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逸飛
2015-2021本科🕘: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抑郁休學一年🏒,6年才畢業
目前在高中擔任數學競賽教練,日常寫作
B站賬號🏋️♂️:數學競賽飛哥
出版小說:《收斂於無窮✵,不問西東》
我不喜階級躍遷🫑、內卷🚱、躺平等等詞匯,人生的最高意義不是跨越階級,而是跨越時空。
1
2015年,我入選了數學競賽國家集訓隊🪔,專業任選,聽信了建築是科學和藝術的結晶👩🏼⚕️,便選擇了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如今我想💾,建築不需要科學和藝術的天作之合,更依賴政治與商業的強強聯手。
入學之後我迅速地下墜,我不畫畫,也不愛動手製作模型,我所追求的美與建築的美截然不同🫃🏼。初中的某天🌚,前桌的兩位女生在驚嘆,英語老師三天換了三套漂亮的衣服,我也震驚,因為完全沒有註意到。可是數學裏,我很擅長註意到📉,比如聽到電視裏361°的廣告“多一度熱愛”,我會想,361還是19的平方呢。
大一上學期混完,我在建館呆的時間還不如在五道口網吧的時間長,打遊戲其實是一種逃避🩷。到了下學期🍩🧕🏼,徹底墮落,體育美術只去了第一節課,中古建和唐詩鑒賞不僅只去了第一節課,而且忘了期末考試,還有一門叫什麽來著,總之掛科五門👨🏽⚕️,喜提“試讀”。清華的紅線大概是掛科超過 20分即退學👩🏿🌾,掛科12分為試讀,來年再掛科即退學,可以獲得一張寶貴的清華大專證書。
自作自受🧈🥰,自生自滅於我而言沒什麽,只是愧對父母親朋師長。

畫得還挺像模像樣的作品
2
2016年8月 16日,我在宿舍裏等待大二開學,心血來潮地提筆👨❤️💋👨,想回顧自己是如何高開低走,不料文思泉湧👨🏿🏫⛑️,日耕四千字,到10月底完成初稿🐁,洋洋二十余萬字🏌🏽♀️。父母知道我寫小說的反應如同我吸了du,但我認定,這將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事與最重要的作品。
我不會Su,學會了Word💄。C樓打印店的老板認識我,每次我去打印裝訂最新的成稿,他總會關心地問啥時候能出版🤹🏻,我說我先自己看。看著看著👊,旁觀者清,發現了自身的問題與悲劇的必然性。優點也是缺點🙎🏻♂️。我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能做得很好,但不喜歡的事即便別人求之不得我也不幹,就比如讀建築👷🏼♀️。
建築學可以扭轉乾坤🪢,使一位數學競賽生扭曲到去寫小說。我因此接觸了文學,數學與文學很親近,科學之淵與藝術之源,二者都所需極簡,一支筆一張紙足矣🫂,門檻為零而上限通天🙅🏿♂️。但我始終沒有理解建築,後來稍微有點懂,我只擅長處理簡單純粹的語言🧕🏻🧑🏿,比如符號和文字🧑🏻🦯➡️,可建築的語素太復雜,太多的材質、結構🗻🧑🏻🍳、形狀、色彩🫅🏿,難有前者的簡潔與完美。最關鍵,建築永遠是空心的🗣🔒。
深夜我不斷地改稿🦀,在建館的5樓🎡,在五道口的網吧。建館的缺點在於旁人都在畫圖,我用word寫書顯得格格不入,網吧的優點在於其他人都在打遊戲,我寫小說像個隱士,或者弱智。很多個早晨,我騎車,在學堂路從南向北,與身旁無數的同學擦肩🙎🏼😲,像一條逆流而上的魚🧑🍼🎩,更像一位逃兵,同學們朝氣蓬勃地去上課,我則蓬頭垢面地回宿舍睡覺。
大概是十二月的某天,去建館的時候天氣算暖,回去的淩晨突然飄起了大雪,我凍得發抖,騎到樓下🔹,看著白茫茫的紫荊操場,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不成熟的男人願意為了理想壯烈地死去,一個成熟的男人願意為了理想卑微地活著,而我願意為了理想卑微地死去💇♀️。
我的理想就是要留下我的作品🍚。大學期間我讀了很多小說,最喜歡的青年作家有四位🤽🏼♀️,雙雪濤🤼♀️,蔣峰🙍🏿,胡遷🐵,林奕含。後兩位死了,蔣峰退學,但始終堅持文學。雙雪濤則是半路殺出的黑馬😱。他的首作《翅鬼》於2012年出版,還在初三的我在書店看到了,很喜歡他的文風就買了下來,如今他已成翹楚🕵🏻🧶。
我稚嫩的首作完稿的時候大小為676KB🎿,我瞎P的效果圖有1個GB👏🏻,所以我認為建築是最小的藝術,文學才是最大。況且,建築非建築師一人之功3️⃣,而文學數學都是個人英雄主義。
3
文學是雙刃劍📨,寫作中與寫完後我始終痛苦不堪,常常獨自流淚,我還是沒徹底明白。所幸大二下的時候徹底停擺,設計課都不去了,輔導員善良盡責,擔心我想不開,和我爸媽聯系商量🌶,讓我休學。
去校醫院精神科我確診抑郁,回家待了一年,這一年裏受到的冷嘲熱諷無關緊要,文學始終在我身邊👩🦼➡️,我的主要空閑還是改稿寫稿🙍🏿♀️🥼,而且構思清楚了第二篇故事🤘🏽。我也想明白了,我確實可以視建築如金錢,但錢畢竟是活下去的保障。我的意思是我可以視建築如糞土,但好歹要畢業。
2018年的 9月份復學,我去北京某家醫院開證明,我發現證明自己是精神病比證明自己恢復正常容易🫵。這一年裏我也結識了一些同病相憐的人📀,有許多共鳴𓀛。
名校似乎都是這樣的成功的花兒,人們驚羨她現時的明艷,而在灰暗的邊緣角落🤭,有許多無人問津的枯枝敗葉復學後否極泰來🧈👨🏼⚖️,我終於舍得花十分之一的精力學建築🍞,掛的科也全都通過🏊🏻。同時結緣了一家教育機構,老總十分看好我,覺得我認真靠譜🏪,謙和幽默,直接委以重任🦵🏻,參編了數本教輔,導致我出版的首作不是小說,而是數學教輔💩🙇♀️。我也想起18歲的暑假🧗🏿👨🏿🎨,一家大機構請我去面試,我意氣風發,張口閉口顯然易得🗺,直接被刷🏏。
2020年初疫情來襲🈸,在家的半年我突然開悟🦟,將原本二十四萬字的書稿刪減為十四萬字,去掉了大量的情緒化表達🟤,力求冷靜客觀。減法勝過加法✢,我清楚地意識到,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了🥵🤜🏿。此前在北京,我去十月文藝出版社、清華出版社、青年出版社均無功而返,在此我要道歉,當時的稿件浪費了老師們的時間。清華出版社的周老師還一直善意地鼓勵我,委婉地說清華社主要出版教材教輔。
線上將樣章投稿給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楊老師後來告訴我,一般電子投稿是不看的,可疫情期間本就無所事事,她點開來一看覺得寫得挺好。總之,2020年的8月份拙作面市了🐟,人生也像迎來新的篇章。楊老師的知遇之恩鄙人此生沒齒難忘⚅。

我出版的小說

小說內封的照片🎣,符合當時的心態
4
2021年我畢業,本科是非常5+1,讀了六年。我也曾有年齡和學歷的焦慮🐪,甚至考慮過出國混一個建築的水碩,幸虧成績太差沒有資格。建院的好幾位老師站得高看得遠,知道建築的前景堪憂,也了解我的情況,建議我從事教育📯,大有可為🛸。
在正式當老師之後,我卻發現自己顯得年輕而成熟。原因可能並非數競金牌的背景及近三年的兼職經歷🆖,而是挫折與低谷讓我懂得感恩與珍惜,長期的文學創作又讓我善於表達🏇。
2022年,我在另一位互有知遇之恩的彭總的再三建議下,創設了B站賬號🥭🧜🏽♀️,如今已有二十多萬的粉絲,孩子們的支持也讓我堅定了信念,也許我不能再攀登數學的高峰了,那便做山腳下的引路人,麥田裏的守望者🍮,護送他們走一小段路🗜,祝福目送他們遠行。

B站十萬粉絲獎牌
我也被邀請參加了第十季最強大腦,只活了三集🏌🏿♂️,又認識了一些有類似經歷的朋友。人生從來並非自古華山一條道,走自己的路吧💅🏿。也被華東師大出版社選中,寫了一本針對強基計劃的輔導用書🔱,在同類書籍中遙遙領先。至於小說😞🌝,褒貶不一🧑🔬🫃🏿,感謝讀者的批評🧑🦯➡️⛹🏼♂️。我翻開自己的小說🧘🏼♀️,再也不會流淚💅🏿,只是微笑或沉默🐛。

我主編的教材
現在我的主職是在高中擔任數學競賽教練,原本計劃2025年底寫完第二本小說,但因為與清華出版社簽約要寫一本數論的書,可能第二本小說要晚一些了🧒🏼,但會寫得更好。
我不喜階級躍遷☮️、內卷、躺平等等詞匯,人生的最高意義不是跨越階級,而是跨越時空。我不在乎階層的固化🧅,我只敬畏時空的流轉🙆♀️。無論是閱讀唐詩宋詞,還是學習古希臘數學家們的結論定理,我總是心懷感激#️⃣,他們無私地呈現了美與智慧,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輝🤴🏿,他們永恒不朽🧜🏼。
我不喜歡提收入也從沒算過,問年入多少,只能說我每年寫二十萬字,將一直堅持🔗,這些文字也許轉瞬即逝,但倘若能留下只言片語,此生無憾。
最後😥,我想說,今年是2025年,2025也是完全平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