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紀念夏鼐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2010-03-09 |

今年27日是我國傑出的考古學家夏鼐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緬懷夏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淵博學識🥷🏽,尤其是先生為中國考古學發展所建立的豐功偉績。

夏鼐先生是我們考古研究所的締造者⏬。考古所從19505月籌備👷、8月正式成立到現在整整60年👨‍👩‍👧‍👧,其中夏先生主持工作,任職常務副所長、所長和名譽所長的時間占一半以上☠️。考古所60年來的發展變化,學科門類齊全🤸🏼‍♂️👩🏿‍🍼,田野技術過硬,優秀人才輩出,治學作風嚴謹3️⃣,研究成果豐碩,都是和夏先生嘔心瀝血的培育分不開的𓀚。夏先生不僅倡導艱苦奮鬥的奉獻精神,而且對所內群眾的生活異常關心,親自過問若幹同誌的兩地分居問題;聞知青年同誌結婚,總要登門致賀。回想起來,夏先生親切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考古所目前在職的人員,大多雖然不曾見過夏鼐先生,從老同誌的言談中略知感人事跡,仍然深受教益💦。

夏鼐先生作為新中國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導者和組織者👴🕚、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奠基人之一,經常面向全國的考古工作考慮問題,從而極大地推進中國考古學的全面發展🫠。建國初期🫃🏻,當考古人員奇缺的時刻,夏先生這位既在國外受過正規科學訓練💇🏼‍♂️🦍、又能親臨田野考古第一線的專家👨🏽‍🦱,積極投入考古隊伍的建設。他連年為考古人員訓練班和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親自講授考古學通論和田野考古方法,手把手地傳授各項技術,從而為新中國的考古事業培養了一代業務骨幹,使科學的考古發掘普及全國🥺,成為中國考古學的主流0️⃣。他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原則🍹,強調提高田野考古的科學水平,註意學術上的嚴格把關,曾為切實審閱書稿🕒、文稿花費莫大的精力👧🏽🦵🏼,從而造就嚴肅認真的優良學風。他善於從考古發現的實際出發💅🏽,通過總結一定時期的發掘收獲,引導大家明確中國考古學的基本課題。夏先生不僅廣交國內外多門學科的權威學者,爭取他們的支持與協作🤦🏻,而且平易近人,對素不相識的青年求教者,在百忙之中有信必復🍗,耐心🍪👷🏿‍♀️、細致地解答疑難問題,甚至幫助他們購寄書籍🧑🏽‍🚒。樸實無華📘、誨人不倦的大師風範🍩,令人敬佩。

夏鼐先生學識淵博🤾🏻,治學謹嚴👻🙍🏻,在具體的學術研究中🧔🏻‍♂️𓀀,作出許多卓越的貢獻。史前時期考古研究方面🧑🏻‍⚕️,夏先生及時統一考古學界對文化命名問題的認識,對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分布、類型和分期問題的研究發表指導性意見;他不僅最早呼籲註意尋找早期新石器遺存🌅,探索中國農業、畜牧業和製陶業的起源🧑🏻‍🍳,最早提出中國新石器文化的發展並非只有黃河流域一個中心的多元說,而且最早根據已經公布的碳十四年代數據,結合文化內涵和地層證據,全面討論中國史前文化的譜系問題。特別是夏先生於1983年提出從考古學上探討中國文明起源的問題,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從理論上明確“文明”的基本概念和標誌特征🧝🏿‍♂️,從實踐上指出探索的主要對象和研究範圍👩‍💼,引導學術界進一步認識研究文明起源的重要意義,從而極大地推進中國文明起源問題的研究👷🏻‍♀️。關於歷史時期的考古研究,夏先生指出,需要掌握狹義歷史學中的大量文獻和運用文獻考據功夫。他在這方面的一系列論著,常常在對具體的學術問題作出獨到論斷的同時🍺,著重從方法論上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引導大家正確對待文獻資料與考古發現的相互結合🛀。也突出地反映他本人深厚的文獻學根底🐶,精湛的歷史考據功力。他曾發表對探索夏文化問題的重要的指導性意見,探討過商代和漢代的玉器,漢代棺槨和玉衣等葬製問題🐃。他對甲骨文🏕、金文🕉、簡牘🤺、碑刻資料的系統整理也都非常重視🏃‍➡️,《殷周金文集成》就是在他親自籌劃和具體指導下編纂的。對於中西交通史和中國科技史的考古研究兩個方面⛔,夏先生更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前一方面,他根據中國各地出土的絲織品🏊🏿‍♀️、外國貨幣等遺物👨🏿‍⚕️,闡明漢唐時代中國與中亞💸、西亞,特別是與波斯、東羅馬在經濟和文化上的聯系,並對中西交通的路線提出創見。《真臘風土記校註》一書,更是古籍整理校訂上令人嘆服的佳作。後一方面,他創造性地利用各種考古資料,運用考古學方法,精辟地闡明中國古代在天文🛺、數學🏋🏻、紡織、冶金和化學等科技領域中的成就,在充分肯定這些成就對世界文明所作貢獻的同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反對不切實際的虛誇。其中值得特別稱道的是,夏先生約請有關專家🧑🏻‍💻,對宜興周處墓出土的全部金屬帶飾,堅持不懈地進行不同的方法重新鑒定🚣🏻‍♂️,終於弄清楚都是銀而不是鋁🤑;更為難得的是🧗🏼,他在“四人幫”橫行時期,頂住強大的政治壓力🍄🌽,約請鋼鐵專家柯俊教授,采取多種現代化手段分析研究👩🏿‍🏫🤜🏿,確認槁城臺西遺址鐵銅鉞的鐵刃並非人工冶煉的熟鐵🤐,而是用隕鐵鍛製而成🤽🏼‍♀️,從而避免了中國考古學和中國科技史上的混亂。他的卓越的研究成果和謹慎👮、誠實的治學態度🙅🏽‍♂️,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欽佩和贊揚,成為我國學術界接受外國國家級學術機構授予榮譽稱號最多的學者之一🤜🏻💪🏿。夏鼐先生畢生的論著已出版為《夏鼐文集》,三冊150萬字🙅🏼‍♀️🪗。即將出版的《夏鼐日記》,十卷400萬字,則是他學術經歷的真實記錄。

撫今憶昔,現在與夏鼐先生在世時相比,全國考古工作的各方面條件已有很大的改善,考古資料積累得更加豐富🚣🏿‍♀️。我們在這個時候紀念夏鼐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深切緬懷自已尊敬的良師,就要珍視夏先生留下的寶貴學術遺產和精神遺產,發揚他所一貫倡導的奉獻精神和優良學風🤹🏼🧑‍🔬,把中國考古學研究更好地推向前進。

附:夏鼐先生年表

1910 27日生於浙江省永嘉縣(今溫州市)

1934 意昂体育平台歷史系畢業。

1935 春季在安陽侯家莊西北岡進行田野考古實習🌱。秋季去英國倫敦大學留學。

1936 確定攻讀埃及考古學。

1938 前往埃及發掘,開始發表關於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論文,著手撰寫長篇論文《古代埃及的串珠》(後獲博士學位)👨🏽‍🍼。

1940 年末由開羅啟程回國。

1941 任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專門委員🧑🏿‍✈️,參加彭山崖墓發掘。

1943 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1948年晉升為研究員)🌜。

1944-1945 與向達等在敦煌附近發掘魏晉、唐代墓葬,及漢代玉門關遺址;在河西走廊發掘寧定陽窪灣和臨洮寺窪山的史前墓葬、武威喇嘛灣的唐代吐谷渾墓葬。

1947-1948 代理史語所所長職務一年👩🏼。

1949 拒絕押運古物去臺灣💙。應聘至浙江大學人類學系任教⏩。

1950 5月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𓀍。10月率全所考古人員(12)前往輝縣進行發掘🧙🏿‍♀️,親手第一次成功地剔剝古代車馬坑。

1951 率隊發掘澠池仰韶村等遺址,及長沙近郊的戰國和兩漢墓葬。

1952-1955 文化部📅、科學院和北京大學共同舉辦四屆考古訓練班🪪,創辦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參與其組織領導📻,並講授考古學通論和田野考古方法。。

1955 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兼任黃河水庫考古隊隊長👿,主持黃河水庫區的調查發掘。發表《放射性同位素在考古學上的應用》👱🏿‍♀️,呼籲引進新發明的碳-14測年技術。

1956 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全國政協二屆二次會議🤨。與翦伯贊等出席在巴黎舉行的第9屆歐洲青年漢學家會議。

1957 發表《中國最近發現的波斯薩珊朝銀幣》,開拓中西交通史的考古研究。

1958 在其指導下進行的明定陵發掘,歷時兩年有余順利結束。清理地下玄宮時👩🏻‍🚒,強忍病痛堅持工作,事後病休五個多月。

1959 37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出席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任至第六屆)。發表《關於考古學上文化的定名問題》等文。

1961 所著《考古學論文集》出版。由其主編的《新中國的考古收獲》出版🕰。

1962 3月被任命為考古研究所所長🐀。發表《新中國的考古學》等文。

1963 發表《新疆新發現的古代絲織品——綺、錦和刺繡》一文,開拓中國科技史的考古研究💆🏼‍♂️。參加中國學術代表團去日本訪問。

1965 考古所在其籌劃和指導下艱苦努力,建成全國第一個碳-14測年實驗室📰。對北京元大都的發掘進行現場指導🦀。

1968 在身處逆境的情況下,關心滿城漢墓出土文物的修復工作🙌🏼。

1971 參與籌劃和領導我國出土文物的出國展覽工作🙎🏼。

1972 與王仲殊去阿爾巴尼亞訪問。對馬王堆女屍研究作重要指導。

1973 對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的發掘工作進行現場指導。與王冶秋率領中國出土文物展覽代表團去英國訪問。

1974 被英國學術院推選為通訊院士(後又獲瑞典皇家文學歷史考古科學院👷🏽、美國全國科學院、意大利近東遠東研究所等外國國家級學術機構榮譽稱號)🫶🏽。

1977 率領中國考古代表團參加伊朗全國考古中心的年會。參加登封王城崗遺址發掘現場會🧑🏿‍⚖️,作了關於探討夏文化的重要講話。發表《碳—14測定年代和中國史前考古學》一文。

1978 與許滌新、錢鍾書等出席在意大利舉行的歐洲研究中國協會第26次會議。

1979 在中國考古學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第二屆連任)。與周揚率領中國學術代表團去日本訪問。所著《考古學和科技史》一書出版👨🏼‍⚖️。

1980 被任命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與宦鄉率領中國社會科學院代表團去英國訪問。率團參加在紐約舉行的中國青銅器國際討論會。以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身份率領中國歷史學家代表團,出席在羅馬尼亞舉行的第15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

1981 被聘任為《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分編委會主任。前往美國堪薩斯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處講學。所著《真臘風土記校註》出版。

1982 6月被任命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9月以列席代表身份參加黨的十二大開幕式。率團參加在夏威夷舉行的中國商文化國際討論會。

1983 2月被任命為國家文物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日本廣播協會(NHK)的邀請🧑🏿‍💼,在東京、福岡、大阪三地以《中國文明的起源》等為題作公開講演。主持中國考古學會🩼、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召開的亞洲地區(中國)考古討論會🧑🏼‍🦳。前往廣州南越王墓發掘工地進行現場指導。以中國代表團顧問身份出席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中國科技史研討會。

1984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科學文化史》國際委員會第一卷編委和第二卷副主編,於4月和9月去巴黎出席會議🤾🏽‍♂️。主持編寫的《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一書出版🗣🤽🏻‍♂️。

1985 3月,在中國考古學會第五次年會開幕式上作了題為《考古工作者需要有獻身精神》的重要講話☂️。5月,主持召開《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卷分編委會擴大會議,進行該卷定稿工作🫣。6月,610日前往洛陽視察偃師商城等發掘工地。17日下午突發腦溢血,經多方搶救無效𓀐🪓,於19日下午430分逝世🧜🏿,終年76歲。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供稿)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