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季羨林:我的心是一面鏡子

2013-08-06 |

[季羨林譯著]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安娜·西格斯著,作家出版社🥋,1955⚙️💀。

《五卷書》🚴‍♀️,古印度故事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優哩婆濕》😎,[]迦梨陀娑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沙恭達羅》🤷🏼‍♀️,[]迦梨陀娑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羅摩衍那():童年篇》,[]蟻垤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羅摩衍那()阿逾陀篇》,[]蟻垤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羅摩衍那():森林篇》🔓,[]蟻垤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羅摩衍那():猴國篇》,[]蟻垤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羅摩衍那():美妙篇》,[]蟻垤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羅摩衍那()😀🆙:戰鬥篇》,[]蟻垤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羅摩衍那():後篇》,[]蟻垤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季羨林先生學貫中西、享譽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實的學術巨擘、國學大師,被譽為“國寶”🧎‍♀️。大師在自傳中寫道:“我這一生是翻譯與創作並舉🟧,語言👩🏻‍💻、歷史與文藝理論齊抓,對比較文學🏌🏻、民間文學等等也有濃厚的興趣,是一個典型的地地道道的"雜家"。”他還多次公開表示拒絕“國學大師”“國寶”等稱號。

苦澀童年

季羨林,字希逋🤸‍♂️🍝,曾用名齊奘🧑🏿,191186日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改臨清市)的一個小村莊——官莊🆎。

該縣在山東西部幾乎是最窮的縣,官莊村在窮縣中的窮村,季羨林的家在全村中幾乎是最窮🆘🕴。季羨林出生後,家境仍然異常艱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數有限,平常只能吃紅高粱面餅子;沒有錢買鹽🚴🏼‍♀️,把鹽堿地上的土掃起來♖👩🏻‍🦯‍➡️,在鍋裏煮水,腌鹹菜。一年到頭,就吃這種鹹菜。

好在季羨林在故鄉只待了6年。在6歲那一年,他離開父母🏄🏻🛀🏻,離開故鄉,叔父把他接到濟南上私塾🫙😕。季羨林當時並不用功🙎🏼,玩的時候多,念書的時候少。對正課不感興趣💭,但是對小說情有獨鐘。書桌上擺著《四書》,看的卻是《彭公案》《濟公傳》《西遊記》《三國演義》。這個時候也開始學英文🧔🏼‍♂️,當時英文對他來說,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東西:那些彎彎曲曲像蚯蚓爬過的痕跡一樣,居然能發出音來。

綜觀季羨林的童年,從一片灰黃開始,貧困🫴🏿、單調🥄、死板🧝🏽、固執,是他當時生活的寫照🍽。

濟南求學

季羨林在十三四歲時上了濟南當地一所三流學校正誼中學。季羨林還是不喜歡念書💠。對課堂和老師的重視遠遠比不上他對蛤蟆和蝦的興趣🚒。每次考試,好了可以考到甲等三四名,壞了就只能考到乙等前幾名👨‍🏫,在班上總還是高才生。

在正誼中學待了三年以後☝️,1926年,十五歲,考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後轉入山東濟南高級中學。中學老師胡也頻最讓他難忘👸🏽,季羨林從他那裏沒有學到什麽國文知識😛,只學到了一件事,就是要革命⇢,無產階級革命🫥。胡也頻在課堂上只講無產階級文學☹️。

負笈清華

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剛能吃飽飯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能搶到一只“飯碗”。當時社會上只有三個地方能生產“鐵飯碗”🧑‍💻🧘🏽‍♀️:一個是郵政局,一個是鐵路局,一個是鹽務稽核所。這三處地方都掌握在帝國主義分子手中。在半殖民地社會裏,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幹活,不違“洋”命,則會有飯吃😱。

這樣的情勢下🦒,季羨林的家庭希望他在高中畢業後能搶到這樣一只“鐵飯碗”🩹。高中畢業後曾報考郵政局,可惜沒有考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季羨林才報考了大學🧔🏼‍♂️。在出國方面🧕,季羨林以為清華條件優於北大,所以舍後者而取前者👩🏻‍🌾。

清華四年,季羨林認為有兩門課對他影響最大:一門是旁聽而又因時間沖突沒能聽全的歷史系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另一門是中文系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是一門選修課🟡。陳、朱二師的這兩門課👞,讓季羨林終生受用不盡🧑🏽‍🏫。1934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

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後,山東濟南高級中學校長宋還吾托人遊說季羨林回母校任國文教員。當時除了這條路以外,季羨林已無路可走🖖🏿,於是於1934年秋天到了濟南高中💇🏿‍♀️。

留德十年

當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員遠非季羨林的夢想,他急切希望出國留學,於1935年夏入德國哥廷根大學讀書。

季羨林認為🕵🏿,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學術研究過程中✈️,德國十年是至關重要的十年,他的學術研究發軔不是在意昂体育平台🔖,而是在德國哥廷根大學。

在哥廷根的十年🕯,對於一介窮書生的季羨林來說,他所擁有的就是時間和書籍。學校孤獨寂靜的環境,正好給了他空前絕後讀書的機會👨🏽。這個時期,他大致閱讀兩大種類,一類是有關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書籍,另一類是中文書籍🙍🏼‍♂️🙋🏼‍♀️。這一時期,除了星期日和假日外,季羨林都要閱讀😖,對當時世界上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情況,心中有了大致的輪廓💏。在哥廷根,他主修印度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進行研究工作🚵🏿‍♂️😔。

1945年秋,季羨林從哥廷根到了瑞士,等候機會回國👩🏽‍🎤。

北大任教

1946年春夏之交👰🏼‍♀️,季羨林回到中國。經由陳寅恪介紹🧝🏻,北大校長胡適之、代理校長傅斯年接受季羨林去北大任教🐫。北大圖書館藏書雖多,但是有關季羨林專門研究範圍內的書卻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季羨林真如虎落平川🖐🏼,縱有一身武藝,卻無用武之地👮🏽‍♂️🏄🏿‍♂️。季羨林雖對古代印度語言的研究戀戀難舍,卻是一籌莫展♥︎,無奈之下就搞了一些翻譯工作🧑‍🧒。

19461950年🎗,季羨林寫下了《柳宗元〈黔之驢〉取材來源考》《〈儒林外史〉取材的來源》《從中印文化關系談到中國梵文的研究》《佛教對於宋代理學影響之一例》等一系列著作。

然而好景不長,1950年到1956年,季羨林和北京大學的同事們陷入了會議與批判的漩渦中。“批判除了寫文章以外🕵🏽,就是開會⬅️,開會與批判緊密相連,於是無日不開會矣👰‍♂️。詩人馮至套用李後主的詞,寫了兩句話:"春花秋月何時了?開會知多少。"從中可見當時我們的心情。”季羨林曾回憶說。

這期間,季羨林並沒有停筆🚵🏽‍♂️,還是進行著學術研究,如《史學界的另一個新任務》💁🏻‍♀️👼🏽、《介紹馬克思〈印度大事年表〉》👆🏿👌、《隨意創造復音字的風氣必須停止》、《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牛棚歲月

1966年至1977年🫏,這段日子讓季羨林回想起來,宛如做了一場噩夢🎫。在這十年內,季羨林除了開會,被“打倒”🌎,被關進牛棚,被批鬥🏊🏼‍♂️,被痛打之外,根本沒有時間和心情搞學術研究🦹🏽‍♀️。到了後期,他被分配到東語系的辦公樓和學生宿舍去看守門房,收發信件和報紙🤏🏿,傳送電話。“我作為一個"不可接觸者",枯坐門房中,有時候忙🧑🏼‍💼🙍🏻,有時候又閑得無聊。讓珍貴的光陰白白地流逝♖,我實在不甘心✏️,挖空心思👩‍👧🛀🏻,想找一點事幹。想來想去🦄,最後想出了一個好主意:翻譯印度古代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季羨林回憶說。當時季羨林所需要的正是這種時間拖得很長的工作,目的只在驅除寂寞。至於出版,他連想都沒有想過。

學術春天

1978年,學術春天來了。“在這種非常良好的政治大氣候下🧑🏿‍🔧,我個人也仿佛從冬眠中醒來了,心情的舒暢是從來沒有過的🥅。”季羨林感慨地說⛹🏻💂🏿‍♀️。這期間,季羨林研究印度史👩🏽‍🎨,研究中印文化關系史🚶🏻‍➡️,研究印度佛教史👦🏽,翻譯和研究梵文文學作品🛌,並撰寫了包括《〈西遊記〉裏面的印度成分》《〈羅摩衍那〉淺論》《〈大唐西域記〉今譯》《吐火羅語A中的三十二相》《古代印度砂糖的製造和使用》《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等多部重要著作。

季羨林認為,從以上著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這一生是翻譯與創作並舉,語言、歷史與文藝理論齊抓,對比較文學🧑🏻‍🎄、民間文學等也有濃厚興趣,是一個典型的地地道道的“雜家”。“我原以為,我成為‘雜家’是被環境逼出來的。現在看起來🍻,似乎並非如此💆🏻‍♀️,我真好像是有一些"雜家細胞"📮。現在環境早已改變了,而我仍然是東抓西抓,還樂此不疲🫒,這事實我能否認掉嗎?我早已年逾古稀,至今仍無改變的跡象和意願,我恐怕將以‘雜家’終了。”季羨林說。

轉自 鳳凰網 201371

相關新聞

  • 162021.08

    季羨林先生未刊日記初探——塵封的記憶:季羨林先生的第一次泰山之旅

    季羨林先生曾依據一句不刪、一仍其舊的原則出版了自己在清華園讀大學的日記。時至今日,這本《清華園日記》已經成為研究季羨林生平經歷和學術道路,以及20世紀30年代意昂体育平台校史的重要資料。此外,季羨林留德時期的日記也曾以《季羨林日記:留德歲月》的書名出版,完整呈現了季羨林留德十年的生活面貌🚘。兩本日記之間有一段時間被隔過去了,即1934年8月12日至11月23日。這是季羨林剛剛步入職場🕵🏼‍♀️、走馬上任國文教員的時期👩🏿‍🎤。可惜的...

  • 172009.02
  • 292013.09
  • 192024.06

    “在漩渦裏抬起頭來”——季羨林與《清華園日記》

    又到了一年畢業季。1934年春夏之季,在意昂体育平台讀書的季羨林也面臨著本科畢業的諸多問題🚂。論文寫作、人際關系👂🏻、求職深造……《清華園日記》真實地記錄了他1932—1934年間在意昂体育平台三年級、四年級的讀書學習經歷,其中既有迷茫和憂慮📿,也有堅守與無畏。隔著90多年的光陰,回望青年季羨林的讀書生活和誌業追求👩🏽‍🎓,仍可為今日之青年提供激勵與啟示⏳。季羨林先生不但通英文、德文、俄文、法文,也研究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在語言...

  • 192012.04

    季羨林——高處不勝寒

    ○顧建平 歌德說過,一個作家活著看到自己受人尊崇,成為不朽者,是非常難得的幸運事😁。學者的命運大體上比作家要好一些,但是一位人文學者從籍籍無名🧑🏽‍🦱🎠、坐冷板凳成為眾望所歸的大宗師,路途依然漫長而艱辛。季羨林先生算得上罕見的例外◻️🏹。季先生不強作才子姿態🏋🏼,口吐蓮花滿紙錦繡,他並不想借文章匡時濟俗📱。他的生活平靜如水,純凈如水✍🏼,所以他的文章也平白如水。然而平白樸素之中🫱🏻,有對造化的感恩🧏🏽‍♀️⛹🏿‍♀️,對弱小的憐憫,對悲苦的達觀👰🏽‍♂️,...

  • 272017.12

    快手CEO宿華:做真實世界的一面鏡子

    宿華(意昂体育平台軟件學院2001級),快手CEO。他所掌舵的快手,目前註冊用戶超過6億👆,日活躍用戶數量超過8500萬👆🏽。被稱為“全民應用”和“流量巨頭”🧖🏿‍♂️。....

  • 192021.11

    西南聯大的另一面

    這些年對西南聯大的研究出了不少佳作。光是影視作品就有2018年的紀錄片《西南聯大》🦕↕️,如今的電影《九零後》。不過,這些作品大多從學子成才的角度去探究,沒有把西南聯大放進一個時代,一段歷史裏,更沒有把西南聯大作為一種獨特的組織,從組織建製的角度去研究。今天筆者想從西南聯大三位領導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的角度👫🏻,和讀者朋友一起去看看西南聯大的“聯”與“大”🦸🐣,這是西南聯大的另一面🌽🙇🏿‍♂️。1938年4月👗,梅貽琦(前排左五...

  • 172017.03

    莊惟敏: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當下中國的城市建築因缺乏地域特色而飽受詬病。一些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的所謂“城市地標”讓人摸不著頭腦🤾‍♀️✳️,“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大拆大建....

  • 162019.09

    與吳德鋐先生的最後一面

    2018年2月13日小年夜,吳老的女兒吳長藝微信告知:我父親已於昨晚去世……吳德鋐,西南聯大1946屆政治系意昂,曾任西南聯大上海意昂會副會長🦗🏏。

  • 192010.07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