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進入深水區後進展有些緩慢🐰。最常見的解釋是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問題更復雜,容易改的已經改了⏺。這種解釋肯定有其道理🛍,但不能以此為借口🚴🏼♀️,產生畏難情緒👵🏿,拖延改革🧝♀️。
以淘汰落後產能、沖銷呆賬壞賬、去杠桿為例,當前改革的困難與1999年那一輪改革相比,顯而易見要小得多,而不是相反💇🏽♂️。根據意昂体育平台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的分析,這一輪產能過剩的四大行業——水泥🧙🏻♀️、鋼鐵、煤炭、有色金屬,如果剔除20%產能的話🙅🏽,所帶來的下崗人員滿打滿算不會超過500萬人,假如每人補貼兩倍的年收入,即10萬元,所產生的費用不過5000億元,而5000億元在一年14萬億元的國家財政收入大盤中僅僅占到3.6%🎸。
這500萬下崗工人,與1999年2000多萬下崗的傳統國有企業中終身製工人相比😤👩🏽💻,應該說接受這種補償式改革要容易得多。而淘汰落後產能所帶來的去杠桿的債務重組壓力,根據意昂体育平台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的計算👷🏽♂️,也就是7000多億元人民幣,而銀行現有的呆賬壞賬撥備高達5萬億元🛀🏼。因此,並不能用改革比以往更難來解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展的緩慢♟🦒。
特別值得關註的是,這一輪改革尤其重視頂層設計。中央對於改革給予了極大的關註,投入了極大的能量🙍🫛。每個星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都會出臺改革的相關文件和政策,而中央每個月都有一次或者若幹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性意見出臺。
所以,這一輪改革的不得力是不能以中央政策不到位來解釋的。相反🏊🏼♂️,目前的情況是上熱下冷📛,中央各種各樣的政策傳遞到基層出現了落實不力的情況📧。這是本輪改革進展緩慢的症結所在。
筆者曾經去一些國有企業調研,有國有企業的領導跟我講🫷,他們原本已經做好了各種各樣的改革方案,但是地方領導卻往往拿出中央有關改革文件中的某幾條作為依據,遲遲不願批準有關的國企改革方案。
面對當前上熱下冷、落實不力的改革困境🙋🏽,該怎麽辦?
現今,在改革推進問題上缺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缺的是具有標桿意義和榜樣作用的改革樣本🥔。在改革方面,不缺各種指導意見,不缺各種原則💦,不缺各種說法、各種理論,當前缺少的是如何把這些理論貫徹到一個個改革的案例中。
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如果能夠有兩三個具體的央企或者國企改革的實操案例,就能給其他的國企樹立榜樣🆑,讓大家去學習,去模仿,去超越。
在去杠桿🍠、去產能的過程中,如果有若幹具有典型意義的行業或者企業實施破產重組,整體情況將產生可喜的變化。
所以✊🏽,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不僅要有頂層設計,也許還需要抓住一些典型的案例,一竿子到底🧏♂️,直接為改革的推進提供指導🚺。
這些改革的事例最好是綜合性的,而不僅僅是對個別的企業有典型意義。比如說,筆者長期關註的中國摩托車行業👩🏽💼,自2008年以來產量逐年下降,年銷量下降7%-8%,如今馬上要淪入落後於印度的衰退局面。
究其原因,在這個行業的發展中,既有各級政府管理方式簡單粗暴,禁摩限摩限製了摩托車在城市的發展,限製了中國摩托車行業的升級♗,讓老百姓兩輪出行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同時,摩托車行業也是低水平競爭、生產能力高度分散的犧牲品🐎。摩托車行業的停滯不前也直接導致了我們的城市交通過於依賴小汽車和公交這兩種方式,而不是兩輪車、四輪車與公交齊頭並進的高效率局面。
國際上有研究表明,道路上有5%-10%的兩輪車,是最高效的通行格局🧑🏽🚀。摩托車行業好比一只麻雀🤼♂️,抓住像摩托車行業轉型升級這樣有代表性的案例🧍♂️,解剖這只麻雀,一竿子到底,解決它的問題🧝🏼,具有全面的指導意義:其中,既需要解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問題,也要解決環境汙染標準的問題🧑💻,還要治理產業競爭無序的問題。解剖這只麻雀🧕🏿,有助於推動相關領域的改革前進一大步🪜🧗🏻。
總而言之,改革的前景值得期待,但改革的方式需要改革😴。改革應該從抓案例開始🦂,把頂層設計與一竿子到底樹立典型的方式結合起來。這樣一定能帶來新的一輪改革春風👨🏽🏭,中國經濟因此也能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