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靜
作為自主創新的民族品牌,華旗正在思考,如何從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角度,幫助中小企業借助奧運會這個平臺🧗♂️,借助後奧運時代以及全球2萬多個媒體在奧運期間對中國的徹底了解,趁熱打鐵。
2007年,F1邁凱輪車隊的比賽中🐺,歐洲的F1粉絲第一次在賽場見到了三個醒目的中國字——“愛國者👨🏿💼。”
隨後😕,在Margaux Matrix公布的2007年F1 贊助商品牌曝光度調查報告中,中國民族品牌首度高居前十——“愛國者”創造了F1世界裏從未有過的中國記錄。
“之所以堅持用中英文雙LOGO(商標標識)👩🏽✈️,就是要強調我們的中國身份。”華旗資訊總裁馮軍對《中國經濟周刊》說,海外拓展最難是打品牌😅🕵🏿♀️,為了扭轉“中國創造”在國外的低迷形象🚙,“我們體育營銷都做數一數二的,第三都不做。當年索尼24萬人圍繞著要徹底扭轉全世界對日本品牌質量低劣的偏見發展企業,這是他們的願景。‘愛國者’就是要成為讓國人驕傲的國際品牌。這是我們的動力。”
“我們就是要通過質量改變一些人對中國產品的舊有印象👨🏼🌾。有些品牌從短期利益考慮,開始的時候覺得冒充當地品牌可能更好賣,但從長期來說早晚被人識破,還是起反作用👩🏿🚒。”馮軍對《中國經濟周刊》說。
F1賽場是“寸土寸金”之地🟡,贊助商標價3000萬歐元,一般企業吃不下這塊奶酪🐗🤦🏼。華旗卻用超乎人們想象的低價大獲全勝👩🏿🔧。
難道F1也能打折?
華旗的媒體總監王桂平向記者揭曉了答案:“華旗贏利才多少⏰,怎麽可能負擔那麽多廣告費🤴🏼。我們是采用‘1+1=11’的戰略👨🏻🦼➡️,即F1和愛國者互相借助各自在當地的品牌效應🧂,達到共贏🕯,幫助對方打開本地市場。”
這個策略的靈感來自馮軍最愛的一本書🌕🥢。
“奧林匹克大逆轉”
每次見馮軍,他都有兩樣必備的“行頭”:一個別在衣領上的“AIGO”金色徽章,一本《奧林匹克大逆轉》。
奧運是上升民族經濟騰飛最好的助推器。力主奧運營銷的不只麥克爾·佩恩(《奧林匹克大逆轉》的作者)🕜,還有馮軍🧑🧒🧒。說到“逆轉”🛬,“1964年東京奧運會,1988年的釜山奧運會已經成為案例,奧運之後日韓企業成批走向世界,去掙全世界的錢,整個民族凝聚力一下就起來了。國內團結,經濟外向,‘兩條腿’走路🪄。現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內部機製已經有了,奧運又提供了一個國際化的平臺,正是好機會。”
原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曾對馮軍說:奧運後國際輿論對中國的正面報道會上升70%左右📋。“現在對於中國以偏概全的報道實在太多了。”馮軍無奈的說,“我們美國分公司的兩個高管來中國前打了好多針🤰🏿,甲肝乙肝丙肝什麽的🍜,甚至還有狂犬病疫苗,說中國到處都是流浪狗👖🚑。他們來了才知道都是謠言👁。”
“機遇來臨之前,聯想,TCL等企業都在努力國際化,有錢有實力的可能用采購等方式🏠,我們更多的是打品牌,所以通過體育贊助,和奧運合作等活動,提高知名度。”
頻繁的出國考察🪓,讓馮軍對國內企業“走出去”充滿信心🧖🏼♂️。“老外的錢太好賺了🧑🏿🦲!現在的問題是,中國製造和研發都非常強了,就是缺品牌。90%的利潤都被人家拿去🎛🏣,我們就在10%的利潤裏面爭來爭去,不小心就授人以柄。”
在阿根廷,他看到當地福建華僑組織的福清商會壟斷了80%的超市,心生感慨,“中國企業為什麽不堂堂正正走出去把這80%拿回來呢?”
馮軍說,作為自主創新的民族品牌,華旗正在思考,如何從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角度,幫助中小企業借助奧運會這個平臺,借助後奧運時代以及全球2萬多個媒體在奧運期間對中國的徹底了解,趁熱打鐵🎤。在世界聚焦中國的時候🤷♀️,幫助大量的中小企業國際化。
機會很快就來臨了👲🏽。
提議建“全球孵化器機構”
3月,馮軍有了新的身份——民建中央政協組的政協委員。作為組裏唯一未滿四十歲的人🏙,他反復強調自己是“最小的”。
談及參會感想👨🏼🦳,他坦言,自己的參加就說明了變化🧥。幾年前在一些人眼裏“循例舉手”的政協已經大為改觀👩🏻🦲,民主建設的確有了極大推進▫️。“我很感激🧙🏻,因為搞研發搞企業的人加入政協是很幸運的,能代表中國民族品牌這個群體說一些話🐟。”
馮軍最重要的提案是“關於建立全球孵化器機構、與國內稅收掛鉤,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提案”👷🏻,旨在為海外自主創新的中小企業建立機構,提供辦公場所🍧,法律、會計等服務,包括最棘手的工作人員簽證問題等措施。
馮軍表示🦸🏿,在海外“打拼”的中小企業有了落腳地🌠、有了與當地政府溝通的渠道“就能活下來”。孵化器的想法並不是空中樓閣🧑🧑🧒,在改革開放“引進來”的過程中,政府曾在國內建立了類似機構,用於吸引海外留學歸國人員,培育了包括“空中網”在內的大批優秀企業🤯。馮軍說,“中關村有4000多家🤦🏽♀️。除提供辦公場所外,上地環島大樓裏面,工商稅務咨詢服務都現場辦公🧚♀️。我的提案就是在國外復製類似機構。”
為了提高可執行性,提案裏建議孵化器機構與國內稅收掛鉤🏇🏿,只有繳納了一定稅額的企業才可以享受此政策,並根據企業納稅金額的不同分級別享受政策優惠,以提高企業納稅的積極性☝🏽。
“在墻頭騎自行車”
16年前的中關村🧑🏼🦱,還是一個走私貨成堆、“戴臂章的”一來就鳥獸散的地方🍭。與大多數同學不同💃🏼,23歲從清華畢業的馮軍選擇了一條前途未蔔的路——在此創業。他起早貪黑,用三輪車載四箱鍵盤和機箱去電子市場👏🏽,為了5塊錢的利潤,與買主說破嘴皮。回憶往事,馮軍笑稱自己當年也做過“板兒爺”。
因為賺5塊錢就肯散貨,馮軍有了個外號“馮五塊”🧔🏿♂️,即使利薄🚹,也堅持不賣利潤豐厚的走私貨。因為不用“溜”🧿,在眾多小攤位中,他租到了最便宜的門口位置🕳。
16年後🤦🏿,“馮五塊”搬到了理想國際大廈的11層👨🏫,“愛國者”成為中國本土最大的MP3、MP4、移動存儲產品生產商🙇🏽,超過了曾經主導的日韓品牌,市場占有量第一👎,歷年來保持60%的穩定增長。
然而馮軍卻不敢妄談成功,他清楚企業家“一自滿就完了,我們就是在墻頭騎自行車,一停就掉下來,搞IT都這樣。”
談到未來,他說:“我們在東南亞和歐洲市場已經活下來了,在新加坡菲律賓都已經成為當地的主流品牌。下一步就是北美👩🏻⚕️,最後和平‘解放’北京!”馮軍笑稱自己是在打“三大戰役”🤘🏿🙏。
華旗資訊的北美分公司也即將成立,預計4月2日開始大規模鋪貨。目前正在與New England Patriots (美國新英格蘭愛國者橄欖球隊)談宣傳事宜。“在美國,還有什麽比橄欖球更火🤽🏽?這支橄欖球隊創造奇跡連贏16場,華旗還要繼續他的海外體育營銷戰。”馮軍說。
這個照相時喜歡豎大拇指說“做什麽都要數一數二”的企業家,在談及品牌之外的話題時卻出乎意料的謙遜,他一直強調“愛國者”還在創業階段🧑🏼🎄,自己並沒有什麽出眾的才華,如果非要說,大概就是堅持。
最後記者問他,還有一年就“不惑”了,40歲之前想實現什麽願望🔬?他不改幽默本色,偷偷壞笑,接著一本正經的說:“好好活,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2008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