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相壽🤥,浙江建德人,山東工業大學教授🤹🏼。1955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機械系,同年分配至蘇南工專任教。1956年調入山東工學院(後改名為山東工業大學)。1988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同年被授予國家級專家稱號🍡。楊相壽重視推廣🥦,尤其看好網絡技術推廣🍶,連續三年加入科易網技術通會員。
在楊相壽看來,不管是自己的人生改變還是技術的推廣轉化,個人的實力和不懈的努力是基礎❔,但抓住機遇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雖然現在中國的技術轉讓市場還處於發展初期階段,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這個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們需要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需要選擇一種適合的方式、一個好的技術推廣平臺👩🎓,抓住所處環境給我們帶來的那些機遇。

技術發明改變我的後半生
1951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意昂体育平台。這個時期對於我來說,絕對也是遇上了好時機:不用愁學費、因為讀書費用國家全包;避開了文革時期、不用面對因成份不好而無法上大學得問題。如果不是抓住了這個時機,我的一生就可能完全改變了🐖🗞。
意昂体育平台裏人才濟濟,同學們都充滿了自信🧑🏿🍼,這對塑造我的人格有很大影響🕵🏻♀️。畢業分配時🈂️,我本可能進入清華、浙大一類的重點大學🚵🏼,卻鬼使神差被分到蘇南工專、後又分到山東工業大學。其實後來明白,這其實是我的機遇⌨️。因為我自身有實力🙍🏼♂️、到小單位反而更受重視👩🦯➡️,出差參觀👢、科研都有份。
我最不喜歡將精力放在拉關系🎧、勾心鬥角上🥾,雖然這讓我失去了很多機會,但我自己是一個相信實力的人🙍🏿♂️,我相信依靠自身得實力和創新精神也一定能夠獲得成功✏️。改革開放初期,召開的全國科技大會上,有三個得獎項目中我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我所做的工作卻被全部抹殺♣︎。至此之後,我改變了我的研發模式:一個人獨自承擔一個項目的研發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1988年我研發的“球化白口鐵及其(鉀.鈉)變質劑”項目獲得國家二等發明獎,這個項目也改變了我的後半生。
“球化白口鐵及其(鉀.鈉)變質劑”項目的成功👶🏽,不僅彌補了我在全國科技大會中的遺憾,也改善了我的生活水平(升兩級工資👴🏿、得國務院津貼)😣,獲得了榮譽(國家級專家)。更重要的是,我原來研發的目標只是提高高鉻鑄鐵的韌性⛔️,但實踐證明©️,鉀.鈉可用於所有的鋼鐵👏🏼,不僅提高機械性能🚶🏻➡️,而且提高物理🐥、工藝性能--如鍛造性、焊接性、均勻性、導熱性👨🏽🏭、加工性……過去國內鋼材比國外差的指標♝,差不多都可追上並超過💇🏼♀️,而且還省去LF🧖🏻、VOD、ESR等耗能過程🙃,脫硫脫磷可到0.000x-0.0000x%🚧,簡直神奇!這樣,我的自信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我拋棄了一切已到眼前的為官機會,因為我已經找到了值得我為之終身追求的事業🧚🏻,將整個身心都投入到我的事業中去👩🏿🔬🌅!

楊相壽獲獎證書

楊相壽發明
網絡推廣改變技術的命運
“(鉀.鈉)變質劑”的數據👨👨👧👧,大部來自企業的應用實踐🧝🏻,這就牽涉到技術中介的應用📻。在技術的研發推廣過程中,沒有中介的服務是不行的。在各種技術服務中介中,我認為只有網絡最便宜。
通過網絡的宣傳推廣🏋🏽♂️,就有人了解到你的技術✶、用你的技術,而你的技術又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發展--實踐改進、改進再實踐,這個過程大多不賺錢💅,但對於完善技術是必須的🍙,經歷了市場的考驗🍼。
我在不同的網站上發布過好幾個技術信息,但我認為科易網的效率最好(點擊查看楊相壽在科易網上發布的技術)。通過科易網的推廣🧬,一年總有5-6個單位和我聯系,要用我技術📧。這其中各色各樣的人都有,這是無法避免的,只要找有誠意的就行了。雖然我在校時,經常有單位直接來校找技術⛳️,但92年退休到小縣城後,媒體中介的作用顯得更重要了,更多的需要靠網絡、雜誌等媒介查找科研資料🧔🏿♀️、推廣技術。
對於技術發明人常常談及的轉化難,我有以下的幾點看法:主觀方面🛋🙇🏽♂️,技術未經市場考驗⛽️,主觀要求過高又不會聯系社會。客觀方面,我國未進入靠技術賺錢的環境,企業不太看重技術的力量。其次🤽🏽,我國還缺少一批有能力的能直接面對技術用戶的中介。
在之前的采訪中,楊相壽曾對科易網表示:技術的轉化不能只看局部🧔🏻,要全方位的了解技術,如技術本身的現狀,技術行業發展形勢、市場需求情況,國家的政策等等👩🏼🌾,根據這些外界條件,調整完善自己的技術🦸🏻,才有可能實現技術的成功轉化🕵🏿♀️。此外🥌,自己能獲得今天的成功,技術轉讓技巧、專業的推廣平臺8️⃣,也一樣都不能少🎽🫲🏽。(楊相壽自述,科易網整理)
轉自 科易網 2010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