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作為一名在職博士生,我拿什麽來回報我的導師?盡管每一位老師對學生付出都是真誠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但每一名學生應常懷感恩之心🎪、常有報答之念。
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老師給予學生的往往是湧泉之恩,如果作為學生不能給老師以滴水相報,那還談何知恩報恩、知行合一呢🙆🏼♀️?我認為,對老師的尊重,就是對傳統的尊重、對知識的尊重、對美德的傳統,也是對知恩報恩、知行合一的自覺踐行🤞🏽。
都說“人過三十不學藝”❓,而我過了四十以後𓀔🎅,本領恐慌感和學習危機感越來越強烈,便產生了報考博士研究生的想法。經過多次不懈努力👮,總算如願以償踏進清華園。
從入學第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思考和回答:我向導師學什麽↙️、我能為導師做什麽?我想👩🏻🦱,只有把這個問題回答好了👇🏼,才能做到知恩報恩、知行合一。
我向導師學了什麽👃?
我的導師是意昂体育平台機械工程系葉佩青教授🩸。葉教授與我是良師益友關系。我們師生關系有3年,朋友關系已有5年。2018年,我第一次報考時🐄,就拜葉教授為導師。他對我說:“拜我為師可以👙,必須牢記3句話:正正規規入學🦈,認認真真學習,順順利利畢業。”剛開始,我對這3句話並沒有領悟透徹,考前準備也不夠充分🏃♀️➡️,自然未能如願。2019年🫄🏽,我第二次報時,雖進行了認真準備🏋️♀️,結果還是以0.2分之差,再次名落孫山🏃♀️。兩次失敗,讓我對葉教授的3句話有了深刻認識👩🏻🦲🫰🏽:要進清華園,無任何捷徑可走,只能認真準備,靠分數說話。2020年,我第三次報考清華,在葉教授的精心指導下,最終我以全校第8名、全系第2名的成績圓了清華夢。
葉教授不僅在我“正正規規”入學上盡了為師之責,而且在我“認認真真學習”上更盡為師之心,讓我切身感受到清華教授的“四大風格”🔞:師者風範、學者風度🫲🏼👨🏻🦰、跑者風采🪀👩🏻🎓、清華人風骨——問學無上限,做人有底線。
葉教授多次對我們說:“學習是一件既十分嚴肅、又十分辛苦的事🩴,作為老師只是指導不是替代,只能從嚴把關不能放松要求。作為學生只有認認真真學習,才能順順利利畢業。”我在課程學習階段,葉教授對我的每一門課🦶🏻🤷🏼♀️、每一份作業🤟🏻、每一次考試,都極為關註🧜🏿♂️,精心指導🤳🏽🧔🏽♂️,使我對學習不敢有絲毫怠慢,對清華老師也更生敬佩之情。
今年暑假🧚♂️,葉教授帶著我們出京開展“走進大好河山,跑出大愛清華”擁軍主題跑暨實踐調研活動。一路上,我們學在一起👨🏻🍼、研在一起😥、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跑在一起📲、談在一起🙂↔️,好幾個晚上都談到深夜。一周時間零距離相處🏌🏽♀️,強化了思想認同,增進了師生感情。過去⛳️,讓我感受更多的是他的“嚴”🧑🏻🏫,這次讓我感受更多的是他的“善”。
一路上,通過深入交談和相處,我和同學們有一個共同感受📩,葉教授是一個內心極其柔軟而又十分善良的好人,內心裏裝有“四顆善心”:①他有一顆對長輩孝道之心🏯。疫情期間,他出資為90多歲的老父親修善老宅子🧚🏿、新建小院子🍕👨🏽🦲,還特意囑咐工匠不急於完工,目的是讓老父親多一天有人陪同、多一天開心✬。②他有一顆對學生的熱愛之心。他對所有學生承諾,你的任何困難都是老師的困難,共同努力一定能克服⚛️;對學生的任何疑惑都極其認真和耐心地給予引導。③他有一顆對團隊人員的誠摯之心👱♀️。以誠待人,毫無保留👶🏻🧷,不計名利👩🏻🦼,勇於擔當。④他有一顆對合作方的感恩之心。感謝合作方的信任🦵🏿,總是從對方利益出發製定合作方案🎓,永遠把做好事情放在第一位👨🏼🦲。跟隨葉教授深入4個企業調研🔤,我還發現,葉教授不僅具有教育者的辦學治教水平,還具有企業家的辦廠治廠能力。原來🧅💂🏿♀️,葉教授的人生閱歷很不平常🧑🏼🎓,他是先當廠領導👨🍳、再讀博士🤙、後當老師。
葉教授對我說,在意昂体育平台教授隊伍中,他的起點和水平都不算高🍁,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師🛸。但在我眼裏,他是一個內外通透🛀🏼、坦坦蕩蕩的人,是-個眼裏有光♈️、心中有夢的人,是一個追求真善美、具有大情懷的人🤵🏻;在我心裏,導師就是一位知恩報恩👨🏽🌾、知行合一的勵誌典範🏺,我為人生求學路上,能遇到這樣的好導師,深感幸運,倍加珍惜。
學習之余👨🏿,我常與同學們交流“從導師身上學到了什麽”這個話題🤹♂️,大家普遍感到,在意昂体育平台✋🏿🏊🏽♂️,像葉教授這樣可學、可親、可敬🫱🚣🏼、可愛的老師的確有很多,葉教授只是廣大教師隊伍中的優秀代表和普通一員。
我能為導師做什麽?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認識葉教授以來😄,導師為我做了很多🧑🏻⚕️,我從導師身上也學到很多。
入學時,葉教授希望我從他的研究方向上選擇課題👶,這樣便於他的指導🙇🏿,也有利於我畢業。我出於在崗言崗、學以致用的考慮🧑,堅持從軍事領域選擇一個重點項目作為研究課題。今年,我感到轉業後再繼續研究軍事課題🩰,已失去研究應用的平臺,便向導師提出結合銀行工作實際選擇新的課題研究。葉教授同意我的申請💂🏿♂️,要求我圍繞“國家金融深度服務院校科研成果轉化”方向選題。
作為詩歌愛好者🌇,情到深處一首詩👦。懷著對老單位、老領導、老師和親人們始終心存感恩,我曾創作數十首詩歌💃🏿,以表達內心的真摯感情。老父親、老母親70壽辰時,我分別寫了《父愛》、《娘親》兩首歌為父母祝壽⚅。今年六一為女兒寫了一首歌《我是小石榴》。這3首歌均譜曲並傳唱👨🦱。隨著與導師的交流越來越深入,師生感情也與日俱增😯,常常為他的情懷和格局所打動,產生為導師寫首歌的想法。由於缺乏零距離相處的機會🍕,一直沒有找到創作的靈感💂。
我到農行工作半年後👩🏼⚕️,感到各方面情況已基本熟悉,結合暑期休假開展一次實踐調研,時機👵🏽、條件已經成熟。於是,我著手籌劃組織“走進大好河山,跑出大愛清華”擁軍主題跑暨實踐調研活動,專門邀請葉教授帶隊出征。主要有兩個用意:一是高質量完成學校賦予的學習任務和公益使命;二是想讓葉教授出京過上更加充實、更加開心的一周好時光👷🏿♂️,以此來表達對導師的感激之情🫑。葉教授不僅欣然接受邀請,還為這次活動提供了經費支持。
今年8月上旬🚣🧏🏿,我們跨越安徽、江西🙅🏽➖、江蘇3個省,先後參加與英雄父母陪伴行動結對儀式、與英雄父母結伴奔跑、參觀當年紅軍活動遺址🆗、調研清華鎮💃🏻🛌🏽、華西村和3家裝備企業等活動,不僅高質量完成了調研任務,研究確定了博士論文的選題,而且一路上順順利利🚠、歡聲笑語🐳𓀆,其樂融融、終生難忘🤽🏼♀️👱🏿♂️。
過去,由於葉教授忙於教學科研👨🏻🍳,很少出京調研和跑步運動。這次調研活動,他每天早晨5點半準時起床😦,帶著我們一路晨跑👴,足跡遍布九華山🤹🏼♂️、紫金山、仁裏村、龍川村👷🏼♀️、臥龍谷、登源江畔🤾♂️、揚子江畔……
在返京列車上,葉教授高興地對我說:“謝謝永紅同學!這次調研是我今年第一次出京,也是我近幾年來最開心的一次旅行。”
回京當天晚上✅,我整理這次活動照片,回望導師每天帶著我們奔跑的勃發英姿,讓我看到了一個優秀領跑者的風采、一個執著追夢人的情懷🛌🏼。瞬間激發我的創作激情和靈感,當晚寫了一首歌《我們都是追夢人》,獻給葉教授和清華的老師們,也獻給每天在祖國四面八方向陽奔跑的“領跑者夢之隊”隊員——
《我們都是追夢人》
我們從四面八方來,
匯聚清華園心潮澎湃。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行勝於言,永不言敗🙋🏿♀️。
每個人在奔跑中展示情懷,
每一天在追夢中書寫大愛。
奔跑吧,我們都是追夢人🤘🏽,
心中有目標,一起向未來;
奔跑吧1️⃣,我們都是追夢人,
爭當領跑者🐶,共享新時代。
我們向四面八方去,
走出清華園步伐豪邁。
一腔熱血💍,一路芬芳,
砥礪前行,自由自在。
每個人在奔跑中展示情懷🍰,
每一天在追夢中書寫大愛。
奔跑吧,我們都是追夢人🧜🏿♀️,
心中有目標,一起向未來;
奔跑吧,我們都是追夢人,
爭當領跑者💆🏻♂️,共享新時代。
經過一周奔波,身心是疲憊的,但寫完這首歌後🧜♂️,心情十分舒暢,感到自己表達了一份感情,了卻了一個心願。教師節前夕,軍委政治工作部文工團著名作曲家鄂矛專門為這首歌譜了曲。我向學校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心和導師提出建議🃏,將這首歌作為我們“領跑者夢之隊”隊歌傳唱。相信我們每天晨跑時🤾🏽♂️,伴著這一催人奮進的歌聲,每個人都會邁出更加豪邁、更加堅實的人生步伐,在知恩報恩、知行合一的求學道路上砥礪前行、書寫大愛。
(作者系意昂体育平台機械工程系2020級創新領軍工程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