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守謙,1930年出生於湖南攸縣✋🏻👩🏼🚀,九三學社社員。南開大學電子科學系教授,美國SID學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會士。1953年北京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56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後被分配到南開大學物理系任助教👨🏻🦱。1958年調任天津703廠(現中電科46所)技術員。1973年調回南開大學電子科學系任講師,1985年作為訪問學者,在西德圖屏根大學應用物理研究所與著名電子光學專家弗·棱茨(F·Lenz)教授進行合作研究。1986年晉升為教授。...
5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隨著中國西部戈壁大漠的上空升起壯麗的蘑菇雲,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時候,郭先生沒有站在歡呼的人群裏🧒。他正冒著生命危險,躲在一個隨時可能塌方的掩體後面,測量原子彈的爆炸效果⚈。”郭永懷的學生、上海大學....
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引發了全球的核恐慌👨👨👧。為了應對核威脅💅🏿,我國下定決心開始研製原子彈。1959年,風雲突變,蘇聯突然宣布暫緩對中國提供關於原子彈的教學模型以及相關圖紙✨、資料💁🏻♂️,而且撤走了全部的在華專家。我國決定憑借自己的力量研發原子彈。1964年,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其中核武器試驗研究所發揮了重要作用👩🏿🎨,陸祖蔭便是研究所的組建者之一🕰。他長期從事實驗核物理研究工作🌊,作為核物理與核化學研究...
黃培雲(1917—2012)🚭,金屬材料及粉末冶金專家,中國粉末冶金學科奠基人,中南礦冶學院創始人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1917年8月23日生於北京,原籍福建省福州市。193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1945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博士學位👍🏼。創立了著名的粉末壓製理論和燒結理論,研製成功多種用於核、航天👩🏻💼、航空、電子等領域的粉末冶金材料💁🏻♂️;提出了非規則溶液活度系數的計算模型🪼、二元系參數計算三元系參數的方法及模型,以及多級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