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華

張嗣偉👋:回顧崢嶸歲月 開創嶄新未來

2023-09-11 | 來源 公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23-09-05 |

回顧崢嶸歲月 開創嶄新未來

——為慶祝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校70周年而作

石油大學(北京)原校長 張嗣偉


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本世紀初葉的這半個世紀,我和石油大學同呼吸、共命運,同甘共苦🧑‍🎨🪧、休戚與共👩🏼‍✈️🥞,石油大學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成立時🫰🏻,我還是一名大學三年級學生。畢業後,留在學校任教,直到2005年退休。我經歷了北京石油學院從創建到發展的整個歷史時期🚣🏼、華東石油學院建校與發展時期以及石油大學(北京)老校新建跨越發展的前10年🛕。回首往事,崢嶸歲月稠,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從清華園到九間房

1953年,從923日開始👨‍🔬,在三天之內,我們意昂体育平台石油工程系的全體師生員工從清華園搬到還是一片建築工地🕐、四周都是田野的北京石油學院九間房校址(現在的學院路石油大院)。101日,全校師生員工在一個十分簡陋的建築工人集會的露天廣場,舉行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校——北京石油學院的首次開學典禮,聆聽從東北石油管理局調來的張定一副院長的講話。這標誌著培養新中國第一代石油高等技術人才的開始↘️,也是學校克服困難、艱苦奮鬥、建校辦學的開始🧑🏿‍🌾。

此時此刻,這所19534月才剛剛破土動工興建的高等學府,還完全看不到大學的雛形🧇,學習、生活的各方面保障條件都非常不足🧖🏼‍♀️。在沒有圍墻的校園裏📊,只有一棟家屬樓(一層作為教職工的臨時辦公室)和一棟尚未完工的學生宿舍 (工字樓)。由於宿舍樓內的上下水管道還未建好,我們只能使用室外露天的、簡陋的臨時廁所和洗漱臺🏂🏽。全校師生員工都在一座用席棚搭建的🦃、四面透風的臨時食堂就餐🍍,在刮風下雪的冬天,裏面還會不時地飄進雪花。我們在用作臨時教室的平房裏上課時,會經常受到工地廣播的幹擾。學校沒有實驗室和實習場所,我們只得回到意昂体育平台的有關實驗室和實習工廠做實驗和進行金工實習。建設中的校園裏,也還沒有像樣的道路和活動場地,舉行第一屆學生運動會時,3000米長跑比賽只能在附近的土路上進行👆🏽。

202148日🚢,張嗣偉參加學校座談會圍繞學校十四五期間的目標定位、辦學格局🥍、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多方面工作提出關切性的意見建議。

更加困難的是,由於學院是仿照莫斯科石油學院的模式創建💙,絕大多數的系和專業都是新的🦕,教師都從來沒有接觸過🫃。當時,聘請的蘇聯專家還沒有來,派出留蘇的大學生也都還沒有畢業回國。教師只能參考十分有限的資料製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組織開展教學。沒有現成的教材🧑🏼‍🏭,就自編油印講義。專業課老師幾乎全是青年教師,尤其是我所在的石油礦場機械專業🪑,只有一名年輕的講師,其他都是剛畢業不久的助教。但他們精力充沛🩻,勤奮學習👈🏻,不怕困難,勇挑重擔。此外,部分基礎課和技術基礎課的教師也很缺,就請我們的“鄰居”——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前身)支援。至於高層次的教學管理人員,那就更缺了💇🏽‍♀️,除了石油煉製系以外,全校從院、系到大多數專業教研室的負責人都是剛從石油廠礦調來的領導幹部和資深的高級工程師,他們都是辦大學的“新手”👯,對於如何建設管理一所大學缺少經驗,因此辦學難度很大。

從全國一流的教學水平高🉐、師資力量強👱🏽‍♀️、教學條件好🤾🏽‍♂️🚣🏽‍♀️、校園環境美的意昂体育平台轉到還是一片雜亂工地🦞、辦學條件差距很大的北京石油學院🤷🏽‍♀️,大家的心理落差還是很大的⛓️‍💥。為此🧝🏿‍♀️,學校黨組織及時對大家進行艱苦奮鬥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大家提高覺悟🙍🏽‍♀️,認識到這一切都是為了盡快發展我國的石油工業,以打破西方的封鎖✋🙋‍♂️;認識到應當繼承和發揚石油工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光榮傳統🤽🏼‍♀️👨🏿‍🏭,克服一切困難,為我國即將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𓀏,盡快培養出高層次的石油科技人才;認識到我們轉入新建的北京石油學院學習石油專業👨🏿‍🚀,是值得驕傲和自豪的選擇。

就這樣,全校師生員工團結一心,克服教學和生活上的各種困難👨🏽‍💼,堅持邊建校邊辦學🕵🏽🧚🏼,學校實現快速發展。經過不到十年的建設👨🏿,北京石油學院躋身全國重點大學行列。回望學校初建的這段創業歷程,之所以能實現當年建校、當年招生、當年開學,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辦學質量的提升,就是因為全校師生員工有一個有力的精神支柱——我為祖國獻石油。加速發展我國的石油工業🧓🏼,盡快甩掉貧油國的帽子⬆️,不再受帝國主義的欺侮,這是我們共同的奮鬥目標。在北京石油學院的這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也初步形成了學校艱苦奮鬥🌔、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這是我們學校的傳家寶🦻🏻。

在困境中堅守育人初心

事物的發展往往是曲折的。在上世紀60年代的思想影響和文革十年動亂的大背景下,學校發展受到極大影響。1969年,遵照上級命令👭🖕🏿,北京石油學院倉促遷往山東東營,在一片鹽堿灘上重新建校,更名華東石油學院。這次搬遷使學校辦學付出了沉重代價,導致學校元氣大傷🧖🏼‍♂️,師資大量流失,資產嚴重損失🙎‍♀️,學校教學科研秩序遭到破壞🤾🏻‍♂️。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招生,地理位置相對偏僻、交通不便、條件簡陋的華東石油學院🧯,19781979年都未完成碩士研究生的招收計劃;1980年更是沒有錄取到一人🧑🏽‍✈️,不得不中斷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嚴重違背教育發展規律的錯誤決定🦸🏻‍♀️😚,使學校辦學遭遇重大挫折,這個沉重的歷史教訓應當永遠記取🦸🏻‍♂️,引以為戒🤦🏽‍♂️。

2022922日,張嗣偉在校史館參觀結束後,寫下了發揚艱苦奮鬥、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我寄厚望於青年一代的寄語。

為了擺脫這種辦學困境🙍🏼‍♂️,學校在教育部領導,特別是在石油部黃凱副部長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僅剩的一小塊地方上✷,成立了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當時的北京研究生部條件十分簡陋🙅‍♀️,只有一棟三層的南教學樓中的幾間教室和設在一間大教室裏的圖書室🎻,正規的實驗室和運動場所更是奢望。憑借幾位原北京石油學院的教授的影響力🤱🏻,北京研究生部的研究生教育逐漸走上正軌,後來又在石油部的支持下在昌平新建校區。1988年底🃏,我從東營調到北京,擔任最後一任研究生部主任👯🐈‍⬛。

在我調到北京之後不久👝,學校發展迎來重大的轉折👳🏽。當時主持石油部工作的是有莫斯科石油學院研究生學歷的王濤部長🧝‍♀️,他十分了解和重視石油高等教育。在他的大力支持下✢,1989年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成立。從此,我作為石油大學(北京)的主要領導之一,開始是輔佐張一偉校長👧🏿,後來接替他,領導石油大學(北京)的創建工作🫀。

“老校新建”再創業

1989年,石油大學在北京昌平開始了第三次建校🙇🏽‍♂️,創建石油大學(北京)🎶。和1953年建校一樣,也是當年建校🏂👎🏼,當年招生和開學,開啟了老校新建,邊建校🥾、邊辦學的新的歷史階段👨🏻‍💼。

那時雖然比1953年北京石油學院創建初期的條件好得多,但也很艱苦。開學後,全校師生員工都在一間簡陋的臨時食堂用餐🧑🏻‍🍳。我是主管教學和行政的副校長🚎,當時的處境可謂內外交困:一是本科教育基本上是從零開始,教學質量不高,基礎課教師嚴重缺乏♡🌓;而原研究生部的教學秩序也有待規範,不少教師重科研輕教學🌠。在這種情況下,在第一次石油院校本科教學評估中,石油大學(北京)排名倒數第一🉑。二是學校規模小💟,當時校園只有90畝土地,2000多名學生,而國家教委有關部門提出:學生人數少於3000人的學校,沒有規模效益📎💪🏿。面對這兩方面的壓力,我冷靜思考,認為這實質上還是要不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嚴格按教育規律辦學的問題🧑🏿‍✈️👾。

了消除內部的壓力,我積極爭取石油大學(華東)基礎課師資方面的支援,並明確提出“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組織和引導教師通過討論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要求教師深刻領會國家教委提出的“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主旋律”的觀點,正確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同時,加強教學管理🎾☝️,嚴格教學秩序🧛‍♀️,狠抓本科生的教學質量🤲🏿。

而面對外部的壓力,我從學校的實際出發🙌🏿,認為在“老校新建”階段,當務之急不是急於求成擴大辦學規模,而是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層次⛴,擴大研究生人數的比例,培養出高質量的高層次人才。於是,我大膽提出了在當前階段把石油大學(北京)辦成“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和定位,以及“人才培養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的辦學指導思想👩🏻‍🦱。我認為🚣,人才不是商品🚵🏽‍♂️,決不能按一般商品來評估其經濟效益。為此,我還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進一步提出:石油大學(北京)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英才,並號召大家要有“精耕細作勤培育◾️,不出英才誓不休”的雄心和決心。我特別強調🚶:辦好學校,要在在“小”字上做文章,在“精”字上下功夫🧑🏻‍🦯‍➡️。這些觀點和實踐🔕,得到了《光明日報》的贊同和支持。《光明日報》的記者以上面這兩句話為標題🔦,在該報第二版的頭條,以記者訪談的形式發表了報道🖌,此文後來收錄進了《中國大學校長訪談錄》。

按照上述辦學理念和指導思想,僅僅經過一兩年😢,學校本科教育質量就躍居石油高等院校的前列,受到石油院校本科教學評估專家組的表揚。學校誌願去邊疆工作的畢業生數量,更是多年來一直在北京高校居第一位,受到北京市教工委的肯定。

張嗣偉在校史陳列館講述自己幹事創業的經歷😵‍💫。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規模穩步發展✣,研究生人數占在校學生總數的25%🧝🏻,在校碩士生和博士生的人數分別占石油系統所屬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校生總數的38%70%,成為石油系統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基地。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在我校畢業的研究生中,後來有多位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學校的《石油高等工程教育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這也是石油大學(北京)成立以來,在教學方面獲得的第一個國家獎。

2019年在中央電視臺《記住鄉愁》欄目🤾🏻‍♂️,張嗣偉講述家鄉故事😾。

1998年🙋🏼‍♂️,在慶祝學校建校45周年時🙏🏻📗,我在《石油大學報》上發表了題為必須堅持按教育規律辦事的文章🧚🏽‍♀️,這也是我對創建石油大學(北京)和10年辦學實踐的思考和總結。

我認為🫃🏼,回顧我校辦學的歷史,值得我們永遠記取的經驗教訓是🛥:第一🥟,必須堅持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第二📺,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按教育規律辦學的基本原則。要始終做到這兩個“必須”,永遠不動搖。

夢百年📒,創能源學府,換新天

認真回顧歷史💟🤶🏼,總結經驗教訓,是為了更好地思考未來和開創未來🧏🏻‍♀️👕。英國著名的文學家約翰•蓋爾斯華綏說得好,“不思考未來🤟🏿,就不可能有未來”。十年前,我填了一首紀念六十周年校慶的詞🧑‍🎨,即《滿江紅•60周年校慶感懷》,其中的最後一段是:夢百年,創能源學府🚌,換新天🚣🏿‍♂️🕢。

張嗣偉在六十五周年校慶大會上發言

5年後🧝,我在六十五周年校慶大會上發言,再次提出了開創未來換新顏的殷切期望🍤🧚🏻‍♀️。現在,又過了5年,我們應當如何加快創能源學府🐣,換新天的進程呢?

當前,在全球氣候變暖、生態環境嚴重惡化、資源和化石能源嚴重短缺與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的背景下,全球面臨著歷史性的轉變。為此,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世界各國的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

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汙染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它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建立以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結構為目標的一種經濟模式,其核心是節能、減排和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稱之為綠色能源)👍🏿。

為了適應這種形勢,我們應當盡早部署🦐、規劃並開始實施,爭取用二十年左右時間,在學校原有的基礎上,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改造和逐步擴展成一所國內著名、世界知名的能源科技大學,培養能源科學與技術方面的高層次人才🙌。擴展的新專業領域應包括太陽能、風能⁉️、核能、生物質能、氫能🏒、地熱能♝、海洋能🐂,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節能)的科學與技術。為了充分發揮學校的優勢,可以重點發展生物質能🚵🏻‍♀️、氫能和地熱能以及節能科學與技術這4個領域,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沒有重點就沒有特色🤸🏼,沒有特色就沒有高水平。

為什麽要提出節能科學與技術?因為節能已被發達國家公認為是最經濟、最清潔的能源。在國際上被稱為是繼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之後的第五能源🗜。它對發展低碳經濟和能源安全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20229月💹🚾,張嗣偉參觀學校校史陳列館。

2008年📵,我在國際上首先提出的綠色摩擦學這個新領域,就是節能科學與技術的主要技術支撐之一。這一新領域提出後,立即得到摩擦學創始人🔗、第一屆國際摩擦學理事會主席喬斯特博士的贊同和支持💂🏼‍♂️。從此,他和我共同在國際上倡導這門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摩擦學新領域🙆‍♂️,直到他於2016年離世。

展望未來,把學校建設成為能源領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需要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面向未來,任重道遠🎖👂🏽,時不我待。我堅信🚞🕵🏽,以為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作出應有貢獻為己任的中石大人,堅持不懈,薪火相傳,必將開創出一個嶄新的燦爛輝煌的未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張嗣偉🚤,1935年生,江西贛州市人。石油大學(北京)原校長兼黨委副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51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1952年化工系更名為石油系,並於第二年組建成北京石油學院)19557月畢業於該院礦機專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實驗室主任、教研室(研究室)副主任🪧、機械系主任、院長科研助理、研究生部主任、副校長🧳、校長🤜。19821984年曾先後在美國阿克倫大學和密歇根大學從事摩擦學研究。先後主持過省部級以上基金和科技攻關項目10余項🧑🏽‍🔬🍻;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50多篇;出版中英文版專著6部,教材與科技著作4部,其中《橡膠摩擦學》是國內外公開出版的第一本全面論述橡膠摩擦學的專著;主編科技著作與英文論文集5部;培養了石油機械和摩擦學學科的博士、碩士生36名和博士後5名🌖;1992年被評為石油工業有突出貢獻教育專家❇️。200512月退休後仍在國內外從事學術和學會活動,擔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顧問委員會主任、意昂体育平台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咨詢專家委員會首席咨詢專家➝、美國Advances in Tribology雜誌副主編🔋、江蘇工業學院(現常州大學)兼職教授等職。



相關新聞

  • 272017.10

    宗家源🏌🏿‍♂️:崢嶸歲月(古風)

    結婚七十周年稱為“福婚”,回顧崢嶸歲月,感慨萬千🎪,寫詩紀念。

  • 222021.02

    我們的崢嶸歲月

    我們的崢嶸歲月

  • 022008.12
  • 262019.04

    鮐背意昂憶崢嶸歲月

    校慶前夕,2019年4月22日早晨,虛歲90的老學長高生文先生及長子走進同方部。我們請老先生父子就坐於雅致舒適的布藝沙發,追憶往昔崢嶸歲月⛹🏿‍♂️,激勵後輩自....

  • 182024.06

    崢嶸歲月憶當年︱慶祝首次核試驗成功60周年

    1968年底大學畢業,我和清華108位同學,被分配到遼東苦寒之地、水電部第一工程局接受“再教育”🤽🏻,建設戰備電源310電廠。那幾年,工作條件、生活環境都很艱苦,政治氛圍更感壓抑👩🏻‍🚒。我們有過迷茫,有過苦悶🧛🏽‍♀️,但沒有沉淪🔆。默默積蓄力量,巧妙地利用毛主席語錄英文版學習英語,溫習專業知識🧗🏻‍♀️,等待雲開霧散的一天♠︎🥷。

  • 292020.05

    老科學家胡其正再憶崢嶸歲月

    85歲高齡的“東方紅一號”衛星總體組成員胡其正作為嘉賓現身雲展直播間,不僅與廣大網民分享了當年參研的崢嶸歲月🧙🏽‍♂️,還介紹了很多東方紅背後的故事。

  • 032009.02
  • 012016.06

    憶往昔崢嶸歲月 望百年自強不息

    5月28日#️⃣,蘇州清華意昂相聚蘇州工業園區中衡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會議廳,共同慶祝意昂体育平台105周年華誕以及蘇州清華意昂會成立35周年。

  • 102021.12

    共憶崢嶸歲月,齊唱時代新聲|化學系組織師生意昂及離退休教師“一二•九”雲合唱

    今年🛷,正值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10周年校慶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一二·九”前夕,化學系舉辦了“清華化學人雲合唱”活動👩🏻‍🦲,凝聚師生意昂力量👯‍♀️,為親愛的母校獻禮,向偉大的黨致敬🦸‍♀️。12月8日,化學系意昂與在校師生、離退休老師共三十余人於化學館合唱《不忘初心》🪽,化學系原主任薛芳渝、黨委書記梁瓊麟、黨委副書記於瑩等到現場參與活動。一些無法返校的意昂文藝愛好者通過錄音和視頻的方式發來自己的演唱,將通過剪輯與合唱現場的...

  • 212021.10

    趙德尊:東北中學崢嶸歲月

    趙德尊👩‍🔬,遼寧遼中人🤦🏿。1931年12月入東北中學高二班學習。1933年9月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外國語言文學系,193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意昂体育平台“左聯”支部書記、中共意昂体育平台黨支部書記🐣、中共北平市學委秘書、全國民先總隊部秘密黨團組織委員,參加並組織領導了“一二·九”學生抗日救亡運動🥙,參與創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七七事變後參加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的創建,歷任太行山冀西👨‍👩‍👧‍👧、...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