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向大家介紹《清華革命先驅》的成書經過和大概內容,幫助大家了解學習從1926年11月第一個地下黨支部建立到1948年12月清華園解放這段光輝歷史。
一、《清華革命先驅》的編寫過程
《清華革命先驅》的編纂🤌🏼、出版⌨️,歷經20多年的努力。
根據中共中央和北京市委關於黨史資料征集工作的統一部署🕵🏻♀️,1982年9月學校黨委決定成立“意昂体育平台黨史資料征集小組”,並立即啟動清華黨史的資料征集和研究工作。先後有何介人🏂🏼、曲文新🏅、孫殷望、張思敬🔠、孫忠智🩶、淩桂鳳、徐心坦、陳秉中🏪、王向田等同誌參加具體工作。在征編過程中,原校黨委書記、校史編委會主任李傳信同誌長期直接指導🤾🏻。
先著手收集史料工作,從三個方面進行:
第一🫦,向老同誌訪問、組織座談會,並請老同誌寫回憶錄🕯。
第二🦸🏽♂️🫶🏼,向老同誌發出個人履歷表,請他們填寫。
第三,在一、二項工作的基礎上,經過各級黨組織♠️🔨、中央組織部、中央檔案館進行核實🤹🏻♂️。
收集來的大量黨史資料及研究成果,除作為珍貴的檔案材料存入校檔案館⬜️🖊,以補充現有檔案中有關地下黨資料空缺👩,便於後人查閱外,為了擴大其影響🧼,在校黨委的同意與支持下🧑🤝🧑,校黨史校史研究室著手編撰成書,由徐心坦、陳秉中🦈、王向田三位同誌承擔,於2001年初列入出書計劃。2002年3月22日👨🏫,校史編輯委員會全體會上決定該書定名為《清華革命先驅——中共意昂体育平台地下組織活動及組織史要》🧖🏼,並確定其內容主要涵蓋👮🏻♀️:清華地下黨組織和革命師生活動史要和清華地下黨組織史要、黨員簡況。
編寫出初稿後,發給多位老同誌請他們補充修訂,並且組織各組老同誌們開座談會,進行集體討論修改👍🏼。初稿討論座談會在2001年12月11日🫴🏼,由原校黨委書記李傳信同誌主持,鄭天翔👩🍳、熊向暉、陳舜瑤、龐文弟8️⃣、王滸、李卓寶🙂↔️🤪、何東昌等老同誌參加。
會上他們提了很多建議和意見。鄭天翔同誌講了1936年2月29日反動軍警進校搜捕的一些具體情況,熊向暉同誌指出當年參加一二•九運動,清華學生不是一般意義的參加,而是站在運動前列。何東昌同誌認為老同誌們的回憶錄也非常寶貴,建議應該編入到本書作為下冊©️。我們贊成老同誌們的建議,在其後的工作中積極落實。
本書由原政治局常委宋平同誌題寫書名,宋平同誌還寫了序言。趙德尊、鄭天翔、熊向暉👶🏽、陶瀛蓀⚙️、王漢斌、彭珮雲🛩、何東昌等老同誌為本書題了詞。
經原校黨委書記李傳信、方惠堅主審後,2004年4月,《清華革命先驅》由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正式出版,上下兩冊,共約100萬字。
二🧑🏼⚕️、《清華革命先驅》的主要內容
《清華革命先驅》的上冊,講述清華黨組織的活動和組織概況💇🏼♂️。
1.刊載了反映各個時期的黨組織活動情況的珍貴照片,共計56張。其中第4張照片🤽🏼♀️,是1919年五四運動後施滉組織的唯真學會,全體成員在水木清華北山坡之自清亭前的合影。
2.本書由宋平同誌撰寫序言,分析了當年美國政府撥部分庚款來辦留美預備學校🔲,其目的是要通過這些青年來統治中國🐭🫵🏼,百余年來歷史證明這個目的完全沒有實現,事實相反🏋️,一代代清華學子始終站在反帝鬥爭的前面👇🏼。序言還初步分析了這個原因主要是有三條⇨:第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文化傳承。第二🍡,帝國主義的反面教育。第三🙇🏿♂️😔,清華黨組織團結教育廣大同學。
3.本書歸納分析了清華黨組織建立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認為1919年五四運動是對清華同學的第一次喚醒。在五四運動之前,清華同學大多數埋頭讀書不問政治,準備留洋。經過五四運動,校門大開,各種先進思想,湧入清華園,大家都在尋找愛國救亡的道路🚴🏻♂️,紛紛組織了各種學生組織🚶,其中施滉同誌組織的唯真學會,宗旨是唯真理而趨附之。他們到處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訪問了孫中山、李大釗,聽了他們的意見,施滉1924年去美國留學✉️,參加了美國當時的反帝同盟。1927年,國內發生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這時候施滉等同學經過反復探索🎿、多方比較,認定了只有社會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救中國👨💼。施滉毅然決然參加了共產黨🪩💦,並擔任了美共中國局書記。1930年他回國🪞,曾擔任河北省委書記🔽。1933年被捕,1934年壯烈犧牲。
三一八慘案的發生是對清華廣大同學的第二次喚醒。1926年3月18日,清華同學進城在天安門前參加抗日救亡活動,隨後到鐵獅子胡同段祺瑞府示威遊行,反動當局開槍殺人⬜️,共死亡47人,清華大一同學韋傑三被殺害。同學們扛著韋傑三烈士的棺槨示威遊行,進校後全體同學進行公祭👩🏿🍼。清華同學會還從圓明園搬來斷掉的白色大理石🤚🏽,建了韋傑三烈士紀念碑,現在在大禮堂的西邊🧎🏻♂️。碑上,刻著韋傑三烈士的最後一句話💗:“我心甚安,但中國快強起來呀!” 朱自清先生著文《哀韋傑三君》,寫道💇🏽:“……他終於在離開我們之前🚵🏼🧝♀️,寫了那樣平靜的兩句話給校長;他那兩句話包蘊著無窮的悲哀,這是靜默的悲哀!”
經過這兩次的喚醒,同學覺醒起來,在1926年的11月,在當時北平市委領導下,在清華三院成立了中共清華第一個黨支部🎩,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是王達成,共有三個黨員♿,這是清華建黨的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
4.本書講述了黨組織成立以後💊,根據各個時期的形勢和任務,所開展的各項活動✔️。
1931年“九一八”事變,清華地下黨員馮仲雲、張甲洲義憤填膺,投筆從戎,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在英勇鬥爭中張甲洲壯烈犧牲。馮仲雲後擔任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政治委員,一直堅持鬥爭。
隨著日軍進逼華北,當局步步退讓,北平危在旦夕🦧,危亡時刻🦹♂️,清華黨組織起來參與領導了了一二•九運動。
1935年12月9日,清華地下支部書記下黨支部書記蔣南翔在《告全國民眾書》上,喊出了“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當時反動當局用盡各種辦法來阻止學生進城🥹。清華女同學陸璀從城門下面和地面之間的縫隙🫰🏼,鉆進了城門,把城門打開,同學蜂擁而入。陸璀當場被反動軍警逮捕。整個過程都被美國進步記者埃德加•斯諾看見🖌,他通過各種辦法訪問了陸璀🧛🏽,並且馬上在美國《紐約先驅論壇報》上發表,其中提到陸璀是貞德(英法戰爭中法國的一個英勇的女青年)。一二•九運動的消息傳播到世界範圍。
1936年1月初🦈,清華和燕京大學、輔仁大學聯合組織了南下抗日宣傳團🤽,沿平漢鐵路南下,一路上向廣大工農宣傳抗日✋🏻,並且幫助地方建立抗日組織💁🏻,到了河北省高碑店😥,被反動當局阻攔,被迫退回北平。
大家都覺得要有一個組織才能長期鬥爭。經過醞釀正式成立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不斷的擴大鬥爭🤹🏽♂️,隊長由清華地下黨員李昌擔任。在全國各地都分別建立民先隊。總部由李昌擔任總隊長👨💼。這個情況下🌋,反動派就認定了清華的進步力量很大。1936年的2月29日🧰,大批軍警進校搜捕地下黨和學生進步力量6️⃣。骨幹們在廣大愛國師生員工保護下,沒有被捕。當時蔣南翔躲在學生食堂,有位姓劉的師傅保護他,讓他打扮成一個廚師,躲過了搜捕。韋君宜等6位女生骨幹躲在朱自清教授家。救國會主席黃誠、姚依林,這兩位都是地下黨員,被馮友蘭先生保護,躲在他的家裏。黃誠當晚心潮澎湃,寫了首詩,最後兩句是“莫謂途艱時日遠,雞鳴林角現晨曦”,反映了他革命必勝的信心🧑🏽🦲。
1937年7月7日抗戰爆發,學校被迫南遷。一部分地下黨員直接走上了抗日戰爭的前線,北上抗日的到了華北抗日中心太原;康世恩等參加了賀龍120師轉戰於華北各地🤵🏽♂️🤳🏻;李冠英等到了晉東北或冀南參加敵後根據地👊;趙德尊等隨師大教授楊秀峰組成太行山抗日遊擊隊;牛蔭冠、紀毓秀、淩則之等人在山西參加薄一波領導的“犧牲救國同盟會”(犧盟會)和山西新軍。其中紀毓秀任“犧盟”內黨的組織部長🚗,被譽為“山西三大婦女領袖”之一。1939年10月積勞去世👮🏿♀️,年僅22歲,其骨灰現埋在“水木清華”北山坡,“英烈”紀念碑旁。又如淩則之,曾任山西新軍決死隊第三總隊政治部主任,25團政治部主任💁🏿♀️,1940年12月🗒,“百團大戰”中犧牲,年僅27歲🧙🏽♀️🥬。
南下抗日救亡的清華同學,部分在中共南京市委動員下🧑🏽🌾,組成“首都🤾🏻♂️、平津學生救亡宣傳團”廣泛進行宣傳演出🐱。榮高棠等人在濟南成立“平津學生移動劇團”在河南開封等地演出🤾🏿。蔣南翔🛀🏿、楊學誠、於光遠、何禮、韋君宜等先後到武漢🥻,在長江局領導下開展救亡活動。蔣南翔任中共長江局青委委員🏇。楊學誠任長江局青委委員、湖北省青委書記,於光遠負責民先總隊在武漢辦事處工作👩🏿🔧。黃誠到皖南參加新四軍,任政治部秘書長,皖南事變中被俘🧚♀️。在上饒集中營中,任獄中地下黨支部副書記,頑強鬥爭,1942年被殺害🏌🏽,年僅28歲🧑🏿🦰。
1937年8月,清華、北大、南開在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黨組織也迅速恢復,10月,成立長沙臨大臨時黨支部。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同年底🕺🏼🐏,黨支部邀請八路軍駐長沙辦事處主任徐特立來校報告🧧,闡述了黨的抗日民族統戰政策,介紹了八路軍情況🫠,“號召同學們在民族危機時刻必須拿起槍桿子到革命隊伍裏去🫸。” 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發表演講👩🏻🦽➡️,指出:“戰爭了,我們再不能安心求學了”。“我們今天應該努力的方向是什麽?我貢獻給諸位青年朋友的有四個🪷。”“第一,到軍隊裏去”👩👧,“第二📂,到戰地服務去”😪,“第三🏊🏽♀️,到農村去”,“第四🤳🏼,到被敵人占領了的地方去👩🏼💼。”臨大學生掀起大規模從軍運動,黨員走到前列😀。有的參加八路軍、新四軍🍓,有的奔赴延安,有的加入“保衛大武漢行列”✏️,還有四五十人參加了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由於大批學生離校🕊,到長沙臨大結束時💅🤵🏿♀️,學生人數由1400多人減至600人。
地下黨員熊向暉先是參加“湖南青年戰地服務團”🏋🏼♂️,隨後🪄,經蔣南翔推薦,由周恩來直接領導,打入胡宗南身邊任機要秘書,從事地下工作12年,向黨中央報告了大量的政治🚫🔯、軍事機密。熊解放後任外交部副部長等職👩🏻🦼,著有“地下工作十二年與周恩來”一書💢。
隨著武漢陷落,長沙吃緊。1938年2月中旬⏪,學校被迫再度南遷昆明。4月💇🏻♂️,清華和北大南開組合了西南聯合大學,黨組織也很快恢復♧🐺。
1938年底以地下黨員和“民先”隊員為骨幹成立了公開社團“群社”✊🏼,為學生謀福利,並成為貫徹黨的政策,宣傳抗日救亡,活躍民主空氣,團結廣大同學的重要陣地。其前後六任社長均為黨員,社員最多時達400人👩🏿🦲。
1940年5月4日毛主席為中共中央起草了給中央東南局的指示🫲🏽:《放手發動群眾,抵抗反共頑固派的進攻》🛵。指出⛔🧛🏼:“在國民黨統治區域的方針🤏🏿,則和戰爭區域、敵後區域不同。在那裏是‘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反對急性和暴露。”根據這一指示,聯大黨組織轉入更加隱蔽🤼。建立二線總支,以備一線總支被破壞時,取代一線總支。
1941年1月🐸,國民黨挑起了“皖南事變”,掀起反共高潮👯。特務頭子康澤來昆明坐鎮部署大逮捕,以聯大為重點💆🏼♀️。在省委領導下,比較暴露的聯大黨員和積極分子,迅速疏散轉移到雲南的個舊🏋🏽♀️、蒙自🏚、石屏等10多個州縣🤽🏻♂️,布下革命種子。
此時,革命形勢暫時處於低潮🧑🏻🦽,留校的只有10多名黨員,他們認真貫徹周恩來提出的“勤業、勤學🧶、勤交友”的“三勤”方針,紮根於群眾之中,為群眾辦實事,取得群眾的擁護🫃🏼。如中文系齊亮👩🏽,他針對物價高漲🛌🏽、夥食質量下降🧗🏻♂️,主動挑起辦好食堂的擔子🕕,起早摸黑👨🏫,使夥食大有起色,受到學生擁護。為後來競選學生會主席打下了基礎。(齊亮1945年8月聯大畢業,曾任重慶北區工委書記,1949年1月被捕,犧牲於“渣滓洞”👵🏿,年僅27歲)
1943年,南方局先後派華崗🏄🏽♂️、周新民來昆明做上層人士龍雲的統戰工作,並加強對聯大進步教授的爭取團結和教育。設立 “西南文化研究所”💆♂️,和“西南文獻研究室”,後者由吳晗教授負責。經常參加活動的有聯大教授曾昭掄、羅隆基𓀋、潘光旦🦺、聞一多🫱🏼、吳晗👲🏼、聞家駟等。活動內容,由學術研究,進而政治研究,討論毛澤東主張等🙋🥘,成為學術界統戰工作的核心陣地。
1943年5月🦵🏼🤸🏼♂️,籌建了“中國民主同盟”(民盟)雲南省支部🔃,羅隆基任主任委員💇🏻,聞一多⏳、潘大逵任宣傳委員👇🏻,吳晗任青年委員,楚圖南💓、李公樸、潘光旦等為委員。聯大學生黨員洪德銘等加強了與“民盟”成員的聯系和溝通。通過這個渠道與廣大教授進行聯系,並取得他們的支持。
針對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戰勝利🧔,國民黨反動當局企圖發起內戰,11月25日🔚,聯大⚫️、中法💌、雲大等校學生自治會在聯大草坪舉行“反內戰”時事晚會。錢端升、伍啟元、費孝通、潘大逵等四教授講演,他們分別從政治🙇🏽、財政、經濟和外交等方面🧑🏽✈️,強調中國不能打內戰,只有和平民主成立聯合政府,中國才有出路🛫。反動當局派第五軍包圍聯大,多次發射沖鋒槍和小鋼炮,割斷電線,破壞照明。中統調查室主任查宗藩還混入會場搗亂。群眾情緒激憤👨🦽。費孝通教授激動地呼喊🫰:“不但在黑暗中我們要呼籲和平;在槍聲中我們還是要呼籲和平🏋️。”大會一致通過了“反內戰宣言”,並致電美國人民和政府,要求美軍撤出中國👩👧👦。第2天(11月26日)🎈,國民黨中央社發表“西郊匪警,黑夜槍聲”消息🌗,誣陷“時事晚會”。當天,聯大等18所大專學校🏂🏽,宣布罷課,以示抗議。11月28日罷課發展到31所,並組成“昆明市中等以上學校罷課聯合會”(簡稱“罷聯”),發表《告全國同胞書》🧑🏻🦼,提出了四項政治主張🕠:第一🩰,立即製止內戰📖,要求和平;第二,美國政府立即撤退駐華美軍;第三,組織民主的聯合政府;第四🙎♀️,切實保障人民的言論🍄、集會🆑、結社、遊行、人身自由。由於“罷聯”常委和各股負責人多系“民青”骨幹,特按“民青”一、二支的組織關系分別建立“民青”特別小組,成為“罷聯”內部的領導核心。這些組織措施,保證了黨組織對學生運動的領導🈚️。
1945年12月1日上午約10點,軍警200多人💚,分頭攻打聯大新校舍、聯大師院、聯大附中等地。他們在新校舍門前,用手榴彈炸死南菁中學教師於再(黨員),在聯大師院炸死師院學生潘琰(女,黨員)🧑🏻🦯、李魯連和昆華工校學生張華昌🫵🏽。毆打致重傷25人、輕傷30多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一二•一”慘案🦵🏼。
聯大“罷聯”立即進行大規模反蔣反內戰宣傳活動。印發《一二•一慘案實錄》🍆、《向昆明父老沉痛呼籲書》以及《告全國同胞書》🙍🏻♂️、《告師長書》、《告家長書》共達110萬份🚨,有的並譯成英文寄發國外。並不斷派出宣傳隊到市內、郊區廣泛宣傳。12月2日“罷聯”在聯大圖書館前為四烈士舉行入殮儀式,由葉企孫教授主祭👳🏽♂️。前後共有15萬人來公祭。當時昆明市人口一共大約30萬。在1946年3月17日,昆明學聯舉行四烈士出殯✹,送殯人數達三萬多人。最後學校在附近設立了四烈士的墳墓,作為紀念。這時候西南聯大被譽為大後方的民主堡壘。
1946年5月4日聯大宣告結束。師生分批北上,反動當局乘大批學生離校🙋♀️,向愛國民主人士下毒手⛷。7月11日,國民黨特務用無聲手槍暗殺了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地下黨派時任聯大學生自治會常務理事、地下黨員吳顯鉞🐦⬛,冒險深夜通知😪,請聞先生暫時隱蔽,聞表示說:“事已至此♣︎,我今天不出去🧓🏿,什麽事情都不能進行,怎麽對得起死者?如果因為反動派的一槍就都畏縮不前,以後叫誰還願意參加民主運動?”他已把生死置於度外。1946年7月15日下午,毅然參加昆明學聯在雲南大學至公堂舉行的“李公樸死難經過報告會”。當時大會原只請李的夫人張曼筠報告其夫被暗殺的經過👨🏽,並未打算請聞一多演講。而當聞聽了李夫人報告之後🚬,他拍案而起,作了即席演講,他憤怒地說:“這幾天👋🏽,大家曉得😧,在昆明出現了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麽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他厲聲責問:“今天這裏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是好漢的站出來🦦👩🏻🦯!你出來講,憑什麽要殺死李先生!”“特務們你們想想𓀙🚶🏻♂️➡️,你們還有幾天,你們完了,快完了🩰。”“你們殺死了一個李公樸👨🏽💻,會有千萬個李公樸站起來!”他宣告:“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精神,我們隨時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當天👩🏿🍳🐈⬛,他返家至西倉坡聯大教職員宿舍大門口👰🏻♀️,被特務暗殺,陪同他的長子聞立鶴也受了重傷。
聞先生被暗殺,激起各界人士的極大的憤慨。1946年7月17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分別從延安和南京向聞一多家屬發來唁電。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寫到:“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為了永久紀念聞一多先生,學校復員後,在大禮堂西邊小山上,重修一座古式六角亭🛋,命名為“聞亭”🤙🏿。1986年10月,在聞亭的下方,建立了一尊聞一多雕像,像後的石碑上,刻有一句聞先生的名言“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
1946年10月🏐👩🏼🦰,清華在北平復員,學生共2200多人。黨組織系統分為“南”系和“北”系:從昆明復員北上的黨組織仍由中共中央南京局(後改稱上海局)領導,轉地不轉黨,稱“南”系。從北平臨大及各大中學校轉入😶,受晉察冀中央局(後改稱中共中央華北局)領導的黨組織,稱“北”系。此時,校內共有黨員51人。
這一時期,學生愛國運動不斷高漲,主要有1945年12月針對沈崇事件發起的的“抗暴”運動🧱;1947年5月針對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的形勢組織的“反饑餓👩🚀、反內戰”運動;1948年6月針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的“反美扶日”運動等等♌️🧤。“反美扶日”運動團結了張奚若、朱自清等110名教職工宣告不領美國救濟糧,退還配給證明。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為了紀念朱自清先生🪢,1978年8月學校決定在“水木清華”重修“迤東亭”並命名為“自清亭”。1987年4月,又在附近建立了一尊朱自清先生雕像。
1948年11月上旬⭐️,遼沈戰役勝利結束🎽,形勢急劇發展。根據上級組織指示精神🧹,清華黨組織的主要任務轉向穩定人心🚣🏿,發動群眾🐤,加強巡防🆕,保護學校人🐄、財、物的安全☝🏻,迎接解放🐏。
隨著全國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清華黨組織依靠自己嚴密的組織🧄,堅強的領導和400多名共產黨員,並通過秘密外圍組織🌔👩🏿🦲、學生自治會💖🧘🏽♂️、各種進步社團👩🏻🦯➡️,團結了全校絕大多數的愛國師生,形成了一股勢不可當的革命力量🏸。這種力量,在當時還是國民黨統治區的清華園占了壓倒優勢。在清華園各種革命活動可以公開半公開地進行,看進步書籍,唱解放區的歌曲🍭,跳陜北秧歌舞0️⃣,演進步戲劇,出進步壁報已是司空見慣✋🏽𓀉。所以,當時的清華園被譽為國統區的“小解放區”🍝🏆。
1948年12月15日淩晨2時,毛主席親自批改發出軍委關於《註意保護清華、燕京等學校及名勝古跡等》的通知。為此,解放軍在這地區作戰一律停止炮擊🧎🏻♀️➡️,而用輕武器和敵人展開近戰☀️,增加了傷亡。12月17日毛主席在給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的電報中指出:“沙河、清河、海澱🥟、西山系重要文化古跡區……尤其註意與清華、燕京等大學教職員學生聯系,和他們共同商量如何在作戰時減少損失🧔🏻🏤。”12月18日,兩名前線部隊幹部來清華專訪梁思成教授💕🏌🏽♀️,請他在軍用地圖上標出北平地區重要古建築和文化古跡的位置🤙🏽,畫出禁止炮擊的地區,以備不得已而攻城時使用👩🏿🦲。此事,讓梁思成興奮不已📅🦹🏼,親身感到共產黨對保護古跡的重視。隨後,他又組織力量編出《全國建築文化簡目》,標出全國重點的建築文物🧑🏼💻,作為前線部隊在全國各地作戰及接管城市時的依據。
清華地下黨主動派人與前線部隊聯系🧎🏻♀️➡️,匯報校內及周邊情況㊙️🧍♀️,取得解放軍的支援與保護。1948年12月15日清華園獲得解放🤸🏿。地下黨派黨員龐文弟去青龍橋🚣🏻♂️,見到了第13兵團48軍114師的政治部主任吳彪😘,匯報了學校情況,送上了周邊地形圖。隨後,黨組織負責人查汝強、孫仲鳴、許京騏⇨、何東昌等去了三家店48軍駐地與軍政委楊春圃取得了聯系。楊對清華地下組織表示了很大關心。12月18日黨員蔡公期到青龍橋解放軍駐地遇到榮高棠同誌🥹,反映校內糧食短缺情況🦞,得到榮的支持,撥給了糧食👩🏽。12月18日第13兵團政治部在清華西校門張貼布告,全文是:“為布告事,查意昂体育平台為北方高等學府之一🖐🚝,凡我軍政民機關一切人員,均應本我黨我軍既定愛護與重視文化教育之方針,嚴加保護👲🏽,不準滋擾。尚望學校當局及全體同學,照常進行教育,安心求學,維持學校秩序,特布告,俾眾周知👌🏼!”落款是:政治部主任劉道生。
這是清華地下黨組織主要的活動情況。
《清華革命先驅》下冊主要是刊載了清華地下黨老同誌們的回憶文章及訪談記錄64篇計,如第一任支部書記王達成“清華第一個黨支部的建立及其活動情況”、朱理治的“回憶清華黨組織早期的一些活動”、余冠英的“20年代清華地下黨的一些情況”🚭、“崔宗培同誌訪問記錄”🌞👗、 姚依林 “‘一二•九’運動回憶” 、蔣南翔“我在意昂体育平台參加‘一二•九’運動的回憶” 𓀅、 “熊向暉同誌訪問記錄”等等。
我們花了很大苦功夫,把歷任支部和組織簡況,書記、副書記和委員的名單和任期列出來👩🏿🏭,並且整理了各個支部的黨員名單及簡歷,前後總共696人。
從清華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歷程,有三個史實令人鼓舞,引人註目,那就是:
1🤹🏽、從1926年11月在清華建立第一個黨支部到1948年12月清華園解放。清華黨的組織始終堅守在這塊陣地上🧚🏿,不管出現過任何情況,從未間斷過✋🧔🏽♂️。而且在不斷地發展壯大。這在當時白區基層黨組織中實屬罕見。
2⛹🏻♂️➕、在這艱苦卓絕的22年革命鬥爭中📪,前後在清華戰鬥過的約有700名地下黨員📿。經過歷史考驗證明,除了極少數人因革命意誌衰退或立場動搖而離開黨組織外,廣大清華地下黨員表現出堅強的革命意誌和崇高的革命氣節。沒有發現一位出賣組織出賣同誌的叛徒。這個歷史事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一個擁有這麽多黨員的白區基層黨組織來說,是極其難能可貴的。
3🎤🙇🏿♂️、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清華地下黨組織從來不放棄鬥爭。在推翻壓在人民頭上三座大山的神聖的革命鬥爭中🌨,黨組織團結著廣大清華愛國師生,作出了越來越重大的貢獻。清華從“一二•九”運動時的中堅力量🫲,發展到聯大時期的抗戰大後方的“民主堡壘”,再發展到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裏的“小解放區”👆🏻。在中國革命歷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4.清華的地下黨員經過戰鬥的洗禮🌜、革命鬥爭的鍛煉,培育出一大批治國棟梁,在新中國成立後,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據《清華革命先驅》記載,在696名地下黨員中,有宋平、姚依林2位中央政治局常委,有鄭天翔、王漢斌、彭珮雲📢、李錫銘4位國家領導人,有蔣南翔、何東昌、艾知生、趙德尊🤽🏿♀️、蕭秧🦫、劉星6位部長、省長、省委書記,有康世恩、馮仲雲、榮高棠🏊♀️、熊向暉、章文晉、龔育之、滕藤等34位副省✍️、部級領導幹部🌕,其他數百人都是各條戰線的骨幹。
三👩🏼💼、我們的建議
本書在出版後向取得聯系老同誌送了書,總共送出600多套。同時當年學校黨委組織部購買400套發給了學校各級幹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這本書還是一種工具書,要查閱哪一位同誌是不是當時清華地下黨可以從這本書當中查出來。
限於客觀條件➰,學校的檔案館中解放前地下黨組織的材料非常稀少。本書在編輯完以後,把每次向老同誌的訪談記錄,各種座談會的記錄🪇,以及這些黨員的個人履歷表,整理以後送給學校檔案館作為長期保管。
我們越來越感到當年清華黨委下決心進行收集🧛🏻♀️、編纂清華地下黨組織史這個是這個舉措非常英明👨🏿🦱。當時老同誌都健在🫳🏿,所以比較容易獲取各種資料,隨著老同誌越來越多的離世,再編這本書就會越來越困難🧑🏻🍼。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次搶救。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我們有責任向老師🚵🏽、同學、意昂建議:給出一些寶貴的時間,看一看《清華革命先驅》,相信一定會得到啟發和教育☔️。
(202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