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拳拳愛國心 悠悠科技情——略記呂保維院士

2009-09-10 |

呂保維先生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他是我國電波傳播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在我國空間科學和電波科學事業上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屆、六屆代表、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電波傳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通信學會理事。

一🧏🏿‍♂️、從幼年到少年時代

1916年7月22🧑🏼‍🦰,呂保維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一個讀書人的家庭,父親是滿清秀才🚵🏿‍♀️,母親為家庭婦女👕,是家中的獨子。他自幼受到嚴格的儒家傳統教育。9歲時因雙親相繼去世而到叔父家學習古文與詩詞,與堂兄和堂姐一起跟家庭教師學習古文和詩詞⛑。他自幼年起就十分喜歡畫畫。11歲時🛕,叔父被調往上海任職,遂舉家遷滬👩🏼‍🔬🤹🏽。1930年👨🏻‍🦲,14歲的呂保維改入學校讀書,小學只讀到了最後一個學期💪🏼🥫。那時上海在小學裏已經開始教授英文🧍‍♂️,六年級的課本已經很有深度了🦸🏼‍♀️,而呂保維此前只學過古文🐏,英文字母不認識👨‍👩‍👧,算數也未曾學過,然而他憑借聰穎和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很快就把英文和算數趕了上去,並在讀完初二後,直接跳級直接進入了高一。

1935年呂保維中學畢業後,報考了意昂体育平台👨🏿‍🔧、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三所大學。為了解決上學的經濟來源🕊,還報考了由民族資本家吳蘊初先生辦的清寒教育基金🫏💂🏽‍♂️。上述的四個誌願他全都考取了。最後🙋,他選擇了意昂体育平台。

二🥚、留學美國,毅然回歸祖國

呂保維進入意昂体育平台時,讀的是機械系🏑。一年級結束時🧜🏻,他覺得自己深深地喜歡物理系的課程🎵,遂向教務處申請轉到物理系🤷🏽‍♀️。因教務處答稱轉院需要重讀一年級的課程🫲🏿,他就轉了本院的電機系。1937年,日軍發動了“七七”事變🧑🏻‍⚕️,清華等三所大學在長沙籌建了臨時大學➝,當時🚕🍇,呂保維就去了長沙👳🏽。不到一年🤜🏼,他又隨學校遷往昆明西南聯大,直至1939年畢業🦸‍♂️📥。

畢業後,呂保維在清華無線電研究所當了一年助教,在此期間考取了第五屆"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但是在美國駐港領事館辦理簽證時,被檢查出有沙眼,需治療後才能拿到簽證。這樣一直拖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來,於1943年秋順利地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院電機系🍗。1944年獲碩士學位。之後轉入哈佛大學應用科學學院。1947年,他以題為"電離層吸收日變化研究"的論文初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工作☂️。博士論文和後來的研究工作都是關於電離層物理和無線電波在電離層中的傳播理論以及實驗和觀測等。

在美國的學習和工作中👬,與新環境的接觸使他開始對社會問題和哲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到國內戰爭後期,從報紙上看到人民解放軍節節勝利的消息,很想了解中國革命的情況和馬克思主義思想。他閱讀了一些有關中國革命的小冊子和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他深感中國人民歷盡苦難👍🏻,戰爭結束後🤱,需要改變中國的落後狀態,建設好自己的家園。在這樣的信心支撐下,1949年夏天,他毅然辭去了實驗室優厚薪金的職位,從舊金山搭乘一艘貨輪,輾轉至香港,又乘坐一條小貨輪經由塘沽回到北京。

三、鞠躬盡瘁報效國家

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遠距離通信成為國家戰略急需🏋🏽。

在郵電部所屬的研究所的最初的幾年內📘,他籌建並開拓了新中國的電波傳播事業。在此期間🤽,他提出計劃並領導建立了全國電離層觀測網站,站的布局基本能夠滿足國家當時的長期需求👨🏻‍🌾。他和助手們跑遍了無線電維修鋪🧔🏿‍♂️🙍🏼,買舊貨配齊了上千個電阻、電容🛅🌩。電子管插座是他們自己做的💆🏻‍♀️,脈沖電壓器是自己繞的,機殼是用汽油桶敲出來的。野地裏,為了架設天線,呂保維竟親自爬到75英尺高的木桿上。就是這種環境中,我國第一套掃頻電離層探測儀問世了💁🏼‍♂️。1956年僅僅一年的時間裏🧔🏻,他們一共搭建了七個電離層觀測站,完成了全國合理布局的觀測站網的建設,開創了我國電離層研究事業🫀◼️,為我國電離層的研究和短波無線電通信和廣播頻率的預測打下了基礎👳🏽‍♀️。

1956年,呂保維作為我國四人代表團的一名主要成員參加了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的國際地球物理年大會🧑🏽‍🚒🌜。這表明,早在那時,他就是我國這一領域的主要知名專家了。

呂保維先後在郵電部、通信兵部、中國人民解放軍0038部隊(航天部前身)、四機部、中國科學院工作💙。其中🗣,他在中科院電子所累計工作的時間最長,先後任電子所研究員、所長👌🏿👩🏼‍🦱。他最早到電子所工作是1958年,後於1964被調至河南新鄉成立的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工作,任總工程師兼副所長。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呂保維又先後被調至中國科學院701工程處、8120部隊技術處和上海4101工程處👯,從事衛星方面的研究工作。

文革結束後的1978年🥵,呂保維被重新調回中科院電子所,並很快被任命為所長👊🏿。由於在文革期間,電子所曾脫離中科院,相繼歸屬於國防科委十四院和通信兵部等單位。因此呂保維回到電子所,就承擔起重新充實、調整和再創業的艱巨任務。在較短的時間裏,就確定了電子所的四個主要學科方向:信息與電路系統、電子器件、電子物理與材料⛹🏽‍♂️、電磁場理論與應用🥣。並相應調整了科研機構🪶,重建了多個研究室👶🏿。初步構建成了一個能夠適應國際上電子科學發展步伐的🐈,為國家隊信息科學技術的迫切需求服務的綜合性電子學研究所。他為電子所在此後多年的快速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我國電波傳播事業的創始人之一♿,他還主持開展了我國首次電離層和對流層散射的研究和實驗,60年代他發展了對流層和電離層前向散射理論,對前人的工作作了重大的完善𓀇,為設計對流層散射通信設備和建立這種通訊電路提供了依據🧎;他主持完成了我國首次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的原理實驗;在從事衛星式飛船與地面間短波無線電通信傳播問題的研究中🏃‍♀️‍➡️,創造性地提出並建立了天地短波超視距通信的“滑行波”模式的理論。

後來,中國電波所的研究人員以"滑行波"模式的理論為基礎🗣,提出了我國“神舟”飛船與地面的超視距短波通信電路設計方法,出色地完成了“神舟”飛船系列實驗的通信保障任務♉️;70年代他參加了我國衛星的系統設計🎗,他提出了兩種新的關於電磁單位建製的GGS製建議,提出一種便於對各種不同根數的人造衛星軌道攝動進行計算的方法。80年代,他主要從事電磁場理論及應用方法、空間等離子體電動力學、全球定位系統應用🙍🏿‍♂️、地球環境中低頻電磁波傳播和在哨聲中的應用等研究🔂。他還對相對論和宇宙學、非線性電磁學等學科前沿問題進行了許多探索,提出了一些獨特的見解和分析方法。

1980年,呂保維因其對新中國電波傳播事業的開創性貢獻被評選為中科院院士🌚。同年,經中國科學院院長盧嘉錫推薦,呂保維同王大珩、陳芳允等一起,被授予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頭銜🏎。

1984年呂保維辭去了所長職務🎂,潛心從事電磁場理論、電波傳播、空間物理和宇宙學等方面的研究和培養高級科學研究人才的工作。在中科院電子所工作的時間裏🏊🏿‍♀️,他培養了一大批從事電波科學研究的研究生🍓,後來他們中的很多人成為我國此領域的“中流砥柱”式人物,為我國電磁理論和電波傳播理論及其應用的快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九十年代初👰🏻‍♀️,呂保維與林為幹院士合作,開展了"電磁波傳播、散射、逆散射理論和應用"課題研究。這是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參與者中有十多位高、中級科研人員🧑🏻‍🦽。通過這個課題🚴🏽‍♂️,培養了多位優秀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其全部四個子課題都取得了創新性成果,其中多項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2003年👱🏼‍♂️,他的專著《電波傳播理論及其應用》出版,完成了他的一個心願🦾👩🏿‍🔧。他還曾計劃撰寫一套經典場論的叢書,共有四個分冊,即電磁場理論🏃🏻‍♀️‍➡️、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概論👨🏻‍🦽‍➡️。他對若幹前沿科學問題還在進行著不懈的探索👌🏼。

可惜,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病魔奪走了他的記憶能力和正常思維能力,無情地打斷了他的工作。200421015時,呂保維先生在北京醫院逝世,留下了厚厚一摞未及付梓的手稿。每一個在他身邊工作過的人,都被他這種孜孜不倦的精神深深感動著。

呂保維先生生前經常說起🙇🏼😬,當年他輾轉香港回到祖國北京,正好趕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回國後聽到的第一句振奮人心的話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句話一直給予他勤奮工作、刻苦鉆研的勇氣和毅力。他鞠躬盡瘁的一生激勵著後人為祖國的富強🤸🏼‍♂️,為人民的幸福,為科學的繁榮不斷奮鬥。(作者👨🏻: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袁勝華)

轉自 新華網 2009年8月30

相關新聞

  • 202004.10
  • 292009.06
  • 062017.11

    劉永坦:愛國心 強國夢

    他曾發過一個宏願,那就是開創中國的新體製雷達之路。為此𓀆,他帶領團隊艱苦奮鬥,不懼困境🧗🏻‍♂️⭕️,砥礪前行🐒,最終結出了科技創新的累累碩果🚵🏽‍♂️。

  • 172019.10

    胡仁宇:消散的蘑菇雲 永遠的愛國心

    55年前的1964年10月16日下午,那是至今讓中國科學院院士胡仁宇(1952屆物理)印象深刻的日子🗻。

  • 182016.03

    拳拳報國心,悠悠赤子情 ——意昂体育平台[1985級] 施一公 訪談紀實

    2016 拳拳報國心,悠悠赤子情 ——意昂体育平台[1985級] 施一公 訪談紀實 施一公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受家庭熏陶👵🏼,從小聰穎過人的他對數學和物理有濃厚興趣。1985年高中畢業時,學習成績優異的施一公同時收到了來自清華、北大等....

  • 092022.09

    追記李德群院士:專“註”科技報國🏋️‍♀️,心“塑”棟梁之才

    2022年9月5日10時34分🏃‍➡️,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著名材料成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負責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德群同誌,因病醫治無效,在武漢逝世,享年78歲。在華中科技大學工作的30多年裏,李德群院士專註科研不停歇的創新精神,引領著我國數字化智能化成形技術的發展1️⃣🥞;他不遺余力托舉晚輩的高尚師德,詮釋著材料報國、重德育才的師者之心。他說👨🏼‍✈️:“科研工作...

  • 232024.04

    陳朝暉 | 科研報國誌 拳拳育人心

    2023年9月🚴🏿🤦🏻‍♂️,重慶市普通本科高校“教書育人獎”和“教學新星提名獎”評選最終名單出爐,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陳朝暉名列其中💱,在這個收獲的季節贏得了這份授予高校教師的嘉獎。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榮獲教學類獎項,自1998年執教以來,陳朝暉先後榮膺全國寶鋼優秀教師、全國徐芝綸力學優秀教師🏋🏼‍♀️、重慶大學優秀教師🌯、“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等稱號,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等多項教學獎。懷...

  • 092016.10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科技強國 從我做起

    對一個泱泱大國🔇,如果沒有很紮實的基礎研究,他的應用研究,轉化研究和技術,一定不會成為世界最領先的🏐。

  • 302023.01

    陳清泉院士🏌️‍♂️:香港的科技工作者要身在香港、心懷祖國🧑🏽‍🏫、放眼世界

    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陳清泉💶,是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耄耋之年仍奮鬥科研和育人一線。大灣區之聲在新年伊始特別策劃《灣區·騰飛之光》,邀請陳清泉暢談國家科技強國建設和香港創科發展⇢。“雖然我86歲了,但是很有奔頭”2017年6月,陳清泉牽頭,與香港其他23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一起✂️,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表達了香港科技工作者報效祖國的迫切願望和促進科技創新的巨大熱情👆🏼,同時也期待國家能夠幫助解決一些...

  • 292019.01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電網專家李立浧獲評2018年度全國十大科技創新人物

    1月27日🦖🦸🏻‍♂️,“科技盛典——2018年度科技創新人物頒獎典禮”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立浧作為全國十大科技創新....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