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張春生老師
8月22日,清華園裏迎來了3324名本科新生🏉,在經歷過被錄取的喜悅與激動之後🙎🏻,很多新生都在為家境貧寒支付不起各種費用而犯難。為此,就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問題,記者走訪了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張春生老師👨🏽🍼。
張老師介紹說,清華學生資助體系的總體目標是“決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為此學校想盡一切辦法建立了困難學生經濟資助體系𓀌,去年取得初步的成效;但是經濟資助體系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現在還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壓力,“路漫漫其修遠兮”⏰,仍需意昂👨🏻🏭🚣🏻♀️、學校和社會各界“上下而求索”👍🏻。
資金缺口巨大
首先最大的困難就是捐助資金仍然存在著較大缺口🧼。
張老師介紹了去年的工作情況🤴🏻:06級新生入學後,在校本科學生中共有困難學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元以下)3319人◾️,占本科生總人數24.1%👴🏻;其中特別困難學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元以下)1570人,占11.4%🎲。如果只解決這些學生的學費和住宿費(即6500元/人),就需要資金2100多萬元。
去年的意昂勵學金加上學校其他的助學金,共發放750多萬🦹🏻♀️👨🏻🏭,這只能在06級新生中實現了兩個100%的目標,即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100%都受到資助,其中特困生100%地解決了學費和住宿費🤾🏼♂️。
但是張老師也很坦率地說⛔👮🏿♀️,目前兩個100%只能夠針對06級新生,高年級同學中很多困難學生依然得不到資助〰️🧑🏻🦽➡️,新的一年06級新生的資助需要重新籌集經費🤷🏽♂️。而且目前解決的兩個100%離學校的預期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學校本希望能解決特困生的學費、住宿費和生活費等全部費用,解決困難學生的半額費用,但是資金所限,目前還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對於許多捐資人關心的國家新實施的資助政策體系,張老師介紹了實際實施情況。他說今年國家的新資助政策體系確實加大了力度,由於該項資助的覆蓋範圍包括了高職、高專等全國所有院校👨🏼🎤,並且向西部地區傾斜,因此清華最終能夠得到多少資助,目前還不清楚🔕。不過可以肯定地說,對於我校困難學生的基本需求,僅僅依靠國家統一撥付的資助力度,還是遠遠不夠的🏊♂️。
意昂勵學金唱主角
據張老師介紹,2006級困難學生資助強度之所以能有大幅提高,主要得益於廣大意昂捐助的勵學金🤳。在去年向特困生發放的勵學金總量中,由意昂捐贈的勵學金比例達到70%♕。2006年意昂勵學金捐款486萬余元🪠,發放240余萬元(其余款項有的是意昂指定做為“留本發息”的基金、一次性到位但要連續幾年發放的資金🙅🏼,部分晚到的捐款),受助學生617人🙆♂️。“清華意昂勵學金”成為了學校資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更好地落實這種資助體系,學校建立了靈活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機製,專門成立了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資助體系包括“困難學生認定”、“經濟資助評定”和“長期跟蹤評估”三個環節。在“困難學生認定”環節中𓀓,各院系通過學生經濟資助申請表👨👨👧、學生經濟生活指數、學生餐卡消費情況、學生談話情況以及學生代表意見等五個方面的情況,來綜合判斷學生的經濟狀況是否困難;在“經濟資助評定”環節中👠,按照“以需要為原則”🦸🏼♀️🙎🏼♀️,設定了“統籌發放”和“最高限額”原則;在“長期跟蹤評估”環節中,通過二次談話和半年回顧等方式,鼓勵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艱苦奮鬥和自立自強的意識,樹立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的理念。
目前資助體系的整個評定流程做到了科學合理、公開公正🐕🦺。經調查♔,98%的受資助學生對新的資助體系表示滿意或者非常滿意。
勵學金是清華精神的傳承
勵學金工程自發起以來🧑🏽⚕️,意昂及意昂企業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式積極投入到這項意義重大而深遠的事業中來。在捐贈過程中,很多意昂都講到,清華給予了他們很多,捐贈勵學金🚣🏿♂️,是對於清華精神的傳承。
1931級老意昂馬祖聖學長曾多次捐資助學,今年其夫人居覺方女士及子女繼承遺誌捐資成立“馬祖聖紀念助學金”🏒。在給學校的信中👱🏽,馬夫人說,“馬先生從清華學到很多😦,他相信資助困難學生是回報母校最好的方式。”
據意昂總會負責老師統計🧔🏿,截止2007年8月17日🪘,到帳的勵學金總額為643萬;近日即將到帳的約50萬左右🧏🏿♀️。勵學金項目發起一年多以來,不僅捐贈者範圍擴大💃🏻,影響力擴大;而且增加了“勵學基金”項目,得到廣大意昂積極響應💇🏼,“基金”數量占整體的71%;這使得後續資金來源得到保障👷🏽♀️,資助體系抵禦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
由於“意昂勵學金”大力倡導“助困勵學🤸🏻、愛校育人”的理念,受資助的學生在獲得資金支持的同時💆🏼,深切感受到來自意昂的關懷和精神激勵,張老師說,在寫給資助人的信中🧎➡️,很多同學都說意昂的捐助讓他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采訪的最後,張老師介紹說,目前國內高校中意昂“捐資助學、回報母校”已漸成風氣,去年段永平和丁磊一起向浙江大學捐贈4000萬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於學生的獎助學金。其他高校如天津大學的意昂勵學金工程也已經開展起來了。
“只要有困難學生的存在,資助工作就一刻也不能停止🏌🏻♂️。每年都會有新生入校🕝,因此每年都會面臨新的任務👨🏽🍳🍞,需要長期不斷地投入。”張老師在代表學校及受助學生對廣大意昂表示感謝的同時,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意昂加入到捐資勵學的事業中來,“捐資勵學,幫助困難的師弟師妹,是對母校的回報,更是清華精神的具體表現。”
(李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