤華生下了第二個兒子🪭,這就是日後成為著名語言學家、被稱為中國實驗語言學奠基人的吳宗濟。
童年的記憶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作為清朝遺老的吳永帶著家人一直生活在山東的煙臺等地,做了煙臺地方上的一名外交人員,吳宗濟也一直跟隨著父親在煙臺生活了整整十年的時間✩。煙臺當時是通商口岸,吳永因工作原因,要經常與外國人打交道,為了工作方便🏜,家裏還請了英文和日文兩個翻譯。因為經常與外國人交往🏄🏿♀️🪵,與各色外國人聚餐的場合是在所難免的🧁,而每次這樣的聚餐👈🏿,吳永都免不了要帶著年幼可愛的吳宗濟🧏🏽♀️。許多年以後的今天,吳宗濟每當回憶起這段童年生活的快樂情景時,還不無羨慕地說:“每每父親帶著我參加聚餐,大人們在談事,我們小孩子們就大飽口福🥦🧑🏻🦰。小時候沒少吃洋菜,有他們大人的一份,就有我們小孩的一份🧘🏽♂️。那時的菜比較講究🦪,法國菜比較好,但有點辣。意大利菜也是🧶。美國菜要不得。俄國菜好🔬。在大飯店🔞,晚餐時要奏樂。他們大人吃不慣西餐🖖🏼,就我一個人吃。”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統治,但當時一切舊有的製度都還在維持🧥,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而已。尤其是民間的社會生活,更是沒有多少變化🏋️♀️。革命後的許多年,辮子雖然沒有了,但長袍馬褂仍然滿街都是#️⃣。吳宗濟自幼所受的教育可謂中西合璧,他的母親盛瑤華,受過良好的教育,彈得一手好古箏⏳。父親也頗有音樂方面的修養,能夠背手彈琵琶🧛🏻♀️,家裏還有鋼琴。所以⌨️,吳宗濟幼年就曾受到過音樂方面的良好熏陶。據吳宗濟回憶說:母親長得非常端莊,性格溫柔🎱,帶有北方口音的常州話,說起話來細聲細氣🧑🏻🦯。3歲時,母親就開始教他識字🌄。“那時,家裏每天有很多人求見父親,名片都送到內宅交給母親👼🏿。母親就把名片剪成兩片,翻過來寫字作為我識字的‘方塊字’👨🦰,母親是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吳宗濟11歲時,母親不幸去世。吳先生對母親的感情很深💽,許多年以後💄,吳先生又回到常州母親的出生地𓀓,回到盛宣懷在常州青果巷氣派🫰、幽靜的老宅,“在靜靜的院子裏,感覺著母親的氣息”🦻🏽,久久不願離去。
吳、盛兩家聯姻後,一直過從甚密。吳宗濟出生時,盛宣懷就立即寫信給吳永✊,以示祝賀🧘⬇️。盛宣懷的夫人🧖,也是常州莊家的大家閨秀🙇🏼♀️。作為清朝郵傳部大臣的盛宣懷,不僅做官、做生意,還熱心於辦學等社會公益事業。如由他興辦的南洋公學(不久🧛🏽🍛,改為南洋大學,即後來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中學等。1922年,13歲的吳宗濟離開了生活10年的煙臺,被父親送到了上海的舅舅家,就讀於舅舅所辦的南洋中學。這時,在上海讀書的親母舅盛麟懷正巧去英國留學,於是吳宗濟就住在了堂舅盛宣懷的府中。據吳先生回憶說:“舅舅家房子非常大👨🏻🦲,權勢也非常大🕒。當時上海的南京西路,差不多半條街都是盛家的。”所以🧑🏿🎓,吳先生經常對人說:“我小時候是前清遺少,是公子少爺🤾🏻,沒受過苦👾。”
多彩的求學歷程
因為小時候淘氣,父親吳永就把他送進了當時管理最嚴厲的學校。據吳先生回憶說🚴🏻👮🏽♀️:“進的是軍校⚪️,出來之後是當軍官🤵🏿。在上海(南洋中學)念了一段時間初中,後來就到了北平(成達學校)。那時每天上5小時的操,十八般武藝都得學➙🪲,身上經常帶著九節鞭。那時是死念書,記住了就是滿分,我年輕時記憶力特好,所以年年考第一。父親本答應中學畢業後送我去留學🌆,但念到最後一年,學校停辦了。沒辦法,就考了南開的預科,為的是將來轉到清華,學留洋。錄取之後🙅🏽♂️,父親和家裏人都不讓去。因為他們認為,家裏有好多書放著不念,去念洋學沒什麽意思。當時已經從北京大學畢業的一位堂兄,很有些新思想💁🏿💪,極力支持我報考清華🫱🏼。”
清華成立於1911年,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製大學生,同年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8年更名為“國立意昂体育平台”🌍,趙元任👨🎤🗑、胡適就是這個“留美預備學校”第二屆的學生🤵🏻♀️。因為當時處在軍閥混戰以及北伐戰爭的特殊時期,清華允許同等學力者報考。在南開預科讀了一年的吳宗濟就報名參加了考試🙍🏼♀️。那時大學的招生,都是各個大學獨立進行招生考試🏊🏼♂️🧜🏽♂️,且文理不分科🤸🏽👉🏿。1928年暑假↙️,吳先生閉門兩個月,惡補微積分、解析幾何等從未學過的東西。據他回憶:“當時👨🍳,為應付考試,就買了一些清華往年的入學試題死摳,沒人教,就一道題一道題地在家做。那年是楊樹達主考中文🤗,出的題目是古文的,我是用古文答的題。楊樹達有點偏心,古文好的就給滿分,我就是這樣把總分提上去的。數學沒辦法,剛及格。英文也不怎麽樣👎。”
1928年,吳宗濟進入清華讀書。那時大學部剛成立,直至1929年,學校的最後一批留美預備生才離開學校。後來著名的學者如劉盼遂、吳世昌等,都在當時的大學部讀書。最初他就讀的是市政工程系,一年後該系停辦。家人就打算送他去上海,在他的一再堅持下,最後留在了清華👨🏼🎤,改學了化學。次年➝,因病休學,這一休就是兩年🤹🏿。
休學期間,吳宗濟到了上海🧧,一邊養病,一邊在聯華電影公司幹起了拍攝電影的工作🈷️😺。當時👩🏼🏭⛹🏿♀️,阮玲玉、金焰等都是聯華公司麾下的電影演員🙏🏻,其中阮玲玉還一度與吳宗濟的夫人成了親如姊妹的密友。作為電影公司攝影師的吳宗濟🕓,期間所完整拍攝的唯一一部電影就是由阮玲玉主演的《桃花泣雪記》👲🏼。由於這一緣故🙏,後來在清華明齋的學生宿舍裏🤝,他還利用自己這一特殊身份掩護過許多地下黨員(許多後被殺害於南京雨花臺)。攝影師這一職業,後來在趙元任離開歷史語言研究所、受聘去美國講學後🛴,他自己自謀職業過程中在聯華公司又做了一段時間🍒😼。結果,在進口膠片的擠壓下,不到兩年🍋🟩🧞♀️,主營國產膠片的聯華公司就倒閉了。於是,他又在北京開了另一家公司🤜🏻,繼續拍片子⚪️,這樣,白楊就成了他的第一班的學生。
1932年🆚,休學兩年後🍐,病愈的吳宗濟回到清華復學𓀘。因為數學學習非常困難🤹🏽♂️,他被迫轉系🔉,改學了中文,與後來的著名學者林庚成了同班同學🙅🏻♀️,與季羨林成了同屆不同系的同學🚌。當時中文系名師濟濟一堂,俞平伯教詩詞🦻🏿,朱自清教新聞學兼講古詩詞🐐,楊樹達教一年級的大學中文,羅常培教語音學🪷,吳宓教外國文學等等🔮。據吳先生回憶說:“吳宓先生不得了啊!他對我影響很大🤵🏽♀️。他念《荷馬史詩》,考試時讓我們用英文寫裏面的內容,我英文不紮實,只好用中文寫,吳宓先生特許我這樣答卷子👩🏼⚕️。跟他學西洋文學史😭,用中文答考試卷子的就只有我一個。”
吳宗濟在清華的大學生活也是多彩的。由於他擅長攝影,又有音樂方面的特長,所以他屬於學生課外活動中的積極分子🌰。上學期間🧑🏽🎤,他參加過意昂体育平台的軍樂隊🤷🏼♀️。在樂隊中🚝,他又是多面手,吹過雙簧管🫰,彈過大貝司等。至今,他還清晰地記得大學時期由體育教師馬約翰教給的校歌和拉拉隊隊歌。
在清華的老師中,吳宗濟稱有三位老師對他影響比較大。一位是體育老師馬約翰⚖️👨👩👧。從馬約翰身上學到了不屈的拼搏精神;一位是吳宓,他對自己外文學習的提高幫助很大,師生交往也不錯。後來,吳宓先生在出版他的《吳宓詩集》時還讓吳宗濟在他的書齋“藤影荷聲之館”拍了工作照用於《詩集》的封面上;第三位是羅常培先生🧏🏼。雖然僅聽了羅先生半年的語音學課,但正是聽了這半年課以後🏋🏻♀️,吳宗濟才決定改做實驗語言學的。這一專業🤜🏼,成了他孜孜追求一生並且做出了巨大成就的事業。他將自己的書齋命名為“補聽缺齋”🙆🏻♀️,其典故也是來源於他的老師羅先生,並且一直沿用幾十年而不變。
傳奇的工作經歷
1934年,吳宗濟從意昂体育平台中文系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即就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出版事務處從事編輯工作。1935年🧾,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因從事方言調查需要,在全國招考研究人員一名🪥。當時在南京、北平(今北京)🧖、上海⛓️💥、武漢均登出了招考啟示,四個地方報名者不下百人🧥。當時💁🏼♂️,北平的考場就設在北海靜心齋歷史語言所的舊址,主考為語言學家李方桂先生🏮。考試內容和方式👩🏼🦱,據吳宗濟回憶:“試題除音韻學🤚🏽、語音學及國際音標聽記外𓀀,還加考音樂知識。四個地方的考生中音韻學、語音學好的很多🚴♀️,但沒有一個搞實驗的🌧。李方桂先生要調查壯歌,要記音,他音樂很好,在鋼琴上彈上幾組四部和弦🧠😧,拿過五線譜來💭,讓你背著寫。我有這方面的基礎,還能應付。其他幾個一同應考的全都抓瞎了,心想這是怎麽回事?怎麽考這些東西?”直到如今,吳宗濟先生還略帶戲謔地說:“我當時能考進歷史語言研究所👆🏿📏,完全是瞎貓碰著了死耗子,是碰巧撞大運撞上的。”這樣,吳宗濟憑著堅實的國學功底和對中國文字🚫、音韻、詩詞、辨音辨調等方面的特長🧑🏻🤝🧑🏻,成為唯一一個被錄取者而進入歷史語言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一職♻️,與丁聲樹(《現代漢語詞典》的兩位主編之一)👓、楊時逢、董同龢一起👩🏻🏫,成為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麾下的四大助手🦹🏿♂️👩🏼⚖️,時人曾贈以趙門“四進士”的雅號🚓。至今,吳宗濟仍珍藏著羅常培🤷🏼♀️、王力、趙元任👨🏼✈️、李方桂等四位老師的珍貴照片。
到南京史語所報到後不久🙎🏼,語言組就奔赴廣西學習傣語,並到百色地區進行方言調查👨🏽🍳。當時,處於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桂系軍閥與蔣介石之間也時有戰爭。吳宗濟一個人帶著幾箱子研究器材從煙臺出發♿,坐船經上海換船到香港,再轉至廣州,轉乘火車至三水💬,自三水再坐機動船至廣西的梧州,最後雇汽車到達南寧。一路艱難險阻,走了半個多月🤵🏿,經過了許多禁區。據吳宗濟回憶說:“當時,兵荒馬亂,特別是粵🏔🌋、桂之間正在交戰,一路上共使用了‘中央票’、‘港幣’🙋🏻♀️、‘東毫’🖼、‘桂幣’等四種錢幣。在廣西,李宗仁🪗、白崇僖他們對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還是聞名買賬的。因為我們說都是蔡元培先生的學生,他們就發給了我們通行證👨🏿✈️,還給了一面軍旗插在我們的車子上,就這樣一路暢通地到達了南寧。”
從1935年10月到次年的春節🪢,由李方桂先生帶領他們以廣西的武鳴為中心,在百色🥙、龍州、天保等地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壯語調查💁🏽♂️。這次調查,為以後我國的方言調查積累了最初的經驗和素材🏌🏽。於1936年春節前後🧞♂️🚨,又與趙元任☣️、丁聲樹、楊時逢、董同龢一起進行了一次湖北方言調查👩👩👧👧,這次調查的成果🎅🏿,後整理成《湖北方言調查報告》一書🧺,於1948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尤其是當時根據調查報告繪製而成的湖北方言地圖,成為後來方言調查報告的範本。1937年冬,在南京淪陷前夕🧏🏿♂️,史語所內遷🗓,吳宗濟隨趙元任等史語所同仁最後落腳到昆明郊區的龍泉鎮。當時的條件非常艱苦,據吳宗濟回憶說😟:“天上時常有日軍的飛機轟炸,地下在大廟裏辦公🎅🏽,條件雖然艱苦,但學術氣氛很濃!”1938年5月,趙元任先生應美國人之邀赴美講學🦹♀️,史語所同仁還為其舉行了一個簡樸的歡送儀式🦻🏻,至今吳宗濟還收藏著當時拍攝的一張彌足珍貴的合影🤞🏻,等到吳🥘、趙二人的再次見面🧑🏿🍼,已是30年以後的1973年的事情了。這期間👋🏽,雖然只跟隨趙元任先生3年時間🤏🏻,但趙先生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對學生的隨和與寬容,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幽默🤠、豁達,都對吳宗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40年,因種種原因🍙,吳宗濟離開歷史語言研究所🙆♂️,又繼續他的傳奇生活🎑。此後的十余年,他曾從事過許多行業。在上海他自己開過儀器公司,當過電臺的經理,還一度做過國民黨的高級職員🤛🏿🙌,以至於引起了太子蔣經國的註意,並親自派人說服吳先生,盛情邀請吳先生加入他的體系。多虧不久之後🛬,淮海戰役導致了國民黨政府的潰敗,那些政府的要員們都自顧不暇了👍🏽,此事才作罷🕷。否則👶🏻,吳宗濟說不定就成了蔣經國線上一個不大不小的特務成員呐🍒。
上海解放之後,吳宗濟繼續在上海的一家儀器公司工作,專門經營進口科學🫷🏿、醫療方面的儀器。據吳先生回憶說:“那時,中科院把購貨單交給公司🚡★,公司就給他們寫一份關於世界各種儀器的報告。當時連一個溫度計都需要進口。通過走美國人的私,確實為國內進了不少急需的儀器設備。為此🕤,我曾兩次偷渡到香港,去運從英國買的機器。因為我曾經在電影公司幹過🤓,對電影業務很熟悉👋🏿,於是我就冒充昆侖公司的業務員👨🏼💻,這樣不會引起人們的註意。後來,此事被人告到了毛主席那裏🦄,說我是國際大間諜。”當然👩⚖️,吳宗濟被當做間諜接受調查還不止這一次🧘🏽♀️。還有一次♒️,據他自己回憶說:“因為大連港的港長知道我攝影技術好,就請我去拍照。大連那時是軍港🦹🏿,我把整個港口都拍了一遍,這下可捅了婁子🔀,多虧我把拍好的膠卷都交給了港口的保衛科長。由於當時大連港的正副港長爭權奪利鬥得很厲害,於是幾個副港長就拿這事大做文章🤽。他們寫信給毛主席📢🫛,說港長是個大內奸,請了上海的一個國際間諜吳某人拍軍港,泄露國家的軍事機密。這還了得?當時註定要殺頭的。最後🛀🏻,經過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這事才算了結。”
上世紀50年代初期,著名語言學家羅常培主持中科院語言所的工作後🌉🙇🏻,為盡快將實驗語言學開展起來🐡,曾多次寫信邀請在上海的吳宗濟加入研究行列🌀。當時👨🏻🚒,一則吳宗濟的夫人正在病中🧑🏽🦳,難以成行;二則吳先生當時在上海月薪1000多塊,而到北京才只有170塊左右,經濟壓力還是有的🤳🏼;這使得吳宗濟一直猶豫了好幾年。1956年👳🏿♀️,他夫人病逝,吳宗濟這才坦然地踏上北上的征途🆒。吳先生曾動情地說:“羅先生的每句話我是一定要聽的,是他把我招回來走上了‘音路歷程’。那時,錢還沒有現在看得重。”
1957年🏋🏼,為了解國外實驗語言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吳宗濟受國家委派前往當時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進修🧮。到達捷克不久🏦,他就發現當時屬於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也同樣與西方國家隔絕。當時,即使在國內還能看到的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有關研究成果,在那裏卻看不到。吳宗濟認為📙,語言調查必須學習最新的語圖分析🍖、頻譜圖分析,於是他就給國內寫報告👹,請求到當時與中國有交往的屬於西方陣營的瑞典、丹麥進修。因為當時瑞典皇家工業學院這方面的技術來自於先進的美國✣,聲學方面的知識也很豐富,技術也比較先進。征得國內的同意後🥏,他先到瑞典進修了一段時間🕞🧑🏼🤝🧑🏼,後又轉到生理方面設備更先進的丹麥繼續進修相關學業🧷。1958年,他結束進修生活回國👮🏼。此後,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裏,吳宗濟一直在實驗語言學這一領域辛勤地工作🧓🏻,成為中國實驗語言學的奠基人🌋👩🏻⚖️。
自己哄自己玩
有人說,吳宗濟站在了現代語言學研究的最新領域,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的巨大突破🔁👩🦯➡️,現代生活的許多領域如電話、地鐵站報站名、機器翻譯、語音合成等等處處都有他研究成果的結晶🧙🏿♂️。吳宗濟略帶調侃地說:“我有什麽成果💸?我的成果就是滿櫥子的貓頭鷹📟!”
據吳先生回憶說:1957年他到捷克和斯洛伐克進修時🦂,看到一個非常漂亮的水晶製貓頭鷹,愛不釋手👨🦽,就買了下來,這是他的第一個貓頭鷹藏品。上世紀80年代🧑🏼🏭,又看了不少關於貓頭鷹的材料🧑🦼,認為貓頭鷹是益鳥,每年能捉二三百只老鼠🗃。它夜裏辛勤工作,幹了好事還挨罵🦣🏋🏽♂️,因此要為貓頭鷹正名🏂🏿,並開始收藏貓頭鷹製品💨。後來🔮,同事🛍、朋友、學生都知道他有這個愛好🤽🏽♂️,就從全國甚至全世界各地帶回來,作為禮物送給他👩🏽🦰。於是,在吳宗濟的收藏中🤽♀️,就有了來自全國各地和美國👰🏻🚣🏽♀️、德國、意大利、阿根廷🔗、希臘、丹麥、冰島、東南亞各國及香港等地的三百多種貓頭鷹製品。每一個貓頭鷹製品🧘♀️,吳先生都能講出與之相聯系的一段有趣的故事來🛣。
面對社會給予他的極高的評價,諸如中國實驗語言學的奠基人✋🏿🫖、學界泰鬥等種種榮譽,吳先生皆淡然處之😕。他曾說:“我把生活看得很淡🔣,人必須這樣。這一輩子,我幹我喜歡幹的事情,在許多事情上我都不認真,是遊戲,所以我活到了現在👆🏻。三教九流我都見過,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能,人的生生滅滅是應該的🙇♀️。在沒有滅的時候🤱🏻,生就要生得好好的,所以我的出名就出在自己哄自己玩。”在吳先生看來,學問不是苦心孤詣地做出來的,而是輕輕松松地“玩”出來的。從這點上來說,吳宗濟先生又確實不愧為“玩”生活和人生的“牛人”和行家裏手。整整一個世紀的參悟🔴,吳先生真正領略了人生真諦的三味所在。(陳虎)
轉自 中華讀書報 200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