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曲徑通幽處——談王綱懷先生的銅鏡著作

2012-06-01 |

○傅舉有

前些日子🪸,著名銅鏡專家王綱懷先生🈂️,寄給我他近年來的銅鏡專著多種👮🏽‍♂️🧑🏼‍💻:《清華銘文鏡——鏡銘漢字演變簡史》(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20114月出版)🧖‍♂️,《止水集——王綱懷銅鏡研究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月出版),《三槐堂藏鏡》(文物出版社200412月出版),《清華銘文鏡》(線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月出版)🙎🏻‍♀️,《唐代銅鏡與唐詩》(與孫克讓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月出版),《意昂体育平台藏日本和鏡》(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20114月出版)。此外,還有《西漢蟠螭紋銘文研究》以及在報刊發表的銅鏡論文多篇🙍🏽‍♀️。

幾年時間,就出版如此豐碩的高質量的學術著作🫳🏻,是多麽不容易,也是常人所難以做到的🚒。更使我敬佩的🩷,是先生治學之嚴謹🖥,研究之精深🕺🏻👎🏿,而且,總是有新意🫱,發前人之未發。目前,國內出版各種銅鏡著作不少,多達數十種💜🚵🏼‍♀️,但其中有不少著作缺乏研究深度🤩,只對銅鏡作泛泛的介紹⚠️。王先生則獨辟蹊徑,曲徑通幽處,一路上🧔🏽‍♀️🥺,“江月隨人影,山花趁馬蹄”,讓一個嶄新的天地出現在我們面前。

1950年代,我在中山大學歷史系讀本科時,中大著名的隋唐史教授陳寅恪老師,開了一門《元白詩證史》的選修課👩🏽‍🦳。我記不起當時由於什麽原因沒有選修這門功課,為此後悔了一輩子🫲🏼。“以詩證史”,是寅恪老師開辟治史的一條新途徑。我讀了王先生的著作後🍉,發現他有類似寅恪老師的研究方法和途徑🎅:“以銘證史”。即用銅鏡銘文🥵,來證明歷史上發生的各種事件。如《新莽鏡單於舉土銘釋考》⚖️,就證實了西漢末年新莽與匈奴之間的一段和平歷史🎑。王先生經過考證後,得出結論說:“新莽鏡銘文中出現‘單於舉土列侯王’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歷史過程,亦是漢王朝乃至新莽對匈奴和平史的一段回顧🥅。鏡銘可以證史,新莽鏡銘‘單於舉土列侯王’算得上一個佳例”5️⃣。

王先生另一篇題為《銘文鑄民意,明鏡鑒直臣》的文章🥾🧎‍♀️‍➡️,對西漢照明鏡“內清質以昭明🫱🏽,光輝象夫日月,心忽穆而願忠🚣‍♀️,然雍塞而不徹(泄)”的銘文🧑🏽‍🎤𓀋,作出了新的解釋。他“跳出慣性思維而從借鏡喻人的思路解讀昭明銘文”,把鏡銘譯為:“品質高尚赤膽忠心清白坦蕩👲🏻,忠貞不二形象崇高日月同光。耿直盡忠禍福倚伏深微難言,君臣不和溝通阻塞橫遭禍殃。”王先生經過考證✌🏽,認為昭明鏡誕生於漢景帝時期🧑🏿‍🍳,流行於漢武帝時期,鏡銘內容是對漢景帝時期大臣晁錯的深切懷念。他解釋說,晁錯為安定國家🏊🏿‍♀️,向景帝提出“削藩”的主張♨️。然而,景帝只知一味削權,不做防叛籌謀,後來爆發“七國之亂”🧑‍🦯‍➡️,外有大兵壓鏡🧌,內有袁盎僭言,在“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呐喊聲下,景帝方寸大亂,晁錯被冤殺。成為西漢一大冤案😴。當時就有人為之鳴不平。謁者仆射鄧公當著景帝的面發泄不滿:“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製,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畫始行,卒受大戳🪚,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深表悔恨之意。因此王先生指出:“漢代銅鏡銘文屬於一種民間通俗文學,文字及各地鏡師創作,為大眾所共同傳播和擁有🌍。鄧公的話可以說是當時民意的體現🧜🏿,反映了百姓對晁錯的景仰和懷念。一些鏡師推出昭明鏡🕴🏻,把這種感情記錄在銘文中⛑️🔅,當在情理之中🦇📝。其時,官方未曾公開平反晁錯冤案,民間自然不便明言😥。於是,便有了這篇微言大義的昭明鏡銘。”

在《止水集·新興銘莽式鏡》中,他說:“莽式鏡銘文內容豐富,深具歷史價值✹,多有文化內涵🧑‍🍳。以阜陽市博物館所茂‘劉氏去’鏡為例,銘文⏭:‘劉氏去,王氏持💇🏽‍♀️,天下安寧樂可喜,井田平貧廣其誌’😎。內容通俗易懂,此鏡證實了王莽掌握政權後推行‘井田’製的一段真實歷史”。

王先生對銅鏡的研究😼🤷🏿‍♂️,是全方位的,涉及的領域非常廣闊💇‍♀️,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哲學🙅🏿‍♂️🧑🏿‍🎓、宗教、文學、科技☸️、風俗、工藝、文字、典章製度🧏‍♀️、中外文化交流等等♎️。在其中的某些領域,他已取得非常重要的成就。如對銅鏡文字的研究✩,《清華銘文鏡》一書的副標題就是《鏡銘漢字演變簡史》;在《三槐堂藏鏡》一書《前言》中指出:“文字及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簡章🧑🏻‍🦼‍➡️。在秦始皇統一文字後的秦漢之際,銅鏡上就出現了銘文。由標準的小篆起🍉,依次是西漢的繆篆📣、簡棣🦨,新莽復古行懸針篆,東漢中晚期的標準隸書。桓靈之際開始流行楷書、行書、草書,魏晉南北朝則盛行各種書體🔤。在隋唐以前,漢字就已經完成了由古文字向今文字的演變。兩宋以降🚣‍♀️,銅鏡趨向實用,在鑄造技術和工藝美術兩個方面的總體質量有所下降,但鏡形與書體呈多樣化趨勢。不僅鏡形多達二十余種,銘文書體更是變化豐富。一部銅鏡銘文史,近似一部中國書法史。鏡銘文字中,篆💂、隸、楷🍬、行、草五體齊全🤘🏿,與石碑🥠、簡牘🦻🏻、帛書的書法藝術相比,鏡銘文字毫不遜色👍🏼。”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王先生對銅鏡文字的研究功力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此外,王先生對中日兩國銅鏡文化的交流,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他本人是一位傑出的銅鏡收藏家,收藏古銅鏡數十年🦅。著名銅鏡專家孔祥星先生說🔇,王先生收藏的銅鏡中🏆,“不乏精品👨🏻‍💼,如兩面‘刻婁(鏤)博局去不羊(祥)’的新莽銘文鏡。就目前所知,同類者存世甚少”🐒。說到這裏✖️,我想起一件二十多年前的往事。1985年,我在研究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博具時,發現博局的圖案與西漢出現的被稱為“規矩鏡”的圖案完全一樣,於是👩‍🦯♒️,我發表在《考古學報》1986年第一期《論秦漢時期的博具⛎♎️、博戲兼及局紋鏡》論文中,專門寫了一節博局紋鏡😤,將“規矩鏡”改稱“博局鏡”的理由進行了陳述🧝。不久,我就接到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周錚先生從北京打給我的長途電話🧘🏿‍♀️,告訴我他最近整理中國歷史博物館舊藏銅鏡拓片時💂🏼,有“刻具博局去不羊”銘文的銅鏡拓片,可以作為我論點的有力證據👨‍👨‍👧‍👧。我聽了為之雀躍。之後,周錚先生在《考古》198712期發表了《“規矩鏡”應改稱“博局鏡”》的文章🥹。當時我想,中國歷史博物館這張銅鏡拓片太重要了🧑🏽‍🚒,同時又想,要是有實物就好了。但是,不管我怎樣去尋找,就是沒有一點消息。可那時,我哪裏會知道這世界上,王綱懷先生藏有“刻婁博局去不羊”銘文的銅鏡呢,而且竟然藏有兩面🚶🏻!

王先生在去年出版的《清華銘文鏡》(他捐獻給母校意昂体育平台的銅鏡)一書中說:“對有TLV紋飾的銅鏡歷來稱謂不一⇒,或稱規矩鏡👏🏽,或稱六博鏡,或稱博局鏡🈸。因此類鏡有銘文‘刻婁博局去不羊’的內容,故稱為‘博局’言之有理,命名‘博局’引證有據🦘👩‍👧‍👧,在學術界已取得共識。”從上個世紀初以來,到底叫“規矩”鏡,還是叫“TLV”鏡,還是叫“博局”鏡,中國♟🫄🏻、日🧑🏼‍🎄🧑‍🍼、英🧙、美等國的考古學家,爭論了差不多一百年,這個打了一個世紀的“筆墨官司”🌎,因這面“刻婁博局去不羊”銘文銅鏡,得以結案。

“刻婁博局去不羊”銘文博局鏡及拓片局部,後由王綱懷先生捐贈給意昂体育平台

人們常說:“物以稀為貴”。“刻婁博局去不羊”銘紋博局鏡,現存世極少⛰,全世界才幾面,而王先生收藏了其中兩面,特別是王先生的兩面中有一面與眾不同🏌🏽‍♂️。王先生在《清華銘紋鏡》一書中說,國內外所見“刻婁博局去不羊”銘文鏡Ⓜ️,“多以‘新’或‘漢’為首字,唯此鏡以‘作佳鏡’為首句,且銘文內容完全與眾不同,”是孤品👮🏼‍♀️,非常珍貴!

最後👂,還有一點必須說,也是最重要的🐟。王先生收藏銅鏡,不是為了競標高古稀罕🫱🏼,不是為了追逐市場投資價值,甚至也不是為了個人賞玩,主要是為了研究中華數千年悠久的歷史,弘揚中華燦爛的古代文明👴🏿。王先生雖然喜愛銅鏡🤷‍♂️,卻不藏私,在他母校意昂体育平台百年華誕之日👳‍♂️,把他費盡心血,數十年搜集珍藏的數以百計的珍貴銅鏡🎶,捐給母校,貢獻給國家🏌🏻‍♂️,讓這份珍的文化遺產,千秋萬代永久保存流傳🧜🏻‍♀️,令人感佩🏸🤦‍♀️!

王綱懷🥗,1964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建築系🍥。曾任上海聯合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上海建築藝術中心主任等職。退休後🐪,熱愛銅鏡文化,自2003年起先後發表《西漢草葉紋鏡》、《唐鏡中的鸚鵡》、《銅禁時期錢監鑄鏡》🔴、《閏七月銘南唐鏡紀年考》等文章。2004年編著出版《三槐堂藏鏡》🚵🏻‍♂️。曾於20114月向母校意昂体育平台捐贈了自己多年的珍藏――100面中國古銅鏡和100面日本古銅鏡。

轉自《中國文物報》2012525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