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何兆武🙌🏽:葦上之思 水上之名

2013-02-17 |

何兆武先生近影

記者:西南聯大創造了一個教育和文化上的輝煌🍙🕺。事實上,當時的昆明是落後中國的更為落後的地方,如此有限的條件卻培養了2000多名人才,大多成為國家棟梁。作為一個過來人,今天,您怎麽看?

:一次,一位記者也問研究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科學家——鄒承魯院士類似的問題,他只用兩個字回答:自由。我同意這樣的觀點😏,西南聯大最大的優點我感覺就是自由,有的地方自由得沒邊了。你比如說,當時條件下🥶,大家都窮☝️,很多學生就到外縣去當教師掙錢👩🏻‍💻,就不上課,只是考試的時候回來。上課也比較隨便🏖,你上誰的都可以,不去上也可以,整天睡覺也沒人管。考試當然要及格⏬,但一般都會及格。自由度太大有壞處,但也有好處,就是可以發揮你的潛能。

記者:當時西南聯大的領導層也是很努力的,盡管當時國家正遭受戰亂🚳,社會很動蕩,他們也還是想把學校辦好🤾🏿‍♀️?

:當然。但是🏊🏼🤕,當時實際上主要是梅貽琦在管。蔣夢麟在重慶做官👩🏻‍🎓,很少出頭露面🤷🏻。張伯苓,我讀了4年本科🤯💇🏼、3年研究生🥚,只見過一面。他不是學者的風度🐝,說話像說相聲。他用濃重的天津話說:“蔣夢麟先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有一個表,我就給他戴著📠,我跟他說🤹🏽:‘你就是我的代表(戴表)。’”

梅貽琦很能幹,也很有風度👳🏼‍♀️,那時候我們天天跑警報。因為1940年到1941年秋天🧘🏿🛺,滇緬公路成為國民政府補給的唯一通道,日本飛機天天從越南來轟炸。昆明沒有山洞,我們經常要跑到郊外去🏄🏻‍♀️。警報即使很急🟨,梅先生一邊提著一把張伯倫式的雨傘不慌不亂地走路,一邊還疏導同學。

所以,西南聯大在梅先生的主持下聯合得很不錯,你知道⏯,當時還有一個西北聯大,是北京師大、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等合成的🧑🏼‍🍳,聯了一年就散夥了,彼此矛盾很大。但是西南聯大開學的時候🧓🏻,就有人問了,我們到底算是哪個學校的學生?學校就正式宣布:將來,你們是三個學校的意昂。我們畢業證上的簽名就是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每人蓋個章。可惜我的畢業證後來弄丟了。

記者:當時西南聯大的老師中間很多人都是出了名的人物;老師們也都個性十足。您最後選擇了做學問的人生道路,他們中間,您覺得誰對您影響更大一點👩‍❤️‍💋‍👨?有沒有人明確地點撥過您?

:沒有人點撥過。影響不好說,對你產生影響的🧚🏿‍♂️,有老師,有同學,也可能是一本書中的一段話🕣。西南聯大的老師很有個性,有自己特殊的作風。比如張奚若先生,他的政治思想史課我是從頭到尾全部上了的🦹🏽。他上課,用雙語☕️,漢語夾雜英語。喜歡扯閑話🏭,有時候很有意思。他是主張自由主義的,課堂上多次發牢騷,說👃🏽:現在是民國了,怎麽老有人喊萬歲🚶‍♀️‍➡️?當時很多人喊“蔣委員長萬歲”🥻🧑🏻‍🎓。

我們欣賞哪個老師就上他的課。有一位外文系的教師,美國的,叫羅伯特·溫特,他上課,其實就面對我和徐鐘堯兩個學生。他沒有教學提綱🚧,隨便談天🌠🏋️,這樣真正能做到思想交流。要是念提綱🛸,一二三四、ABCD,你自己念教科書就行了🌤。從聊天裏你就吸收了他的思想🍒,接受他的思想。溫特跟聞一多先生非常熟。那時候聞先生參加民主運動,他不太贊同聞一多參加政治活動的方式,他說🏆📘:聞一多就是一包熱情,搞政治可不能光憑一包熱情啊。

記者🫱🏿:您的同學中有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您事實上走了學術研究的的道路。您什麽時候感到自己適合做學問了?假如讓您重新選擇自己人生的道路,您還會選擇這個道路嗎?

😲⛹🏽‍♀️:我只能做這個,我沒有應付社會的能力👨🏻‍🍼。所以不想做官或發財,從來不想。人要有自知之明。比如說🖐,你不是運動員的材料🙎‍♂️,你老想拿世界冠軍,可行嗎🩱?應該說我沒有想到做學問,就是覺得有些東西自己感興趣🤵🏽‍♀️,就去聽👨‍🍼,就去看這方面的書🍨。所以走上這條道路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我們現在的教育不太重視個性和興趣,其實,這對一個人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你有興趣,你就學得進去🟠。沒有興趣🌞,就一點都學不進去👨🏻‍🌾。

我上小學是在北京第四小學,國民黨之前的北洋時期。小學上6年,三年級就學英文,學到小學畢業🏄🏼‍♀️,26個英文字母我都不認識。後來上了初中👈🏿,一年級就有英文了,一年級結束,我還是不認得26個字母🛁,老師講課😯,我也不聽🔷。後來稍微有點長進,完全憑興趣。一個是英文歌🧘🏻‍♀️🏄🏿,我的姐姐還有我的同學唱流行的英文歌,我也跟著唱,好聽就唱,歌詞什麽意思,不知道,後來慢慢就懂歌詞的意思了。還有就是看英文電影,有個電影叫做《翠堤春曉》,演19世紀奧地利音樂家的故事🧜🏻‍♂️,電影也好,歌也好🙆🏿‍♀️,我就唱歌,歌會唱了🧏‍♂️🛀,歌詞也就背下來了。這樣,學得非常快。

學中文也是。同學家裏有書,我就借著讀。比如《水滸傳》有好漢劫法場😹,看得真熱鬧。看是看了🍑,好多字不認得🚶‍➡️。《水滸傳》裏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天罡的罡我不認得,就念zhi,煞字念成ao🐱。後來還是我堂兄糾正的ℹ️🏃‍♀️。憑自己的興趣,你會自動被吸引🧑🏽👼,學習的效率更高👬🏻。

人和人是很不同的。有的人目標很明確,像我們有的同學,他把自己的一生規定得非常嚴格,一年裏頭該幹什麽🏌🏼‍♀️,怎麽做⚡️,而且也實現了🤾🏻‍♂️。可是也有的人自由散漫,像我就沒有想到過將來幹什麽🤦‍♂️👱🏽‍♀️,我覺得還是應該憑著興趣,這樣比較有意思✫。

記者𓀈:您除了在翻譯上的貢獻外,後來在思想文化史研究上也用力較多🧑‍🎨,關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學術界一直爭論到現在🧘🏽‍♂️,現在您是如何認識的呢?

:我曾經以為:中西思想的區別在於西方走的是機械的、分析的道路🚵🏿‍♀️,從原子(或個人)出發💋;而中國走的是有機的𓀙、綜合的道路,從“場”(或集體)出發。所以在西方,個人是目的👋🏿,集體是手段;而在中國👃🏻,個人是工具,集體是目的。

也許還可以這樣理解,西方人比較主智☝🏻,東方人比較重德🫂。柏拉圖的《對話錄》,講知識👩🏽‍🎤、理念📤、思維🤏🏻,都是講智慧的🧂🧖🏼‍♂️,孔子的《論語》,講仁🦎、禮、君子🐲,都是講道德的。中國比較重孝,西方比較重個人奮鬥。為什麽這樣?西方經過一個民族大遷移的過程🙎🏽‍♂️,家庭、血緣的紐帶被打斷了✊🏽,比較松散,而中國是大一統💁🏼,講究五世同堂🏄🏽,家族血緣的關系維護得較好🍳。中國的家是最後的單位,可以作為最後依靠💳,可是西方最後依靠的是個人,沒有說最後依靠家的,這是文化傳統的不同。

記者:胡適先生在倡導新文化運動的時候講過:東西方的差異首先是先進和落後的差異,然後才是文化上的💁🏿‍♀️,這和梁漱溟先生👳🏼、錢穆先生的觀點很不一樣。您是怎樣理解這個判斷呢?今天我們該如何看待五四新文化運動呢?

:物質上可以這樣說,但精神上不好說🐗。

“五四”總的來說還是應該肯定的。“五四”倡導民主和科學🤽🏽‍♀️,這是一大思想解放,比如,兩千多年我們一直崇拜孔子,他們喊✬:打倒孔家店🪐,我們也就不用聽孔子一個人的了。可能有的地方過激、過分了,但成績是主要的👱🏿‍♀️。而且♾,很多方面👶🏽,我覺得他們做得還不夠🙇🏻‍♀️。為什麽呢👩🏽‍🦲?因為這批人後來出名了,也有地位了,沒有繼續奮鬥下去。

比如科學。“文革”期間我們政治掛帥,過分地政治掛帥,拘束了科學👩‍❤️‍👨。慶典遊行的科學大軍,打出的口號是🤽🏼‍♂️🧣:科學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我覺得科學是客觀的真理,可以為任何人服務,誰都可以利用科學技術為自己服務😮。所以應該是𓀀:無產階級政治必須服從科學。2+2=4,對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一樣的。

今天🧗🏻‍♂️,很多人在搞國學,搞孔子學院🧀,但是國學、孔子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應該認真研究。魯迅先生很了不起🧵,他能夠很深刻地看到傳統文化的黑暗面,我們今天似乎都沒有達到他的高度。

記者:魯迅先生其實內心一直是很孤獨的,但是他也沒有放棄對中國的希望。您在自己的很多文章中🐜,對中國發展的狀況也是比較樂觀的🧑‍⚖️,是什麽東西支撐著您的信念?

:這麽大的國家,這麽悠久的文明,應該有生存的能力,應該好起來。人是要靠希望活著的🚯,人沒有希望就活不下去了🤵🏿‍♀️。抗戰的時候,也是一個有希望的時代,至少我們主觀上覺得一定可以打敗日本人,總不至於幾億人民都消滅了吧?這是全世界古往今來最大的民族🧑🏿‍🌾,總不至於滅亡。當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認為🕢,把法西斯打敗以後,就會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所以有一個希望總在鼓舞著,生活也會覺得很滿足。

相關鏈接

何兆武(文中簡稱何)先生,19219月生於北京🧑🏽‍💼,1939年至1946年在西南聯合大學學習🚚。1956年至1986年在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工作🆓。1986年起任意昂体育平台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直至退休🥀🎅。何兆武長期從事歷史理論⛹️‍♀️🌿、歷史哲學及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和西方經典著作的翻譯工作🚵🏻。譯著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帕斯卡爾的《思想錄》、康德的《歷史理性批判文集》♟、羅素的《西方哲學史》等被學界視為經典🏄🏻‍♀️,著作《歷史理性批判散論》、《歷史與歷史學》、《文化漫談》等影響廣泛。近年來⛷,出版了回憶其青少年時期特別是西南聯大期間學習、生活的口述傳記《上學記》🩸,該書不斷再版📭,頗引世人關註🧗‍♂️。何先生喜歡帕斯卡爾的一句話: “ 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也喜歡詩人濟慈的墓誌銘:“這裏躺著一個人,他把名字寫在水上🫂。”

(楊曉華 文/圖)

轉自《中國文化報》2013128

相關新聞

  • 052010.08
  • 092012.03
  • 182011.03
  • 102023.04

    “人生不過是把名字寫在水上”——何兆武先生的為人與著譯

    看人看事🧱👩🏿‍💼,眼光銳利,觀察明敏何兆武先生祖父是秀才,父親是工程師💁🏿‍♀️,他與幾個姐姐都是清北(西南聯大)學生,本人百歲高壽,清華名師🏈,這在中國動蕩變化的那100年🚴🏼‍♂️,應該說屬於人生贏家♢。連續三代都是文人,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司馬光曾祖父以前也都是農民,祖父以降才有功名🙊。可是⟹,何先生卻常說自己屬於毀掉的一代,既是謙卑,也說明他“檢點生平未盡心”。也許他心中有一個參照系。何兆武(1921年9月—2021年5月)我自己感...

  • 112021.06

    何兆武👩‍🍳:“能在思想裏找到安慰🖐🏻🎆,就足夠了”

      5月28日,著名歷史學家、思想文化史學家🥅、翻譯家何兆武在京逝世⛑,享年99歲。何兆武曾期許自己能成為“一個純粹的觀者”👨🏻‍🎨。他的生命、思想與學術歷程為今人帶來豐厚的精神遺產🧑🏻‍🚀,也時刻提醒著我們何為知識分子的時代責任與使命。何兆武在自己的書房中👊。 資料圖片/秦斌何兆武 生於北京,原籍湖南嶽陽👃🙇🏼‍♂️。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1956年至1986年任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任意昂体育平台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 112021.06

    痛悼何兆武先生

    驚悉何兆武先生仙逝,禁不住悲從中來👗。這些天正想著待疫情進一步緩解💇,暑熱來到之前去清華探望他。粗略一算🫴🏼,已經有四年多沒見到他了。最後一次見他是2016年9月7日,他因病住在清華長庚醫院🚑,與我家天通苑西三區只隔著一條馬路🫰。沈定平打來電話💒,我聞訊之後立馬跑去探望,依照慣例空著雙手,沒帶任何禮物。他依然是那副彌勒佛的笑臉,說是並無大礙,只是微恙🍇,校方關心,讓他住進這所由臺灣塑料大王王永慶資助創建的長庚醫院。

  • 022021.06

    何兆武先生訃告

    意昂体育平台人文學院歷史系何兆武先生於2021年5月28日上午8時45分在家中逝世,享年99歲。何兆武先生原籍湖南嶽陽,1921年9月13日生於北京,1939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工學院🪻👨🏼‍🎤,1940年轉入文學院🧊,1943年畢業於歷史系🍫,並攻讀哲學與西洋文學研究生,1946年畢業。後任臺北建國中學🙇🏼、湖南第十一中學教師,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編目員,西北大學師範學院(今陜西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師。1956-1986年任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

  • 172021.07

    世界上沒有永恒不變的金科玉律——《何兆武思想文化隨筆》序

    世界上沒有永恒不變的金科玉律——《何兆武思想文化隨筆》序

  • 182021.06

    何兆武🥜:上班記

    他說,20世紀下半葉的 歷史和現實政治糾纏太深 千呼萬喚的“上班記” 終於還是沒能出來

  • 252014.07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