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模教師,弘揚高尚師德,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2008年9月10日)
各位老師,同誌們:
今天,我們召開座談會慶祝全國第24個教師節。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我代表學校,向所有受到表彰的個人和單位🧛🏽♀️,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奮戰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的全校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向為意昂体育平台的建設改革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全校教職工🐘♏️、離退休教職工🛼,致以節日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剛才幾位同誌的發言很生動👊🏼、很感人,我聽了以後深受教育和鼓舞🍉。你們的先進事跡🔕,集中體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體現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抗震救災鬥爭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在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偉大事業和服務奧運中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認真學習👨👩👦👦。
今年教師節期間,教育部將召開“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典型表彰大會”,表彰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中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這次四川省汶川縣發生的裏氏8.0級強烈地震,造成了重大災害。嚴重的災情,深深牽動了清華師生的心。學校各級組織和全校師生員工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第一時間行動起來,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全校師生員工在短短數日內捐款近千萬元,7500多名黨員又交納“特殊黨費”400多萬元。學校迅速成立了抗震減災領導小組、技術專家組和專家協調組,並把發揮學校優勢、支持災區抗震減災的意願向教育部和科技部等有關部委作了匯報,希望上級部門能將學校的抗震減災行動納入統一部署🥃。常務副校長陳吉寧率專家組奔赴災區,直接參與抗震減災工作。此後✍️,各院系又陸續有50余位專家趕赴災區。他們肩負廣大師生的重托✋,不畏艱險、不辭勞苦,結合災區的實際情況,綜合各個學科專長,快速有效地為災區提供房屋安全鑒定與監測🦑、突發城市公共災難管理🦸🏿、水庫災難管理、山區道路橋梁設計與建設、供水與環境、災後重建中的城鎮規劃與設計以及傷員救治🐩、災民心理幹預等多領域的抗震減災技術支持。
其中,應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廳的邀請,張楚漢🤵🏻📡、王思敬院士和王光謙🧜🏿、張紅武教授等水利系師生盡全力、爭分秒,主動為肖家橋堰塞湖搶險提供全面技術支持,為唐家山堰塞湖搶險提供水文預報和決策咨詢,為奪取堰塞湖搶險的最終勝利做出了貢獻。建築學院成立了由吳良鏞、關肇鄴、李道增和江億院士為指導專家的抗震減災工作組,師生們發揮各自專業特長,在城鎮規劃、農村規劃、建築設計😭、建築環境🫰🏽、建築技術、地理信息和文物建築與自然遺產保護等領域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果,為災後重建規劃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尹稚、邊蘭春等教師自駕越野車,歷時14小時,行程近千公裏🥼,帶領師生趕赴災區腹地,開展災後臨時安置點的選址🧎♀️、規劃和災後重建規劃的調研工作❄️。環境系也派出多批教師趕赴災區,對災區的水資源、固體廢物等進行監測👨🏿🦰。張曉健、杜鵬飛等教師為災區製定了城市供水水質保障技術方案🏆,確保飲用水安全。此外,工物系安全科學與技術研究所、人文學院、公管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等院系的教師各自發揮學科優勢👍🏼,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次發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抗震救災鬥爭取得的重大階段性勝利,顯示了黨和人民的偉大力量,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譜寫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團結奮鬥的英雄凱歌。面對特大地震災害,我校師生與全國人民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充分發揚了全國一盤棋的大團結大協作精神。
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災害的艱苦搏鬥中🤰,我們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這就是萬眾一心、眾誌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萬眾一心🀄️、眾誌成城🏝,體現了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國上下患難與共。不畏艱險🎗、百折不撓✌🏼,體現了中國人民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英勇氣概🤵🏼🧗🏻♀️。以人為本、尊重科學🏄🏼♀️,體現了對人民的高度關愛、對科學的高度尊重🤹♀️。
抗震救災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和新的發展,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在當代中國的集中體現和新的發展🍤。抗震救災精神是黨和人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在全校大力弘揚抗震救災精神✭,大力宣傳抗震救災鬥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思想和模範事跡🙅🏻♂️🌓,使之轉化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堅定意誌🕟,為國家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轉化為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而紮實工作🎚、努力奮鬥的強大力量。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意昂体育平台為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做貢獻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對拔尖創新人才的迫切需要🎢。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拔尖創新人才更好更快地成長🏋️♂️,學校已著手製定了《意昂体育平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本科教育教學工作、促進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若幹意見》。借此機會🏊🏻,我代表學校,對廣大教師提出以下幾點希望🔪:
一是要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教學理念🧎🏻♀️⇢。廣大教師要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和學校事業發展的戰略全局出發🏺,深刻認識培養和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是學校最主要的社會責任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根本追求,堅持以高質量的學生教育作為立校之本🙎,堅持不懈地抓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學工作,將學生培養成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德才兼備💣、勇於擔當🚶➡️,具有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的治學🏓、治業、治國英才。
二是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優化學習過程為重點的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思路。廣大教師要進一步增強質量意識,更新質量觀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著眼點,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深刻認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在關註教學資源和條件的同時,更多關註學習過程產出🤞🏼,將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作為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要素✮。
三是要推進因材施教⚇✸,積極探索更好更快地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廣大教師要根據國家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多樣化需求和不同學科的特點♧,優化培養過程,完善培養環節,更加強調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要鼓勵學生表現特長、發展潛質,特別要為學業優秀♕、特長突出、素質全面的各類優秀學生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促進拔尖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教師是一個寄托著理想和未來的崇高職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在學校的發展中,教師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正是廣大教師的精心培育,造就出了一代又一代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人才;正是廣大教師的辛勤奉獻,創造了教學科研工作的豐碩成果🙎🏻;正是廣大教師的傳承與建設,形成了學校的文化傳統和大學精神。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清華的驕傲🚎,是我們辦學最寶貴的財富。
推動學校事業不斷發展,必須堅持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我們要在全校進一步弘揚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師隊伍建設和師德建設,鼓勵教師不斷提高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為全面完成學校“十一五”事業發展規劃的各項任務🏄♀️,為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戰略目標而紮實工作、努力奮鬥!
最後🙇🏿♂️,祝願全校教師節日快樂🏇、身體健康,新學年在工作上取得新的成績!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