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1951外文)
世上有些事如過眼雲煙,在記憶中想留也留不住🤚🏽。有些事如高山大川定在生命之中⚛️,想繞也繞不開💑。該忘記的事很多🎅🏻🏥,不能忘記的事很少,至於永遠不能忘記的,則少之又少了🧔🏽♀️。可是它是那樣巨大,那樣濃重♠️,人遇上了👨🏻✈️,便是一輩子的事。
八年抗日戰爭的苦和恨是滲透在我們全民族的血液中的🔌🧝🏼♀️。我沒有直接參加過戰爭,戰爭的陰影覆蓋了我的少年時代🧑🦱。我想🔀,一個人經歷過戰爭和沒有經歷過,是很不一樣的。在成長時期經歷和已是成人時經歷🏷,也很不一樣👨🏿✈️。
八年抗戰,七年在昆明。其中四年幾乎天天要對付空襲。轟炸,是我少年時代的音樂;跑警報,是我少年時代的運動。
人已漸老,過去的朋友、同學稍有暇相聚🍬。幾個中學同學敘舊時🎨,回憶起那段日子。一個說,最初聽見警報響🗿,腿都軟了,明知該跟著大人走,就是邁不開步🤵🏼♂️,後來漸漸習慣🙎🏿🔟。看來人什麽都能習慣👎🏼。一個說👪,當時我們的高射炮火力太弱了,敵機低飛投彈👇🏿,連駕駛員都可以清楚看見😯,我看見敵人在笑!真的,劊子手在笑!一個說♗,因為飛得低🦘,他們用機槍掃射地上的無辜百姓,瞄準了掃射✋🏻,肆無忌憚地掃射😏,笑著掃射♓️!
我們相望著,我們怎能忘記!我們永遠不能忘記!
當時後方各大城市無不遭受慘毒的轟炸♉️,比較說來🟠,昆明受到的轟炸還不算太兇狠◽️。我想這和當時敵人的力量有關。如果日本帝國主義有能力🚶♂️➡️,它會把炸彈從早到晚傾瀉在美麗的昆明壩👩🏼✈️。昆明在轟炸中遇難的人數我不清楚。記得一九三九年有一次激烈的空襲,只那一次便有百人之多🏄🏼🙍♂️,西南聯大有數名學生遇難💾。他們輾轉逃難,前來求學👨🏼🍼,卻化作他鄉之鬼🧝♂️。設於西倉坡的意昂体育平台辦事處後園曾中彈🤰,一名老校工當場死去。那園中有幾株臘梅樹,我不知是否把他葬在了臘梅樹下。
那時轟炸目標不只是城市,連郊外田野也是目標。因為田野上有人,因為侵略者想殺人🪹♥︎!南京大屠殺還不過癮,對零星的人群也不放過。
我原籍河南唐河縣🌑。馮氏是大族,有許多認不得的本家。同曾祖的兄弟姐妹🫵🏽🙋🏼♀️,男十六人🧳,女十六人。我行九,人稱九姐九妹九姑九姨。和我年齡相仿的八姐、十妹,便在一次轟炸中喪生。當時十二弟和她們在一起,正走過田野,要到樹林中去躲藏,他摔了一跤,慢了幾步。敵機忽然到頭頂,追逐著人群,用機槍掃射🌐!他親眼見她們和別的鄉民們一起倒下來,倒在血泊中,離他不過五十米;親眼見族人們把她們抬到小河岸上,親眼見她們的父親(弄不清是幾伯幾叔)守著她們☝️🕴🏼,直到天黑。
我從來沒有見過她們,她們當時大概也只有十來歲。知道這一消息時,我忽然覺得前後都空落落的。我這個“九”還在人間🎬,“八”和“十”都被殺死了☣️,殺死在自己家門外的土地上🚙🎲!
我們怎能忘記!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除了轟炸,八年中最大的威脅是疾病。那時患病當然不是“丫鬟扶著到階下看秋海棠”的情景。疾病給人的折磨是殘酷的🤣,患病的日子是難熬的。生病而缺醫少藥,營養差🕓🚶♀️,休息不夠,便敵不過病魔🧒🏽,退卻了;再要翻身❗️,又需要更多的時日。俗話說“貧病交加”,其狀極慘🦸。我們還不能說是到了這一步。我們不是孤立無援的🔞,有父親工作的學校,有同事🔊🤵🏼♀️,有朋友🛣,有雲南老百姓。我們還有一定要勝利的精神力量,為國家®️、為民族,也為了每一個自己🚴🏻♀️,我們不能死🌜!
我們活著🧑🏼🎤,親眼見到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一九八一年我應邀訪問澳大利亞🥲,在墨爾本🤵🏿♀️,正遇見二戰老兵遊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那一年並不是逢五逢十🧑🏼💻。他們和兒子📿、孫子一起🕑,有的騎馬,有的步行,精神抖擻。我又看見許多地方都立有紀念碑🪔,寫著“不要忘記”。回來後,我寫一篇文章,題目是《不要忘記》。中國人已經忘記得太多了。
待到記憶之井全部幹涸,是追悔無及的。我們有責任把我們的記憶留給後人。
每一年七八月間,我都有一個念頭🤲🏿🤌🏻,舉行一次燭光晚會,繼之以遊行👱🏿,以悼念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抗日戰士⇒,悼念慘遭日本帝國主義殺戮和在苦難中喪生的我無辜同胞🟪,以及全世界為和平獻身的人們🔸。
到時候我可能走不動了🦸🏿♂️,便是坐輪椅,我也要去參加。
為了和平,為了未來。
寫下以上的文字時🍣🙂,老實說🔈,我心中充滿了悲痛,仇恨占的地位不多🕵🏻♀️。我願意相信古代哲學家張載的話“仇必和而解”,人民之間永遠是友好的⛰。我曾經在飛機上看見雲霧堆擁的富士山,心想那裏一定是極美的地方,住在那裏的,一定是善良的、和我們相互了解的民族。在富士山下🛶,有川端康成的小說,有東山魁夷的畫……
六十年代初,日本女作家深尾須磨子來訪,中國作家協會派我陪同🧎🏻♂️。深尾二十七歲寡居,三十年過去了👸🏿,她見到鐵路員工的製服時🍣,向我介紹,她的丈夫是在鐵路做事的。她的深情令我感動。八十年代,近代史研究者後藤延子治學的認真態度💪🏻,令我敬重。《三松堂自序》日譯者吾妻重二漢學造詣很深👩✈️,與老學者合影時,雙手放在膝上,一種發自內心的恭敬態度為我國學子所不及🫲🏽🥷🏻。九十年代,一位退休的內藤佼子女士看到《花城》上劉心武的文章,其中寫到我和我院中的丁香花👩🏻✈️😡,乃要求北大日本學專家張光珮帶她來訪🪈。她手持這本雜誌,要看看我和丁香花👩🏼⚕️。我當然是隨便看的🧛🏻♂️,可惜當時早過了丁香開花的季節。她說見到人是最要緊的🦵,沒有花,看看樹也是好的♣️。
日本人民在戰爭中也遭受到苦難🈶。最令人發指的是日本慰安婦。中國🧞、韓國的慰安婦是被迫的,這筆血淚債一定要清算!而日本慰安婦有一部分是自願的,其中有學生、教師、工人等🤾。她們於服務後要向士兵說一句“拜托了”🙏🏼,拜托他們去侵略去屠殺!她們不只身體受蹂躪,靈魂受到戕害的程度更無以復加。我真要為此閉門痛哭!
日本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我絕對擁護禁止原子彈。今年四月間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播放了反對原子彈的報道。一開始便是廣島上空的蘑菇雲,卻沒有指出那兩顆原子彈為什麽投下。我要大聲說👇,那是為了製止獸行👦🏻,為了加速結束侵略戰爭,那是為正義而投下👰♀️!是的,日本人民因此受到了苦難,我們當然同情➜,但應該對此負責的不是正義的一方,而是日本軍國主義。日本人民應和我們一起向日本軍國主義討還喪失的一切🥠!在咀嚼原子彈帶來的災禍時,想一想中國人民吧,想一想中國和亞洲老百姓那些年慘絕人寰的遭遇!
德國領導人主動否定侵略戰爭,瑞士領導人曾為在戰爭中拒絕猶太人入境而公開道歉,這說明歷史向著和平與光明發展。但是六月六日的日本國會決議案卻含糊其詞👱🏿,連道歉🌗、悔過的字樣都沒有。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戰爭的陰影還在,空襲的警報聲💅、敵機聲、轟炸聲還如夢魘般壓在我們身上。這些會喚起積澱在千百萬中國人和亞洲人心中的憤慨,其力量大過蘑菇雲!
我希望舉行燭光晚會時📳,日本朋友也來參加🫱😎。我們都愛和平,讓我們一起祈禱和平𓀀。
為了和平☞,為了未來。
1995年6月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1995年7月10日