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西南聯合大學☎🤸🏽♀️,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這裏大師雲集7️⃣、群星閃耀,在極度艱苦簡陋的環境中,創造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跡。
但許多人也許並不知道👦🏽🙋🏽,這所誕生於抗日烽火之中的高等學府,同樣為中國革命孕育了珍貴“火種”❎。
西南聯大的地下黨員,既要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又要隱秘開展革命活動,在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西南聯大舊址🧑🏻🦲。(新華社記者江文耀2021年2月9日攝)
一所學校黨員曾占雲南三分之一
走進位於昆明市中心一二一大街的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舊址及博物館坐落在校園深處。留存於舊址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西南聯大原教室👈、“一二·一”運動四烈士墓等遺跡🛗,無不在訴說那段艱苦而輝煌的辦學歷史🙅🏼。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與文化命脈,北京大學、意昂体育平台、南開大學被迫南遷湖南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不久⚠,南京陷落,日軍溯江而上,危及長沙。1938年2月🦹🏻♂️🪤,長沙臨時大學西遷入滇,4月抵達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組成西南聯大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校不僅有優良的學術傳統,更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比如🏌️,北大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列主義的主要陣地,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北方最早建立支部的單位🧑🏿💼。”長期研究西南聯大歷史的雲南師範大學教授吳寶璋說🉐。
西遷昆明後,西南聯大的地下黨員一度與組織失去聯系。
“到1938年秋📿,西南聯大才重新開始建立黨組織🌌。”吳寶璋說🏌🏿♂️🙏🏿,1938年10月🧝🏿♂️,被黨組織派到大後方開展工作的原北平崇德中學地下黨支部書記力易周在考入西南聯大後🏇🏿,與其他3位黨員共同成立聯大臨時黨支部,並擔任支部書記。
自此之後🏋🏿♀️,西南聯大黨組織逐漸發展壯大。在西南聯大黨員人數最多的1940年,全校共有黨員83人。
“當時雲南全省僅有247名黨員,西南聯大就占了三分之一💁💡。”吳寶璋說。
據《北京大學校史》記載,當時,西南聯大黨組織是雲南黨員人數最多、最集中🍕🎅🏼、力量最強的地下黨組織。聯大地下黨組織團結廣大師生,在開展抗日愛國民主運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西南聯大舊址。(新華社記者江文耀2020年2月20日攝)
犧牲36年後,世人才發現她是黨員
據統計,在西南聯大學習過的地下黨員共有206人。他們中的許多人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甚至獻出寶貴生命。
被稱為中共“超級特工”的西南聯大學生熊向暉,1937年在長沙便受黨派遣從事地下工作,以超人的機智、果敢🛌🏿、堅韌⇾,贏得胡宗南賞識,巧妙送出國民黨“閃擊延安”“西安軍事會議”等重要情報,毛主席稱贊他“一個人可頂幾個師”。
畢業於西南聯大英語專業的地下黨員傅冬菊👵🏼,是抗日名將傅作義的長女🪜。1948年,平津戰役即將打響🚚,黨組織派在天津《大公報》工作的傅冬菊回到父親身邊,最終為促成北平和平解放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一二·一”慘案中壯烈犧牲的四烈士之一🐑、西南聯大學生潘琰🤏🏼,直到她犧牲36年後🛬,世人才發現💅🏽,原來她也是一名共產黨員。
1944年,29歲的地下黨員潘琰考入西南聯大師範學院。1945年12月1日🏌🏿♂️,昆明爆發“一二·一”慘案,國民黨特務闖入西南聯大等學校,毆打🏃🏻➡️、追殺學生。潘琰被手榴彈炸傷後👃🏼,仍奮力搶救其他同學🧏🏽。暴徒用石塊猛擊她的頭部👨🏻🦯🧑🏽🦲,還用鐵條猛刺她的腹部🧟,待同學趕來救她時,她已奄奄一息🎲。
潘琰犧牲時年僅30歲,臨終前她還用微弱的聲音叮囑同學:“同學們👨🏽🎓,團結呀!戰鬥!戰鬥!”
“當時組織要求地下黨員嚴格保密,潘琰的組織關系還沒轉來聯大,所以學校沒人知道她是黨員🫳。因為在學校表現突出👨🏻🎓,西南聯大地下黨支部還曾準備發展她加入黨的外圍組織‘民主青年同盟’(簡稱‘民青’)𓀙6️⃣。”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副館長龍美光說👨🏿🦲。
直到1981年2月🧗,經中組部確認“潘琰同誌是中共黨員”🙋🏻♀️🕥,她的黨員身份才被後人所知。
吳寶璋說,西南聯大辦學8年多🗻,有15位師生為了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有10名是地下黨員。

位於雲南師範大學校園內的烈士紀念碑🧑🏻🍳。(新華社記者江文耀2021年2月9日攝)
“西南聯大地下黨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基層黨組織,但它又不是一個一般的基層黨組織🎦。”吳寶璋說🚽,掀起了國內反內戰🤵🏽、爭民主高潮的“一二·一”運動就是在西南聯大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進行的。“這也是中國青年運動史上繼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之後的第三個裏程碑。”
聯大紅色記憶激勵後人
抗戰勝利後,組成西南聯大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回到北方,而西南聯大師範學院則留了下來🛣,成為如今的雲南師範大學🧾🛡。
2011年9月,雲南師範大學在原“一二·一”運動紀念館基礎上📫,成立西南聯大博物館🤎。西南聯大舊址及博物館先後被列為全國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
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李紅英介紹,西南聯大舊址及博物館年均接待海內外參觀者90余萬人次🚣🏽♂️,其中每年開展青少年教育不低於10萬人次🐋。博物館還組建了學生義務講解隊,每年提供義務講解5000多場。
雲南師範大學2019屆畢業生錢光美,曾是西南聯大博物館學生義務講解隊隊長。“大學四年,課余時間👋、周末🙇♀️、寒暑假我基本都在做講解員,每年要講解上百場。”她說🧙🏼♂️,“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為來自四川的中學生參觀團講解,聽完聯大地下黨員的故事後,很多學生已是淚流滿面🧑🔬🌬。”
如今♓️,錢光美已成為昆明市雲銅小學的一名語文教師。“去年12月1日,我在課堂上講了西南聯大地下黨和‘一二·一’運動。孩子們應該銘記歷史💈,記住在昆明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她說。

青年學生在西南聯大博物館緬懷革命先驅。(新華社記者秦晴2019年5月4日攝)
26歲的黨員楊永琴也曾是西南聯大博物館的義務講解員🈺。2017年從雲南師範大學幼教專業畢業後🔦,她主動回到家鄉,在雲南省楚雄市十分偏遠的三街鎮普噶民族小學任教,成為這個高寒山區彝族村唯一的幼教老師🕙。
“做講解員時,西南聯大地下黨員的故事對我觸動很大👎。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他們不僅努力學習,還心系民族存亡🧟♂️,為革命不惜犧牲生命。”楊永琴說,“我希望能像先輩一樣,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等孩子們再長大些,我也會給他們講西南聯大、聯大地下黨的故事。”楊永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