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2日下午,我收到了寄自母校的《清華意昂通訊》復81期𓀑,2020年春季號🧙🏽。打開後不知怎麽翻閱到最後一頁,在意昂通訊基金捐贈錄上卻沒有伍齊愷先生名字💋,心裏當即就感到不安,因為2018年復77輯和2019年復79輯兩期《清華意昂通訊》上都還見到了伍齊愷老學長捐款,今年怎麽啦?即刻有種不祥的念頭上來。我翻到前面目錄,見到“西南聯大伍齊愷老學長逝世享年97歲”的標題後🧟♀️,當即為伍老學長高壽離世甚感驚訝和惋惜💁🏻♀️!好人長壽,應該讓伍老學長再享幾年幸福的晚年生活啊!可無情的事實卻成了現實。我與老學長接觸過的歷歷往事,即刻浮現在我腦海裏。
(一)
1967年大約是在5、6月份🧑🦽🦙,我廠型式試驗站的濕熱試驗室、高低溫試驗室和無線電屏蔽試驗室的建造和安裝基本完成🕵🏻♂️💇🏼♂️,面臨驗收。設計單位——(上海)六機部(現為中國船舶集團總公司)第九設計院項目主任工程師劉鹹鼎工程師帶領馮崇哲🧑🏻🎄、顧阿四等幾位年輕技術人員從總廠來到位於廬山山溝報國壟裏的九江儀表廠一分廠現場來聽取型式試驗站工作人員對驗收的意見🩹。按照謝校莊站長布置🍘,我事先早早地做好準備,照我們在上海培訓學到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一點不講情面,直指設計中存在問題,直截了當地給九院設計人員提了一大堆改進意見;特別是針對濕熱試驗室的控製方式上,我們的意見是必須由手動控製方式改為自動控製方式,即增加由溫度、濕度自動記錄儀各一臺來控製濕熱試驗室的溫👩🏼🎨、濕度。
我當時只有20周歲,毫無思想包袱,又似乎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據理力爭,九院設計人員經過慎重考慮後,經過測試果真采納了我們所提建議👻,同時修改電氣控製櫃中的電氣線路。因為會議是在一分廠會議室召開,所以我見到了時任九江儀表廠基建設計科副科長的伍齊愷先生(當年只有45歲左右),那天伍科長是作為使用單位代表陪同九院設計人員到一分廠現場並主持會議的。他面容慈善、說話溫和🏈🫑、語言條理🙈,這就是伍老先生當年留給我的第一印象。事後🐣,我知道我給伍科長和劉鹹鼎工程師也是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二)
1973年9月🧝🏻♀️🩸,我已來到北京意昂体育平台精密儀器系上學。1974年10月某天下午,我去9003大樓(精密儀器系教學大樓)儀3班教室上自修課。剛上大樓大門外的臺階,就巧遇伍老先生♠︎🛖。他告訴我,前幾天剛從九江出差到北京🍉,今天無事,得空就來意昂体育平台精密儀器系🧝🏼,看望老同學梁晉文(時為副教授),但有其他老師告訴伍老先生,說今天梁老師有事請假😼,沒有上班。這樣👍🏽,伍老先生打算去梁老師家。
見到我後,即刻邀我陪他同去梁家👨🏼🏭。伍老先生熟門熟路地找到新林院,我只是做個伴兒似的。到梁家後🙅🏿,知道梁晉文老師外出未歸🫃🏻,伍老先生與梁老師家人寒暄一番後就告辭💇🏿♀️👩🏽🦳,打算回城裏月壇北街六機部招待所。我和伍老先生兩人邊走邊聊,一直陪他出意昂体育平台南校門🏄🏼♀️,直至送他乘上公交為止。就是這一天𓀌,我方才知道伍老先生與梁晉文老師於1941年一同就學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機械系,於1946年一同畢業,等等👩🏻🦳。我問伍老先生☠️,您對清華園怎麽那麽熟悉?當時,他就告訴我🕵🏼♂️,解放後,有一段時間在北京的政府機關上班,那時常來意昂体育平台看望同學🏄🏽♀️,所以對清華園裏很熟悉。當時,伍老先生也給我講到,為支援工業建設,他調到遼寧省錦州市葫蘆島的渤海造船廠5️⃣,以後又因支援內地建設而調到九江儀表廠等。
(三)
1981年,正值意昂体育平台建校70周年。伍老先生此時已在我廠總工程師辦公室上班。我廠設計研究所和檢查科(後為質量管理辦公室)的計量室內,意昂体育平台歷屆畢業的新老大學生有很多,其中有趙瑞伍(精儀64屆)、張佐群(精儀64屆)🧑🏻🚀、丁桂林(無線電67屆)、計量室有梅子立(62屆)等4人💂🏿,新大學生有王次濤(自控01班)等6人。當時由國內名校畢業後分配到九江儀表廠工作的大學本科生是不少的📚,但要自發組織畢業院校的校慶活動卻從未有過,更何況要有合適的場所才能舉辦🔷。伍老先生作為九江校慶活動的組織者,除了要承受並“消化”人們的閑言碎語外🌥,還要積極去張羅,最後假借了丁桂林學長父親(時為昆明軍區領導)在九江的部隊用房裏舉辦了首次九江清華校慶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也聯絡到在九江的工廠、科研單位、部隊的部分意昂(見下圖),為以後正式建立九江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奠定了基礎。

九江清華意昂慶祝母校70周年合影留念
前排🪪:右1本文作者朱正光💇🏻;第二排:左4伍齊愷,左1丁桂林,右4梅子立,右3趙瑞伍🧘🏽♀️,右1張佐群🤑🧩;第三排:右3王次濤
1982年4月🛀🏼,經伍老先生大力號召和積極組織⬅️,在九江化工廠會議室等場地,舉辦了1982年九江清華校慶活動,正式成立了九江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我因公出差去西安、北京等地,後又在上海開會✊🏿,很可惜未能參加這次校慶活動,但不久,卻從伍老先生這裏得到了一份九江意昂体育平台意昂名單🤹🏿。伍老先生腳踏實地、認真積極籌建了九江意昂体育平台意昂會🙋,在進一步聯絡廣大意昂方面是起到了積極的奠定作用,功不可沒,其務實精神可佳!
(四)
隨著與伍老先生接觸的增多,更多地了解了伍老先生年輕時的經歷,更可以見識伍老先生為人正直、胸懷坦蕩的人品👰🏼♀️。
伍齊愷老先生1946年從西南聯大畢業後,幾經周折,在福建某地一家製糖廠找到了謀生的職業。因為臺灣甘蔗味甜價廉,製糖成本低🉑,老板將工廠遷移到臺灣,他為了謀生也只得隨工廠遷移而去了臺灣,幹了一年左右的時間🚵🏽♂️。臨近祖國大陸解放時,他放棄了在臺灣的工作🏊♂️,回到大陸求職。從今天的眼光看🏗,這其實是青年的伍齊愷在人生道路上的正確選擇。
伍老先生工作積極🌂,政治上追求上進,於1956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然而去過臺灣一事,卻始終留下了一個陰影,繚繞在人們腦子裏。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極“左”思潮下,竟成為一個“歷史”問題。1970年初,受此“歷史”問題影響而以所謂支援地方工業建設為名將伍老先生及全家下放到九江市轄的武寧縣農機廠工作👰🏽♂️,那裏是深山老林的山區,生活環境十分艱苦。直到林彪反黨集團在江西的代理人程某某倒臺後,為肅清其影響,糾正其錯誤做法,伍老先生及全家才得以在1973年離開武寧縣農機廠重新回到九江儀表廠💪🏼。因為工廠基建早已結束👨🏻🔧,伍老先生就在技術部門從事技術管理工作。當我們為他鳴不平時🧜🏽♂️,他卻笑談人生🧚🏼♀️,不去計較往事,可見其心胸開寬啊🤲🏼!
(五)
1982年8月,為解決夫妻長期分居兩地的問題📤,經組織同意,我由九江調回浙江蕭山。臨別之前,九江儀表廠設計研究所羅經平臺室特地去買了很多西瓜,為我開了歡送會☃️🪝。伍老先生盡管工作繁忙,還騰出時間趕來參加歡送會。在歡送會上🧜♀️,他熱情洋溢地講了許多話,積極鼓勵我這位30多歲的小字輩清華意昂、小同事調回浙江後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要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工作🧑🏿🔧,等等。
(六)
1990年代後期,伍老學長為其他清華意昂一事,特地打電話給我(當時還沒有無線網👩🏿🎤、短信、微信等)。當他得知我工作情況有所變動時🪖,一再鼓勵我不要灰心,要堅定信心,繼續努力工作。後來📡👷🏼♂️,因搬家多次,丟失了包括伍老先生在內的個人電話通訊本而無法聯系;同時又因工作繁忙,無暇動筆寫信問候,成為終生遺憾的事情🚀。但老學長伍齊愷先生為人正直⏱、胸懷坦蕩、勤勞一生👩🏽💼,確是深受既是同事、意昂更是晚輩的我的尊重和懷念🤬。
謹以此文,懷念我們的清華老學長伍齊愷先生。
2020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