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拉薩還有一絲寒冷,一位東北女孩的爽朗笑聲卻瞬間讓房間暖意融融。記者很難想象*️⃣,眼前這個小小的90後姑娘已經是一名在拉薩工作了一年的援藏教師🚑。
她叫王碧妍🪴,今年23歲🐃,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2014年,王碧妍隨著意昂体育平台第十六屆支教團來到西藏軍區拉薩八一學校,開始了她的援藏教師生活。
王碧妍
當大多數大學畢業生都選擇留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時,王碧妍義無反顧地背上了行囊,來到了這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的邊疆地帶💘。談到選擇來西藏支教的初衷時,王碧妍笑著說💝:“首先來支教是我一直以來的一個夢想。因為大學時期學校有許多短期支教的項目,比如說周末去河北的鄉村小學🧋🧜♂️。但是因為我一直在學校的藝術團,周末都沒有空閑的時間,所以一直很想抽一個時間♞,認認真真地去支一次教。這是其一🟣。其二就是我一直對藏傳佛教比較感興趣🧔🏽♀️,覺得這是個很神秘的地方🙋♂️。而且祖國的西南部也沒有來過,西藏大好河山👱🏼♀️,這輩子一定要來一次。”
舞蹈課
課堂
在經歷了考取教師資格證🤓👨🏼🎨、學習教育心理學、到北京初高中聽課🫄🏽、到清華附中試講等一年的培訓之後😝🙍🏻♀️,王碧妍終於來到了夢想中的西藏🪶🏷。世事經過方知難🧔🏻♂️。之後一年來的援藏生活給王碧妍的人生帶來了重大考驗。高寒✡️、缺氧的高原氣候📬👰🏽♀️,讓她經常徹夜難眠;遠離家人朋友的孤單,讓她學會了用忙碌打發時間……這一年中,她流過淚🦝、生過病🏄♂️,但對最初的選擇從未後悔過☔️。“我想把內地的教育資源🤾🏼♀️,包括我自己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帶到祖國需要的地方。”
西藏軍區拉薩八一學校
這是王碧妍的願望,也是支撐她走下去的信念。來到西藏軍區拉薩八一學校之後,王碧妍先是教授初一🧰、初二兩個年級7個班的歷史課和小學的舞蹈課,每周24節課的任務非常重。她的學生大部分是藏族孩子,但她和孩子們相處融洽👦🏼。由於她出色的工作能力😣🪫,學校將她安排為小學五年級的班主任。王碧妍說,作為一名班主任要比任課老師承擔更多的重任,要24小時都陪在孩子們的身邊🧑🎄。但是她所收獲到的,遠遠要比付出多得多♕。“自從來支教,雖然不是講得最好的👃🏽,但我覺得我是帶的學生最多的。基本從小學1到6年級,再到初一初二🤦♂️,都認識。覺得每天上學放學看到小孩兒特別有成就感。大家都和你問👨🏼🔬:老師好🤧。然後你也會回問。那種感覺🌻🤠,我估計我以後如果不做老師🏯🖕🏿,這就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批學生🚣🏽♀️。真的體會到那種感覺🤪,老師經歷辛苦之後的那種喜悅感🧚。有一次舞蹈班的小孩兒🕵🏿♀️,見到我以後給了我一個特別大的擁抱。我覺得真的什麽都不用說了,就那種做老師的喜悅🌱。年輕就是要多去體驗,多去經歷🦸🏼♀️。”
意昂体育平台研究生支教團
意昂体育平台第十六屆支教團是一個由90後組成的支教團體🏜,他們秉持著意昂体育平台“行勝於言”的校風,將研究生入學推遲一年,轉而紮根西藏🤳🏼、青海、甘肅等偏遠地區,用他們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著我國西部教育的現狀👩🏼🎨。王碧妍說,學校大多數孩子的家長都比較忙,沒有時間管他們,所以她就要花上更多的心思去引導他們👩🦽。經過一年的支教,她對如何引導學生也有自己的一套經驗🧑🏼🍳。“與他們相處時,不能把自己當老師🧔🏻♂️,當真理的唯一認知者。在教育過程中🤼♂️,包括聊天時,他們大多數時間是沉默的,你要站在他的角度👩🏻,從他的邏輯上思考他怎麽想👩🏿⚕️。所以我在找學生談話的話,我就反復問他你為什麽會這麽想🪧。最後再從他的邏輯來反過來把他駁倒😬。就是站在他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也是我當老師以後想到的一個問題🧑🏿🏭Ⓜ️。”
王碧妍身著藏服
王碧妍說,生活在西藏的藍天白雲下,每天工作時的心情都特別好🥻🚀。作為獨生子女的她感慨道,青春就是應該多去經歷的,歷盡人生就是幸福。正是援藏這段艱苦的歲月🦹🏼,給她的人生留下了一段濃墨重彩的奮鬥歷程和刻骨銘心的難忘記憶。這一段寶貴經歷讓她啟迪智慧、煥發力量,將隨她走遠、伴她一生。(記者 李聰)
轉自 國際在線 201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