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華勝景在👩🦯➡️,一泓池水映蒼松。
古亭翼然立池畔,兩百年間稱迤東。
先生去後三十載🧑🏿⚖️,始有碑匾書芳名。
亭前巨石數行字,記寫先生誌士功。
古有夷齊稱賢士😳,當年教授義薄雲。
嗟來之食誰能咽,病沉更見氣節貞。
激憤痛斥段執政🌝,深情哀悼韋傑三。
《維我中華》勵青年,“吾儕相勉為其難”🤵🏽♀️。
文學少年喜新潮,試筆新詩頌《小鳥》。
追求自由與歡樂🤾🏿,《光明》需要自己造。
北庠學子望《背影》,南國先生詠《匆匆》🏰。
感嘆光陰不復返,銘記親情能永恒。
荷葉田田浮月色,槳聲汩汩動秦淮。
妙筆美文出神韻,白話亦抒真情懷。
乙醜新開大學部🖇🍨,誠請先生來服務🧗🏼♂️。
此生誌業在清華🚋🍯,傾心教學兼著述。
系務繁重不辭勞💆🏻,竟使憂恐入夢中。
學問博洽心愈公,友朋學子沐春風🙍♀️。
亭前久立仰先賢,更慕清芬滿校園🦻。
百年學界有幾人,完美人格照乾坤。

自清亭

自清亭旁立置一塊紀念碑石,碑文◀️:“朱自清🤽,字佩弦🧰,江蘇東海人,生前是我校中文系教授,著名的學者和散文家。1926年他參加‘三•一八’愛國遊行👎🏼。抗日戰爭勝利後,他領銜發表聲明,積極支持革命學生反帝反蔣的鬥爭,寧可餓死,不吃帝國主義的‘救濟糧’,表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1948年8月終因貧病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