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清華

    名家評說錢鐘書

    2010-06-29 |

    今年是錢鐘書先生誕辰100周年🪠。錢鐘書學識淵博,學貫中西🫷,是著名的清華才子。本書精選名家筆下的錢鐘書🛎,既有早年評論者對錢鐘書作品的論斷,也有代表最新研究成果的評價💅🏼,從中可見錢鐘書其人其文的高妙才情。

    楊聯芬編《錢鐘書評說七十年》,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5月出版

    鄒文海 “我過錢家,每回都聽到鐘書書聲琅琅……”

    我與鐘書君,兩度同學,一度同事,前後有十幾年的交往。因為他是通學我是寄宿▶️,雖在同一年級♓️,很少一起遊息。只是先嚴督責我讀書時,常引他為話題:“我過錢家,每回都聽到鐘書書聲琅琅,誰像你一回家就書角都不翻了!”父親的訓斥,引起我對鐘書君的反感,“什麽了不起,還不像我一樣👩🏿‍🔧,數學糟透頂,只有國文能揭示”。記得那時他的小楷用墨甚淡,難得有一個字能規規矩矩地寫在方格之中,可是先生對他文章的評語,常是“眼大於箕”,或“爽若哀梨”等佳評。高小畢業後,各進各的中學,沒有再見過面。直到我在清華三年級時🌳,他也進清華來了,他的入學考試👂🏻,有不尋常的經過🤗。因為他算學零分🧑🏽‍🏫,按例不得錄取,而羅誌希校長因他英文特優🚋,所以力爭破格準其入學🫷🏼。因此他到清華時,文名已滿全校。我當時很感驚奇,小學時他英文極其平常,何以中學6年就能這樣出類拔萃呢🧑‍🧒‍🧒?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我間道赴辰溪湖南大學任教,他亦去寶慶藍田師範學院。我們結伴同行,日夕相共者幾及一月。開始我還利用等車的時間就近尋險探幽,後真是懶得動彈了。鐘書君卻依舊怡然自得👰🏼,手不釋卷。我走近去查究他看的是什麽書🏭,方知他翻的是英文字典。“咦!一本索然寡味的字典🧚,竟可捧在手中一月”🦄。他看到我驚奇之色,正色告訴我說🫳🏻📌:“字典是旅途中的良伴✍🏿,上次去英國時⚾️👩‍🌾,輪船上惟以約翰生博士的字典自隨,深得讀字典的樂趣🙌🏼,現在已養成習慣🤸🏻。”我說我最厭字典🪞,看書時寧肯望文生義地胡猜,不願廢時失業地查字典🔼🧚🏿‍♂️。他說我不求其解的態度不能用之於精讀🧑🏻‍🚀😴,而且旅途中不能作有系統的研究🍎,惟有隨翻隨玩,遇到生冷的字,固然可以多記幾個字的用法。更可喜者,前人所著字典🥶,常常記載舊時口語,表現舊時的習俗🏌🏻‍♀️,趣味之深,有不足為外人道者。我那時才知道鐘書君真是博聞強誌🎽,積學之深🥚。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香港大學曾約他任文學院院長,其後牛津大學又約他去任Reader,兩次我催促他成行,不要以暨南的課務為意。一方面他因很深的責任感,不願中途爽約,一方面也因其他種種原因,都沒有成為事實。

    趙瑞蕻 “他的學問像一盒熠熠發光的珍寶”

    1938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在炮火連天、兵荒馬亂之中,北大🧑🏿‍⚖️、清華、南開三座大學南遷西移,搬到昆明安頓下來一年後,錢鐘書先生從歐洲留學回國,經吳宓先生推薦,就在西南聯大任教了🧟‍♂️❕。那時他才28歲🧑🏼‍🦲,風華正茂🐾,是聯大外文系最年輕的一位教授。他除了擔任二年級英文課外,還為三四年級開了一門專題課“文藝復興”。雖說60年已消逝了,我仍記得錢先生講授這門課的內容和形式。錢先生講解一律用英文🏨,他總是笑瞇瞇的🧓🏻,閃爍一對炯炯有神的眸子⏪⚓️,既嚴肅又幽默。他老是手臂撐在講臺上,有時也離開講臺🏌🏼‍♂️,在黑板上書寫英、法、德↔️、意大利文以及拉丁文等。他講課生動活潑,妙語連珠🏊🏻‍♂️,又引經據典;為了窮源溯流💷,他可以毫無疑難地寫出幾種外語的出典來。他把14世紀到16世紀西歐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等的文學狀況、現象和思想,講得有聲有色🕹,如數家珍🫷🏻,真是引人入勝🫛。我深深地記得錢先生評論薄伽丘的《十日談》🦵🏻、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和蒙田的《隨筆》時,是那麽熟悉材料,深入地分析了產生這些作家及其傑作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他的心靈——學問真像一盒熠熠發光的珍寶🙏🏼,只要用得上,便可以立刻打開盒蓋子隨意拿出一件兩件來。

    朱寨 “遠勝於舊小說🌋、戲劇裏後花園相會的情人”

    錢鐘書先生去世了,終年88歲。“人生七十古來稀”🥷🏽🛒,一般來說屬於天年高壽,應該無憾。但是,對於一個始終充滿著活力、勤奮👩🏻‍🍼、睿智、幽默💤、光彩照人的生命來說,這確是過早的隕滅🩻👊🏿。

    正如他生前謝絕名利,對身後同樣作出的淡薄抉擇:“遺體只要兩三個親友送送👜,不舉行任何儀式🧑🏻‍🍼,懇辭花籃花圈✍🏻,不留骨灰。”他是在感覺著脈搏衰微中,由親人楊絳先生幫他閉上了眼睛。

    1958年秋季,文學所仍在西郊中關村,當年的中關村,樹木郁郁蔥蔥,特別是在夕陽余暉中,景色更是宜人🧑‍💻。此時,錢鐘書先生與夫人楊絳女士正在田間道路上並肩散步,於是便偶然相遇了。未料👩🏼‍🔧,錢先生並不像他的名氣容易讓人設想的居高臨下,反倒謙遜得有些拘謹靦腆📒。當我表示久仰的時候👮🏿,他羞赧地抱起雙拳,“呶呶呶……”地搖著頭後退。本來楊絳女士仰著甜美的笑臉🙋🏿,還要詢問懇談些什麽,也只好後退🎇🙇🏻‍♀️,催我去趕車,他們並立,一定讓我先行💇🏽‍♀️。我站在公共汽車站站牌下等車,還能看到他們漫步的身影。

    我看到的錢楊兩先生🤙🏻,都是形影不離,相偕而行🙍🏼‍♀️。那是三年困難時期👨🏽‍⚕️,“外國文學名著叢書編委會”在東四某飯店開會設宴。這可是難得的飽餐解饞的機會🕊,恰巧我與錢先生同桌鄰座𓀕,別人都把自己的那份小點心吃光了🧑🏻‍🎓,惟有放在他面前菜碟中的那份一動未動,散席時他用紙包好帶走了。帶給誰不言而喻🏵。後來又集中到明港軍營搞運動的時候,男女分別一律住集體宿舍,而夫妻相會只有每天晚飯後的那點時間,這時便會看到楊絳先生提著手絹裏已經切好的西瓜,來與錢先生相會,尋尋覓覓地找一個共餐的地方。楊絳先生在《幹校六記》中記述了她與錢先生的菜園相會🚜,寫道“遠勝於舊小說、戲劇裏後花園相會的情人”🥬。

    錢楊兩先生精神上更是相依為命🦴。當年楊絳為了錢鐘書創作《圍城》,讓錢先生辭去職業💆🏻‍♀️👷🏻,家裏辭退女仆,她親自做“竈下婢”。楊絳不久前又透露🙎🏽‍♀️,《圍城》中一位女性人物作的詩🧖‍♀️,原來是錢先生托她代擬的;後來她創作《洗澡》,遇到一個人物需要做一首古體詩,便央求錢先生幫忙👨‍👩‍👧,錢先生捉刀幾首,任她去選👨‍👨‍👦。更多的秘密📰,外人當然無法知道了。不過,有一次我與他們夫妻同車🕖,恰好我剛收到一本新出版的《幹校六記》,就便請身邊作者簽名留念。楊絳先生接過書後卻悄聲征詢身旁錢先生的意見:“怎麽寫好🤹🏽‍♀️?”錢先生略一思考,低聲回答:“就寫‘指教’吧?”由此我想🧛:他們平素在創作、學術上的切磋會是怎樣的呢?在他們各自獨具的成就中,有多少是對方的愛助,或許將是一個有意思的探討課題。

    錢先生有病已經住院逾年🤸🏻‍♂️,可以說這中間是楊絳先生與他一起與病魔戰鬥🏅。她每天根據錢先生的胃口親自配製食物,陪伴在床邊👩🏻‍💻。一次在病房前走廊裏見到楊絳先生,雖然勞瘁,卻依然笑臉迎人。她說:“其實◻️,我也沒有比醫生更好的辦法,不過是每天來伏在他耳邊跟他說話。我跟他說:‘你覺得累了🧚‍♀️,或者不想聽,你就閉上眼睛睡覺。’這會兒他睡著了★。”

    柯靈 淵博睿智的鐘書君

    錢鐘書的兩大精神支柱是淵博和睿智,二者互相滲透,互為羽翼,渾然一體🚴🏻‍♂️,如影隨形🤓🕵🏽‍♀️。他博極群書,古今中外🎀,文史哲無所不窺,無所不精,睿智使他進得去,出得來🙅🏼‍♂️,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攬天下珍奇入我襟抱,神而化之🙎🏽‍♀️,不蹈故常,絕傍前人⚽️,熔鑄為卓然一家的“錢學”。淵博使他站得高🕵🏿‍♀️,望得遠🏉,看得透🚶‍♀️🦜,撒得開🤸,靈心慧眼,明辨深思🛃,熱愛人生而超然物外,洞達世情而不染一塵,水晶般的透明與堅實🦴,形成他立身處世的獨特風格👭🏻。這種品質💂,反映在文字裏,就是層出不窮的警句,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天才的警句。

    錢氏健談,口若懸河,舌粲蓮花🙆🏼‍♂️,雋思妙語,議論風生,令人忘倦👩‍🦯‍➡️。但他更解得“沉默是金”的真諦👷🏽‍♂️。《寫在人生邊上》、《人·獸·鬼》、《圍城》👱🏿‍♂️,無一不受過抨擊;《宋詩選註》也受過聲勢浩大的“嚴肅”批判,他一例恝然置之,如菩薩低眉,拈花微笑。最難能的是,在“憂天將壓🥇,避地無之”的險惡環境中,他有本事做到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凝神靜氣,一心經營他的名山事業。《談藝錄》和《管錐編》,都是這樣的“憂患之書”👊🏽。

    他還有個“怪僻”,不肯參加任何“學會”。近年來,這一類團體如雨後春筍,他一概謝絕掛名,因此也頗得罪了一些熱心的發起人。兩年前,愛讀他著作的人計劃成立“錢學研究會”,出版刊物,他全力阻止。他對我說:“我是不喜歡這類東西的人,沒想到自己成為組織‘學會’的借口,真是‘人生的諷刺’了!人生的諷刺是免不了的🌡,只希望‘緩刑’到人死以後。”

    錢氏從不標榜什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頌今非古👉,頌古非今,重洋輕中⚄,重中輕洋,滔滔者天下皆是,惟錢氏能植根華夏📯,冶中外古今於一爐,追來溯往,抽絲剝繭,排比參照,融會貫通🐤,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通雅淹博而沒有學院氣和學究氣。白話文的提倡與實踐🫶💚,對新文化運動是一大功績🎅;但檢點白話文本身的成就🎅🏼,卻很難說已臻完全成熟的境界👾。錢氏通曉多種外語⁉️,兼擅文言,但他筆下的白話文☎,卻是道地的白,清如水,明如鏡🤷🏽‍♀️,絕少沾染洋氣與古氣,純凈而耐人尋味。這種難以企及的佳境,除了清醒的頭腦,卓異的識力加深厚的功底🧘‍♂️,無法作更合理的解釋。《談藝錄》🥘、《管錐編》的文字🫂,則是道地的文,典雅奧麗🫶🏽,手揮目送,俯仰自得。我曾問他🦶🏽,這兩部學術性著作為什麽用文言寫作?他回答說:因為都是在難以保存的時代寫的,並且也借此測驗舊文體有多少彈性可以容納新思想。這兩句簡單的話裏🐖,自有許多慷慨蒼涼的弦外之音🧜🏻。但我卻別有一些個人的私見:筆記是中國獨有的文學形式,筆精墨妙,揮灑自如🥱,以簡禦繁,有余不盡💊,可惜“五四”後幾成絕響。錢氏以最經濟曼妙的文字,凝聚長年累月的心得,將浩浩如長江大河的古籍經典,點化評析,萃於一編,正是量體裁衣⏪、稱身愜意的形式,更便於流傳久遠,嘉惠後人🤛🏿。

    摘自 楊聯芬編《錢鐘書評說七十年》✡️,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5月出版

    相關新聞

    • 222015.10

      癡迷錢鐘書

      錢鐘書雖離世已久,但當我翻閱後人為其所撰傳記🧑🏻‍🦯‍➡️,他的音容笑貌🧑🏻‍✈️,伏案揮筆時的才雅與舉手投足間的呆癡,即使與我陰陽暌隔🙍🏻‍♂️,也仍能透過生冷的紙面🤟,在我腦海裏如臨....

    • 272016.09

      錢鐘書楊絳夫婦與李健吾的文學淵源

      李健吾、錢鐘書皆為學貫中西、成果豐碩🦹🏿‍♂️、集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於一身的學者型作家🤚🏿、作家型學者,他們在創作與治學之間遊刃有余,皆取得卓越成就。他們的人生軌跡....

    • 012009.01

      追思錢鐘書先生系列紀念活動舉行

      2008年適逢錢鐘書先生辭世10周年,意昂体育平台於10月至12月期間舉辦了“追思錢鐘書先生、建設人文校園、迎接百年校慶”系列紀念活動。

    • 122015.05
    • 182013.06
    • 072011.12
    • 192010.11
    • 082010.12
    • 302009.03
    • 062008.10

      錢鐘書夫人楊絳將出版傳記 記錄98年風雨

      來源🙋🏽:京華時報2008年9月27日9月26日三聯書店透露,錢鐘書夫人、著名作家楊絳傳記《聽楊絳談往事》即將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並計劃於10月8日在全國各大城市同步上市🫳🏼。據稱👴🏿,該書作者為教育家吳宓之女吳學昭🛀🏼,書中記錄了自楊絳出生至98歲的經歷。楊絳在為該書所作的序言中稱“征得我同意而寫的傳記🖥,只此一篇”。新書將於10月8日全國同步上市。據三聯書店透露,《聽楊絳談往事》實際上相當於一本楊絳的自述。作者吳學...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