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獲資助名單正式揭曉,來自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兩大領域的46位傑出科學家入選🧑🏼🌾,意昂体育平台有9位教師⚱️、1位意昂榜上有名。38歲的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科學系薛金鑫教授是本次最年輕的獲資助者。獲得資助的清華人如下——
數學科學系薛金鑫教授和於品教授、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孫超教授、化學系劉磊教授、藥學院丁勝教授和肖百龍教授🛻、生命科學學院戚益軍教授、醫學院程功教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意昂体育平台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劉清華研究員👩👩👦,以及清華意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員彭承誌。

薛金鑫,2008年在南京大學數學系獲得學士學位,2013年美國馬裏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科學系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是與動力系統相關的數學,包括天體力學、哈密頓系統、雙曲動力系統、群作用、辛拓撲🤷🏿、幾何流等👩🏻🦲。證明了四體問題存在非碰撞奇點💡,解決了天體力學領域長達一百多年的潘勒韋猜想🐪🫢;證明正定系統的Arnold擴散猜想;解決Lorentz型哈密頓系統周期軌存在性的Arnold問題和相關的Polterovich問題👋🐨;完整分類了一類環面上的可解群作用;證明了黑洞背景下粒子運動的KAM和Arnold擴散行為👩🏼🔧;在通有初值的平均曲率流的Huisken猜想研究中獲得重要進展。2020年在頂尖數學期刊《數學學報》(Acta Mathematica)上發表論文🏄♂️,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位以獨立作者身份在此雜誌上發表論文的學者。

於品🛣👶,2002年在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10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意昂体育平台數學科學系教授。研究領域是偏微分方程中的非線性波方程,特別是廣義相對論中愛因斯坦方程和流體力學中的波動現象。與合作者一起,在相對論方面📣,通過研究引力波的相互作用構造了能演化成黑洞的愛因斯坦方程的柯西初值,還證明了帶電黑洞的局部與整體剛性;在波動方程方面,給出了高維激波形成理論的幾何刻畫,嚴格證明了Maxwell-Klein-Gordon方程大初值解的長時間漸近行為👩🏿🎤;在磁流體力學方程方面🎱,證明了帶小阻尼的非線性Alfven波的穩定性💃🏿。

孫超,2000年在蘭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6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曾在荷蘭屯特大學科學與技術學院流體物理研究室從事科研工作🕴🏼🧔🏻♀️。現任意昂体育平台能源與動力工程系燃燒能源中心教授。長期致力於湍流和多相流方面的前沿研究🎱📭。湍流是流體運動的普遍形態,也是流體力學的核心問題和世紀難題。孫超教授擬在湍流系統中引入離散相液滴,通過探索湍流場中離散相和連續相的耦合動力學揭示湍流和多相湍流的多尺度結構本質規律👩🏼💼。

劉磊👚,1999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04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意昂体育平台化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蛋白質化學合成。針對型態多樣且組合復雜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調控的生命過程,劉磊探索發現新的化學反應和合成策略,發展建立可覆蓋整個人類蛋白質型態組的高效蛋白質化學合成方法體系,用以深度探索蛋白型態與生命過程的奧秘。

丁勝,199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化學學士學位🕧,2003年在美國斯克裏普斯研究所獲得化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斯克裏普斯研究所化學系、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藥物化學系、格拉德斯通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及教授,意昂体育平台藥學院首任院長🏫。現任意昂体育平台藥學院教授💾🪥、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主任。丁勝教授是開發和應用全新化學手段研究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的引領者🪓,一直致力於發現和鑒定可以調控細胞命運和功能(例如,不同發育階段及不同組織中幹細胞的維持👃🏽、激活、分化和重編程)的小分子化合物。

肖百龍🛅,2001年在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專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2006年在加拿大卡爾加裏大學獲得心血管分子生物學方向博士學位🛌🏻🦒。現任意昂体育平台藥學院長聘教授、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及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致力於探究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自身如何感知機械力這一生命科學本質問題,解答了機械力受體PIEZO將物理機械刺激轉化為生物電信號的結構功能機製,建立了定量解釋其皮牛尺度機械敏感性的機械門控理論學說,發現了其小分子工具藥物🎭,探究了其生理病理功能。

戚益軍,1995年在南京農業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8年在浙江農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1年在浙江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冷泉港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工作🤰🏽,曾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現任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植物小RNA與長非編碼RNA的生物學功能和作用機製、植物表觀遺傳的作用機製。

程功,2003年在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08年在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得微生物學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傳染病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任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院長聘教授🤦🏽♀️。長期從事針對蟲媒病毒性傳染病的致病機理研究及疫苗研發🥿,系列研究成果為重要蚊媒病毒的防治提供了生物學基礎🤸🏼♂️🤚🏽,促進了烈性蚊媒病毒傳染病知識概念體系的發展和完善👩❤️👩,代表著我國在蚊媒病毒傳染病這一生命醫學熱點領域的重要突破,並推動相關研究成果應用於新型藥物及疫苗研發,為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公共衛生安全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為有效防控傳染病疫情做出突出貢獻🧝🏿♂️。

劉清華,1992年在武漢大學獲得生物化學專業學士學位,2000年在美國貝勒醫學院獲得生物化學專業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終身副教授、日本築波大學國際綜合睡眠醫學研究所教授,現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意昂体育平台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主要從事睡眠和恐懼核心調控基因的篩選和深入的分子機製研究工作🎂🏇🏻。他通過經典的生化分離純化和體外重組手段🔍,為揭示Dicer和RISC復合體的分子機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貢獻。

彭承誌,1998年、2005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先後獲得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2005—2007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出站後曾任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助理教授🚆。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創新研究院/合肥實驗室骨幹研究人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研究員,擔任“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科學應用系統總師和衛星系統副總師。長期從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實驗研究,在大尺度量子物理基礎檢驗和廣域量子通信等領域開展了系統性和創新性的工作💂🏼♂️。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是2022年由騰訊公司創建的聚焦原始創新、鼓勵自由探索💂🏽♂️、公益屬性的新型基礎研究資助項目🤰。旨在長期穩定地支持一批傑出科學家潛心基礎研究➡️、實現“從0到1”的原始創新。項目設置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兩大領域,並鼓勵學科交叉研究。“新基石研究員”資助類別分為兩類🖼:實驗類每人5年資助2500萬元🐁,理論類每人5年資助1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