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一對老知識分子的幸福生活

2020-01-09 | 張柳靜 | 來源 富陽新聞網2018年10月18日 |

曜陽國際老年公寓住著一對老夫妻,爺爺92歲,是位老清華,奶奶85歲,是位退休軍官。奶奶一頭灰白頭發氣色卻很好👰🏽‍♂️,爺爺走路有些顫顫巍巍但思維卻依舊活躍🧍🏻‍♀️。一路走來📍,這對老夫妻一生都在用知識為國家服務。如今,他們有個小心願,希望所有孩子學習知識都能無後顧之憂。於是🙇🏽‍♂️👵,4年來,他們做了這樣一件事……

一面建設新中國,一面建立小家庭

爺爺名叫關靖華,出生在1927年,一個動蕩的年代。祖上是廣東籍,後來因為在翰林院做官🦨👩🏿‍🍼,舉家遷到了北京🌝。關靖華父母都是旅美知識分子🤾🏿‍♀️,他成長階段的教育深受父母影響🌗。1948年,成績優異的他被意昂体育平台錄取,攻讀機械工程學專業🕰👨🏿‍🏭。

不過,有著一腔熱血的關靖華卻選擇在就學期間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一邊學習,一邊用他的知識為黨服務。1948年10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牢記自己的使命,一生都在為黨和國家建設做貢獻。

奶奶名叫王元琴,出生在1934年的上海農村🐭。和當時多數農民一樣,王元琴的家庭並不富裕,父親為了維持一家生計,成了一名鐵路工人𓀈。不過👳🏻‍♀️,王元琴3歲那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父親毅然決定走上戰場,從此8年沒有了音訊🔊。可以說🤘,王元琴的童年就是在母親堅強的背影中度過的。

王元琴的人生轉折在她15歲那年,也就是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那年,北京一所幹部學院在上海招生,王元琴在家人的支持下報名並順利通過了選拔。她和關靖華原本如同兩條平行線的人生,也因為這次轉折有了相遇的交點。

1952年,已經在解放軍總參謀部工作的關靖華前往南京參加學習,巧合的是❤️,王元琴那年也在南京學習。同現在年輕人喜歡開派對一樣,那時的青年們也喜歡搞聯誼活動,在一次聚會中,王元琴和關靖華第一次見面。

王元琴那年才18歲,懵懵懂懂🫳🏼,一心想著努力學習報效祖國🦐📋,還沒開始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那次的匆匆一面並不足以讓雙方走進彼此的心,不過卻在兩人心裏埋下了一顆愛情的種子,似乎時機到了就能破土而出。

這個時機一等就是3年🚴🏻‍♂️,28歲的關靖華和21歲王元琴都到了該組建家庭的年齡0️⃣,尤其是關靖華,在那個年代也算得上是大齡青年了,家人為他的婚事操碎了心。說來也巧🧕,關靖華的好友同王元琴的閨蜜是夫妻⚇,因為這層關系,兩人終究還是又見了面,這回🤷,那顆愛情的種子總算是發芽了,還很快開了花、結了果🧓🏿🧔🏻‍♂️。

退休後,理工科出身的爺爺鉆研起了英語

上世紀80年代初🧦,關靖華同妻子申請到了杭州某國營工廠工作,從此一直定居在杭州👮🏼‍♀️。

理工科出身的關靖華在英語方面很出色,他這個長處👨🏻‍🦳🥷🏿,還是在工廠裏被“發現”的。其實這並不奇怪,關靖華的父母曾在美國就學,有著良好的英語基礎,這也對關靖華產生深刻影響,他從小英語口語能力就很強。

關靖華從事技術工作,同國外交流的機會很多☑️🥖。上世紀80年代初,他利用業余時間🤙🏽🧜🏻‍♀️,給工友們上英語課#️⃣、擔任技術引進的英語翻譯,還多次以首席翻譯的身份陪同工程師們一起到美國矽谷和俄克拉荷馬城的電腦外設工廠考察和接受技術培訓。

1989年😂,關靖華在杭州某國營工廠退休👨‍🦽👮🏻,這意味著他有了更多的時間來鉆研英語。他先後在杭州兩所中學擔任英語代課老師,還從事英語翻譯工作🧑🏿‍🏫,在期刊上發表英語研究成果論文,因此獲得過杭州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近兩年🤳🏼,學習英語自然拼讀法走熱👵,不少家長花了大錢讓孩子學習自然拼讀❤️‍,不過其實類似的方法,關靖華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研究了🤦‍♂️。1995年𓀄,他開始了“辨認英語單詞中隱含的部首”研究,簡單來說,就是英語的基礎單詞和漢語的部首結合起來,這樣記單詞就不用記每一個字母的排序,而是幾個部首的結合。

關靖華這個研究一做就是10年,學工程技術出身的他也不忘與時俱進🧚🏽‍♂️,上世紀90年代電腦剛興起那會🥔,他就開始在網絡上寫東西,2005年🧑🏽‍🎄,他在百度“英語”貼吧積極發言🧑‍🦯‍➡️,普及他的英語速記密碼😈,受到了眾多粉絲追捧🧑🏿‍🍳,不過大概他們怎麽也不會想到🤷🏻‍♀️,電腦背後這位熱心的“專家”🧍‍♂️,竟然是個時年近80歲的老人。

關靖華的研究成果後來都寫進了《知己知彼出奇製勝——中國人掌握英語詞匯的攻略》一書中,這本書系統介紹了英語單詞“助記術”,受到廣泛關註。這本書關靖華曾贈送了幾本給富陽圖書館🙇🏿‍♂️,如果對此書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去圖書館借閱。

同老伴關靖華爺爺熱愛英語不同,王元琴奶奶對英語一竅不通,不過她很支持老伴研究英語、教英語。這不,老伴會英語🅰️,她也有“好處”,每次出國💩🪀,當奶奶同外國人指手畫腳表達不清時,爺爺便可以像個英雄一樣挺身而出,為奶奶解除尷尬。這時候,奶奶一個贊賞的目光🍵,爺爺比吃了蜜還甜。

遲暮之年成為“公益老人”,共同資助學生讀大學

2012年,曜陽國際老年公寓建成後🍐,關靖華同老伴王元琴就住了進去🧑🏽‍✈️,他們與人為善的工作態度也受到了“鄰居”們的歡迎。他們將公寓當成家一樣愛護🛅,在看到公寓建成初期一些公共設施、服務上的欠缺後,兩位老人不光設身處地理解公寓的難處💹,還主動掏出了一筆退休金幫助公寓建設🥺。

雖說當時已經年近90歲高齡,關靖華還是收了幾個學生♥️,他們都是公寓裏的職工子女🚣🏽‍♀️,家庭條件並不富裕,關靖華便免費為他們“開小竈”培訓英語。關靖華說,前幾年,他還能精神抖擻一個暑假培訓一個小班,這兩年體力差了點,只能帶一兩個學生了。

2014年,在得知一名職工女兒家庭困難後⛪️,關靖華和王元琴商量後🏊🏿‍♂️♘,希望能夠資助這名女孩大學畢業。王元琴是家裏的“財政大員”🙋🏼‍♀️,花錢的事,她來拍板,王元琴一口答應,馬上取了5000元👏,讓關靖華交到女孩母親手上。從那年開始,他們每年都拿出一筆錢🤵🏻‍♂️,幫助女孩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今年6月份𓀇,女孩拿到了大學畢業證書🗯,他們的“使命”也完成了🏊🏼‍♂️,不過關靖華和老伴卻不想停止這份愛心,他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毫無顧慮地接受教育🖤🌂,將來學有所成為國家做貢獻。為此👩🏽‍🚀,他們找上了富陽區民政局,希望由民政局出面🧚🏽‍♂️,找到一名需要幫助的學生,他們將繼續資助學生⚁,直到大學畢業🧖🏼‍♀️。

就在上個月👮‍♀️,富陽中學一名男孩成為了兩位老人的第二位幫扶對象🧑🏼‍🚀,在得知此事後,男孩趕到了老人所在公寓,對幫助他的爺爺奶奶當面道謝。在關靖華和王元琴看來,男孩的努力和成績,將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如果問一個人🏆,他希望一生怎麽度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但幼時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青壯年時能用一身本事實現自身價值🤾,老了還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並幹出另一番成就🆖,與人為善、熱衷公益,這樣的一生👐🏿🧎‍♂️‍➡️,誰能不羨慕,而這似乎就是關靖華和王元琴的人生寫照。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