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平瀾,男,1965年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1968年研究生畢業。曾任北京市電子工業辦公室總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主任。現任北京市信息化辦公室顧問,北京市軟件行業協會會長,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政協科技委特邀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學生時代的成長感悟
清華在學習方面抓的是比較緊的。但是除了學習之外,我們的思想也很活躍,比如當時學校有個辯論是“先紅後專還是先專後紅”🍄。我們當時參加勞動不少,參加體育活動也不少,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對學生的鍛煉很大。我不知道你們現在還有沒有下鄉勞動和工廠實習🤦🏼🤝,但是我覺得這些學生時期的實踐活動對一個學生的成長很有幫助🧎♀️。通過去了解社會⚂、接觸社會⏭,去了解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自己能為社會做點什麽🥳。我是來自城市☑️📛,原來對農村的情況不了解,去參加這些社會實踐使我受益很大。這又讓我想起了我們“真刀真槍”的畢業設計💁🏿♀️,到工廠了解了相關情況後⛩🏋🏼♀️,才能更好地使我們的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工廠中能夠批量生產🙇♂️,真正地為社會做貢獻。
學生工作——百煉成鋼
1968年,我進入部隊鍛煉,勞動改造。一去就是兩年🙅🏿♂️。回來以後就分到北京當時叫無線電三廠。去了一個月吧,就讓我當了軍工的指揮儀,高炮指揮儀研究小組組長💇🏿♂️。我領導的組員歲數都比我大,也有清華的老意昂。當時文化大革命🧑🏼🌾,工廠裏也有派系之爭,組裏面也很不團結🩷👨🏻🎤,去了以後🫥,首先我得聽各方面的意見。我對大家都很尊重🏌🏼♀️,很多比我年長。反正我是就事論事,也要做一些思想工作👨🏻🦯。這個就跟我在學校裏面長期擔任學生工作有關🌆🤷🏻♀️,在班裏面當什麽組員我忘了,後來當年級的黨支部組委👰🏻,研究生期間當黨支部副書記🧑🏼🦲。學生時期的經驗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就發揮出來↖️,把大家團結起來,把科研任務完成好。
難忘的畢業設計
我的一生搞過很多計算機的研製🥴、設計,後來是計算機的應用🙇🏽♂️。後來參加4861微機等的研製過程👨🏼🏭,都是大同小異🦇✭,從畢業設計學到了很多的方法🧔♀️。後來參與或者領導研製的過程都是很有作用的✋🏼。
第一次參加實踐,經驗不足,還是要人帶,老師就帶領我們學習設計過程,培養我們的觀念和比較系統的知識😭。畢業設計完了我就留校當研究生。開頭的半年,就是完成畢業設計(大學畢業設計)的工作。到了65年的下半年,66年初拿這個機器參加高校展覽會,完了到了66年6月份,開始文化大革命📩。在這之前,把112交給工廠生產,就是後來我去的這個廠,只生產了十五臺🤵🏽。在大學裏的這次完整的設計到生產的過程,對我將來的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只可惜後來就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我研究生階段的一項新的研究工作——集成電路設計工作就擱置了,全校都亂了。搞了初步的研究,無果而終吧!到了68年,研究生就算畢業了🥥♻,後來也補了一個研究生文憑,但實際上沒有好好做下去,比較遺憾。
團隊的重要性
現在的事情沒有哪件是可以一個人完成的🌮。現在的工程技術,無論是神六🛃、神七、登月,還是大飛機等重大的科研項目👨🏽⚕️,基本都是一個團隊去完成的🏰。因此,去發揮好群體的作用🧝🏽♀️,確實比較重要。最好的情況是👩🌾♢,你本人是這行的專家,你又能團結起大家來圍繞來完成這個工程🏥。清華主要培養的是工程師,大批大批的工程師。清華是個工科院校,蔣南翔校長又強調又紅又專💼。目的是要培養出一批學生,既能夠搞業務,又能夠領兵打仗,又能夠團結一個團隊,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了,也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是這樣。有的人可能就適合做科學研究,他的個性就是帶有鉆研特點的,也不能強求他非得面面俱到📶,這種人社會也是需要的,應該充分團結😶🚣🏽、調動他們,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但是,我們學校培養的人,應該不僅僅是自己有研究的能力,而且還應該有組織一個團隊的能力📟,用你們的話來說,就是善於溝通,有一種人格魅力來吸引一批人來完成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這代人,雖然有人走上了國家領導崗位,在各個行業和業務部門當上了領導,這跟清華在有關方面的培養和培訓是密切相關的。他們在學生時代已經經受了這方面的鍛煉🥹,因此到了工作崗位上👱♂️,很自然地就能夠發揮這方面的作用。我一到工廠🙋🏻,就遇到了一個比較復雜的狀態。當時工廠裏面大家“鬥”得很厲害👏🏻,怎麽樣把這些人穩定下來,大家團結起來🍎,完成任務🍶,是一個難題。所以,關鍵的是你自己業務要精通,另外就要能夠團結大家。大家在學生時期要多做一些鍛煉🧔🏽。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在強調集體力量的同時不能忽略個體的力量,雖然你可能在整個的任務中式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只有你這部分做好了,整個機器才能正常運作🧔🏽♂️,你缺了哪一部分都不行。我這裏要特別提一下畢業設計時🍾,我的同學奚和泉。我們學的是電子技術,然而他分配到的製作112機接插件的任務🧟♂️。他的任務涉及的內容不是本專業的,但是那一部分不做好,整個機器就不能穩定。他最後出色完成了工作👩🏽🦳,我們的機器也順利做了出來。所以無論分配給你的任務是什麽⚧,你就應該保證質量地去完成它,保證全局的順利運作🦔。
在一生當中👲,不管是在什麽地方工作,做什麽工作,只要是工作需要,雖然是局部的,但卻是不可缺少的🤽♀️,都要認真來做,只要你做好了💁♂️🌷,就是對社會有貢獻©️。這個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想通的做得好的。
同學感悟
不久前與鄭欣良、薛繼國采訪了老意昂🧑🏼🦳,老意昂精神很好,很健談,與我們聊得頗為盡興,說到的很多東西讓我們深受啟發🧔🏽♀️,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想。
第一、在我們與老意昂的交流過程中,老意昂反復提到了一點,讓我們一定要註意🧑🏽🍳:大學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如何學習,如何為人,如何團結大家🙋🏼♀️🥟、發揮團體作用🚤。老意昂還舉了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作為例子🖇,在老意昂參加工作之後🌬👨🏿🚀,在某次鬥爭中,工廠分為了兩派👩🏿⚕️,而老意昂充分利用了在大學期間做社會工作學到的東西,成功勸說兩派停下紛爭,捉住關鍵問題,搞好工作。
第二👷🏼、大學是人生觀定型的階段🍮🏊🏼,大學階段有必要去思考相關的問題😅。例如老意昂當年在清華讀書的時候,進行了一次廣泛的關於“又紅又專”的大討論⚽️,以及其他的一些思想大辯論,這對於大學生是很有好處的🛢。而看看我們現在的情形👩🏿🦱,大學生的精神世界似乎還很空虛,盡管學校組織了一些講座,但是成效甚微,這方面應該得到更多的關註。
第三👩🍳👨🏽、大學生應該了解社會,而不是處於象牙塔👨🏿⚖️。大學生應該思考能為社會做點什麽,特別是來自城市的同學,應該找一些機會去農村看一看,更多的了解一下社會✣。
第四、跟著老師實際做一點工作,要比口頭上、書本上學到的東西更多。
(自動化系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